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2021-01-11 農夫也瘋狂

導讀:俗語「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俗話說得好「好男兒志在四方」,從古自今對於男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他們肩上的責任也很重大,不僅要肩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而且還必須要表現出堅強、勇敢、有責任。當然了,對於女人在古代的要求也一樣很苛刻,比如說要「從一而終」,要「三從四德」等。那大家可有聽過「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呢?是什麼意思呢?

好男不吃分家飯

我們先來看前半句,他的意思是說一個男人哪怕混得再不好,也不能指望著靠從父母那裡分家得來的錢財過日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男子漢不應該「啃老」。所以父母分家的時候,分多分少不要太計較,不然只會導致兄弟不和睦。

在古代的時候,父母要養育的子女比較多,一個家庭有七八個小孩子也是很常見的。而孩子一長大了,等到結婚了就會分家,之後父母一般就不和子女在一起過日子了。各個子女就要靠自己的能力來養家餬口了。

對於男人來說,養家餬口就是最起碼的責任。他們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去掙錢,讓家裡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應該不務正業,或者是好吃懶做,只想著從父母那裡得來錢財救濟過日子。那這樣的人就是窩囊廢,是不會被人看不起的。因為坐吃山空,父母的錢財再多,也會被吃空的。而且兄弟姐妹很多,如果自己想著從父母那裡拿錢財,那其他的兄弟姐妹有意見,這樣不利於兄弟團結,同時村裡人也會瞧不起他。

好女不穿嫁時衣

這後半句的字面意思是說,一個懂事的女人,在結婚的時候不會太計較陪嫁的衣物多少,並且不會嫁過去了以後,還經常穿帶自己當初陪嫁過來的嫁妝。

在以前娶妻生子是非常受重視的事情,不光是南方要送聘禮,而且女方也會有很多的陪嫁品,當然這個不僅僅是指衣服,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被子、布料等。而一個知性、勤勞的女人,在出嫁了以後就不會再穿當初娘家陪嫁過來的衣物了,尤其是不會穿著這些衣物回娘家,因為這會給父母感覺在婆家日子過得不好,讓父母操心。同時村裡人看到了,也會說閒話。換言之就是女人出嫁了以後,就要勤勞持家,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而不是指望著從娘家陪嫁過來的東西過日子,更不要把婆家的東西拿到娘家去。

所以這句話背後道理就是在告訴我們,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到了成家立業了之後,就要學會獨立了,要有責任有擔當,以後過日子就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了,而不是指望父母,或者是依靠過去那點家業,那會越過越窮。現在這句話依然是適用的,雖然沒有分家一說了,可是很多的年輕人年紀輕輕,有手有腳,不出去打工掙錢,總想著從父母那裡拿錢過日子,沒錢了就像父母要。可是有些父母因為就一個孩子,也基本上是有求必應。其實這樣過分的溺愛,就是害了孩子。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古人說的「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什麼意思?
    問題:古人說的「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什麼意思?古人說的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是何意思? 這句話說得就是要鼓勵大家自食其力,不能依靠父母和長輩,能夠樹立自立自強的人生價值觀。只有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才能有充足富裕的生活。
  • 【聊齋】好女不穿嫁時衣
    當主持人問及姑娘的擇偶標準,姑娘回答說:「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我理解,姑娘的意思是說,寧可沒有愛情、以淚洗面,只要對方有錢,也願意嫁給他;即使有真愛、心情愉快,但如果對方沒有錢,也不願意嫁給他。這位姑娘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評論紛紛揚揚。無獨有偶。
  • 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的確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在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認真思考了好久,但我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究竟是啥意思?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如果到了成婚的年紀,還是孤身一人的話,不僅父母會以各種方式催婚,親戚朋友也會旁敲側擊,甚至故意看你的笑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大齡單身男女青年大多頗為煩惱,不得不面對左鄰右舍的「關懷」,還有親友的詢問,最長問道的是:「現在談對象了麼,怎麼不把對象帶回來。」
  • 俗語: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什麼意思?看完沉默了!
    俗語: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 ,什麼意思?看完沉默了! 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大家一定不陌生。「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如果單從字面意思,好像很是簡單,但是俗語中的「好」的並非單獨好人的理解,倘若大家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古人賦予的現實智慧。那麼,古人到底想闡述怎樣的含義呢?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俗語都是人們長時期對生活觀察,所得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有一些俗語還是很實用的,比如「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比如「瑞雪兆豐年」等等。當然了有一些俗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就好比題目上所說的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
  • 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說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娘家屋住不久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娘家不能待太久。
  • 農村俗語:「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今天看來,有一些俗語是基於科學的或是基於事實根據的,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凝聚著獨屬於我國勞動人民的獨特智慧相對合理的,如今仍然適用的,但其中也有些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句農村俗語是「賺熟人的錢,吃生人的飯」。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如今在農村裡,普遍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子,而在不忙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聊聊天,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農村老人聊天時的內容涵蓋的面也是比較廣的,但是多數還是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 俗語:「好女不嫁『砸鍋錘』,好男不娶『番刺梅』」,是啥意思?
    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聽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好女不嫁『砸鍋錘』,好男不娶『番刺梅』」。當我聽到這句俗語後頗感好奇,但又弄不懂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於是,便向這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好女不嫁「砸鍋錘」所謂的「砸鍋錘」,是一些農村對一些喜歡搬弄是非的男人的說法。在許多人的印象當中,女人是喜歡搬弄是非的。
  • 俗語:吃貓食八十八,吃狗食九十九,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其實,剛看到這麼一句俗語時,我也有些嚇了一大跳,人食不吃,吃貓食或者狗食?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貓食或者狗食比人食還要有營養嗎?我不是很理解,所以我趕緊去翻找一下資料,後來我才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它不是要人們去吃貓食和狗食喲,而是要人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學一學貓狗的態度。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吃貓食八十八,吃狗食九十九」的說法呢?這又作何解釋呢?很簡單,從字面上來理解,如果你學貓吃西,你能活到八十八,如果你學狗吃東西,則可以活到九十九。這就讓人不解了,貓和狗吃東西有區別嗎?當然有的,貓這種動物吃東西很挑剔的。
  • 俗語「好男二五八,好女三六九」,是什麼意思?
    食神主事,「三合」吉星入命屬虎人吉星高照,順順利利的一天,頭腦靈活,小宇宙爆發,能提出不少好的建議,事業更上一層樓。幽默活潑,貴人運強勁,容易得到大家的幫助,有濃濃的幸福感。劫財主事,「三合」吉星入命屬馬人神採飛揚,精神飽滿的一天,能集中精力為工作衝刺,而且貴人助力強,如有參加會議的可能,就大膽積極發言吧,是你表現的好時機。
  • 俗語:「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啥意思?
    來源:哲學品讀(ID:wm2930)我國自古就是一個文化大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的沉澱和積累是何等的壯大雄偉,我們窮其一生也是專研不完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舊時一些農村俗語,從空間上來說,因具有地域習慣的特點,放到其他地方就不好理解,「麵條不是飯」就是這樣。還有一些農村俗語,從時間上來說,具有時代特點,不同時代的人,對不同時代產生的俗語,也不容易理解,「女人不是人」就是如此。不過,這句農村俗語整體意思還不是字面意思,是傳統俗語中慣用的比喻的手法。
  • 農村有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是什麼意思?
    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七十不留宿的來歷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老人在五十歲以後就沒有多少時間可活了,基本上可以按年算了,六十歲以後就只能按月活了,七十歲就去世就真的是指日可待了,而八十歲的老人在古達社會本來就不多,很有可能隨時去世。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要說這個農村也是有很多的習俗,畢竟這個習俗也是根據當地的習慣而制定的,就比如在農村裡就有一種傳統文化,那就是俗語,你可小看了這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有的年輕人就覺得農村的俗語就是一種糟粕,不值得一提,但是有的俗語確實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的,就比如這句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那麼這句話很多的年輕人不太了解,是什麼意思呢?
  • 俗話說:「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老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有些俗語放到現在依然很實用,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好男不鞭春很多人認為「好男不鞭春」的意思就是:每到春季的時候,人們就會舉行一種用鞭子打牛的習俗,或者是鞭打一種與牛相似的模型,用這種儀式來讓牛聽話好好耕田,說是在鞭打過程中難免會誤傷其它人而發生爭執,所以才有了「好男不鞭春」的說法。
  • 俗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俗話說: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就過去擇偶標準看,男子喜歡體型肥胖的女子,女子則偏愛體毛旺盛的男子。那麼,為什麼過去的人們有這樣的擇偶觀念呢?這句俗語乍一聽有些彆扭,貌似不太符合今人的審美,畢竟現在的女生都喜歡苗條體型,而且男生打扮也很注重,甚至有些考究程度不次於女生,怎會滿臉鬍子拉碴不去打理,又豈能以此作為男女擇偶的標準呢?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什麼意思?
    說起農村俗語的流傳確實離不開廣大農民,因為在農村人們餐前飯後的談資就是俗語,老人們會利用古往今來的俗語來詮釋農村所發生的一切,在討論人與人的關係時候各種鑽研內心的俗語就會應然而生,而討論莊稼收成的時候,各種重要的節日就會出現,這都是老一輩人通過經驗總結來的「俗語」,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老話「賺熟人錢,吃生人飯」什麼意思,看後真長見識!
    俗話說「無奸不商」,做生意首先要看有沒有利益,誰也不能做虧本的買賣,商人對市場信息的嗅覺很敏銳,往往是先知先覺,一旦看到商機,馬上付諸行動,抓住機遇,爭取更大的利潤。作為商人,他們精明得很,不管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只要發現有利可圖,就抓住機會。所以人們流傳一句俗語:「賺熟人錢,吃生人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