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說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2021-01-12 騰訊網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因其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性,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曾經,俗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可謂是人們生活的風向標。

如今,科技在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在不斷的進步,雖然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再佔據重要地位,但是仍存在著人們的飯後茶談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娘家屋住不久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娘家不能待太久。很多朋友們看到這肯定會疑問,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嫁人了就不能回娘家住太久呢?其實不然,這句俗語的意思,並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我們都知道,很多父母從小就會教給自己的孩子們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所以我們的祖先們之所以留下了這句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我們長大之後,不能過分的依靠父母,一定要學會獨立。

相信很多朋友們大多都讀過這樣一篇文章,它講述的是老鷹教給小鷹飛翔的事。在動物的世界裡,一定要能夠學會自己的本領,不然總會被自然淘汰。當小鷹長到一定的年齡時,老鷹就會把小鷹帶到懸崖邊上,然後把小鷹推下去,小鷹們就會自然打開雙翅,天空翱翔。

「娘家屋住不久」,其實也告訴了我們一個更深刻的道理。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也知道要讓自己的孩子們能夠健康長大。小樹雖小,可總有一天要學會自己為自己遮風擋雨。孩子長大,終有一天也要自己學會長大,承擔起自己的那一份責任。

親戚飯吃不飽

說完了這句俗語的上半句,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從字面上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親戚家的飯,是永遠吃不飽的。其實不然,我們的祖先們之所以留下了這句俗語,更多是為了告訴我們不能依靠親戚。

有的孩子小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親戚出眾的才能時,都是心生羨慕的。但是還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親戚們很成功,便有了依賴的想法。他們想著自己將來不用努力也是可以的,因為可以依靠親戚找一份好工作。其實是錯誤的,人的一生中,靠任何人都不如依靠自己。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對於這句俗語也有了自己的一定理解,你怎麼看待這句話呢?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寫出自己的想法吧!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這話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在農村人們聊天時,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都是人們生活中經驗之談,對年輕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俗語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的俗語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俗語:娘家住個冬,夫家失去公,是什麼意思?不能回娘家了?
    農村人說:「娘家住個冬,夫家失去公」,什麼意思呢?這可厲害了,媳婦在娘家住一個臘月,然後夫家就會失去公公,言下之意就是會被夫家掃地出門。這有些誇張了吧,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過去農村真的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媳婦長時間呆在娘家不回婆家,然後婆家直接叫媒人上門,解除婚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婆家認為既然你嫁到丈夫家,就應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而不應該在臘月如此重要的日子裡跑回娘家,一呆就是一個月。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衣食住行」的,而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住」,則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住的條件好了,有溫馨的小屋,人幹什麼事情都心情舒暢,幹什麼事情都順心。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扛轎屋」,簡單來說,是一種房屋住宅的布局形式,即正房的前後各修建了一排房屋,形狀像「H」型,正房就像轎身,側房好比抬轎子的兩根槓子。
  • 農村老人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什麼意思?是迷信嗎?
    農村老人常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迷信嗎?這句話的意思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說:「寧願把自己的物資借給別人去辦喪事,也不能讓一些小兩口回來住同一間房,就算是自己的閨女回到娘家了,也不允許和丈夫同住一間房,否則會導致家破人亡。」聽起來似乎有點傳統迷信可怕了,很多人會說這是真的嗎?怎麼會這麼嚴重?讓人聽起來毛骨悚然的。
  • 娘家陪嫁套房,婆婆帶鄉下親戚來住,兒媳回娘家哭訴,父母卻樂了
    我們經常聽人說,嫁人不嫁鳳凰男。其實,鳳凰男也沒有這麼不堪,他們勤奮自律,努力上進,勤儉顧家,這些都是優點。 但也確實因為之前的那些經歷與原生家庭割捨不開,如果一個女人選擇嫁給一個鳳凰男,那麼就要學會包容他的原生家庭。並且在出現問題時,採用積極主動的方法智慧的解決。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
  • 俗語「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導讀:俗語「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俗話說得好「好男兒志在四方」,從古自今對於男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他們肩上的責任也很重大,不僅要肩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而且還必須要表現出堅強、勇敢、有責任。
  • 農村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宴席的講究你了解嗎?
    農村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宴席的講究你了解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除了生活用度方面,最明顯的就應該是飲食方面。過去人們吃飯只是為了填飽肚子,現在人們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健康。
  • 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連連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其實,大家現在都聽到過的農村俗語自有它的出處和內涵,俗語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這充分體現出了實踐出真智的道理。今天,就「人住扛轎屋, 災禍連連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咱們一起說道說道。其實俗語這種東西就是另一個角度上的人生哲理,它都是我們的先輩們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並且流傳到如今的。
  • 農村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方」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窮不求娘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古人說:「屋大人少切莫住,就算皇帝不特殊」是什麼意思?
    之所以受人歡迎,其一是因為俗語通俗易懂,能讓人直接明白其中的意思,其二就是比較有趣,能調動人們交流的積極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俗語是老祖宗通過生活總結出來的經驗,裡面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些人覺得俗語很玄乎,甚至有人直接否定,但你仔細分析一下,你會覺得俗語很有魅力。
  • 農村老話「凍死不烤燈頭火,餓死不吃貓叼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雖然少部分有點迷信,但是大多數都是祖祖輩輩的經驗總結,這些俗語流傳至今依然非常適用,它告誡人們正確的做人做事,對生活很有指導意義。一、凍死不烤燈頭火。燈頭火一般指「煤油燈」,也可以指「蠟燭」。在農村有句俗語叫「人窮不走親,手冷不烤燈」,說的就是你窮,親戚會看不起你,你手冰冷,烤燈火不起作用。「凍死不烤燈頭火」也告誡人們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目光短淺、不要做事不考慮後果,這類人往往會丟掉朋友之間的信任,斷掉自己的事業。二、餓死不吃貓叼飯。「叼」指用嘴夾住,「貓叼飯」說的就是非常微量的食物,僅夠貓吃一嘴。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兩個哭」,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說一句關於房屋的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這句俗語就和風水學有關。想要理解這句俗語,你首先需要知道一些詞,比如滴淚。滴淚在這裡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下雨。從廣義上來講,滴淚屋指的是下雨天漏雨的房子。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滴淚屋指的是大房子的窗戶處所連接的小房子。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你知道嗎?
    說起農村裡的雜草,您第一個聯想到的俗語是那一句呢?農夫首先想到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你可知道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嗎?而且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你知道是什麼嗎?兔子不吃窩邊草很多人只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句話,但是卻並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很喜歡吃草的兔子,卻不會吃自家家門口的雜草,因為窩旁邊的雜草早晚是自家的,不需要太過於著急。
  • 農村俗語: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啥意思?有道理嗎?
    也包括鄉俗、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諸如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諺語。朋友們可別小看這些俗語,既然能流傳到現在,自然有它們的魅力所在,也肯定蘊含著能經受住考驗的各種大道理,今天咱們就來談談農村人常說的「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這句俗語的具體意思,看看到底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由於很多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很多深奧的道理,很難被人解讀,而俗語這種喜聞樂見又充滿幽默的形式,不僅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能博得大家哈哈一笑,因此,數百年來,從未在農村失傳,一直被大家傳頌!在農村,以下的幾則俗語被大家廣為認知,您知道它們的含義嗎?一、兒子婚前是兒子,女兒終生是女兒在農村,看慣了世態炎涼,親情冷暖,老人常說「兒子婚前是兒子,女兒終生是女兒」。
  • 飽飯花開,姐姐你莫回來;飽飯花謝,姐姐你回來多歇夜.
    小暑天氣,飽飯花就開放了,不知疲倦地開到大暑,開到立秋,現在已經是處暑時節了,仍然在開放著。一團團、一簇簇、一串串的桃紅,在微風中舞蹈,在豔陽下吟唱。花園裡,紅茶花、白玉蘭、杜鵑花、檵木花之類,早就過了花期,枯萎了,凋謝了,只有這飽飯花,生機勃勃,一花獨秀,萬綠叢中點點紅。飽飯花似乎在等待著什麼?等待著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還是在等待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黃金甲?
  • 農村老人說「不借三人、不走四地」,這句俗語如何理解?你知道嗎
    在小編當地,也流傳著許多俗語,據村裡老人說,俗語在當地傳承了千百年,有部分俗語已經失傳,流傳下來也很少,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句老人常說的俗語,「不借三人、不走四地」,這句俗語如何理解?你知道嗎/其實這句俗語筆者也是第一次聽到,以前都是說一些簡單的語句,比如說「人窮莫走親、人富莫損人」,還有「三十望子,四十望財」等等,當時聽到這句老話時,也不清楚其中的寓意,問村裡老人後,才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細細品讀,受益良多。據村裡老人說意思,「不借三人」是說不借錢給好吃懶做之人,不借錢給沒有信用的人,不借錢給賭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