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們講的是調內和弦的轉調方法,調內和弦可以通過共用和弦,轉向它的下屬或屬方向相差一個調號或兩個調號的調式,既可以轉向相關調式的大調式,也可以轉向它們的關係小調。
這一章我們來講變和弦的轉調方法,當然包括了調內變和弦與交替變和弦,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變和弦。
01變和弦
由於同主音大小調,是可以互相滲透的,它們的和弦可以同級相互替代(在不產生小二度音衝突的前提下)。所以,在C大調的歌曲中,c小調的和弦仍然可以使用於C大調中,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大小調交替變和弦」。
還有一類變和弦,是因為在調式的II級音上,產生變化而誕生的和弦,這類和弦,由於II級音的變化,使得原本不具有傾向性的II級音,產生了傾向性。大調升高的II級音,傾向於III級中音,大小調降低的II級音,傾向於I級主音。由變化的II級音所構成的和弦叫作調內變和弦。大調式的II級音可升可降,小調式的II級音只降不升。bII級變和弦是大三和弦,大調的是bII IV VI=b2 4 b6,小調的是bII IV VI=b7 2 4,而且小調的bII級和弦與其關係大調的bVII級是共用和弦。
在和聲小調中,調式的VII級音,由於升高了半音,因此產生了一個新的和弦,也就是屬和弦,我們也可以利用它轉調。
02使用變和弦轉調
我們知道,轉調的根本手法是,在原調中的某一個和弦,它的級數與功能,在新調中具有了新的意義,因此才可以轉調。那麼變和弦也如此,它們在原調中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在新調中產生變化,從而達到轉調。不過,變和弦,首先不是調式的穩定和弦,在轉調的時候,它們必須由穩定轉向不穩定(原調的調內和弦等於新調的變和弦)、或由不穩定轉向穩定(原調的變和弦等於新調的調內和弦)。如果一個和弦,在前後兩個調式中都是變和弦的話,容易產生不協和的現象。
03大三和弦的變和弦
在大調的所有的變和弦中,bII、bIII、bVI、bVII四個和弦是大三和弦。
首先:由穩定轉向不穩定,原調的調內和弦等於新調的變和弦。
我們以C大調為例,C大調的調內和弦有三個大三和弦:
1. C大三和弦
2. F大三和弦
3. G大三和弦
先以C大三和弦為例,如果把它當作4種變和弦的話,會得到什麼調式呢?
1. 以C大三和弦為bI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下方小二度的音,是B大調,以及b小調。
2. 以C大三和弦為bII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下方小三度的音,是A大調。
3. 以C大三和弦為bV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上方大三度的音,是E大調。
4. 以C大三和弦為bVI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上方大二度的音,是D大調。
還有一個位置可用,也就是某個和聲小調的V級大三和弦。
以C大三和弦為V級和弦的調式,是它下屬音和聲小調,f小調。與F大調一樣,我們之前也說過很多次了,一個大三和弦,即可以解決到一個大三和弦,又可以解決到同根音的小三和弦。
這樣我們通過一個C大三和弦,就可以轉向5種調式。
剩下的轉調和弦及算法公式,我們會在把三和弦轉調都研究完之後,統一在一篇文章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來。
這是第一種變法,由調內和弦,變至變和弦。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轉調後,必須馬上接至可以穩定調式的進行上,比如正格進行,或完全進行。
第二種變法,由變和弦,變至調內和弦。我們仍然以C大調為例,C大調的bII級大三和弦是DbMajor。它可以作為另外幾個調式的調內和弦:
1. 以Db大三和弦為主和弦的調式,就是Db大調及Bb自然小調。
2. 以Db大三和弦為下屬和弦的大調式,是Db大調的屬音大調式,即Ab大調及f自然或和聲小調(VI級大三和弦)。
3. 以Db大三和弦為屬和弦的大調式,是Db大調的下屬音自然大調及和聲小調,即Gb大調及Eb自然小調,與Gb和聲小調(F#和聲小調,按等和弦處理)。
由於這種方法,轉調和弦在新調中是穩定的正三和弦,轉調後,直接在新調中使用我們任意的和聲進行手法加以強調就可以了。
04小三和弦的變和弦
在大調式的變和弦中,有三個小三和弦,它們是:
1. C大調的i級小三和弦,也叫小主和弦,Cm。
2. C大調的iv級小三和弦,Fm。
3. C大調的v級小三和弦,Gm。
在和聲小調的變和弦中,有#III及#VI兩個小三和弦,但是它們並不是和聲小調的主要研究對象,而且它們並沒有穩定的和聲意義。
在自然大調音階當中,三個副三和弦II、III、VI級是小三和弦。
1. 以Cm為I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是根音C下方大二度的音,Bb大調及g自然(和聲)小調。
2. 以Cm為II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是根音C下方大三度的音,Ab大調及f自然小調(f和聲小調的屬和弦是C大三和弦,而非小三和弦)。
3. 以Cm為V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是根音C上方小三度的音,Eb大調及c自然(和聲)小調。
和聲大調的iv級小三和弦,並不能成為大調式的穩定功能和弦,這裡不作考慮,它與和聲小調的屬和弦不同。
反過來,C大調自然音級中的II、III、VI級小和弦,同樣可以作為新調式的變和弦。但變和弦的三個小三和弦中,屬音小三和弦無法作為調性的支撐,所以不考慮它。我們只考慮,小主和弦以及下屬音小三和弦(和聲小調的下屬和弦)兩種。
我們以C大調的II級小三和弦Dm來看:
1. 以Dm為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為d自然(和聲)小調。
2. 以Dm為iv級小三和弦的調式,為根音D上方純五度的音,即A和聲大調。
這樣,我們就把基本的變和弦介紹完了。
在我們常用的三和弦中,除了自然音級、變化音級三和弦之外,還有就是副屬三和弦。它是大三和弦,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轉調。
05副屬和弦轉調
首先,各個副屬和弦,均為主調式的各音級所對應的副調的屬和弦,因此它們可以直接轉向各音級所對應的調式當中,手法與離調相同,只不過離調是要轉回到主調的。而轉調,在使用離調手,必須將和聲進行穩定在新調式上,而不是回到主調上。
仍然以C大調為例:
1. 首先C大調的V/ii、V/iii、V/V、V/vi直接可以轉向D大小調、E大小調、G大小調、A大小調,作為它們的主音三和弦;還可以將這幾個副屬和弦作為新調的另外兩個正三和弦,即下屬和弦與屬和弦。
2. 再有,C大調的bII、bIII、bVI、bVII級也同樣可以作為新調式的副屬和弦,進行轉調。
無論是哪種轉調方法,一定要記得,轉調過後,必須要想辦法將和聲穩定在新調式上,不然會產生調性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