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調式,轉調

2022-01-05 LivingstonGuitar

"調" 的基本觀念:

      環繞一個主音的和聲關係系統可以稱為一個 "調"。形成 "調" 有三個條件:

1.主音 (Root):也就是根音,最重要的音。調的名稱以根音命名,之後的第二個名稱表示調的音程關係。

(1)C Major:C 為根音,是一種大調音程關係。

(2)G Mixolydian:G 為根音,Mixolydian (調五) 的關係。

2.音程關係 (Interval)。形成音階的關係有兩個條件:

(1)有限的音程關系所構成 "音群"。有限的音程指的是:可以讓音階回到根音,造成關係不斷反覆的關係結構。像 C D E F G A B C <-- 一定是從 C 會回到自己 C,如果回不來,就無法定義成音階。

(2)音群必須有先後次序。音的排列有先後次序,C D E 根 D E C 是不一樣的。

3.形成有次序的順階和弦觀念:簡單說,就是和聲系統。條件一二是確立音階的基本要素,他們成立之後,才能夠繼續定義其順階和弦。順階和弦是用音階作為其組成的元素,換句話說,順階和弦的組成音必定落在音階裡。

 

上面的條件是有先後次序的。

以 C 大調音階來說:


        所以,我們一般在說一首曲子是什麼調時,會說:"C 大調",或者 "A 小調"。"A 小調" 就等於告訴大家歌曲的基本信息為:

曲子使用的音階根音 (Root,或說是主音) 為 A

音程關係為小調 =>1 2 b3 4 5 b6 b7 => W H W W H W W

有一組順階和弦通過此音階。歌曲中超出順階和弦以外的,要用其他理論解釋。

       當一個樂句,或者一個段落的和弦進行落在其順階和弦上,同時旋律也落在音階上,我們將該段落定義 "可能" 為 "某調"。"可能" 是因為我沒還沒確定根音到底是誰,因為相同的音階可能 "同時" 符合很多音程關係,樂理分析的專有名詞叫做「關係調」。

       要確立調的根音,可以參考歌曲的終止或者起始。接下來 "調式" 將解釋當根音落在不一樣的起始點的時候,他們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調與調式:

        調式是以 "調" 的觀念為基礎,但是從不同角度理解的概念。

        先看一般的理解方式,大部分都會從有一樣的音階音群來看,像是 C 大調跟 G Mixolydian 為例,他們有著同樣的音階音群,但是他們的根音分別為:C 跟 G。他們使用同樣的音,但是這些音有著不同的次序:



       使用到的 "音" 相同,但是次序不同,所以就表面上而言,他們似乎一樣,但是實際上,他們卻有不同的音程關係:


       在聆聽時,我們應該是聽的是音程關係,然後配合加上終止式,然後來決定歌曲到底是哪一個調式。

另外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關係大小調,例如:



       他們也有相同的音群,但是卻有著不同的根音,他們的音程關係卻是完全不一樣。如下表:


       所以不難發現,學習調式的時候,實際上音程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跟一般 "調性" 的差異是在於音程關係的不同。所以把第一段調性提到的 "構成調性三個要素" 的第二個點,以 C Ionain 和 C Aeolian 比較,如下表:


       這樣就很明顯的發現,跟音一樣,但是音程不一樣。這也就是我們聆聽調式音樂時實際上和調性音樂的差異。


調、調式及轉調:

       前面提到關於 "調" 的觀念建立於根音,音階的音程關係,還有順階和弦。一般來說,所謂 "轉調" 指的是調的根音改變(其實音程關係改變也算,但我習慣用調式來解釋音程改變),其他不變。如由 C Major 改變成 G Major (屬調關係)。

 

如果是從 C Major 轉到 G Mixolydian:

 

        從上面 C Major -> G Major,和 C Major -> G Mixolydian 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調式跟轉調之間的差異性。

轉調與調式的應用:

       轉調與調式經常混用,流行歌裡常見的例子就是關係大小調的混用,之後再轉平行調。


       轉調感覺的情緒比調式強烈,但是情緒維持的時間比較短,換言之,轉調可以很快的讓歌曲轉換到另外一個更強烈的情緒。但是情緒維持不會久,通常為了延續情緒,會改變節奏的配置,例如鼓增加鑔片的次數...等。有些歌曲為了讓情緒不斷提升,甚至會轉調兩次。

       調式的情緒沒那麼強烈,但是情緒卻可以一直延續很長。以 "GNR - Sweet Child O' Mine"  來說,歌曲的 A,B 兩段都是 DMixolydian,實際上整首歌曲都有接近 G 大調的感覺,因為 D Mixolydian 跟 G 大調剛好是關係調 (音階音群一樣),所以熟悉自然大調的我們很容易判斷成 G 大調。

       但因為歌曲一開始的 D C G D 進行,加上終止的聽覺概念:屬和弦會在終止、主和弦會在起始,使的我們會覺得整首是圍繞在 D 為主音的感覺,所以我們把判定為 D 為主音。然後以 D 大調做參考,分析 AB 兩段的旋律,會發現 b7 這個特徵音,符合 Mixolydian 的音程關係,所以歌曲 A B 兩段判定為 D Mixolydian。

       最後情緒一直延續到尾奏 Guitar Solo。尾奏 Guitar Solo 轉成跟音圍繞在 E 這個音,但是因為旋律出現了很明顯的合聲小調,所以判定為 E 小調 (G 大調關係調,或解釋為 E Aeolian),和 A B 兩段的 D Mixolydian 也是有間接關係,繼續歌曲有延長情緒的效果。

 

       一般編曲/作曲要改變情緒,轉調和調式都是其中的技巧之一。除了這兩種,還會利用編曲技巧來變換情緒,像是改變配器、聲線、和聲、對位、節奏配置、對點…等。

調式音階在吉他指板上的應用:

       熟悉吉他五個基本 Pattern 的人一定會發現一件事情,C 大調 Pattern 1 (Mi型, 如 Fig. 1) 如果把 F 改成 F#,指形就會從 Pattern 1 變成 Pattern 3 (La型, 如 Fig. 2),形成 G 大調音階。


Figure1. C Major Scale (Pattern 1)


Figure2. G Major Scale (Pattern 3)


       從 G Major 推算 G Mixolydian 只要把 7 降半音,也就是 F# -> F,結果指型又回到了原本 Pattern 1 (Fig. 3)。


Figure 3. G Mixolydian (Pattern 3, b7)


       所以上面舉的例子 C Major 和 G Mixolydian 這兩個音階來說,彈 C Major 的時候就是原本的思考方式:Pattern 1。彈 G Mixolydian 時候思考方式就是以 Pattern 3 為主,但是記得要 b7。Pattern 3 有 b7,指型就等於還原成 Pattern 1,等同於在彈 C Major Scale,但是腦袋與聽覺得到的應該是 G Major Scale + (b7)。

       藉由吉他 Pattern 轉移的想像方式,其他調式,如 Dorian 也是先以小調 Pattern 為主,再作特徵音的轉移,就可以轉換成 Dorian 或者 Phrygian、Locrian。

       整理一下這些調式在吉他 Pattern 把位上的轉換關係,最後就可以得到一般書上用關係調解釋的結論:

       不過實際上,我個人非常不建議用這種關係調的方式解釋調式,調式還是要用音程去理解才是比較正確的。

結論:

       由于吉他是一種 "棋盤格" 的樂器,吉他手經由 Pattern 的想像,就可以輕易的彈出調式的感覺,所以算是學習調式比較容易的樂器。鍵盤類學習調式的思維,反而不像吉他那麼容易。

       調式算是一種思維吧,樂手可以憑藉不同的思維方式,利用同樣的資源,詮釋出不同的感覺。除了思維,練習調式最重要的還是 "聽",聽覺決定調式的形成。

       上面扯了一堆東西,其實很多書都有類似的分析,我不過用我自己理解的方式再描述一次而已。最好的了解方式還是多聽、多扒譜、多分析、多練習、多嘗試。

       提供我個人學習音階的路徑:用耳朵去分辨音階大小調,了解他們的意義、組成音、音程關係、大小調轉調、終止式,接下來了解平行調的定義,然後再接觸調式,這樣會比較容易了解調與調式的關係與差別。

想要了解更多的吉他知識

那就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一次性搞清"調、調式、轉調……"的基本概念
    調、調式及轉調:前面提到關於 "調" 的觀念建立於根音,音階的音程關係,還有順階和弦。一般來說,所謂 "轉調" 指的是調的根音改變(其實音程關係改變也算,但我習慣用調式來解釋音程改變),其他不變。如由 C Major 改變成 G Major (屬調關係)。
  • 小白寫歌——轉調之變化音級轉調
    上一章我們講的是調內和弦的轉調方法,調內和弦可以通過共用和弦,轉向它的下屬或屬方向相差一個調號或兩個調號的調式,既可以轉向相關調式的大調式,也可以轉向它們的關係小調。這一章我們來講變和弦的轉調方法,當然包括了調內變和弦與交替變和弦,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變和弦。
  • 屬於C調的四十四種調式音階及實用首調唱名
    採用首調唱名法學習樂理的最大優點是,無論什麼調、音程、和弦、調式音階的唱名都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只要把C調中的音程、和弦、調式音階搞清楚,熟練掌握之後,其它所有調就都可以一通百通、迎刃而解。李重光【新編通俗基本樂理】湖南文藝出版社這說明一切都是C調聽覺唱名的不同高度的複製品。
  • 什麼是轉調?轉調有哪些方法?
    但,在很多時候,譜子上的調號所標明的調並不是這首歌或曲子通篇使用的調,很多音樂作品都會在中途進行轉調。在一般情況下,古典音樂中的轉調較為頻繁,而流行音樂則比較少涉及到轉調的內容。但,流行音樂中偶爾加入的一些轉調因素往往都會給歌曲增添不少色彩,對加強歌曲的感染力有著不小的幫助。
  • 古箏如何轉調?關鍵在移柱,廿一弦古箏D調、G調、C調音位排列表
    古箏的轉調是指將原調升高或降低而變成另外一個調。具體地說,就是將21根弦的音高位置進行重新排列。古箏是五聲音階定弦,常用調都是以「移柱」達到「轉調」目的的。把D調五聲音階中的「3」(mi)音,即第四、九、十四、十九弦通過箏碼向前嶽山方向移動,升高半音(fa),作為G調的主音「1」(do),就成了G調的五聲音階。
  • 科普 吉他轉調,調與調之間的關係
    在音創作當中,為了體現不同風格特點及思想內容,往往會採用轉調來豐富其表現力,轉調的應用,可以使音樂原有的穩定性和色彩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推出放律發展和塑造音樂形象以及強化曲式結構有著重大的意義。調與調之間的關係        在半音階中,共有十二個不同高度的音。
  • 《劉健講高考樂理答題技巧》:怎樣辨別西方大小調與中國民族調式
    在高考樂理中,辨別調式調性是一道必考題,在辨別調式調性時,主要涉及到三種調式系統內,即西方大小調體系、中古調式體系、中國民族調式體系。本文主要介紹如何辨別西方大小調式與中國民族調式。技巧1、看節拍:民族調式多為2/4、4/4拍,西方大小調式除了以上兩者,較多用三拍子 技巧2、看節奏:西方大小調式弱起節奏情況較多,中國民族調式較少;西方大小調式常用休止符,中國民族調式較少運用。西方大小調式常用連音型,中國民族調式較少運用。
  • 自然和弦轉調練習1-5
    01第10題這段是兩個變音符號的遠關係調,我用了兩步轉調。第1、2小節:在G大調上,先主I,然後下屬進ii,阻礙進vi,屬進V7,擴展到vii,回主到I。02第11題這題雖然音響上還說得過去,但是好像不是很符合一本章「調內和弦轉調」的內容。因為用到了下一章的東西。
  • 調動音樂情緒的有效手段,六種轉調方法了解一下
    ,指的就是改變調的根音、或者調的音程關係:根音改變像是C大調轉A大調,音程關係依舊是大調關係;音程關係改變像是C 大調轉C 小調,根音依舊是C (平行調);這樣的改變,造成在聽覺上呈現的感覺改變,這些感覺使用的時機大概有以下:5、根據樂器特性安排轉調(口琴、Saxophone … 等固定調樂器)
  • 還在傻傻分不清古箏中的各種調式嗎?
    中 國 古 箏 網www.guzheng.cn國箏 / 雅樂 / 精緻生活從小學習古箏時,我們就經常要面對轉調調音
  • 輕鬆識簡譜30:談談「調」、「調式」、「調性」三者的區別 - 七色...
    平常說的「這首樂曲是F調的」、「這首樂曲是大調的」、「這首樂曲是F大調的」、「這首樂曲是F小調的」……這些相近的說法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調】通俗地說,在簡譜中(或五線譜的首調唱名法中),「調」表示的是唱名「do、re、mi、fa、sol、la、si」絕對音高。在簡譜中,通常用1=「何種音名」來表示,例如1=F。
  • 自然和弦轉調練習題1-1
    因為這一章是調內和弦的轉調,所以所有的題都是要轉調的,轉調需要找一個切入點。一般在轉調的位置,都是大量出現變音符號的地方,當然如果只是極快速的轉調,在轉的位置上的變音符號可能不會很多,但是轉的新調需要穩定調性,所以變調之後的變音符號應該不會很少。所以在尋找切入點時,就找變音符號大量出現的前後位置就可以。
  • 換個調彈奏吧!教你幾個吉他轉調方法
    」那其實要學起來就是轉調的知識啦轉調是指在彈奏時從原本的調變換成另一個調很多吉他新手不太懂關於「轉調」這回事其實吉他是最簡單的樂器所以呢吉他上的一些處理手法或者樂理也是相當簡單的甚至你用吉他比用其他的樂器更易懂哦讓我們按照以下這些名詞概念逐個擊破
  • 樂理知識Cool 之 教會調式與自然大小調的關係
    教會調式 church modes(又稱為古希臘調式)對於從小在國內學古典音樂的我們來說,非常陌生。
  • 葫蘆絲轉調表以後再也不擔心轉調的問題啦!
    我們在學習葫蘆絲到達一定階段以後就會接觸到一個問題:轉調。很多同學對此是一頭霧水。之所以要轉調是因為在樂曲無法使用一支葫蘆絲演奏完整曲目的情況下(受葫蘆絲音域的限制),只好採用轉調換指法的形式以達到調性的統一併且還能夠演奏整首曲目。比如《月光下的鳳尾竹》,曲目中包含了高音1,如果單純用一支C調葫蘆絲全按作5是沒法演奏完整的。
  • 樂理·調式(10)一張圖表幫你理清五聲調式體系
    前面我們分別介紹了民族五聲調式體系中的五聲調式、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本節我們來歸納一下,順便談談關係大小調和同宮系統調。之所以把五聲調式、六聲調式、七聲調式都歸結到五聲調式體系中,因為它們中的每一類調式都是分別以宮、商、角、徵、羽五個正音為主音所構成的調式。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只不過是在調式音階中加入了「偏音」,但「偏音」是不能作為主音而構成調式的。
  • 樂理·調式(7)五聲調式之四:倍受人們青睞的五聲「羽調式」
    聽遍高山流水,倍受中華民族青睞的五聲羽調式歌曲無處不在!你留意過嗎?羽調式在民族音樂調式中的地位,相當於歐美大小調體系中的小調式,人們熟悉的音樂作品數量甚至遠遠高於小調式作品的數量。本節我們採用問答的方式來談談這個五聲調式中倍受人們青睞的羽調式。問:五聲羽調式是什麼樣的調式?
  • 辨析固定調唱名法與首調唱名法
    固定調唱名法是以絕對音高作為基礎,無論什麼調,永遠不變,唱名與音名的關係固定不變。 如上圖:在D調當中,要將♯F音唱成升Fa,♯C唱成升do;在♭B調當中,要將♭B唱成降si。如上圖:D調式以C調的D音為do;♭B是以C調的♭B音為do等。
  • 中國新音樂:人工調式的理論與實踐(一)
    譜例3  楊婷《同均三宮》分析譜例陳倩的《論人工調式的運用與發展》[8]較為全面地梳理了人工調式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發展,涉及全音階、增減調式、有限移位調式、十二音體系、微分音音樂、教會調式、民族調式等多種人工調式。現在看來,其中某些調式音階已被廣泛運用而「超出」人工調式的範圍。
  • 五聲調式與七聲調式——想學好民族音樂,必須做深入的解讀。
    民族調式音級的名稱和標記:之前我們講的大小調式的調式音級的名稱與標記,完全適用於我們的民族調式。五聲調式音級名稱與標記,必須按七聲調式來標記。但請記住民族調式沒有穩定音級、不穩定音級、正音級、副音級這些說法,它有自己的特點——正音和偏音。看下面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