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5日,是中國的農曆新年,我們從小到大過了很多個農曆新年,拜年、放鞭炮、拿紅包是最淺顯的內容;農曆新年還醞釀了一些新的習俗,比如賀歲片、租借(假的)男女友等這倆新的消費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在CNN1月27日的報導中卻總結了農曆新年的幾大老傳統,和一些消費新習俗:
一、慶祝活動不止一天,農曆新年通常從初一到元宵節,持續十五天。
庚子鼠年的新年假期,幾乎有十天之久,一般是從除夕到初六放假,但中小學生會從臘月二十三小年,一直休息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在其他國家,只有公曆新年,可能寒假不會如此悠長。
二、這是一個很講究的節日
最重要的是,過年不能把垃圾倒出去——據說這樣做會洗掉你的運氣和財富。
年初二,會和家人(尤其是姻親)在一起,這被認為是一年的開始。
年初三,拜訪朋友和家人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是一個容易爭吵的日子。俗稱「赤口」
年初七,是慶祝每個人生日的時候了。俗稱「人日」。
年初九,祭天,這是玉帝的生辰。
三、語言風俗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有一些事情你可以也不能在農曆新年假期裡做——僅僅是因為它們聽起來如何。
在廣東地區,整個農曆月鞋類的購買都是禁止的,因為用廣東話來說,鞋(與唉同音)這個詞聽起來像是在失落和嘆息。
不過,你可以把「福」字翻過來做成「dao」(聽起來像是到了),放在門上,為新年帶來好運。
四、燃放煙花鞭炮
傳說在農曆新年期間,半龍半獅的怪獸「年」從藏身處出來襲擊人們,尤其是兒童。
因此,在過去,人們會點燃竹竿來嚇唬怪物。而現在,你可以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壯觀的煙花表演,或者是放鞭炮。
五、過年美食
食物是所有中國節日的中心,但含糖的小吃對農曆新年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它們會使來年的前景更加美好。傳統的過年的節日食品包括年糕、八寶飯、餃子等。
六、紅色喜慶
紅色與運氣和繁榮有關,但它主要用於保護目的。除了巨大的噪音,「年」最害怕的就是紅色,這就解釋了農曆新年裝飾品上看到的所有紅色。今年屬鼠的人們,也會穿著紅色貼身衣物。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傳統的習俗也會發生變化,例如,粵語地區講究的不能買鞋,隨著普通話的推廣,鞋除了「唉」音外,還能被解讀為「諧」(xie,和諧)。於是年輕一代便逐漸不會執著著這些讀音上的習俗了。
到了現代,為了討一個闔家歡樂的口彩,許多都市單身的大齡男女還會面對催婚壓力,因此回家時會從網上租借男友和女友;為了慶祝新年,中國也會拍攝專門的賀歲片,結局會大團圓,比如現在網上可免費觀看的《囧媽》。
最後,祝各位讀者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龍馬精神,事事順利!
本文選題:金戈帝企鵝
本文編輯:大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