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的確有些晦澀難懂,因此,儘管在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認真思考了好久,但我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淑女不吃「離娘肉」
「淑女」一詞出自《詩經·周南·關雎》中,在這篇文章裡有這麼一句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此以後,便有了「淑女」一詞。
所謂的「淑女」是指賢淑美好的女子。這一類女子的氣質非常優雅,具有非常明顯的個性魅力,有著一種「靈秀之美」,她們在儀表、談吐、舉止、思維和行為習慣等方面上均具有端莊優雅的特點。
所謂的「離娘肉」,是中國結婚民俗中的一種「特殊」禮物。這種特殊禮物來自於古代的多種傳說,後來,漸漸形成了一種規矩。
一般情況下,在男方準備娶親的前一天,男方需要到集市上選購一塊豬肉給女方家送去。而送給女方家的這塊豬肉就被稱為「離娘肉」。其意思是:姑娘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明天就被人娶走了,因此,應當送一塊肉當做補償。
既然「離娘肉」有這種寓意,那麼,作為一個知書達理的淑女來說是不願意吃「離娘肉」的。因為在她們看來,這塊「離娘肉」就是自己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如果吃了這塊肉,就等於在吃自己,也等於在吃母親的肉,所以,淑女會特意將這塊肉做好,並請母親來吃,自己是不會吃的。其實,這就是「淑女不吃『離娘肉』」這句俗語的由來。
二、硬漢不拿「分家豆」
所謂的「硬漢」一詞出自宋朝張鎡 所著的《奉祠雲臺題陳希夷畫像》一詩中,在這首詩歌中有這麼一句詩:「世間大事硬漢了,物有所重有所輕。」自此以後,便有了「硬漢」一詞。
而所謂的「硬漢」就是指那些講親情、講道義、勇於擔當的一種男人。這種男人普遍具有的特點是:責任感、家庭觀念很強。
在有些地區,兄弟們分家的時候需要共同吃一頓「分家飯」。吃過「分家飯」後就會各自另立爐灶,與自己的孩子老婆另行過日子。
而在有些地區,兄弟們分家的時候不需要共同吃一頓「分家飯」,他們的父母或舅舅會在分家前準備一些紅豆,然後在分家時將紅豆平均分給他們幾個弟兄,這種分家時分到的紅豆就叫「分家豆」。
那麼,分家時為什麼要分紅豆呢?
真正的紅豆又名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屬的一種有毒植物所結出的豆子,紅豆的種子中含有一種稱為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質,具有很強的毒性,一旦誤食,就會中毒,中毒嚴重時甚至會喪命。
紅豆雖然是一種有毒的豆子,但紅豆中含有「很暖」的寓意,唐代詩人王維就曾經根據民間故事寫過「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的詩句,用以借物抒情,表達相思。因此,有些地區在分家的時候會給兄弟們分一些紅豆,用以讓兄弟們永遠記住兄弟之情。
不過,兄弟之情很濃的「硬漢」們是不要「分家豆」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不管這種豆子的寓意有多麼深刻,但畢竟在拿了這種豆子後就意味著兄弟們已經分開,永遠不是一家人了。為了使兄弟之情永遠「捆綁」在一起,他們縱然是分家另過,他們也不拿這種「分家豆」。其實,這就是「硬漢不拿『分家豆』」這句俗語的由來。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我也覺得這句俗語還是蠻有意義的。因此,特意分享出來,讓大家共同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