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寫歌——轉調之變化音級轉調

2020-12-24 維樂的原創音樂小課堂

上一章我們講的是調內和弦的轉調方法,調內和弦可以通過共用和弦,轉向它的下屬或屬方向相差一個調號或兩個調號的調式,既可以轉向相關調式的大調式,也可以轉向它們的關係小調。

這一章我們來講變和弦的轉調方法,當然包括了調內變和弦與交替變和弦,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變和弦。

01變和弦

由於同主音大小調,是可以互相滲透的,它們的和弦可以同級相互替代(在不產生小二度音衝突的前提下)。所以,在C大調的歌曲中,c小調的和弦仍然可以使用於C大調中,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大小調交替變和弦」。

還有一類變和弦,是因為在調式的II級音上,產生變化而誕生的和弦,這類和弦,由於II級音的變化,使得原本不具有傾向性的II級音,產生了傾向性。大調升高的II級音,傾向於III級中音,大小調降低的II級音,傾向於I級主音。由變化的II級音所構成的和弦叫作調內變和弦。大調式的II級音可升可降,小調式的II級音只降不升。bII級變和弦是大三和弦,大調的是bII IV VI=b2 4 b6,小調的是bII IV VI=b7 2 4,而且小調的bII級和弦與其關係大調的bVII級是共用和弦。

在和聲小調中,調式的VII級音,由於升高了半音,因此產生了一個新的和弦,也就是屬和弦,我們也可以利用它轉調。

02使用變和弦轉調

我們知道,轉調的根本手法是,在原調中的某一個和弦,它的級數與功能,在新調中具有了新的意義,因此才可以轉調。那麼變和弦也如此,它們在原調中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在新調中產生變化,從而達到轉調。不過,變和弦,首先不是調式的穩定和弦,在轉調的時候,它們必須由穩定轉向不穩定(原調的調內和弦等於新調的變和弦)、或由不穩定轉向穩定(原調的變和弦等於新調的調內和弦)。如果一個和弦,在前後兩個調式中都是變和弦的話,容易產生不協和的現象。

03大三和弦的變和弦

在大調的所有的變和弦中,bII、bIII、bVI、bVII四個和弦是大三和弦。

首先:由穩定轉向不穩定,原調的調內和弦等於新調的變和弦。

我們以C大調為例,C大調的調內和弦有三個大三和弦:

1. C大三和弦

2. F大三和弦

3. G大三和弦

先以C大三和弦為例,如果把它當作4種變和弦的話,會得到什麼調式呢?

1. 以C大三和弦為bI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下方小二度的音,是B大調,以及b小調。

2. 以C大三和弦為bII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下方小三度的音,是A大調。

3. 以C大三和弦為bV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上方大三度的音,是E大調。

4. 以C大三和弦為bVII級和弦的調式,它的主音是根音C上方大二度的音,是D大調。

還有一個位置可用,也就是某個和聲小調的V級大三和弦。

以C大三和弦為V級和弦的調式,是它下屬音和聲小調,f小調。與F大調一樣,我們之前也說過很多次了,一個大三和弦,即可以解決到一個大三和弦,又可以解決到同根音的小三和弦。

這樣我們通過一個C大三和弦,就可以轉向5種調式。

剩下的轉調和弦及算法公式,我們會在把三和弦轉調都研究完之後,統一在一篇文章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來。

這是第一種變法,由調內和弦,變至變和弦。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轉調後,必須馬上接至可以穩定調式的進行上,比如正格進行,或完全進行。

第二種變法,由變和弦,變至調內和弦。我們仍然以C大調為例,C大調的bII級大三和弦是DbMajor。它可以作為另外幾個調式的調內和弦:

1. 以Db大三和弦為主和弦的調式,就是Db大調及Bb自然小調。

2. 以Db大三和弦為下屬和弦的大調式,是Db大調的屬音大調式,即Ab大調及f自然或和聲小調(VI級大三和弦)。

3. 以Db大三和弦為屬和弦的大調式,是Db大調的下屬音自然大調及和聲小調,即Gb大調及Eb自然小調,與Gb和聲小調(F#和聲小調,按等和弦處理)。

由於這種方法,轉調和弦在新調中是穩定的正三和弦,轉調後,直接在新調中使用我們任意的和聲進行手法加以強調就可以了。

04小三和弦的變和弦

在大調式的變和弦中,有三個小三和弦,它們是:

1. C大調的i級小三和弦,也叫小主和弦,Cm。

2. C大調的iv級小三和弦,Fm。

3. C大調的v級小三和弦,Gm。

在和聲小調的變和弦中,有#III及#VI兩個小三和弦,但是它們並不是和聲小調的主要研究對象,而且它們並沒有穩定的和聲意義。

在自然大調音階當中,三個副三和弦II、III、VI級是小三和弦。

1. 以Cm為I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是根音C下方大二度的音,Bb大調及g自然(和聲)小調。

2. 以Cm為II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是根音C下方大三度的音,Ab大調及f自然小調(f和聲小調的屬和弦是C大三和弦,而非小三和弦)。

3. 以Cm為V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是根音C上方小三度的音,Eb大調及c自然(和聲)小調。

和聲大調的iv級小三和弦,並不能成為大調式的穩定功能和弦,這裡不作考慮,它與和聲小調的屬和弦不同。

反過來,C大調自然音級中的II、III、VI級小和弦,同樣可以作為新調式的變和弦。但變和弦的三個小三和弦中,屬音小三和弦無法作為調性的支撐,所以不考慮它。我們只考慮,小主和弦以及下屬音小三和弦(和聲小調的下屬和弦)兩種。

我們以C大調的II級小三和弦Dm來看:

1. 以Dm為i級小三和弦的調式,為d自然(和聲)小調。

2. 以Dm為iv級小三和弦的調式,為根音D上方純五度的音,即A和聲大調。

這樣,我們就把基本的變和弦介紹完了。

在我們常用的三和弦中,除了自然音級、變化音級三和弦之外,還有就是副屬三和弦。它是大三和弦,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轉調。

05副屬和弦轉調

首先,各個副屬和弦,均為主調式的各音級所對應的副調的屬和弦,因此它們可以直接轉向各音級所對應的調式當中,手法與離調相同,只不過離調是要轉回到主調的。而轉調,在使用離調手,必須將和聲進行穩定在新調式上,而不是回到主調上。

仍然以C大調為例:

1. 首先C大調的V/ii、V/iii、V/V、V/vi直接可以轉向D大小調、E大小調、G大小調、A大小調,作為它們的主音三和弦;還可以將這幾個副屬和弦作為新調的另外兩個正三和弦,即下屬和弦與屬和弦。

2. 再有,C大調的bII、bIII、bVI、bVII級也同樣可以作為新調式的副屬和弦,進行轉調。

無論是哪種轉調方法,一定要記得,轉調過後,必須要想辦法將和聲穩定在新調式上,不然會產生調性紊亂。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轉調?轉調有哪些方法?
    但,在很多時候,譜子上的調號所標明的調並不是這首歌或曲子通篇使用的調,很多音樂作品都會在中途進行轉調。在一般情況下,古典音樂中的轉調較為頻繁,而流行音樂則比較少涉及到轉調的內容。但,流行音樂中偶爾加入的一些轉調因素往往都會給歌曲增添不少色彩,對加強歌曲的感染力有著不小的幫助。
  • 自然和弦轉調練習題1-1
    因為這一章是調內和弦的轉調,所以所有的題都是要轉調的,轉調需要找一個切入點。一般在轉調的位置,都是大量出現變音符號的地方,當然如果只是極快速的轉調,在轉的位置上的變音符號可能不會很多,但是轉的新調需要穩定調性,所以變調之後的變音符號應該不會很少。所以在尋找切入點時,就找變音符號大量出現的前後位置就可以。
  • 自然和弦轉調練習1-5
    01第10題這段是兩個變音符號的遠關係調,我用了兩步轉調。第1、2小節:在G大調上,先主I,然後下屬進ii,阻礙進vi,屬進V7,擴展到vii,回主到I。02第11題這題雖然音響上還說得過去,但是好像不是很符合一本章「調內和弦轉調」的內容。因為用到了下一章的東西。
  • 葫蘆絲轉調表以後再也不擔心轉調的問題啦!
    我們在學習葫蘆絲到達一定階段以後就會接觸到一個問題:轉調。很多同學對此是一頭霧水。之所以要轉調是因為在樂曲無法使用一支葫蘆絲演奏完整曲目的情況下(受葫蘆絲音域的限制),只好採用轉調換指法的形式以達到調性的統一併且還能夠演奏整首曲目。比如《月光下的鳳尾竹》,曲目中包含了高音1,如果單純用一支C調葫蘆絲全按作5是沒法演奏完整的。
  • 自然和弦轉調練習題1-2
    01第三題真是每題都不白給,先找轉調位置。第1個變音符號在第6小節的D#處,是#IV級音,可能不是它;第2個變音符號在第7小節的Fx處,是重升的xVI級音,極有可能是它;最後一個是第8小節的D#處,旋律結尾是C#音,旋律是G# D# F# E C#,旋律音程是純四、小三、大二、小三,小三結尾通常是do la,所以最後是c#小調,轉調切入點最起碼要提前一小節以穩定和聲。
  • 教你幾個吉他轉調方法
    ▲點擊上面琴客關注從這裡獲得更多你熱愛音樂的理由某些少俠找譜子的時候會說「XX曲譜 我要X調的」那其實要學起來就是轉調的知識啦轉調是指在彈奏時從原本的調變換成另一個調很多吉他新手不太懂關於「轉調」這回事其實吉他是最簡單的樂器所以呢吉他上的一些處理手法或者樂理也是相當簡單的甚至你用吉他比用其他的樂器更易懂哦讓我們按照以下這些名詞概念逐個擊破何謂C調指法??
  • 自然和弦轉調練習題1-4
    01第八題這題也是大小調來回換的那種,用到的知識點跟之前的題差不多,都是共有三和弦與減七和弦轉調而且VI級是大小調共用和弦,再加上減七的萬能轉調,直接轉大調。第7小節:大調上的正格進行。第8小節:屬上的導接屬,然後再次利用V跟iii的相似滑入小調。
  • 小白寫歌——離調之基本手法
    離調是轉調的一種。我們這一章就先研究簡單的離調方法。轉調、換調、離調、移調,這三種手法,統稱為轉調。但又有區別。01轉調在以調式A譜寫的旋律進行時,在某一處和弦X上,改變它的功能性,利用它在調式B上的功能,繼續和聲進行,並且持續使用調式B,這樣的手法叫作轉調
  • 根寧說簫·第1期教案·簫轉調的本質和練習方法
    簫轉調的本質轉調的定義轉調,就是對約定的筒音最低音唱名(可稱為筒音配置或筒音選擇)進行改變。比如,規定筒音最低音的唱名是低音1,那麼就是筒音作低音1;規定筒音最低音的唱名是低音5,那麼就是筒音作低音5;等等,依次類推。
  • 官宣|寬音域轉調排簫 喜獲兩項國家專利
    6月20日喜訊傳來,由吉林建築科技學院吉林省竹笛研究中心申報的《一種寬音域轉調排簫》及《一種寬音域轉調排簫用調音塞》獲得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開創了吉林建築科技學院吉林省竹笛研究中心樂器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 科普 吉他轉調,調與調之間的關係
    在音創作當中,為了體現不同風格特點及思想內容,往往會採用轉調來豐富其表現力,轉調的應用,可以使音樂原有的穩定性和色彩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推出放律發展和塑造音樂形象以及強化曲式結構有著重大的意義。調與調之間的關係        在半音階中,共有十二個不同高度的音。
  • 二次轉調成就多元中昌
    ■寫在前面    厚重的歷史和千載的文明撰寫著東萊大地的故事。■轉調篇    20年,中昌集團實現了華麗轉身,從建築走向文化,走向服務,走向新農村建設    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國家對資源和環境調控的力度加大,並適時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方針。    只有適應時代發展與變革節奏的企業才能成功。公司遵循國家大政方針,從大處著手,根據實際提出了發展環保產業、保護環境的計劃。
  • 古箏如何轉調?關鍵在移柱,廿一弦古箏D調、G調、C調音位排列表
    古箏的轉調是指將原調升高或降低而變成另外一個調。具體地說,就是將21根弦的音高位置進行重新排列。古箏是五聲音階定弦,常用調都是以「移柱」達到「轉調」目的的。把D調五聲音階中的「3」(mi)音,即第四、九、十四、十九弦通過箏碼向前嶽山方向移動,升高半音(fa),作為G調的主音「1」(do),就成了G調的五聲音階。
  • 鋼琴轉調彈奏的基礎練習,練習各大調的音階以及和弦彈奏練習
    大家知道首調思考法在轉調彈奏中的好處,以及怎樣做首調的思考法,真正要能夠把轉調彈法彈得順暢,需要勤加練習,不過要怎麼練呢?或許你現在都能夠跟上思維了,不過手上還是彈不出來啊!怎麼辦?總不可能我會用首調方式來思考,就代表我就能夠一首歌用十二個調彈出來了吧?在這裡,提供你兩個個可能的基礎練習途徑:
  • 小白寫歌——樂理之三和弦及轉位
    >(此處插入圖片)07三和弦的原位和弦(三五和弦)三和弦的原位和弦,又叫三五和弦,一般就只使用三和弦的那個名字寫出來如圖所示:正因為增三和弦的這種特殊性,它常常被用於離調或轉調。因為增三和弦的各種轉位聽起來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所以在離調或轉調的時候聽著會特別的自然,不生硬。————彩蛋結束
  • 220)副歌升調是如何寫出來的
    流行音樂中,副歌常常會升調,那麼究竟是如何寫出來的呢?
  • 悠揚薩克斯工作室|薩克斯初學者從不會看譜到靈活轉調
    正是受到大家的鼓勵和老師的指導,我慢慢能耐下心來一點點學會了看譜,從了解簡譜的1234567再到五線譜,然後譜子之間怎麼來轉調,怎麼實現本調各音的升降指法,直到後來能自如得應對各種調式的曲子。(這是後來學會看譜後課下自己做的練習)不得不說,會看譜子之後吹曲也有感情了,知道應該在哪裡換氣,基本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局面了。
  • 小白寫歌——離調之自然大調向自然音級離調公式
    變色的表示包含變化音級。其中:(1) 黃色代表包含調號音bⅦ級音。(2) 藍色代表包含和聲小調特徵音#Ⅰ級音。(3) 綠色代表同時包含兩個變化音。F大調的屬三和弦就是CMaj,是C大調的主三和弦,它不包含變化音級。但作為最重要的屬和弦,是離調的首選手段,所以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將調號音Bb包含進來,使用屬七和弦,才能完整地構成C大調向F大調的離調。2.
  • 小白寫歌——和聲進行之滲透
    其實,在我們欣賞別人作品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發現,在一首歌裡,其實不止局限於單一的調式。一首歌曲,它通常都是由相關的幾種調混合寫成的,這種用法叫作「滲透」。01小調與其變體的滲透我們知道,在寫流行歌曲的時候,我們基本上用的是自然小調;在研究和聲時,我們著重的是和聲小調;在調(條)和旋律進行時,
  • 小白寫歌——和聲進行之和聲小調與同主音自然大調的滲透
    它的主三和弦AM為大三和弦,除了三音(中音)為變化音級之外,主音A與屬音E都是自然音級,當旋律出現這兩個音時,我們就可以使用AM代替Am。而且Am-AM也僅相差半音,屬於圓滑過渡,音響上也是不會有生硬的效果的。而後兩者C#m與F#m的變化是相對比較大的,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僅當旋律音出現足夠的暗示(出現大量G#,並且出現F#或C#暗示轉調)的情況下,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