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好萊塢影院逐步開放,一些影片也進入了上映流程,《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就是好萊塢秋季檔的重頭戲。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這部影片擁有豪華陣容,金牌導演艾倫·索金以及一群奧斯卡獲獎者的演員陣容,讓該影片在劇照出爐的時候就自帶流量。北京時間9月25日上午,好萊塢記者David Rooney就採訪了該片的導演艾倫·索金,後者表達了他對星光熠熠的劇團的看法,以及導演刺裂史詩電影的心得。這位導演首先就承認,《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原本是寫給史匹柏的劇本,由於13年前WGA罷工導致該項目暫停,原導演轉而從事其他工作,該影片暫停了拍攝。
13年的時間改變了許多東西,顯然演員陣容與以前的班底一點點都不一樣,畢竟在07年的時候「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還沒有正式在好萊塢打響名號,而且保羅·格林格拉斯和本·斯蒂勒都被傳聞為可能的替補人選,不過由於在十三年間,該影片一直沒有重新啟動拍攝的消息,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此前資金不一樣」,畢竟那麼多年好萊塢一線演員的片酬漲了太多。直到索金在史匹柏的鼓勵下親自執導,他在18年與莫莉的比賽中扮演了這個角色。此前坊間就有一些傳聞,指向了史匹柏一直沒有放棄對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的執念。
不過現在艾倫·索金澄清了這些事情,他承認該影片原本屬於寫給史匹柏的劇本,畢竟在07年的時候,後者是出了名對年代劇有些指導能力的導演,只是他早早就因為工作原因放棄了。在索金為電影、電視和舞臺寫作的整個職業生涯中,從《西翼》再到《殺死一隻知更鳥》,亞倫·索金對就對一些戰爭片、史詩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作為編劇兼導演的第二部作品《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展現了索金在自己的最佳位置,帶著刺痛的好奇心、激情的憤慨和多汁的雄辯,同時也延續了史匹柏原本需要在影片中表達的理念。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是Netflix從派拉蒙公司收購的影片,並於9月25日在部分影院上映,10月16日在流媒體平臺上映,這一功能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索金的劇本最初是寫給史蒂芬·史匹柏的,公司之間的輪換也是該劇本最終換導演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好壞參半的電影,其生動的寫作和犀利的表演被其誇張的情節和繁瑣的倒敘結構所削弱。在這部充滿詼諧對話、重要人物、因素、時間變化和多視角的電影中,這些缺陷都被克服了。但它避免了批評家們通常認為的缺點,即笨拙的闡述傾向和肥皂劇式的誇誇其談,後者在法庭環境下顯然如此。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記得,原本這部影片的譯名叫做《芝加哥七章》或者是《芝加哥七號審判》,這反而激發了眾多電影靈感,從哈斯凱爾·韋克斯勒對DNC抗議的docu小說處理,這些手段都是艾倫·索金借鑑過的拍攝手法。到伍迪·艾倫諷刺性地接受香蕉案的審判,再到布雷特·摩根將檔案錄像與基於法庭記錄的動畫場景相結合,《芝加哥10號》。索金更接近於由該案衍生的紀錄片,以一種前後流動的結構,令人信服地戲劇化地描述了這條小徑內外的事件,逐漸地將1968年8月28日晚在芝加哥格蘭特公園發生的事情拼湊在一起。
2020年對於美國社會來說,實際上也是動蕩的一年裡,這就是《芝加哥七君子審判》選擇在今年上映的原因。個人一直覺得,這種以歷史為基礎的電影往往證明了這一點,半個世紀前發生的事件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反映了當今電影社會的極端兩極分化,因為新保守主義的權力遊戲變得越來越激進。由於弗洛伊德事件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就像在影片中韋納在法庭上的第一天就有趣地說:「這是抗議活動的奧斯卡獎,就我而言,被提名是一種榮譽。」劇本更換了導演,還是一部長達13年的馬拉松拍攝,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會為觀眾們帶來怎樣的特殊體驗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