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什麼意思?

2020-12-19 布衣小農人

說起農村俗語的流傳確實離不開廣大農民,因為在農村人們餐前飯後的談資就是俗語,老人們會利用古往今來的俗語來詮釋農村所發生的一切,在討論人與人的關係時候各種鑽研內心的俗語就會應然而生,而討論莊稼收成的時候,各種重要的節日就會出現,這都是老一輩人通過經驗總結來的「俗語」,對我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最近春節將至,筆者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好男有毛別鞭春

好男如果在現代人看來,能賺錢、體貼人、懂事聽話一定會是一個好男人,但在古時候,人們對於好男人的評價更多偏向於身體健碩、毛髮興旺,這是為什麼呢?

古時候的農村生活基本就是耕地種田,在這種環境下,男人就充當了農村的「第一生產力」,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的農耕生活會要求男人有一個健碩的體魄,如果身體單薄,手無縛雞之力是很難在當時那個環境下生存的,所以那時候好男人的標準是身體健碩。

那麼毛髮是什麼意思?在古時候兩鬢滿鬍鬚會被認為是精力旺盛的表現,其實這不是人們的主觀思想,在當代,我們也可以看出很多渾身毛髮旺盛的男性,提醒一般都很健碩,而且精力充沛,這種毛髮多的男性在古時候就會被認為是健康的表現。

而鞭春在古時候是一個習俗,在立春的前幾天,人們會用木質的樹條邊框出一個牛的形狀,然後用紙質的外殼貼滿邊框,牛在過去的時候是農村人珍重的寶貝,不管幹什麼的離不開牛的功勞,之所以鞭牛就是因為人們想要通過這種方式祈求明年的年景會更好,讓莊稼豐收。

而在那個時候毛髮旺盛的男人就不被允許去那鞭春,這個機會要留個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家庭,因為這些家庭的男人所產生的糧食收成不好,而那些毛髮好身體健碩的男人糧食收成都比較好,所以為了照顧一些「弱勢群體」就會舉行這個儀式,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好男有毛別鞭春的由來。

好女有膘別看燈

現在的女性都是以骨感美為主,瘦瘦高高的形象會被認為是美,但在古時候,「環肥」才是健康、美的表現,古時候的女性除了一些大家閨秀和名門望族之外,其它的女性都會加入勞動中,畢竟過去的人都很實際,只有動手才能有糧食吃,所以那時候瘦弱的女性會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的,因此那時候的男人多數都會娶身寬體胖的女性為妻。

那麼為什麼有膘的女性別看燈呢?這主要還是過去的人認為女性拋頭露面是一種「傷風敗俗」,既然已經嫁入夫家就要尊崇相夫教子的規矩,而古時候的十五賞燈多數都是一些未婚男男女女的聚會,如果已經成家在出去逛燈會的話,會被認為是在「三心二意」,所以古時候的思想還是挺封建的。

說了這麼多,相信朋友們對於古時的習俗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現在在農村這些習俗和這些審美觀點已經徹底被顛覆,男人更多的是細化毛髮少的,女性更多的是那種「燕瘦」的,所以這個俗語大家理解即好,不必過於較真其中的道理,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俗『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有好多老話經過農村老人嘴裡這麼一說,就感覺特別像那麼回事,雖然有些俗語有自身產生的歷史局限性,也許對現在的人已經毫無意義,比如這句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一、好男有毛別鞭春在古代男人的地位比現在好多了,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婦女們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家裡的主要衣食住行就靠男人,所以男人的身體強弱關係到一個家庭的溫飽問題,頭髮茂密的男子被認作是身體強壯的標誌,不是有句『好男有毛貴如金』,身體強壯自然幹農活一把好手。
  • 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源於老輩人長期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而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說的還有道理嗎?
  • 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別說不知道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俗語大全》 「俗語」二字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其中《西門豹治鄴》一文有語:「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就是古人的經驗之談,這句俗語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說下這句俗語表達的是怎樣的意思,又道出怎樣的道理呢?書面上的哲理遠不如生活中的俗語來得生動具體,相比文字上的晦澀難懂,俗語則是平民化、通俗化,更接地氣兒,更有人間煙火的味道,並且會根據地域的不同會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裡面,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這其中是否有什麼具體含義嗎?二、「好男有毛不鞭春」「好男有毛不鞭春」這句俗語的「好男有毛」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提到農村,估計有很多人都是認為農村裡都是有很多的文化所在,就像咱們上一篇文章也是提及到了農村的白事和喜事的規矩,所以說在農村裡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因為了一些規矩的存在,所以才造就了農民很多的文化,就比如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俗語也具有一定的魅力,有的時候對於農村的俗語也是有很多的好奇點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摸,好女有膘怕撩」,這句話有道理嗎?
    俗話說:「好男有毛怕摸,好女有膘怕撩」,這句話也是農村人對好男人和好女人的一種理解,但是很多人對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很了解,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好男有毛怕摸在80年代以前的農村,丈母娘選女婿與現在可不一樣,現在選女婿的標準首先是有房有車有存款。
  • 俗語說:「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到底是什麼意思?
    俗語說:「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在之前人們和我們的看法也有著天差地別,那時候人們普遍的看法就是「好男有毛」,「好女有膘」,尤其是後者,在我們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這樣的審美標準確實顯得有一點兒格格不入。但是放在之前,這些標準又有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呢?接下來我們一起透過這句「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一起來感受一下。
  • 「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如何理解?古人此話有何含義
    但是,別看俗語簡單,表面意思淺顯,它所蘊含的能量可是不小,由於大多數俗語總結的是生活經驗,講述的是生活真理,因此,很多俗語傳承至今都已經能和名人警句並駕齊驅了,它們都具備了警示、教誨、忠告的特性。就像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他就是祖輩通過在生活中仔細觀察而得出,具有一定的教誨之意,也可作為古時百姓的擇偶標準來用!
  • 春節將至,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這話啥意思?
    要說這個農村也是有很多的習俗,畢竟這個習俗也是根據當地的習慣而制定的,就比如在農村裡就有一種傳統文化,那就是俗語,你可小看了這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有的年輕人就覺得農村的俗語就是一種糟粕,不值得一提,但是有的俗語確實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的,就比如這句俗語「好男有才怕過年,好女有膘怕元宵」,那麼這句話很多的年輕人不太了解,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是啥?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是啥?有道理嗎?農村好女子而今天我們說的這句農村老話,「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也是當初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指的就是作為好男女一定要避免鞭春和觀燈這兩件事,那為什麼這麼說呢?鞭春又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值萬金,好女無毛興三代」啥意思?老話有理?
    在北方農村,一進入冬季,天氣就會變的非常寒冷,人們這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互相串門,因為這個時候家家都有火炕,人們坐在炕沿上聊著今年大家的家長裡短,這個冬季也還有趣,其實在這個時候也是促進鄰裡之間、親朋之間感情的最佳時機,畢竟農村人一年不是在外打工就是整日埋頭在地裡幹活,很少有閒下來的時候
  • 農村俗語「好女無毛旺三代,好男有毛值萬金」,啥意思?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俗語「好女無毛旺三代,好男有毛值萬金」,啥意思?現在這個時間,正處於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和白露之間。
  • 俗語「好男有毛值萬金,好女無毛旺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很多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總結出來的,雖然一些話有點粗糙,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句俗語叫做:「好男有毛值萬金,好女無毛旺三代」,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它代表什麼含義呢?其實這句俗語非常的好理解,之所以會說好男有毛值萬金,是因為毛髮旺盛的男人往往身體比較健康,雄性激素比較旺盛,這樣的人做農活可是一把好手。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男性主要以體力勞動為主,身體強壯的男人往往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所以值萬金。在古代,體毛比較少的男人往往身體比較虛弱,無法很好地承擔起養家的重任,所以毛髮旺盛的男人會更受歡迎。
  • 俗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俗話說: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就過去擇偶標準看,男子喜歡體型肥胖的女子,女子則偏愛體毛旺盛的男子。那麼,為什麼過去的人們有這樣的擇偶觀念呢?這句俗語乍一聽有些彆扭,貌似不太符合今人的審美,畢竟現在的女生都喜歡苗條體型,而且男生打扮也很注重,甚至有些考究程度不次於女生,怎會滿臉鬍子拉碴不去打理,又豈能以此作為男女擇偶的標準呢?
  • 農村老話「好男有福一身毛,好女無毛一身膘」是啥意思?
    農村老話是鄉村文化的一部分,「好男有福一身毛,好女無毛一身膘」是舊時一句地地道道的農村俗語,是通過觀察人的表面來判斷人的一種說法。現在的人都接受過正規教育,學校普及過人的生理方面的知識,都知道人是有毛髮類的高級動物。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毛髮。
  • 古諺:好女不觀燈大家都懂,下半句讓人曲解,鞭春是什麼?
    ,這就是「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對於前面這句,多少還能猜測出一些,但後面這個鞭春到底是個什麼鬼?  當然,這樣的諺語也是很有教育意義的,比如元代的《荔鏡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年燈會,地主老黃家的女兒,五娘帶著六妹出去看燈,五娘的絕世美顏,吸引了窮秀才陳三的目光。
  •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如今在農村裡,普遍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子,而在不忙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聊聊天,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農村老人聊天時的內容涵蓋的面也是比較廣的,但是多數還是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 為何古人說「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鞭春」是啥,你知道嗎
    今日我們所說的,便屬於俗語文化,它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一門文化藝術。不修邊幅的話語中卻潛藏著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道理。 在民間盛傳出這樣一句話「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就字面意思來理解。第一句話講的是,良家婦女從來不去觀看燈會。
  • 俗話說:「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老人們一輩一輩傳下來的,有些俗語放到現在依然很實用,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好男不鞭春很多人認為「好男不鞭春」的意思就是:每到春季的時候,人們就會舉行一種用鞭子打牛的習俗,或者是鞭打一種與牛相似的模型,用這種儀式來讓牛聽話好好耕田,說是在鞭打過程中難免會誤傷其它人而發生爭執,所以才有了「好男不鞭春」的說法。
  • 老話說「好女不關燈,好男不鞭春」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深諳人性
    認為遠徵軍不但士卒疲憊不堪,而且敵國必有準備,難以取勝,便勸之不可。所以晉軍在擊敗秦軍之後,秦穆公非常後悔當初沒有聽從蹇叔的勸告,但遺憾之至。這就是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由來,但是現在對有些「老人言」我們還不太了解,就像古人所說的「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