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
一部《長安十二時辰》,仿佛把觀眾帶回到大唐長安,也讓西安再度成為時下最熱的城市。它憑藉電影級別水準的精美畫質,對「服化道」的高度還原考究,節奏極快環環相扣的劇情,自開播至今仍保持著口碑收視雙高的勁頭。
8.6分,今年國產劇評分新高
簡單概括《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情節,就是一天內兩個核心人物幹拯救長安的事兒,也被戲稱為「大唐反恐24小時」。
要問怎樣將短短十二時辰內所發生的懸疑大戲,轉化為共48集內容的影視化作品?答:執著於細節的「良心」劇組配上演員的驚豔演技,以及原著作者馬伯庸筆下還原出的「夢幻之地」長安城,多方共同努力下,一部「爆款」作品就這樣形成了。
《長安十二時辰》宣傳海報
唐長安城,總面積84平方公裡,擁有百萬人口,世界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城市。
在作者馬伯庸眼中,長安是一個秩序井然、氣勢恢宏的偉大城市,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諸色人物雲集其中,風流文採與赫赫武威縱橫交錯,生活繁華多彩,風氣開放多元,在這裡任何事情都可以發生。
長安城集市 ©北鬥北工作室
為了拍攝這部劇作,導演曹盾曾表示,「我的要求並不是還原大唐,我是努力想要還原大唐的一天」,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他帶著這樣的初衷及對家鄉的情懷,歷時7個月搭建出總面積70畝、超過40個攝影棚的拍攝實景,據稱整劇70%的投資都用於製作之上。
其中的建築按照歷史記載以1:1的比例規格建造,一百零八坊更是做到坊與坊之間的距離按照釐米數精準計算,真實還原了「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長安城格局。
開篇長達127秒的一鏡到底長鏡頭,伴隨用琵琶彈唱的的李白《清平樂》,一幅恢弘氣度、紛繁熙攘的長安城圖景緩緩拉開,無不使觀眾驚豔,還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先看一組官方美術概念稿,這些是主創團隊前後打磨兩年時間,翻閱無數古籍文獻所製作出的,張張都信息量巨大。
▲ 白天人群熙攘,煙火氣十足的長安西市
▲ 夜晚人聲鼎沸,夜宴上的歌舞昇平
(美術稿©北鬥北工作室)
·建築·
劇中出鏡最多的建築便是城內每三百步設置的望樓,歷史中望樓的作用僅有觀敵預警功能。此劇設定還賦予其傳遞信號之用,並且腦洞大開設計出一套完整的系統,由傳遞系統和加密系統構成,最終呈現為以12塊板子傳遞「暗語」的信號板。
▲ 望樓設計概念圖,每部分都有嚴格尺寸標準
▲ 解密望樓信號板密碼系統
(設計稿©北鬥北工作室)
·人物·
人物設置方面,劇中所提及的大多數人物形象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主要人物之一的靖安司丞李必,即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謀臣、學者李泌。還有何執政、嚴太真、程參、林九郎、李璵都有歷史原型,分別對應賀知章、楊玉環、岑參、李林甫、李亨。
▲ 劇中何堅解釋自己詩作《詠柳》的含義
·服飾妝容·
為了服飾和道具的顏色精準,劇組專門做了一張唐代的標準色卡。染料也用得非常考究,礦物染料製作道具,草木染料製作服裝。服裝樣式並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據職位、行業的不同各有變化,主角、配角,甚至群眾演員的服裝,幾乎都是重新製作。
同時,劇中所有士兵們所穿著的鎧甲,通過唐朝時期的塑像和其他考證來還原,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改造出來的,均使用真正的金屬材料製作。
唐朝女子妝容豐富多樣,面妝、眉形、髮髻各有講究,本劇中演員的妝容均參考了史料中的人物畫像。從眉形到花鈿,到面靨,再到胭脂、唇形的塗法,哪怕只有一掃而過的鏡頭,化妝師也會為群眾演員化上細緻萬分的妝容,只為給觀眾呈現出最接近唐時的人物風貌。
·攝影·
▲ 即將入夜的長安城,大、小雁塔同框
攝影師出身的曹盾對畫面、畫質要求苛刻,將每一個畫面都進行了精心設計。電影般質感,色調和光度的完美配合,長鏡頭運用自如,就連實際拍攝與分鏡腳本也嚴絲合縫,分毫不差,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全都完美對應,力求達到最舒適的視覺效果。
▲ 實拍鏡頭與分鏡腳本對比 (圖@穿幫君)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創作團隊中,包括導演在內的陝西人的比例很高,創作過程中許多人都帶著別樣的情愫。既然是在講述長安的故事,自然就少不了有關「長安」的元素。追劇的你,找到了幾處「彩蛋」?
·八景·
▲ 太白積雪(第1集)
▲ 驪山晚照(第2集)
▲ 華嶽仙掌(第2集)
導演將關中地區八處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藏於全劇多處布景中,等待著觀眾去發現。
·美食·
但凡有關長安的劇集,就逃不過的美食的出現。盤點劇中僅點心就有20多種,主角張小敬吃水盆羊肉、吸食火晶柿子的畫面,讓一部破案劇突然畫風一轉。《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後,包括水盆羊肉、黃桂柿子餅在內的西安美食外賣訂單量激增。
這也是導演曹盾的目的所在,「劇中所呈現的美食有一部分是符合史實的,還有一部分你現在來西安依然能吃到,我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希望大家看了之後願意來西安,想要親自嘗一嘗」。
·文物·
▲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第18集)
崑崙奴「葛爺」心心念念的珍寶就藏於西安城南的何家村(興化坊),1970年被發掘出土,共計金銀器、寶玉珍飾、貴重藥物、中外錢幣千餘件,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中,至今未能考證其主人身份。其中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和獸首瑪瑙杯被列入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 何家村窖藏部分文物(陝西歷史博物院館藏)
此外,靖安司用來倒計時限時破案的「火鬧鐘」,其原型是現藏於西安博物院的鎏金走龍。
▲ 劇中計時用途的火鬧鐘
▲ 鎏金走龍(西安博物院館藏)
劇中文物展示有限,因而要領略大唐之貴氣,不妨親自去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一一找尋。
長安正是這樣一座具有超越了時空氣質的城市,它可以同時容納古典與現代元素,並不會讓人覺得違和。
▲ 唐長安城輿圖 ©長安十二時辰官微
1400年後,當行走在西安的街巷,我們仿佛可以聽見大明宮、興慶宮、曲江池遺址上傳來的古老迴響;在古都西大街、在大唐不夜城、在大唐芙蓉園,我們用唐朝的符號還原建築;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唐朝永遠是最為壯麗的篇章。
·大明宮·
©BINGOIMAGE
©屈濤
·永興坊·
©屈濤
·興慶宮·
©碑林旅遊
·八仙宮·
©屈濤
·大慈恩寺(大雁塔)·
©屈濤
·薦福寺(小雁塔)·
©市儈影像
©屈濤
·大興善寺·
©屈濤
·青龍寺·
©道爺姓何
·大唐不夜城·
©雪狐
·大唐芙蓉園·
©雪狐
·曲江池·
©市儈影像
©wangjun
·唐城牆遺址·
©市儈影像
當年,國際化大都市長安匯聚著不同語言、不同信仰的人們,它將全國各地及東亞、中亞乃至歐洲地區連接起來,成為熙熙攘攘的國際交流中心。
如今,這部《長安十二時辰》以一種文化走出國門,現已在亞洲多國及北美地區電視、網絡媒體上線播出,之後還將在歐洲、非洲等國家播出。
©市儈影像
故事還在發生,這座開放、包容和自信的城市,才是《長安十二時辰》的主角,沒有之一。
© 悅西安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 / 宋亞鋒 趙文娟
陝西大秦律師事務所
悅西安網公眾號長期徵稿,稿酬500元起
投稿請添加微信:Droaemm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