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譯林出版社,請不要用簡體字出版我的書

2021-02-08 靜嘉讀書


陳寅恪先生著作權保護期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今年起,出版其著作不再有任何限制。本月,譯林出版社率先推出簡體橫排版《陳寅恪合集》。


毫無疑問,簡體版更便於閱讀,必將擴大陳氏著作的受眾;但陳氏本人極力反對簡體字,並有遺言謂其著作必須繁體直排出版,否則寧可埋入地下。


陳寅恪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廿日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書信(隱士老師提供)


我們看到上古版《陳寅恪文集》、三聯版《陳寅恪全集》,都是繁體直排;有些書在收入其文章時,放在最後,單獨以繁體直排(如周勳初《當代學術研究思辨》、鞏本棟《中國現代學術演進》等);更有甚者,引用其詩文片段,亦特別用繁體字(如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此皆出於對先生意願之尊重,亦有法律之約束在焉。


五十年轉瞬即逝,法律不再保護先生的意願了。對先生的尊重,完全在於個人取捨了。你認為簡體字版的陳寅恪著作,應該被接受嗎?  


圖片來自微博@武黎嵩老師


說明: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博@非著名隱士。


靜嘉君誠意向大家推薦一個比靜嘉讀書更贊的人文歷史公眾號:


(ID:fhrwls)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推薦理由:《鳳凰人文歷史》致力於傳播「真相、趣味、理性、良知」為核心價值的人文歷史知識,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為理念,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尋找人文精神的支點。

相關焦點

  • 【薦讀】以中國文化為本位——評譯林版《陳寅恪合集》
    陳寅恪的著作是研讀中國史的必讀書籍。陳集多年來一直以豎排繁體形式出版,值陳寅恪逝世50周年紀念之際,譯林出版社誠邀專業古籍編校團隊悉心勘對,在不改變陳集原貌的前提下,更正早先版本中的舛誤,推出了國內第一部簡體橫排本陳寅恪集,把陳氏博大精深的思想傳遞給更多讀者。
  • 西蒙-舒斯特公司與譯林出版社 達成多方面協議
    「我們非常高興能與譯林出版社及其母公司——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達成此項協議,」西蒙& 舒斯特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卡羅琳· K. 裡迪說,「這是內容和技術的一次激動人心的現代化聯姻。居住在中國境外的數百萬中文讀者將從中受益,能夠用中文閱讀我們時代的許多佳作,既有中國作家,也有西方作家的作品。」
  • 陳寅恪的家族史、陳寅恪家世、陳寅恪家史、獨立自由真精神 陳寅恪與陳氏家風、陳洪綬家世等pdf下載或紙質書快遞
    陳寅恪的家族史作 者 :張求會著出版發行 :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 2000.09ISBN號 :7-5406-4376-5頁 數 :383原書定價 : 21.00開本 : 20cm主題詞 :陳寅恪家世作 者 :葉紹榮著出版發行 : 廣州:花城出版社 , 2001.01ISBN號 :7-5360-3401-6頁 數 :514原書定價 : 23.00開本 : 20cm主題詞 : 陳寅恪(學科: 家族)
  • 那些被你忽視的出版社 選書前應該看一看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作為一個打著「譯文」招牌的出版社,居然也出版國內作家的作品,作為一個不誤正業的人,對於這種不務正業的作風,我一貫的態度就是力挺。上海譯文出版社同樣是國營老牌兒出版社,但是作風開明,願意給年輕人以機會,從這個角度看,真是業界的良心。我始終覺得上海譯文的書,除了貴,就沒有毛病了。
  • 譯林出版社將推出簡中版巖田聰傳記《巖田先生》 明年夏季發售
    譯林出版社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宣布將於2021年出版簡體中文版的《巖田先生》一書。本書將追憶任天堂前社長巖田聰先生的傳奇一生,聆聽他對遊戲本身、對行業、對創意的思考。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建、陳寅恪著作繁簡體之爭、王陽明的夜泊無眠...
    為紀念陳寅恪誕辰130周年,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全新《陳寅恪合集》(分二集,計九種十冊)。然而,這則出版消息甫一披露便引發了較高的社會關注和熱議,新版《合集》首次採用簡體橫排而非繁體直排,被指違背作者「遺願」。
  • 新加坡為什麼用簡體字?
    ,她見到我的第一面竟然說:哇塞,新加坡居然用簡體字誒!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約定俗成地接受了新加坡就用簡體字這個事實,朋友的提醒,讓我開始好奇,新加坡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簡體字的,以及為什麼用簡體字。
  • 譯林出版社 2015年8月書情:熱浪,熱浪,到書裡來浪
    譯林出版社
  • 傾心製作30年,劉夢溪新著《王國維與陳寅恪》出版
    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許我忘年為氣類」、「風義生平師友間」,是兩人關係的寫照。王國維自沉後的第二年,即1929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師生議決為王先生建立紀念碑,特請陳寅恪先生撰寫碑銘,陳先生畢生秉持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在此碑銘中提出。
  • 我的老師陳寅恪
    我記得在上兩晉南北朝史第一堂課時,來的人很多,不僅有學生,還有許多老師,端木正老師及師母姜凝等都來了,可謂濟濟一堂,座無虛席。講臺兩邊掛著兩塊小黑板,上面滿滿地寫著資料,中間還有一塊空著的黑板,供陳大師作板書用。陳大師坐的是藤椅,穿長衫。課是怎樣開始的,我已記不清了,只記得有這樣幾句:「重要資料我已請人寫在黑板上了,但你們要好好聽講,光抄下資料不聽講,也不會懂的。」
  • ​高見書單第66期 王國維與陳寅恪
    劉夢溪:我的王國維與陳寅恪研究我的研究王國維與陳寅恪,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想把錢鍾書和王國維、陳寅恪放在一起,探討一下現代學術這三大家的學術思想和彼此的異同。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影印出版的《王國維遺書》,成了我的案頭必備。此書共十六冊,多年翻檢,不斷圈劃夾條,如今已膨脹得面目全非。還有中華書局版的《觀堂集林》四冊,雖然《王國維遺書》已收錄,為查找方便,仍備於手邊。包括各出版社印行的各種王著的單行本,以及文集、選集之類,也都是出來就買。港臺的關於王的著作和資料,也儘量搜集到手。
  • 譯林出版社新書《電影音樂》《植物》與讀者見面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近日,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通識讀本《電影音樂》、《植物》與讀者見面。據悉,《電影音樂》帶讀者揭秘電影音樂的魔力,領略電影音樂歷史百年風光,由音樂學者李鵬程作序推薦。《植物》則解讀植物的生命智慧,由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史軍作序推薦。
  • 讀創讀書|文史學者劉夢溪新著《王國維與陳寅恪》出版
    陳寅恪緣何在晚年轉而「頌紅妝」撰寫《柳如是別傳》?近日,著名文史學者劉夢溪新著《王國維和陳寅恪》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在鉤沉索隱各種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了新說。▲《王國維與陳寅恪》劉夢溪 著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0年12月該書也是劉夢溪「王陳並治」的結晶。
  •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如今在臺灣的城鄉,隨處都可見到簡體字,不過眼前這稀鬆平常的事情,在以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是一種「天下之大不韙」。  在政治禁錮的年代,字體繁簡在臺灣是涉及意識形態、事關中華文化道統的大事情。不消說簡體字不能用,連文字橫排都是禁忌。
  • 文史學者劉夢溪先生新著《王國維與陳寅恪》出版
    近日,著名文史學者劉夢溪先生新著《王國維和陳寅恪》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圖:新書實拍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王陳關係最近,蓋因氣類相投也。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許我忘年為氣類」「風義生平師友間」,是兩人關係的寫照。王國維自沉後的第二年,即1929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師生議決為王先生建立紀念碑,特請陳寅恪先生撰寫碑銘,陳先生畢生秉持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在此碑銘中提出。
  • 我有書,你借嗎?
    搜索方式:點擊網頁右上角···進入選擇:搜索頁面內容,可在其中錄入書名、作者、出版社的關鍵字查找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書。如不能準確定位自己想讀哪本書,也可告訴我喜歡讀哪類書籍,我盡力推薦。       另:如需查看書籍更多信息可向我索取PDF格式書單,內有詳細分類及書籍封面與簡介內容。
  • 緬懷:大師陳寅恪,在今天有什麼意義
    1926年,陳寅恪的身影出現在清華園裡。和清華園裡那些留洋歸來的大多數西裝革履、發光鑑人的教授不同,陳寅恪通常都穿著長袍,帶著可以遮蓋住耳朵的皮帽,肘下夾著一個布包 ,裡面裝滿了講課時用的書籍和資料。不認識他的人,會把他看成是琉璃廠某個書店來送書的老闆。
  • 《譯林》雜誌四十年:通俗小說的啟蒙之路
    而李景端後來得知,當年黑市上的《譯林》每本賣到了2元,還要外加兩張香菸票。這引來時任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馮志的批評。1980年4月,馮志致信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喬木,對《譯林》雜誌刊登的《尼羅河上的慘案》《錢商》《醫生》《珍妮的肖像》,和浙江出版的《飄》發出責難,認為「自『五四』以來,我國的出版界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墮落過希望出版界不要趨『時』媚『世』。」
  • 馬一浮是緩慢地潤入心田,陳寅恪則是隆隆作響的震撼
    出了三本書:一是《陳寶箴和湖南新政》,2012年故宮出版社出版;二是《陳寅恪的學說》,三聯書店2014年出版;三是本書,《陳寅恪論稿》,仍為三聯出版。書中的篇章文字系陸續寫成,也大都在學術刊物和報紙的學術版刊載過。只是整理成書是最近幾年的事。因為同時也在研究其他課題,所花時間比研陳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