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匹柏:《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在美國大選前上映真的很重要!

2021-01-18 毒藥君

對於作家來說,你可以寫好人,也可以寫壞人,可以寫英雄,也可以寫對手,但你永遠不能寫一個沒有良心的人。

——艾倫·索金

文、編輯、排版丨QQ

從個人角度而言,我是相當不喜歡《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這樣如此偏政治化的電影,但不可否認,此類電影有著先天的不可否認的正義性和必要性。

艾倫·索金作為導演,可能還不夠成熟,從《茉莉的牌局》躍到《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步子有點大,從格局、到深度、再到訴求,兩者都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但作為編劇,《好人寥寥》《點球成金》《社交網絡》……索金早已無需再證明他有多麼強大,尤其在臺詞的掌控上,很可能在當今好萊塢無人能出其右。即使他比較「普通」的作品,比如《賈伯斯》或者《查理·威爾遜的戰爭》,依然閃耀著他人難以複製的智慧之光。

《白宮風雲》和《新聞編輯室》兩部經典劇集,已經充分表明索金的編劇功力和政治立場,那種喋喋不休的機智、面無表情的笑話、狡黠微妙的噱頭和尖銳刺痛的控訴,都曾經深深地打動過我們。

他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一種一廂情願的正直和略帶不安的樂觀,這可能是自由派的通病:他們相信自己是對的,只是因為他們發現對方是錯的而已,而當需要論證自己「正確的程度」時,他又偶爾會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在現實中,保守派常常能獲得勝利,通常是因為他們足夠堅定,或者說,足夠無恥。而在當代,無恥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勇敢,一種不屈不撓的特立獨行。

索金的另一部法庭戲《好人寥寥》,尼克爾森飾演的大反派直到最後落入自承其罪的陷阱之後,依然相信自己沒有錯;《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同樣也是如此,1968年的民運再風起雲湧,依然沒有阻止尼克森上臺,「七君子」看似正義的勝利,其實只是在霍夫曼大法官毫無底線的無恥操作面前,顯得更加無辜罷了。

而最後,風起雲湧終究變成了風流雲散,正義的主張最終變成了一場政治秀。

從12年前,史匹柏想在布希試圖連任的大選前促成此片上映,到今年川普試圖連任的大選前由索金推出本片,無非是好萊塢自由派狙擊共和黨的又一次努力。

只可惜,自由派總是太溫柔,用電影票來換選票這種事,歷史上也沒有過成功的案例。幾十萬人的死亡都換不回的選票,靠回顧歷史、講道理和賣慘能成嗎?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周,我們拭目以待吧。

下文整合了艾倫·索金在多個美國媒體所做的訪談,包括《時尚》(Vogue)《君子》(Esquire)和《娛樂周刊》(EW)等,從中也可以看出《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過於先行的政治目的,和索金激進而又略顯天真的創作主張。

緣起

遲到12年的政治宣傳片

問:很高興和你討論《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對當下時局很敏銳的人。

索金:這是你在本次訪談犯的第一個錯誤,好吧,但無所謂啦。

問:為什麼選擇了「芝加哥七君子」這個題材?怎麼加入這項目的?

索金:回想一下,應該是2006年,某個周六的上午,斯蒂夫·史匹柏請我去他家,他說他很想拍一部電影,關於芝加哥騷亂和充滿陰謀的審判。

我當時根本不知道「芝加哥騷亂」是神馬東東,但我強自鎮定,假裝自己知道他在說什麼事,那可是能和史匹柏一起工作的機會啊:「哦~聽起來好棒哦,這就是你應該拍的電影,我來做編劇好不好?我能寫好。」

等我一離開他家,坐上車我就開始給我爸打電話,「老爸,你知道芝加哥騷亂是咋回事嗎?後來的陰謀審判又是啥玩意?」

問:當時和父親通完電話後,開始查資料了吧?你有什麼發現?

索金:我記得史匹柏當時說過,「這部電影能在大選前上映真的很重要。」那時的大選,指的是2008年。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遲到了12年。不過這次又是在一次關鍵的大選之前。

那時我記得自己寫了兩份劇本大綱,剛要交上去的時候,正趕上編劇公會罷工,幾個月也沒和史匹柏見面,整個計劃就推遲了。

後來導演人選換成了保羅·格林格拉斯,過了一陣,又換成了本·斯蒂勒。又過了兩年,我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茉莉的牌局》。史匹柏很高興,他覺得應該由我自己來執導。

當時對1968年的事,我只有模糊的印象,大概是阿比·霍夫曼(Abbie Hoffman,芝加哥七君子之一)是反文化的成員,湯姆·海登(Tom Hayden,芝加哥七君子之一)與簡·芳達(Jane Fonda)結婚了。

翻閱資料後,我發現那是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審判之一。歷時長達六個月,法官跟瘋了似的,被告人五花八門形色各異,很多證人也是如此。

說老實話,我對艾比·霍夫曼和傑裡·魯賓代表的「異皮士」很難產生共鳴,他們似乎對當時被動的民運事業產生了更大的傷害,某種程度上,我和海登的感覺差不多,所以海登和霍夫曼的摩擦,我也在電影中試圖有所體現。

問:你覺得異皮士的問題在哪裡?

索金:當人們想到進步主義者的時候,世世代代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首先想到嬉皮士(異皮士是嬉皮士發展出的分支),吸毒、濫交、退學、反社會、反體制,甚至試圖把五角大樓懸浮,或者在士兵的槍管上放一支雛菊。(以上都是異皮士的生活作風和試圖引起媒體關注的荒唐舉動,但也成為了當時民運的視覺象徵)

問:但是到頭來,你還是被霍夫曼所打動了?

索金:我的直覺告訴我,如果我24小時都和艾比·霍夫曼待在一起,我肯定會喪失我自己的意志(他就是這麼有魅力)。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這麼想。

但隨著我做了更多的研究,我發現自己對這個事件中的三點產生了興趣。

一,法庭戲劇。二,從革命到暴動。為什麼一次和平的示威最終演化成了流血事件?三,人與人之間。尤其是霍夫曼和海登,他們如何從摩擦不斷到最終變得互相尊重的?

關於霍夫曼,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他是創造天才,是個操縱媒體、控制輿論和傳達信息的天才。

這也是片中霍夫曼試圖讓海登明白的事——我們必須做這些奇怪的事情,因為我們沒有錢。當我們試圖使五角大樓懸浮的時候,那時照相機和攝影機來了(流量也就來了)。

問:這部電影的上映時機似乎太完美了(正好在大選之前)?

索金:我倒是寧願人們別把這部電影(和大選)太多地關聯起來。在拍攝的過程中,我被1968年的一張照片震驚了,在法院外面的人群中舉著這樣的標語:「美國:愛它還是離開它」,「把他們鎖起來」,我們在第一次拍攝時重製了這個場景。

標語上的這些話,我們在過去三年裡聽到很多了。尤其是警察在向白宮前的示威者噴射瓦斯或者毆打他們的時候,人們在現實中逐句逐字地說了那些話,那絕不僅僅是電影中的臺詞。

現在的那些畫面我只要把亮度和色調調低一些,看起來就和1968年的錄像沒啥區別。

川普在推特上說:跨越州境線煽動暴力是一項聯邦罪行。他沒有補充,在美國歷史上只有一次有人被指控犯有該罪行(就是電影中描寫的那一次)。

問:我很好奇你對總統職位的看法。在《白宮風雲》裡,你創造了一位總統「傑德·巴特勒」(馬丁·辛飾演),他被這個國家大多數人所擁戴。

索金:我覺得人們喜歡《白宮風雲》,喜歡包括「巴特勒」在內的所有角色。主要是因為那些角色本質上是好人,是每天早上起來,就想好好工作的普通人。而通常在流行文化裡,我們對民選領袖的描繪都是陰謀家。

《白宮風雲》有點像是公職人員的情人節,所以觀眾都給了它積極的反饋。作為一個職場戲劇,劇中的角色——無論是總統和他的內閣成員都很好地勝任了各自的工作,就像醫療劇中的醫生與護士,或者偵探劇中的偵探一樣。

當然,共和黨人可能會有不同意見,他們至少會將之視為一種自由主義的幻想。

在《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的結尾,我在打出了一些字幕的附加信息。比如,那場審判的法官朱利葉斯·霍夫曼被當年87%的芝加哥律師評為「不合格」。

幾個月前,一位由川普政府提名、然後由參議院確認的法官就是如此,他從未在法庭上辯論過任何案件,被美國律師協會評為100%「不合格」。那不是我想要擔任聯邦法官的法官。

拍攝

對拍動作場面無比的緊張

問:眾所周知,你的作品中充滿著一群詼諧機智的人說著詼諧機智的話。但在《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中,有著大量人群嘈雜、混亂的暴力動作場面,第一次打造這種規模的場面是什麼感受?

索金:我對此特別緊張。嗯,我對電影裡的每件事都很緊張。

我從來沒拍過暴亂場面。整個劇組,加上一百名臨時演員,要在法庭上呆上四個星期。

而這些演員大多在自己習慣的電影中出演,他們不習慣「接下來的三天裡,你在這些場景裡沒有臺詞。你只是一個新聞報導中的背景,雖然這是個很重要的新聞報導。」

他們做得再好不過了——完全專業,完全投入,這是一個很好的團隊。

至於動作戲,我編劇的第一部電影《好人寥寥》中,有一個場景:湯姆·克魯斯在華盛頓開著車,路過一個報攤時,跳下車買了一份體育雜誌,然後跳上車開走了。這是我的作品裡唯一的一個動作場面,直到這次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索金在胡說八道,《白宮風雲》裡還有刺殺總統的場景呢。)

我在作品中喜歡壓縮時間和空間。當你帶一隻新的小狗回家,人家都會說,要準備一個適當大小的板條箱,讓狗狗能夠翻身,但如果空間太大,它就會感到害怕。所以當我寫作時,我就是這麼處理的。

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法庭戲的原因,屋子裡的一切都準備好了,您不必出門啦。

而當我拍格蘭特公園的騷亂時,一切都太可怕了,我們不僅在室外,而且沒有牆……感謝上帝,它至少是一個長方形的公園。

問:這次的經驗會不會讓你想要拍一個真正的動作電影?我就會想像一部艾倫·索金式的漫威電影。

索金:我有種預感,我的漫威電影應該比其他的更健談一些。不過我還是認為,那些能夠執導大型動作片的導演,他們應該有一些技能是我根本不具備的。

問:這部電影中有著非常多的演員,掌控這麼大的團隊是不是會出現很多爭吵?還是總體的效果讓事情更加容易了?

(註:《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的演員中有兩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埃迪·雷德梅恩和馬克·裡朗斯;以及三位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人:薩莎·巴倫·科恩、麥可·基頓和弗蘭克·蘭格拉。當然艾倫·索金本人也是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索金:老實說,每天早上起來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手裡在搖著一串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鑰匙,你需要做的就是別把鑰匙掛到牆上,而要把它插到賽車裡,因為這幫傢伙已經準備好開跑了。

我從沒見過馬克·裡朗斯這樣的演員,也沒見過傑瑞米·斯特朗這樣的演員。

你知道斯特朗對我說什麼嗎?他請我用真的催淚瓦斯噴他。

要知道,拍攝抗議人群的時候,我們都儘量減少瓦斯對他們的影響,好多都是志願出演的群演,而斯特朗對自己的要求就好像是,「我得真的被噴,我才能知道是什麼樣嘛,來吧」。

這只是斯特朗瘋狂的例子之一,片中飾演警察的群演,好多都是芝加哥本地的警察(他們很多是1968年親歷那場騷亂的警察的子女),在拍攝當天輪休就來幫忙,結果斯特朗和對方商量,請警察在拍攝的時候,真的把他抱起來並摔出去,他不想要化裝出來的「一團糟」,他想要真的被打得「一團糟」。

在拍攝示威者和警察對峙的場面,薩莎·巴倫·科恩和傑瑞米·斯特朗在開拍前三十秒就開始對著警察群演們罵髒話、大喊大叫。我不得不去臨時演員那面解釋,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是在給自己加油,也給你們加油。

我經常擔心假如要拍一場斯特朗胸口插刀的場面,他也會找道具師在他胸口捅一刀的。

政治觀點

川普就是個假人

問:你對未來感到樂觀嗎?

索金:如果不是還有大選,我都不想在第二天早上起床。

問:你怎麼看川普宣稱如果他選舉失敗,他將拒絕接受這個結果?

索金:這是緊急狀況,非常緊急。

從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曾暗示他不接受選舉結果,而川普不是暗示,他明確表示,如果他失敗,那這就是陰謀,他不會接受結果。

要知道,因為拜登的選民大部分是郵件投票,而川普的選民大多是人工投票。因此川普在一開始會是一面倒的大勝,因為拜登的選票還沒有統計。

在大選之夜,川普會單方面宣布勝利,然後宣布其他的投票均為非法,這不是選舉,這是政變。

在這個國家,輸家的讓步會讓勝利者進一步合法化,看看2000年12月戈爾和布希的情況吧。

川普是個卡通式的暴徒,一個愚蠢的流氓,一個肉眼可見的精神病患者。這個國家50%的人都將在震驚和恐怖中難以入眠。

問:這次的大選應該會非常戲劇化,也許會以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方式發生,如果艾倫·索金來寫這一刻會怎麼寫?

索金:我想未來會有很多電影編劇、電視編劇、戲劇編劇、小說作家來寫這一歷史時刻,以及過去的四年。

但我想和你打賭一美元,在這些作品中都不會出現川普的形象。因為川普本身就在扮演川普,他本身就是個假人。

任何對川普的描繪,都像在描繪《周六夜現場》裡的亞力克·鮑德溫(常在該節目中模仿川普)。

對於作家來說,你可以寫好人,也可以寫壞人,可以寫英雄,也可以寫對手,但你永遠不能寫一個沒有良心的人。

相關焦點

  • 史匹柏:《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在美國大選前上映真的很重要
    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周,我們拭目以待吧。 下文整合了艾倫·索金在多個美國媒體所做的訪談,包括《時尚》(Vogue)《君子》(Esquire)和《娛樂周刊》(EW)等,從中也可以看出《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過於先行的政治目的,和索金激進而又略顯天真的創作主張。
  • 史匹柏:《芝加哥七君子審判》能在美國大選前上映真的很重要!
    從12年前,史匹柏想在布希試圖連任的大選前促成此片上映,到今年川普試圖連任的大選前由索金推出本片,無非是好萊塢自由派狙擊共和黨的又一次努力。 只可惜,自由派總是太溫柔,用電影票來換選票這種事,歷史上也沒有過成功的案例。幾十萬人的死亡都換不回的選票,靠回顧歷史、講道理和賣慘能成嗎?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周,我們拭目以待吧。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撞上美國大選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如圖),上周在流媒體平臺網飛上線後,憑藉特殊的政治背景和高水準的臺前幕後陣容,獲得高關注度和高口碑。片中臺詞映射出當下美國社會的諸多問題,在臨近總統大選前的敏感期顯得尤為醒目。
  • 影片: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2020)
    [特別推薦][芝加哥七君子審判][2020] 小雀斑&囧瑟夫,黃金卡司上演法庭攻防戰!/ 英國 / 印度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20-09-25(英國) / 2020-10-16(美國)片長: 129分鐘又名: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劇情簡介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改編自真實事件,1968年的芝加哥,在美國民主黨全國國家代表大會舉辦會場外,集結了一群示威群眾,抗議政府持續投入越戰,並提出一系列的政治訴求,然而卻引爆意外的激烈警民衝突,
  • 美國式借古諷今:《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從阿倫·索爾金的從業經歷看,不難發現他特別擅長政治題材和傳記類編導,2020年紀實類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的問世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另外美國由於深陷越戰,國內遊行示威不斷。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反越南戰爭的抗議者因涉嫌在1968年芝加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煽動暴亂而受到審判的故事。2006年,史蒂文·史匹柏告訴阿倫·索爾金他想拍一部關於1968年芝加哥審判案的電影。阿倫·索爾金當時對史匹柏說,「這是個好主意。那可以拍成一部很棒的電影。算我一個!
  • 艾倫·索金承認,《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原本是給史匹柏的劇本
    隨著好萊塢影院逐步開放,一些影片也進入了上映流程,《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就是好萊塢秋季檔的重頭戲。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這部影片擁有豪華陣容,金牌導演艾倫·索金以及一群奧斯卡獲獎者的演員陣容,讓該影片在劇照出爐的時候就自帶流量。北京時間9月25日上午,好萊塢記者David Rooney就採訪了該片的導演艾倫·索金,後者表達了他對星光熠熠的劇團的看法,以及導演刺裂史詩電影的心得。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裡的1968年美國和今日美國像極了
    由艾倫·索金編劇、執導的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是一堂關於1968年美國的歷史課,同時也是關於2020年美國的政治課。它聚焦民權,正因此,該片為了能夠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前上映,捨棄院線,轉戰線上流媒體。用主創們的話來說——永遠不能將自由視為理所當然。
  • 借古諷今之作《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還原了美國最可笑的一場審判
    針對這個問題,艾倫·索金自編自導,用一部新片給出了答案——《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以下簡稱《七君子》)由美國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講述了「芝加哥七君子」被控陰謀罪並遭到不公審判的驚悚故事。,《七君子》放棄了影院上映的機會,退而求其次選擇與Netflix 合作。
  • 七君子審判:這部片炸了
    13年前,史匹柏找艾倫·索金(《白宮風雲》、《社交網絡》的編劇)預定了一個關於「芝加哥七君子」的劇本,史匹柏本打算自己執導,但其間遇到很多波折耽擱,最終史匹柏希望索金上陣,並且要求本片一定要在今年大選前上映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的漫長曆程,今日美國如昨日重現
    在索金與史匹柏第一次見面時,「我記得他說,『如果我們能在大選前把這部片子拍出來就好了』。」索金說。史匹柏所說的選舉是2008年的選舉,當時歐巴馬和喬·拜登對陣約翰·麥凱恩和薩拉·佩林。他在戲劇化法庭程序和自由主義政治方面表現出了天賦,他在2007年提交了《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劇本的第一稿。
  • 我們為了和平而來——《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13年前是2007年,片方原本是想著在美國大選前推出這部電影,以清晰地表達改革心聲。2008年是民主黨奧觀海和共和黨麥凱恩競選總統,民主黨並不困難得贏得選舉,影片也就不急著上映了。今年則情況有所不同,共和黨懂王競選連任,片方按耐不住終於製作完成了這部電影。
  • 小雀斑《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首曝劇照
    小雀斑和馬克·裡朗斯  時光網訊《社交網絡》編劇艾倫·索金自編自導、群星雲集的新作《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曝光了首批劇照,影片原定今年10月2日影院上映,但前不久被Netflix接手了,改在10月16日上線。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美國六十年代的越戰、嬉皮士與民權運動
    在離美國大選還有兩周的時間,奈飛上映了一部政治意圖頗為明顯的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1968年夏天,芝加哥民主黨代表大會召開,七名民權分子組織抗議活動,被指控為陰謀罪。1969年,他們接受了長達半年的審判,成為美國歷史上重要的民權運動之一。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這段歷史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麼?
    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1969年七名民-權運動分子因在前一年芝加哥民主黨代表大會召開時舉行抗-議活動而被控陰謀罪,這也成為60年代民-權運動重要事件之一。這本來只是大選前一場反越戰的集-會,本來是和平的,但因為人群眾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衝啊!」 結果導致了騷-亂,警方開始暴-打示-威者,而七個領袖也被抓。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這牛 閃閃的好萊塢新片請千萬別錯過
    如今北美院線癱瘓,Netflix成了美國新片的主發行陣地,而每次有還過得去的電影,蘇莫都是且看且珍惜的。而今天要聊的《芝加哥七君子》真的算是放大招了,金牌編劇艾倫索金自編自導,改編自上世紀60年代的著名民權運動,演員表從頭到尾看下來,幾乎都是熟臉。對於一部敘事複雜,人物眾多的群像電影來說,這是必須的。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很精彩,片外的故事其實更精彩
    這種情況下,《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就成了近期不可多得佳作。,《芝加哥七君子審判》也是發生大選前的故事。媒體評價,對「芝加哥七君子」的審理已經成了「美國歷史上最滑稽的一場審判」。但無論如何,這場審判對於「七君子」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Netflix衝奧的頭號選手?
    派拉蒙影業原本計劃於今年上映院線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終因疫情問題,選擇賣身Netflix。上周,這部電影登錄Netflix,目前電影在美國影評界和觀眾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影片中涉及的法庭審判與政治作秀,也無形中呼應著著如今混亂的美國政治生態,令其成為一部順應當下時事、帶有強烈批判色彩的影片。《七君子》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該片的時間線設置在1968年全美民主黨代表大會在伊利諾州舉辦一年後,七名被告人被控訴在反越戰的抗議活動中,串謀掀起暴亂。
  •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美國政府VS美國
    }且{芝加哥暴亂}已成為歷史的五個月後,首先聚焦的是時任司法部長-約翰米切爾,在新官上任後,首要的任務當然是要燒「三把火」了,他直接對囧瑟夫扮演的公訴人理察提出,因為不尊重所謂的傳統「禮儀」,無論是前司法部長克拉克的不守「禮儀」亦或是芝加哥遊行示威時因暴亂被捕的七君子們的不守「禮儀」,他都希望能把這七個人送到監獄裡關10
  • Netflix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公開劇照
    傳記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歷經多年來的籌備,終於將在10月16日於Netflix與觀眾見面。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由《社群網戰》金獎編劇艾倫索金(Aaron Sorkin)自編自導,改編自1968 年發生的真人真事,描述當時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舉行時,出現一場抗議示威運動後,隔年7 名人士遭到聯邦政府指控犯下諸多罪名。
  • 電影《芝加哥七君子審判》與美國政治陰影
    《芝加哥七君子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2020年10月16日在美國最大影視平臺Netflix上線以來,好評不斷,結合美國當下的政治環境,電影衝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