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什麼要登頂珠穆朗瑪峰,第一次登頂珠峰都經歷了什麼

2021-01-08 翰林編修館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登頂之路重重危險,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登頂?

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的回答很經典。

1923年,他被《紐約時報》問了同樣的問題,他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

這是一個登山愛好者的執著,只為心中的理想。

▲喬治·馬洛裡(右)

不過,可惜的是,說完這話的第二年,馬洛裡在珠峰的登頂之路上徹底失聯,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

終其一生,沒能徵服世界第一峰。

▲珠峰

一、我國登頂的理由還有一個

中國人登頂珠峰,多了一個理由:為了國家榮譽。

珠峰位於中尼邊境,但尼泊爾不自量力,屢次挑釁,認為中國人從來沒有登頂過珠峰,憑什麼珠峰屬於中國,認為珠峰只屬於尼泊爾。

他們之所以這麼囂張,是因為曾有一位尼泊爾的嚮導丹增諾蓋,從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成功登頂。

▲2020年5月16日,身著現代裝備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珠峰大本營出發

所以,我們要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的實力,我們要從難度更大的北坡登頂。

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提出了一項重要任務,1960年,登上珠穆朗瑪峰!

但是面對這個任務,我們無絲毫經驗。

▲1975年5月,中國登山隊女運動員潘多(左四)成功登頂後,從珠峰返抵大本營。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

沒有職業運動員,那就組建職業登山運動隊;

沒有登山技巧,那就出國進行專業訓練。

▲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珠峰傳遞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

二、向珠峰進發,卻沒有路

1957年,我國獨立組建登山隊,便成功登頂四川第一高峰貢嘎山。

儘管貢嘎山名氣不大,但這是我國登山運動員首次登頂海拔7500米以上的高峰。

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四名隊員長眼於冰天雪地之中。

▲2017年7月12日,在紀念西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10周年儀式上,隊員次仁多吉(中)、邊巴扎西(左)和洛則獲頒紀念獎盃

擦乾淚水,總結教訓,登山隊準備向珠峰進發!

但還未來得及考察珠峰,一盆冷水便潑了下來。沒有通向珠峰公路!

從日喀則到珠峰腳下的300多公裡路程,山巖陡峭,險峻難行。不解決這個問題,人力物力無法到達珠峰腳下,攀登珠峰更是無從談起。

連蘇聯專家看了路況,都直搖頭。

不怕,我們就不怕困難,硬是靠牛車馬車運輸物資設備,兩年時間就修好了380公裡的進山公路!

▲1958年,中蘇聯合登珠峰偵察組一行初次進入珠峰地區,進山公路已初見雛形

三、設立珠峰大本營

珠峰不比其他小山,想要登頂,必須配備專門的氣象組、醫療組、補給組等一系列保障。

於是隊員們在海拔5120米的高度設立了營地,搭建氣象臺和觀察站。

這就是珠峰大本營的前身。

如今的珠峰大本營有旅館,有商店,甚至還有郵局,都是一代代珠峰人的功勞。

▲在5120米大本營舉行升旗儀式

8000米以上的高峰,需要專門的登山裝備,但我國當時並沒有合適的國產裝備。

後來的中國登山協會主席史佔春,受命到瑞士採購裝備,不過帶回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印度人也在著手準備攀登珠峰。

如果讓印度人搶先的話,我們在國際形勢上會有不利因素存在。

我們必須比他們早!

▲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念碑

四、拿下北坳

1960年2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成立!

214名隊員們分批進藏,平均年齡24歲。進駐到5120米的大本營。

珠峰形勢複雜,可不是從5120米直接登頂。

▲先遣組在觀察北坳

海拔越高,環境越惡劣,極寒、重度缺氧、雪崩、冰崩、地勢極為陡峭,稍有失足,可能就是千古恨。

所以,最有效的登山方式,是在更高的海拔,分段設立營地,及時休整。

5800米、6400米、7000米,隊員們在不斷的刷新著紀錄。

但在7000米處,也遇到了一個重大的難題,北坳。

▲翁慶章在6400米營地為隊員檢查身體,背後為海拔7000米的北坳

北坳頂部海拔7028米,最大坡度有70度,個別地段垂直。

之前有多批各國登山隊員從北坡嘗試登頂,但基本都在這裡折戟,所以當時還沒有人成功從北坡登頂珠峰。

在北坳險陡的巖坡上,堆積著深不見底的萬年冰雪,可能一腳踩下去,就是冰崩和雪崩。

副隊長許競帶領隊員辛苦探索,終於找到一條1米寬的縱向冰縫,冒著生命危險,終於拿下北坳。

▲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隊員在海拔7150米的冰雪坡上前進

五、最後衝擊

經過8天的行軍,隊員們也在8500米處,建立最後一個營地——突擊主峰營地。

別看距離頂峰僅有300多米,但這可能是世間最危險的300多米。

登頂的路,我們付出了慘痛的生命代價:

▲2020年5月10日,位於珠峰大本營的自動氣象站

40多名登山隊員嚴重凍傷,甚至凍掉手指,失去胳膊;

隊長史佔春差點從山上掉下去;

隊員汪磯嚴重高反,搶救無效犧牲;

隊員邵子慶缺氧,失去生命。

最後,四名身體狀況良好的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和貢布,向登頂發出最後衝擊。

▲1958年,氣象人員在大本營設立氣象觀測箱

六、成功登頂,創造奇蹟

四人來到突擊主峰營地時,發現物資已經不見蹤影,帶上來的氧氣瓶只有八瓶。

既然沒有退路,那就上吧!

四人帶上登頂工具,裝了一面五星紅旗、一尊毛主席半身塑像、一臺攝像機和幾卷膠捲,出發!

▲1960年5月23日,突擊組行進在8400米地段

正午,四人到了海拔8680米的「第二臺階」,這是登頂珠峰的最後一個難關,橫亙在登頂之路,完全垂直,高度接近4米,鋼錐連打都打不上。

這裡此前被英國人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經過整整7個小時努力,四個人每次都是從半路重重摔下來。

而且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如此高寒缺氧,四個人的體力瀕臨崩潰。

▲中國梯

終於,劉連滿想到了辦法,用自己做人梯,讓隊友踩著他的肩膀上去。

但是,他也失去了登頂的機會。自己的放棄才能造就別人的成功。

屈銀華登上「第二階梯」後,牢牢打下鋼錐。後來這裡架起了近6米的金屬梯。

此後數十年裡,從北坡登頂的登山者不用經歷當年的磨難,直接爬梯子就可以繼續登頂。

所以,這個梯子又被稱為「中國梯」。

▲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右)、貢布(中)與屈銀華三人凱旋拉薩後捧花合影

終於,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次年,中尼籤訂邊界條約,正式確定珠峰北坡為中國領土。

▲珠穆朗瑪峰地圖

為什麼要登頂珠峰,因為山就在那裡,因為祖國就在那裡。

相關焦點

  • 最早登頂珠峰的兩人,因誰第一登頂被質疑,46年後終於真相大白
    當年成功登頂珠峰其實有兩人,一位是紐西蘭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另一位是夏爾巴人嚮導丹增·諾爾蓋。他們二人經歷千辛萬苦終於登上珠峰頂,二人共同創造了人類的歷史,真乃是《淮南子·兵略訓》中所言「同舟共濟楊帆起,乘風破浪萬裡航」。成功登頂後,兩人卻在珠峰秘密起誓,這個誓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立下誓約?這個秘密直到46年後才被公諸於世。
  •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為登山隊員們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登山精神喝彩,更為登山運動和我國高程測量科考工作的緊密結合而驕傲。
  • 丈量珠峰新高度 中國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
    為什麼再測珠峰曾經,很多人對於珠峰高度的記憶是8848米。2005年,我國對珠峰的測量顯示珠峰高度是8844.43米。 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為測量一座山峰如此大動幹戈,值得嗎?要知道,此次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第三次攻頂,此前兩次皆因天氣原因撤回。
  • 2020珠峰測高:我們為什麼一次次攀登珠峰?
    我們為什麼一次次攀登珠峰? 我們從小就會學到關於珠峰的那些知識: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環境極端險惡,每一次登頂珠峰都是一次生死大冒險。 除開這些知識之外,我們還會被告知:1960年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是一件充滿愛國情懷的一件事。
  • 為什麼中國人1960年登頂珠峰不為西方人承認?
    為什麼人家不相信呢?好奇心讓我不等看完電影就開始在網上搜查,反正動作片看的時候不需要費太多腦力,可以邊看邊查。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人登頂珠峰、不被世人承認的真實故事遠比這個電影精彩得多,意義也深遠得多。
  • 剛剛,登頂!中國再上世界之巔,「刷新」珠峰高度
    為什麼選擇凌晨開始衝頂?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為什麼會選擇凌晨登山,它和珠峰的這個氣候條件是有關係的。一般來說都是在中午11點之前就必須下撤,因為下午以後,它峰頂上那個風特別大,就特別危險了,就是從登珠峰來說,哪怕你到了一點鐘不管你登到什麼位置,你都必須返回,那麼咱們這一次珠峰測量呢,還要在峰頂進行測量工作,還要留下時間,所以就是我們要在凌晨的這個一兩點就要出發了。
  • 登頂珠峰|在啤酒廠上班的他,突然有一天說,我要去探險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子芳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今天,整個中國的人都被世界第一高峰刷屏。作為2018年登頂過珠峰的溫州人,今年44歲的鄭朝輝也關注著珠峰測量隊的一舉一動。「隨著地球變暖和地殼運動變化,珠峰的高度變化將直接反映著全球的環境問題。」根據不完全統計,近些年至少有18位浙江人成功登頂珠峰,其中就有四位溫州人。
  • 珠峰高程測量隊成功登頂 功能飲料樂虎見證重要歷史時刻
    2020年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從海拔5200米的大本營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通往珠峰峰頂之路險象環生,再加上高原惡劣的氣候,此次高程登頂測量之路頗為波折。此種情況下,隊員的體能損耗巨大,每走一步都是對體能的極限挑戰。也因此,本次登山隊還有一位新「成員」——國內知名功能飲料品牌樂虎,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准的功能飲料,全程助力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
  • 珠峰大本營,他們深情回望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年
    在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巨大鼓舞下,1960年10月1日,我國第一支專業登山運動隊伍——西藏登山營正式成立,1972年4月更名為西藏登山隊,2019年1月掛牌中國西藏登山隊。 1955年中國登山隊成立以來,基本以藏族運動員和西藏登山隊為主體建隊,西藏登山運動員作為中國登山隊的主力和中堅,為中國登山運動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作出了卓越貢獻,為偉大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巨大榮譽。
  • 「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在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登頂之前有人質疑,很多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要花這麼大代價登珠峰?其實,當初中國的登山英雄們,之所以要豁出生命去登頂珠峰,從來不是為了「虛榮」和「面子」。登頂珠峰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關乎領土主權的尊嚴之戰!
  • 為什麼有很多人從尼泊爾攀登珠峰?
    然而在尼泊爾隊員從南坡登頂之後,尼泊爾開始單方面宣布擁有珠峰峰頂的全部主權,我國對此表示不同意。在當時,由於我國百廢待興,沒有組建過登山隊攀登珠峰,西方媒體為了針對我國,開始大肆宣傳珠峰屬於尼泊爾。甚至有媒體說:你都沒有登上過珠峰,憑什麼說珠峰是你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開始組建自己的登山隊,從全國各行各業之中挑選適宜登山的隊員,最終選拔出了幾十人的登山小隊。
  • 為什麼一定要登上珠峰?
    故事是以登山為題材,改編自六十年代我國登山運動員攀登珠峰的故事。影片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並且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的任務,但是由於當時攝像機機的掉落,沒能在登頂的珠峰拍下影像證據,造成當時的登頂受到西方的質疑,也成為片中方五洲等人心中永遠的痛。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 主權之戰:60年前,中國人為什麼要登珠峰?
    工人們發動人海戰術,在短短兩年內,終於打造出了一條通往珠峰的公路,全長380公裡。山路還未修好,中蘇聯合組成的偵察組就已經在軍隊的保護下進山。通過數次考察,偵查組決定在5120米的高度設立營地,並搭建氣象臺,作為日後攀登珠峰的大本營。這個營地逐漸發展成為後來的珠峰大本營,這裡有旅館、商店供登山者休息,還有我國海拔最高的郵局。
  • 珠峰「身高」如何測定?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珠峰氣象站。既然「大地高」這麼容易得到,為什麼我們不能用它作為珠峰的高程發布呢?因為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高程基準,都是選擇離自己最近的平均海平面,作為自己國家的高程基準。這個平均海平面由於受到地球內部物質的作用,它是一個不規則的曲面。
  • 為什麼要攀登珠峰?以此生,向此山
    為什麼要攀登珠峰?99%的人都不會去攀登珠峰,人性對她的「極」有一種天生的畏懼。可為什麼要攀登珠峰?任何一個答案都不會輕鬆如果沒有攀登珠峰你也許永遠不會知道再往上你就到達了海拔8790米離登頂只差一步然而珠峰居然未能免俗地「堵車了」▼這裡被稱為
  • 圖集丨中國登山隊60年來登頂珠峰瞬間
    新華社發1975年6月,我國科學工作者對珠峰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研究珠峰地區的冰雪地貌。新華社發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運動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飲、潘多從北坡登上珠峰。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 登頂珠峰背後的夏爾巴人:是死亡讓大家認識了我們
    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為珠峰「量身高」,之後商業登山隊也將陸續向峰頂進發。每年登山季,在鋪天蓋地的登頂消息中,很多人不知道這些「登山英雄」背後還有一群高山嚮導。
  • 珠峰新高8848.86米,我們為了到達世界之巔有多努力?
    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國2020測量登山隊為了重測珠峰高度,於5月27日11點成功登頂。那麼登頂世界最高峰的攀登者需要經歷什麼?又付出了多少努力?科技發展到今天,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人工測量呢?01 登上珠峰,他們經歷了什麼?
  • 珠峰為什麼要重新測身高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截至5月7日晚,隊員們已行進至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