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小寶典
1
二胡的前身是唐宋時的奚琴、嵇琴和胡琴。奚琴因出自北方遊牧民族奚人而得名。早期奚琴為彈撥樂器,後來才出現擦弦樂器奚琴。到了近代才更名為二胡。
2
學習二胡可以培養學生的毅力、注意力、想像力,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更有利於個人音樂素養的提高、聽覺靈敏度的提高、手指靈活度的提高。對開發智力(尤其對右腦的開發有較大的作用,孩子用左手用得少,而二胡是用左手按弦,並且右手的技巧也很高,有利於大腦與肢體的協調)起到重要的作用。
3
中國兒童中心民樂分中心設有:二胡考級課,家庭親子課,暑期排練課等...優秀的學員可直接進行選拔進入民樂團參加國內外多場大型音樂會,對孩子的經歷成長,拓寬視野起著重要的作用。
4
民族音樂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形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積極的藝術沉澱了中華民族的精粹,蘊涵著古老民族傳統美德、愛國精神等多方面底蘊,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從小接觸國粹藝術,使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真正融入愛國情懷。二胡——獨特的音色,淵遠的琴韻講述著歷史的變遷,讓我們用智慧的雙手傳承民族的精神!
二胡口訣
關於持琴。「琴身放穩稍左斜,利於操作要穩定,兩肩兩臂須自然,坐淨端正不塌腰。」
關於持弓。「弓子功夫要學好,好像蓋房打地基,端平握住腕靈活,擺在琴筒扒住弦,平持疊持拉著走,換弦無痕是關鍵。」
關於按弦。「左手虎口包住琴,不緊不松要自然,指尖觸弦稍彎曲,動作要小手形圓。」
關於音準。「二胡音準難掌握,音程關係要弄清,各調指距多變化,換把流暢要到位。」
關於節奏。「音符節拍要奏準,長短變化須弄清,分出句子講語氣,流暢生動才好聽。」
關於力度。「空弦練習很重要,把琴拉好不虛躁,兩手動作要協調,動作規範耐力強。
教師團隊
陳傳容
陳傳容 中國兒童中心二胡高級教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從事二胡教學40餘年,出版《青少年二胡基礎教程》《時代的旋律-小樂隊》等4本書,錄製《二胡入門》教學光碟。發明新型二胡弓、託,2017年6月獲得國家兩項二胡專利。2017年第4期《琴童》雜誌封面人物,並有專訪文章報導。為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輸送了幾十名學生。參加過社會上許多大型活動。多次被評為「中國兒童中心」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所寫的彈撥樂合奏曲「映山紅開紅軍來」 榮獲文化部頒發的中國優秀作品創作獎。先後11次指揮「民樂團」出國訪問演出深獲讚譽。
郭嶽峰
郭嶽峰 2007年高中畢業後,師從於青年二胡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霍永鋼教授,後師從於著名二胡演奏大師,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王永德教授,深得二位老師真傳。2012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民族器樂最高學府),師從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梁聆聆,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學校,社會演出,經驗豐富。還跟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院長、胡琴演奏大師沈誠學習板胡演奏,了解了各地風格的音樂特性。後跟隨北京民族樂團指揮家張銘先生學習指揮至今。他相信學無止境,音樂更是如此。
在香港首屆亞洲藝術大賽金獎
CCTV首屆器樂大賽優秀獎
任紅英小學唐韻民族樂團藝術總監
青龍橋少年宮民族樂團藝術總監
任密雲少年宮特邀二胡講師
任玉泉小學民樂團二胡講師
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外聘二胡演奏員
所指導的學生在北京市各類藝術比賽中獲獎,並於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的考級中取得優異成績。
郭嶽峰老師喜歡讓孩子自主思考,提高孩子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孩子真正的讀懂音樂,愛上音樂。
宋佳
宋佳 就職於中央民族樂團,二胡演奏員。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有著15年教學經驗,從大學期間就任教於各中小學樂團二胡聲部老師。現總負責回民學校金帆民樂團的排練聲部課以及演出等事宜。教學經驗豐富、舞臺經驗豐富、親和力極強。在兒童中心任教三年多了,致力為孩子們營造出興趣智尚的民樂培養,從學習二胡中磨練孩子們的意志力,培養孩子們從小就有的吃苦耐勞精神。
崔紹雲
崔紹雲 十歲開始學習二胡,師從於著名教育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理事,二胡考級評委席評委陳傳容老師。十二歲參加區級藝術節獲得二等獎,十三歲開始參加市級比賽連續五年獲得二胡專業一等獎。十五歲起參加全國比賽連續三年獲得金獎,從十八歲開始 跟隨陳傳容老師在中國兒童中心進行實習教學,現在已經有五年豐富的二胡教學經驗,從四歲到十五歲,從啟蒙到十級的學生家長都給予了肯定和好評。
不僅二胡專業過硬,還專業的學習了鋼琴調律,具備獨特的音準聽辨能力。2013年全程策劃了學生新年音樂會,2015年導演了首部微電影作品(向著陽光——微笑),在校期間多次帶領民樂團,合唱團參加演出並獲得佳績。
報名時間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音樂藝術中心」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