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珠峰|在啤酒廠上班的他,突然有一天說,我要去探險了

2021-01-0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子芳

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

今天,整個中國的人都被世界第一高峰刷屏。

作為2018年登頂過珠峰的溫州人,今年44歲的鄭朝輝也關注著珠峰測量隊的一舉一動。「隨著地球變暖和地殼運動變化,珠峰的高度變化將直接反映著全球的環境問題。」

根據不完全統計,近些年至少有18位浙江人成功登頂珠峰,其中就有四位溫州人。

挑戰極限、勇攀高峰的他們,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鄭朝輝。

即便是專業登山者的他,出發前也準備了數年

2018年5月16日15時34分,溫州人鄭朝輝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他是第四位成功登頂珠峰的溫州人。

網名「暈暈狼」的鄭朝輝,1995年開始涉足戶外運動,有著20多年的專業登山經驗。作為一匹來自溫州的「狼」,鄭朝輝早就是中國登山界大神級的人物,熟悉他的人管他叫「狼隊」。

作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珠峰在每個攀登者心中的地位都是神聖的。

在問鼎珠峰之前,鄭朝輝攀登過150多座雪山,為挑戰世界最高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有尼泊爾、巴基斯坦的許多雪山,法國的阿爾卑斯山我都爬過很多次,國內5000米以上的雪山也爬過不少。」「暈暈狼」說,即便自己是專業的攀登者,依然對登頂珠峰做了長達數年的準備,比如研究天氣、路線,申請許可證,購買裝備等。

除此以外,他還進行了近兩年的體能和技術強化訓練,一邊進行長跑、深蹲等肌肉訓練,一邊攀登7000米以上的雪山,積累攀登經驗和技能。

2018年3月28日,「暈暈狼」從成都坐飛機前往尼泊爾加德滿都,前往珠峰南坡,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珠峰挑戰之旅。

最難忘的經歷是攀登希拉蕊臺階

「暈暈狼」印象最深的,除了極地刺骨的寒冷,是登頂前的「希拉蕊臺階」大堵車,那裡堵了六個多小時。

(註:希拉蕊臺階的命名源自艾德蒙·希拉蕊,1953年,他與尼泊爾夏爾巴的嚮導丹增·諾蓋成為首對登上珠穆朗瑪峰頂的人類。)

珠峰南坡登頂路線。

希拉蕊臺階海拔在8790米左右,是珠峰南峰到珠峰最高點之間一段幾乎垂直裸露的山體巖石斷面,也是珠峰南坡登頂路線中最後一個真正的考驗。

希拉蕊臺階只有一條窄路、一個繩索,兩邊是落差2000多米的懸崖,每次只能通行一人,其他上下山的人都要在這裡排隊等待。由於南坡攀登者眾多,每年的4月至6月,這裡都容易出現「希拉蕊臺階大堵車」。

「在希拉蕊臺階長時間等待,可能會面臨體能透支、氧氣不足和凍傷等風險,如果體能和氧氣消耗殆盡,就只能在離珠峰頂100多米、行程半小時的地方遺憾放棄。」「暈暈狼」說,在高寒缺氧的極限環境下,「希拉蕊臺階堵車」十分挑戰攀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因為排隊的人太多,在南坡希拉蕊臺階往往要等很久才能前進,因此被稱作「希拉蕊臺階堵車」。

當年5月13日,他晚上10點多從營地出發,天沒亮就到達希拉蕊臺階,艱難等待了6個多小時後,才終於通過希拉蕊臺階,前往珠峰峰頂。

「我心懷敬意朝聖地球之巔珠穆拉瑪峰……那裡接納了無數心有至誠的人們。」登頂成功時,「暈暈狼」鄭朝輝在日記中寫道。

曾在啤酒廠過著平常日子,突然有一天就厭倦了

「登山挑戰的是自己內心的意志力,而不是挑戰雪山,千萬不要試圖用蠻力去徵服它。」「暈暈狼」說。

這些年的攀登生涯,讓他更加敬畏自然,「畢竟,大自然來點寒風,來點暴雪,人類根本就無法抵抗。」

今年44歲的鄭朝輝是溫州鹿城人,以前在溫州的一家啤酒企業上班,過著按部就班的日子。有一天,他突然有些厭倦了這樣的生活。

被稱為「東方猶太人」的溫州人,幾乎每個人的骨子裡都流淌著探險的天性。一有機會,他們就會走南闖北,家鄉的安穩絕不是終點。

1995年開始,喜歡戶外的他,業餘時間常常會外出探險。那時候,鄭朝輝還不到20歲。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行為算得上是離經叛道,自然不會被家裡人完全認可。

「其實,做生意賺錢和探險的道理都一樣,都不是一頭硬闖,而是會讓風險保持在可控範圍內,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挑戰自我。」鄭朝輝就是萬千溫州人的典型代表,因為喜歡冒險,成了一名專業的極限運動者。

他還成立了中國第一支民間自發組織的戶外救援隊

2000年,「暈暈狼」組織成立了鹿城區登山協會,2003年成立鹿城區登山協會戶外救援隊,這也是中國第一支由民間自發組織的戶外救援隊。

常有人說,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把愛好變成事業。「暈暈狼」就是如此。

從2003年開始,他開始全力投入戶外運動,逐漸成為一名專業的登山教練,是一名全能型的自由攀登者。目前,他在成都開了一家戶外運動公司,在廣西陽朔擁有一家名為「狼窩」的小客棧。

這是他自製的超輕單層帳篷,最適合登山者使用。

作為專業登山圈子裡的大神級人物,「暈暈狼」的朋友圈,發的都是訓練、攀巖、登山的圖片,滿屏都是高山、星空和雪景,耳熟能詳的四姑娘山、雀兒山、白馬雪山,以及尼泊爾的多處雪山,都有他打卡的痕跡,那些都是我們渴望的詩與遠方。

「暈暈狼」說,挑戰雪山並不局限於專業人員,目前有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普通人也可以嘗試,一般有好的體能,兩三年的經驗積累,有充足的資金和時間就可以完成。

甚至,越來越商業化的珠峰攀登,只要支付幾十萬的登山費,就能享受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保姆式服務,甚至讓人把自己背上頂峰。

這是他和團隊在2013年首攀白馬雪山扎拉雀尼峰,還入圍了2014年亞洲金冰鎬獎提名。

但是作為專業登山者,「暈暈狼」一直比較推崇阿爾卑斯式攀登和無協作攀登,很少或者不藉助到嚮導和背夫,自己運輸帳篷、燃料、食品、藥品,主張靠自己個人的力量完成雪山挑戰。

「我只是本著安全攀登的理念,想要將正確的登山理念分享給更多的人。」在問鼎珠峰之前,「暈暈狼」曾經這樣解釋自己從南坡登頂的初衷。

作為專業登山嚮導,「暈暈狼」說,開發新的線路、挑戰人類從未觸及的無人峰,更能給他帶來全新的挑戰和成就感。

2005年,「暈暈狼」完成海拔6154米的魯孜峰單人無協作攀登,這是他的「處女峰」。2010年,單人無協作登頂海拔5383米的玄武峰。2013年,「暈暈狼」和團隊因為挑戰雲南白馬雪山扎拉雀尼峰首攀,還入圍了2014年亞洲金冰鎬獎提名,這也是迄今為止他在業界拿到的最高獎勵。

對於這幾年的「珠峰熱」,「暈暈狼」覺得,這恰恰說明中國人越來越願意挑戰自己,對探險有了更多的認識和嚮往,「這是文明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誌,意味著我們更願意去挑戰極限,探索自我價值。」

他一直關注著中國測量隊的一舉一動

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時,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我國測量隊經過嚴密計算,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中國測量的高程8848.43米與尼泊爾8848.8米的數據不同,但兩者都是國際上承認的通用數據。因為一個屬於巖基高度,一個是巖基上覆蓋冰山的厚度。

時隔15年後再次測量珠峰,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備受世人關注。

「暈暈狼」說,今年中國珠峰高程測繪登山隊的消息一傳出來,作為業內人士的他就在關注此事。

「地球在變暖,冰山環境也在不斷變化,通過重新測繪,可以知道地球變暖對於冰山的直接影響。」「暈暈狼」說,對地球標誌物的重測,也代表著我國嚴謹的科研精神。

當年登頂珠峰,他在帳篷外打出了一面寫著「中國溫州」的國旗。

在2018年衝頂珠峰的路上,負重40斤的「暈暈狼」曾突遭暴風雪,高強度的負重消耗著他原本就透支的體能,氣溫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地,他整個人縮在連體服裡,幾乎凍得沒有睡著過,體驗過徹骨的寒冷和體能消耗。

正因為如此,「暈暈狼」更加擔心測高隊員們的安慰。「比起普通登山者,測高隊員們面臨更大的挑戰難度。」「暈暈狼」說,5月底進入珠峰的暴風雪季節,時間越晚危險係數越大。「一旦天氣不好,遇上極地寒風或者風暴,就會很危險。」

與普通攀登者不同,測高登山隊員還需要攜帶專業設備完成測量任務,他們面臨的難度可想而知。「我時刻關注著他們,希望測高隊員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勇士們勝利凱旋。」

「不管你是誰,曾經做過什麼,將要成為什麼,面對世界之巔,所有的人類本性都將暴露無遺。」「暈暈狼」說,站在世界之巔,站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每個人都會回歸本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為登山隊員們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登山精神喝彩,更為登山運動和我國高程測量科考工作的緊密結合而驕傲。
  • 中國探險電影聚焦珠峰攀登者
    新華社記者任瓏攝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許曉青、王婧媛)「能看到關於我們登山的電影,我的一個夢實現了。1975年登頂的隊員中,就有我一個。」原中國登山隊隊員桑珠在上海看完電影《攀登者》點映後感慨。30日凌晨起,一部關於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大片,在中國內地公映,同步也在北美和英國等市場的部分院線公映。據統計,《攀登者》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預售票房已超過1億元人民幣。
  • Kilian一周兩次登頂珠峰,「生命巔峰」計劃全劇終
    緊接著是蘇炳添順風跑出9秒92的百米成績,也是在尤金站,那裡曾是劉翔的福地,還有下面要說的Kilian,他們都在探索人類身體的未知。前天晚上,一則消息小刷了勇氣君的朋友圈,說:「Confirmed. Kilian Jornet will try again tonight #oureverest」,後面還加了兩個表情,分別是「揚聲器」和「鼓掌」。
  • 19歲登頂珠峰!這位香港帥小夥怎麼做到的?
    說不擔心肯定是假的。家希說,「當我告訴爸爸時,他笑了笑然後說:好!你將會擁有一段短暫但甜美的人生。」他說父母深知自己心意已決,只好支持他。他哥哥和母親今早到機場迎接,哥哥透露說,當弟弟去年提出要登珠峰時,家人都在擔心,問了他各種問題。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 登頂珠峰,20世紀那些勇攀高山的攝影師們…
    《攝影與探險》(中國攝影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一書中對這段歷史進行了追述:徵服珠峰20世紀,在徵服了南極和北極之後,人們又開始嘗試將國旗插在新的土地上。珠穆朗瑪峰被公認為地球「第三極」,對於很多國家尤其是英國來說,這座山峰提供了最後一次帝國出徵的機會。英國壟斷了探索此山的權利長達30年,攝製了上千張照片和地圖,並嘗試了各種不同的登頂路線。
  • 首個登頂珠峰的紹興人李蓓蕾 死亡讓他更懂得珍惜生命
    和絕大多數從南坡嘗試登頂的登山者一樣,李蓓蕾此次也是選擇的商業登山模式,所有費用加在一起,超過了40萬元,花了他大部分的積蓄。「27萬給了商業公司,他們負責夏爾巴嚮導的工資。6到7萬元用在了各項消費以及上山後給嚮導的消費,剩下的都用在了買裝備上。」據李蓓蕾介紹,他所在的團隊一共14人,7名隊員7名夏爾巴嚮導,所有人最終都成功登頂了珠峰。
  • 登頂珠峰背後的夏爾巴人:是死亡讓大家認識了我們
    珠峰的上一次重大山難,發生於18年前。1996年5月10日,一次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在靠近頂峰的空氣稀薄地帶,從南北兩側奪去了15條生命。遇難者之中,既有登山客戶,也有登山嚮導。救援者中有不少夏爾巴人。那一年,是國際上開展珠峰商業攀登的第4年。
  • 珠峰大本營,他們深情回望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年
    人民日報記者袁泉 谷業凱攝 1959年,中國登山隊登頂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西繞等4名藏族女隊員首創女子世界登高紀錄;1964年,中國登山隊登頂唯一一座人類未登頂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希夏邦瑪峰,登頂的10人中有6名西藏登山隊隊員;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登頂珠峰,著名的「九勇士」中8人為西藏登山隊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勇士」;2008年,以西藏登山隊為主體的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登山隊
  • 8848.86米,珠峰新身高公布!67年前,首次登頂者的傳奇你知道嗎?
    ,早在二十世紀初,登山者們就嘗試登上珠峰,他們要克服極其惡劣的高寒環境,經歷雪崩、冰崩、落石和深不見底的裂隙等死亡陷阱,付出大量時間、金錢甚至是生命,卻均以失敗告終。 與以往的珠峰故事不同的是,《珠峰之巔》並不只聚焦於攀登珠峰的過程,它用了大量篇幅,去揭示首次登頂珠峰者的傳奇人生。
  • 攀登珠峰:史詩中的傳奇
    拍攝時他的體感溫度大概在零下攝氏二三十度,把腳放到雪地上的那種疼是鑽心的,喘不過氣的疼,但是在導演沒喊卡之前他就必須要把戲演完。還有,每一位演員都要背著行囊與氧氣瓶等裝備登山,一共約有17公斤重,但在高原上感覺會比正常還要翻幾倍重。戲裡六七十度的雪坡都是要演員自己去爬,為此吳京專門去學了攀冰,這是拍攝這部電影的演員必須要學會的技能。
  • 我國為什麼要登頂珠穆朗瑪峰,第一次登頂珠峰都經歷了什麼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登頂之路重重危險,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登頂?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的回答很經典。1923年,他被《紐約時報》問了同樣的問題,他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這是一個登山愛好者的執著,只為心中的理想。
  • 浙江諸暨「大地哥」李蓓蕾成功登頂珠峰
    今天中午11點18分,李蓓蕾成功登頂海拔884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為了首位徵服珠峰的紹興人。        浙江在線5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陸逸超 通訊員/費曉笑 首席編輯/趙潔 ) 為什麼要攀登世界屋脊?因為山就在那裡。48歲的諸暨勇士李蓓蕾終於用行動完成了畢生的夙願。
  • 五彩經幡在珠穆朗瑪峰高高飄揚——向登頂珠峰的高程測量隊致敬
    你說,這是一次遠行,你們要去攀一座名為「珠穆朗瑪峰」的高山。亦如每一次的出徵,皆帶有如是的從容與平靜,看著你凝神遠思的雙眼,我們明白你,從容與平靜之下定有波濤洶湧的思慮。但憑著頑強的意志與孤絕果敢的勇氣,你在1998年5月就成為了中國首位登頂珠峰的在校大學生,並先後三次登頂珠峰。這些年,你先後完成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徒步抵達南北極點的探險活動。問你,何時會停止攀登?你說,一直到60歲。
  • 麗水老闆夏劍鋒成功登頂珠峰後腦水腫 王石微博祈禱
    夏劍鋒說,畢竟這次是登珠峰,風險、難度不一樣,「所以要做十二分的準備,把困難想得多一點,各種風險考慮得多一點。」  登頂時遭遇大風  出發前的一段視頻中,夏劍鋒說,他有九成把握登頂,剩下的一成是氣象條件。  但在登頂當天,偏偏遭遇了大風。5月17日早上,由於大風,出發時間推遲到了4:45。
  • 真實再現人類登頂珠峰過程中的歷數劫難
    更為可貴的是,那些現實中長眠於珠峰之路上的遇難者,他們的攀峰之路付出生命的代價給我們的疑問:為什麼要去挑戰生命禁區,為事業,為理想、為愛好,還是證明自己?那些從世界各地匯集於此的登山愛好者,冒著低溫和風雪,身負厚重的登山裝備,步履蹣跚,一步一步地向著既定的目標前行。在他們心中,放棄平凡而舒適的生活,來到冰天雪地受盡折磨,為的是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 第一個登頂珠峰的雙腿截肢者,只因8534米處的一件事,遭3年唾罵
    然而,攀登珠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夠實現當初的豪言壯志?不過,現實雖然殘酷,但夢想總是要有的,雙腿截肢的馬克·英格利斯,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麼? 2006年,紐西蘭殘疾登山家馬克·英格利斯,依靠一雙假肢成功登頂珠峰,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登頂珠峰的雙腿截肢者
  • 最早登頂珠峰的兩人,因誰第一登頂被質疑,46年後終於真相大白
    當年成功登頂珠峰其實有兩人,一位是紐西蘭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另一位是夏爾巴人嚮導丹增·諾爾蓋。他們二人經歷千辛萬苦終於登上珠峰頂,二人共同創造了人類的歷史,真乃是《淮南子·兵略訓》中所言「同舟共濟楊帆起,乘風破浪萬裡航」。成功登頂後,兩人卻在珠峰秘密起誓,這個誓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立下誓約?這個秘密直到46年後才被公諸於世。
  • 「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吳京的的戲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在《攀登者》中,吳京是妥妥的男一號,演技爆棚,還出現了舉起國旗登頂珠峰的情節,「含京量」高得嚇人。所以,有網友溫馨提示,到時候可能要提前準備好美國登山隊和印度登山隊在珠峰高舉國旗的照片,才能控制住某些PTSD患者們日益加重的病情。
  • 8勇士登頂重測珠峰 四川羌族小夥身背5公斤重力儀後勤支援
    四川汶川籍小夥蔡卿,作為本次國家高程測量登山隊教練兼隊員擔任支援組組長參加了此次登頂測量。而在去年5月,他曾作為中國登山隊最年輕的登山運動員成功登頂世界之巔。蔡卿說,這次他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登頂,主要是後勤支援,「我的任務是在7000多米的地方做測量和接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