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挖掘中國新年風尚:除拜年拿紅包的老傳統,又多了消費新習俗

2020-12-18 全球每日趣聞

2020年1月25日,是中國的農曆新年,我們從小到大過了很多個農曆新年,拜年、放鞭炮、拿紅包是最淺顯的內容;農曆新年還醞釀了一些新的習俗,比如賀歲片、租借(假的)男女友等這倆新的消費習俗,你又知道多少?在CNN1月27日的報導中卻總結了農曆新年的幾大老傳統,和一些消費新習俗:

一、慶祝活動不止一天,農曆新年通常從初一到元宵節,持續十五天。

庚子鼠年的新年假期,幾乎有十天之久,一般是從除夕到初六放假,但中小學生會從臘月二十三小年,一直休息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在其他國家,只有公曆新年,可能寒假不會如此悠長。

二、這是一個很講究的節日

最重要的是,過年不能把垃圾倒出去——據說這樣做會洗掉你的運氣和財富。

年初二,會和家人(尤其是姻親)在一起,這被認為是一年的開始。

年初三,拜訪朋友和家人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是一個容易爭吵的日子。俗稱「赤口」

年初七,是慶祝每個人生日的時候了。俗稱「人日」。

年初九,祭天,這是玉帝的生辰。

三、語言風俗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有一些事情你可以也不能在農曆新年假期裡做——僅僅是因為它們聽起來如何。

在廣東地區,整個農曆月鞋類的購買都是禁止的,因為用廣東話來說,鞋(與唉同音)這個詞聽起來像是在失落和嘆息。

不過,你可以把「福」字翻過來做成「dao」(聽起來像是到了),放在門上,為新年帶來好運。

四、燃放煙花鞭炮

傳說在農曆新年期間,半龍半獅的怪獸「年」從藏身處出來襲擊人們,尤其是兒童。

因此,在過去,人們會點燃竹竿來嚇唬怪物。而現在,你可以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壯觀的煙花表演,或者是放鞭炮。

五、過年美食

食物是所有中國節日的中心,但含糖的小吃對農曆新年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它們會使來年的前景更加美好。傳統的過年的節日食品包括年糕、八寶飯、餃子等。

六、紅色喜慶

紅色與運氣和繁榮有關,但它主要用於保護目的。除了巨大的噪音,「年」最害怕的就是紅色,這就解釋了農曆新年裝飾品上看到的所有紅色。今年屬鼠的人們,也會穿著紅色貼身衣物。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傳統的習俗也會發生變化,例如,粵語地區講究的不能買鞋,隨著普通話的推廣,鞋除了「唉」音外,還能被解讀為「諧」(xie,和諧)。於是年輕一代便逐漸不會執著著這些讀音上的習俗了。

到了現代,為了討一個闔家歡樂的口彩,許多都市單身的大齡男女還會面對催婚壓力,因此回家時會從網上租借男友和女友;為了慶祝新年,中國也會拍攝專門的賀歲片,結局會大團圓,比如現在網上可免費觀看的《囧媽》。

最後,祝各位讀者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龍馬精神,事事順利!

本文選題:金戈帝企鵝

本文編輯:大智永恆

相關焦點

  • 「紅包瘦身」「文化拜年」:中國民眾「舊年味」品出「新味道」
    (新春見聞)「紅包瘦身」「文化拜年」 :中國民眾「舊年味」品出「新味道」中新社石家莊1月24日電 (郝燁)「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我們從小念叨的詩歌,是中國傳統年俗壓歲錢的生動寫照。近年來,不少家庭以「文化拜年」形式,為壓歲錢「瘦身」,背後折射出中國消費文化的時代變遷。壓歲錢起源於漢代,最初寓意闢邪驅鬼,保佑平安。隨著民眾生活水平提高,不斷「加碼」的壓歲錢,讓許多家庭春節變「春劫」。人們不禁陷入「冷思考」:難道紅包「厚」了,意頭卻「薄」了?許多家庭開始探索拯救「年味兒」新「姿勢」,為人情消費「鬆綁」。
  • 賀新春| 7君給你拜年啦!
    團圓飯,也是過年習俗之一,即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飯,寓意著團團圓圓。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春節期間走訪拜年是年節傳統習俗之一,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
  • 紅包來咯!各國發紅包都有啥習俗,快來了解一下
    中國僑網2月7日電 題:紅包來咯!各國發紅包都有啥習俗,快來了解一下6日是大年初二,闔家團圓的好日子。今年過年大家都收到什麼禮物呢?有沒有收到紅包呢?小僑可收到了老闆發的大紅包哦!各國的華僑華人雖然身在海外,但是只要過中國新年,發紅包這個習俗是不會缺少的。
  • 春節新年要紅包的祝福語句子套路 拜年討紅包的祝福語
    春節新年要紅包的祝福語句子套路 拜年討紅包的祝福語大全(二)  11、新年好!祝新年快樂,天天開懷合不攏嘴!紅包拿來!  12、在這新年裡,祝願上帝保佑您!觀音菩薩護住您!財神抱住您!食神吻住您!紅包拿來!  13、美酒、蠟燭、大餐,多麼美妙的新年!唯獨就缺您的錢包!新年快樂!
  • 不要讓「拜年」成了長輩們的負擔
    隨著新年的鐘響敲響,我國的傳統佳節——春節就到了。大年初一,按照民間傳統習俗,人們就開始了「拜年」。   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對象一般有向家中成員拜年;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有的地方晚輩在向長輩拜年時,還用碗盛著五香蛋送給長輩。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 老外也過新年!說說日本人和韓國人過春節要給多少紅包?
    o(╥﹏╥)o而我們今天,就要來看看,在這片神州大地以外的其他國家,春節紅包給!多!少!日本新年話說~~在盛唐時期,日本收唐朝文化的影響使用唐朝曆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日本就過起了農曆新年。明治維新時期又取消了傳統曆法,改用陽曆,他們就把新年定在了1月1日,也就是我們元旦的那天。時間變了,但是過春節的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 拜年紅包怎麼給?微信紅包怎麼發?什麼紅包不能搶?新紅包禮儀請收好!
    春節習俗大家都知道,放鞭炮、貼春聯、守歲、拜年、走親戚,當然更少不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紅包!!!
  • 三分地畫室全體教師向大家拜年啦!了解春節習俗,過個有儀式感的春節吧!
    可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想吃什麼隨時都能買到,反而一點節日氣氛也沒感覺到,壓歲錢紅包變成了微信轉帳,登門拜年改成了視頻拜年,因為疫情原因更是要減少聚集,好像春節也沒那麼令人期盼了。      為了2021新年的安全穩定,我們依然要警惕不鬆懈,響應國家疫情防控號召。作為中華兒女,春節傳統的儀式感還是很有必要的,年味不能丟!
  • 吉祥話咋說,才能拿到最大紅包?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人們開始不斷解鎖春節拜年新花樣。拜年這件事兒上關係遠近不同,方法也各有不同。宋代,許多士大夫對宗族和親戚會登門拜訪,而對於一般的朋友和同事,就派人投送賀年卡或名片(古稱「投刺」)。收賀卡的人對此也心領神會,在門上貼紅紙袋用於收納。祝福到了,不用非得主賓相見。這種習俗既節約時間,又免去送禮應酬,在民間非常流行,一直沿襲到清代。
  • 大年初一,拜年啦!天津人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春節,中國人最為看重、慶祝最熱烈的傳統節日。此刻,最濃的是親情,最美的是笑臉,煩惱拋在腦後,祝福獻給新年!大年初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最講究的是全家大團圓,中國有句老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圖的就是在新年裡合家歡聚,幸福美滿。為有效降低因人員流動、聚集等導致的疫情傳播風險,今年有不少小夥伴選擇留在天津過年,品味一番不一樣的津味春節,相信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 2020年春節慶新年習俗,紅包準備好了嗎?
    1、大數據分析搶紅包成為新年俗 如今過年,少啥都不能少了搶紅包這個環節!微信群,支付寶集福字,快手視頻紅包等,科技企業賦能下,每年春節的紅包數量達到歷史頂峰。2、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節除舊布新習俗之一;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清掃庭舍、張燈結彩!3、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
  • SFL假期陪你|外國新年習俗大亂燉(上)
    韓國春節(설날)又稱舊正(구정),是韓國的傳統佳節。傳統上又稱「元旦」(원단)、「元日」(원일)和「歲首」(세수)。由於韓國是漢文化圈的國家,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天幹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2005年「雞」年,韓國人稱之為「乙酉年」,2006年「狗」年,韓國人稱之為「丙戌年」,2013年稱農曆癸巳年。
  • 越南人是如何過新年的?中國女婿你懂嗎?
    在中國過新年之際,我們的近鄰越南同樣也會過春節,由於兩個國家都是儒家文化,習俗上大致相似,春節在越南也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據華僑網介紹,來中國的越南新娘已經超過了10萬人,春節期間很多越南女婿要回越南過新年,可是越南新年的習俗,你了解嗎?
  • 何梅容:我陪新女婿拜年
    從前,鄉下的孩子都知道,雞蛋不是拿來自家吃的,是為換油鹽的。今天娘把家裡最好的東西:肉和雞蛋做成肉沉子,給新女婿吃,且要吃兩個,言好事成雙。這是希望女婿懂事,對女兒好,倆口子生活美滿。吃完肉沉子,父母讓我陪新女婿去拜年。在龍遊農村拜年,要數新女婿場面最大。每家兩個草紙包,加上大、小鞭炮,如果親友多,置辦的拜年禮物得用籮筐挑。
  • 除了中國,原來還有這麼多國家也過春節……
    韓國春節期間,韓國人會穿上傳統民族服飾去拜年,韓國人晚輩給長輩拜年是要行大禮的,跪在地上,拱手跪拜。而長輩們也是在回禮的:用福袋裝著壓歲錢送給晚輩。越南越南素來有著「小中華」之稱,曾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獨立也一直受中原王朝掌控,很多地方都是模仿著中國,漢文化是除中國外,最濃重的國家,他們過春節,也和我們一樣,不管離家多遠,都會和家人團聚,並且,國家公假日有時能有9天之多。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
  • 迎新年知禮儀,9個春節民俗大有來頭
    辭舊歲,迎新年。年根兒下,處處喜氣洋洋。貼春聯、生旺火、吃餃子……這些老傳統年年延續。如果細究一下,它們可都大有來頭。假期裡,帶著孩子一起學學春節必備的9個年俗知識吧。  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漢魏六朝時代,每至春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茶、鬱壘驅鬼。
  • 描寫除夕的詩詞有哪些除夕傳統習俗介紹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  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  「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
  • 2021年春節拜年禮儀,你懂嗎?
    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3「吉利話」要說得適宜     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 【新年好兒歌】新年兒歌系列拜年歌
    【新年好兒歌】新年兒歌系列拜年歌2014-01-21 09:45: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恭喜恭喜,先給大家行個禮,  新年祝福,我用歌唱給你聽,  恭喜恭喜,禮多千萬別客氣,  忙忙碌碌一年也該休息,祝你新年好運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