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1960年登頂珠峰不為西方人承認?

2021-02-28 秦朔朋友圈


· 這是第3024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5k+ ·

·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前兩天帶小侄子看電影《攀登者》,是小侄子自己選的電影,這個學期的「開學第一課」介紹過相關的內容(「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2008年起於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 

這個電影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基本上改編成了一個動作片。電影中提到當時國際登山界不承認1960年中國人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的這個事實,但是沒有詳細解釋原因,只說是因為沒有拍到照片。

真的是那麼簡單嗎?為什麼人家不相信呢?好奇心讓我不等看完電影就開始在網上搜查,反正動作片看的時候不需要費太多腦力,可以邊看邊查。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中國人登頂珠峰、不被世人承認的真實故事遠比這個電影精彩得多,意義也深遠得多。

編劇真是太浪費這個真實的故事了。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的邊境,北坡在中國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尼泊爾屢次向中方挑釁,聲稱珠峰全部屬於尼泊爾,與中國無關,其中一個重要理由是尼泊爾人曾經登頂,而中國人沒有。

這是事實。1953年英國登山隊隊員、紐西蘭人Edmund Hillary和一個尼泊爾籍登山嚮導Tenzing Norgay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成功登頂,他們在頂峰拍照,展示了聯合國國旗、尼泊爾國旗和英國國旗,並埋下了一些糖果和一個小十字架。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珠峰頂峰。 

| 珠峰南坡線路

尼泊爾人的態度是,中國,你說是你的山,你倒是登登看啊。事關國家尊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同志指示成立中國登山協會,並要在1960年完成登頂任務。於是中國第一批職業登山運動員趕赴蘇聯訓練,經過十分嚴格的訓練,中國登山運動員於1957年獨立組隊,成功登頂四川第一高峰——貢嘎山,這是中國人首次登頂海拔7500米以上的高峰,為此後登頂珠峰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此時,蘇聯提出與中國合作攀登珠峰,「以此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周年紀念的獻禮」,當然冷戰中的蘇聯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通過徵服世界最高峰耀武立威。

中蘇雙方深入研究,周密部署,制定了詳細的登山計劃。等到商量完才發現西藏連一條通往珠峰山腳下的進山公路都沒有,公路只到距離珠峰腳下300多公裡的日喀則。中央當機立斷,下令開工建路。一支由400多名藏族工人和600多名軍人組成的施工隊伍依靠牲畜運輸物資,日夜兼工,短短兩年內在峭壁峻岭中開闢了一條全長380公裡的公路。 

公路尚未修好之前,中蘇聯合偵查組就已經在軍隊的保護下進山進行了數次考察,並在5120米的高度設立了營地,搭建了氣象臺,作為日後攀登珠峰的大本營。

正當中國登山隊躊躇滿志、磨拳擦掌準備徵服珠峰時,中蘇蜜月期結束,蘇聯退出登頂計劃。賀龍同志一拍桌子:「他們不幹,我們自己幹!任何人也休想卡我們的脖子。」

1960年元旦剛過,中國登山隊史佔春隊長前往瑞士採購裝備,在一家登山裝備店不期而遇印度陸軍登山隊,他們也準備同年攀登珠峰。如果印度人捷足先登,那麼邊界問題就會變得更加複雜。中國隊必須儘快完成登頂任務。 

1960年2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成立,214名隊員分批進藏,來到5120米的大本營。史隊長率隊進行了三次適應性行軍,一方面選拔登頂隊員,另一方面輸送物資,建立海拔更高的營地。

| 1960年3月19日,中國登山隊在珠峰大本營升起了五星紅旗

第一次行軍,到達海拔6400米的高度,建了營地。

第二次行軍,到達海拔7600米的高度,打通了攀登珠峰的第一道難關「北坳」。北坳位於海拔7000米處,最高坡度將近70度,冰崖如城牆,積雪隨時會雪崩。

第三次行軍到達海拔8500米(1960年4月25日),建立最後一個營地——突擊主峰營地。這個營地距離世界之巔只有300多米,這300多米也是世界最難攀登的300多米。每次行軍都伴隨著犧牲,登山隊隊員越來越少。

5月17日,副隊長許競帶領4名隊員進行最後的登頂,但他本人最後體力不支,只好退出。衝擊頂峰的任務最終落在了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和貢布四人肩上。

| 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貢布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人終於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他們在世界巔峰展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豪情萬丈。在下坡前,他們在石頭下埋下了一面五星紅旗和一個毛主席半身像。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也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紀錄,此前從未有人徵服過這條「死亡之路」。

中國人完成了一次奇蹟,登山隊載譽歸來時,北京七萬多人前往迎接,歡呼喝彩。次年,中尼籤訂邊界條約,正式確定珠峰北坡為中國領土。

然而,當時以及此後很多年,國際登山界都拒絕承認這個壯舉,認為中國人是在編故事騙人,理由基本上是這樣的:

中國官方登頂紀錄稱王富洲、屈銀華、貢布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登頂珠峰,可是這三位只有兩年多的登山經驗,之前世界上最強大、最有經驗的登山隊嘗試了無數次登頂,只有兩次成功,而且都是從南坡,北坡比南坡又險峻很多,這幾個才登山兩年多的中國小夥子竟然就登頂了?這是不可能的;

中國的官方登頂紀錄稱,三位登頂者在黑暗中、在氧氣用完的情況下登上頂峰。然而沒有人能夠沒有氧氣登上頂峰,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中國的官方登頂紀錄稱,四位登山者從海拔8500米的營地出發登頂的,那麼說明他們肯定是從東北脊登頂,而東北脊登頂的登山隊都是在海拔8200至8300米之間紮營,8500米高度沒有紮營的空間,所以這是不可能的;

中國官方登頂紀錄稱,他們四人花了三個小時登上「第二臺階」。這「不可逾越的第二臺階」位於珠峰8570米至8600米之間,相對高度約30米,巖壁陡峭,平均坡度在60度至70度之間。它的頂部還有一座約3米高的垂直峭壁,表面光滑,幾乎找不到任何攀登的支撐點。從1921年到1939年,英國共有8支探險隊先後試圖登頂珠峰,都遭到了失敗,最接近的一次,1924年馬洛裡和歐文就是在第二臺階這一帶失蹤後再也沒有回來。中國官方登頂紀錄稱,中國登山隊隊員花了三個小時才攀登上第二臺階,最後一段他們一開始怎麼也爬不上去,屈銀華甚至脫掉了靴子和襪子試圖赤腳攀爬,也沒有成功。這時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的方法,他蹲在巖壁前,讓三個隊友踩在他的肩膀上。屈銀華為了不傷到劉連滿的肩膀,赤腳踩在劉連滿的肩膀上,四人終於爬上第二臺階。但是劉連滿體力透支,無法前進,放棄登頂,讓隊友們繼續前進,最後三人登頂。西方人們認為,零下至少30度,誰會脫掉靴子赤腳攀登呢?這是不可能的;

中國官方登頂紀錄稱,三個登頂者在峰頂的石頭下埋下了一面五星紅旗和一個毛主席半身像,然而後來登頂的人並沒有發現這些物件,也證明不可能;

中國官方登頂紀錄稱,他們在黑暗中爬下峰頂,找到劉連滿,四人一起下山。王富洲接受採訪時說:「It was the shining light of the Party and Chairman Mao Tse-tung who gave us the boundless strength and wisdom.」 (「是黨和毛主席的光輝照耀著我們,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和智慧。」從英文資料翻譯過來,中文原文沒有找到。)這就更不可能了。

| 此次登山產生的「中國梯」

出於這些理由,很長時間西方都認為中國人沒有真正登頂,只是在編故事騙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看起來很充分的理由受到越來越多的登山人士的質疑,人們最終發現上述理由都站不住腳。 

儘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和劉連滿等中國登山隊員的登山歷史只有短短的兩年多,然而他們接受的訓練可以說是魔鬼訓練,強度、難度之大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的。而且,之前在1957年中國登山隊獨立組隊,曾經成功登頂四川第一高峰、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1960年的時候,沒有人認為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可以攀登珠峰,然而此後,有不少登山者就是這樣做的;

原來大家認為北坡8500米高度沒有紮營的空間,然而後來又發現有一塊蘑菇石頭的地方可以安扎一個小營地;

原來大家認為劉連滿等四人搭人梯、屈銀華赤腳登上「第二臺階」是不可能的,後來有美國登山愛好者找到屈銀華當面發問。屈銀華說,他的確脫掉了靴子和襪子,嘗試赤腳攀爬第二臺階最後一段極為光滑的垂直巖壁,但是沒有成功。後來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這個方法,他參加登山隊之前是消防隊員,並且堅持自己在最底下。屈銀華在他上面,他擔心三個人的重量壓在劉連滿肩上,自己如果再穿上四公斤多重的登山靴的話,會傷到劉連滿,就沒有穿上。後來腳凍傷,下山後截去了腳趾。當他拎起褲腳管露出沒有腳趾的半截腳掌時,美國人倒吸一口冷氣,才相信原來真有人會這麼做。著名登山運動員Chris Bonington在盤問了中國登山隊隊長史佔春後表示,他對中國隊登頂沒有任何懷疑。 

| 登山隊員在休息途中吸氧

西方人往往低估中國人的意志力和犧牲精神。當時劉連滿為了確保中國登山隊完成登頂任務,甘做人梯,耗盡體力,未能登頂,他留在第二臺階等隊友回來。

在等的時候,他下定決心不吸氧,把唯一的氧氣瓶留給登頂回來的隊友,他甚至寫了遺書,做好了死的準備。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登山的時候,隊員夏伯渝把睡袋讓給一個丟失了睡袋的藏族隊員,結果自己雙腿凍壞,最後截肢。

43年後經過無數艱辛和磨難,這位無腿老人終於成功登頂珠峰。

1975年中國登山隊攝影師鄔宗嶽為了拍攝登山隊衝刺珠峰的寶貴鏡頭,冒險解開了和隊友捆在一起的安全結繩,為了留下最美的照片,永遠留在了珠峰的冰天雪地中。這些都還只是登山方面的自我犧牲故事,戰爭方面的故事就更多更慘烈了。比如上甘嶺的故事,美國人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是死也不會相信的。

他們三人埋下的五星紅旗和毛主席半身像,後來登頂的美國人沒有找到。這並不奇怪,珠峰峰頂是一個像鯉魚背一樣的條狀平臺,東南至西北向,長為十米、寬為一米,風速最高可達每秒90米,整個人都可被吹跑,何況這些物件。

王富洲說:「是黨和毛主席的光輝照耀著我們,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和智慧。」 西方人認為,這怎麼可能。但是如果他們足夠了解當年中國的情況就會明白,這是當時中國特殊歷史時期人們說話的特殊方式,完全不能說明王富洲等人精神有問題,或者人格不健全,說的話不值得相信。 

| 珠峰路線,總計19條。開闢於50年代1條,60年代2條,70年代2條,80年代11條,90年代3條,21世紀以後2條。新路線誕生最多的年份為1980年,有3條新路線。

當然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北脊登頂,他們發現當年中國官方紀錄中三人對於登頂最後路線的描述是相當精確的,除非真正登頂過,不然是不可能描述得如此精確的。

他們講到爬過一塊一米高的巖石,儘管第三臺階比這個高,但是第三臺階上有幾個障礙物的確可以符合這些精疲力盡在黑暗中攀登的人的描述。他們講到爬過一個雪坡,雪深齊膝蓋,這個描述符合上了第三臺階後的金字塔塔底。他們講到在這個雪坡坡頂碰到一個冰崖,只好從西邊繞過去,現在登頂的人也正是這樣做的。他們講到,他們以為到達了峰頂,結果發現在另一邊還有一個高出幾米的坡,這才是真正的峰頂。這也完全符合峰頂的地形,儘管白天登頂的人可以遠遠看到真正的峰頂,但是對於在黑暗中登頂的人來講,這個描述是完全正確的。 

沒有真正登頂過的人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描述的,除非看到過別人的文獻。然而,在他們之前,沒有人從這條路線登頂過。1924年英國登山隊兩名隊員馬洛裡(George Mallory)和歐文(Andrew Irving)在第二臺階一帶失蹤後再也沒有回來,他們到底有沒有登頂呢,這個問題一直是登山界的一個謎,大概率是他們沒有登頂,就算他們登頂過,他們也沒能回來,不可能有描述路線的文字流傳下來。 

人們終於相信1960年中國人的確是成功登頂珠峰了!紛紛把中國的這次壯舉記入官方登山史冊。除了美國人。1963年成功登頂珠峰的美國人在2013年大張旗鼓慶祝登頂珠峰50周年,有一個海報列出了「美國登頂珠峰50周年大慶50件大事」,比如有909個搬運工,10噸食物裝在416個箱子裡,探險隊隊員一共有15個妻子26個孩子,5個隊員有博士學位,等等。並且聲稱:「此前人類只有六個人登上珠峰峰頂,1953年Edmund Hillary和Tenzing Norgay,1956年的四位瑞士登山運動員……」竟然絕口不提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登頂的三個中國人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這令國際登山界人士啞然失笑。 

照說,在經歷了上甘嶺之後,美國人最應該了解中國人的意志力和犧牲精神,特別是當中國舉全國之力為維護國家尊嚴而發憤圖強時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超乎想像的。不過顯然他們不願意接受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已經接受了的事實:中國人在他們之前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 

我對美國人公然對事實視而不見的傲慢義憤填膺,我小侄子卻很淡定,他現在正是學名言的時候,他告訴我,凱撒說:「人們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而自己想看到的東西又取決於自己過去的經歷和對將來的預期,人們又往往並不十分了解自己過去的經歷和對將來的預期,更不了解這些記憶和預期對自己判斷的影響,因而並不十分知道自己想看到的是什麼,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有明確的傾向性,戴著有色眼鏡,他們就是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

沒有什麼比不停地思考更叫人疲憊厭倦的了,思考往往始終沒有結果,而有結果的時候又往往不是自己想看到的結果。羅素說:「許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事實上他們也確實至死都沒有思考。」的確,許多人訴諸偏見與傲慢,以逃避思考這項煩人的勞動。尼採說:「信仰就是不想知道真相是什麼。」 

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看清真相,是多麼不容易,特別是在無時無刻不被巧妙洗腦的今天。意識到自己可能在被洗腦,意識到自己可能在無形的牆裡,意識到自己可能是井底之蛙,保持開放的心態,檢驗求證,實事求是,是多麼重要。

當香港的年輕朋友堅持不願意來內地,因為他們聽說內地很危險,坐火車一不小心就會被下迷藥然後被取走器官,不管有多少證偽的信息存在,他們都堅持選擇相信那是真的。那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香港問題一時半會兒是解決不了的了,我們失去了這一代。然而我們這樣說的時候,他們多半也認為我們是戴著有色眼鏡的井底之蛙。這個世界要看清真相越來越難了。不管怎麼說,有三個中國人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登頂珠峰,比美國人早了三年,這是千真萬確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開白名單:duanyu_H

商務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相關焦點

  • 珠峰大本營,他們深情回望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年
    人民日報記者袁泉 谷業凱攝 西藏素稱千山之宗,以珠峰為代表的5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聳立雲端。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頂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偉大壯舉。
  • 我國為什麼要登頂珠穆朗瑪峰,第一次登頂珠峰都經歷了什麼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登頂之路重重危險,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登頂?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裡的回答很經典。1923年,他被《紐約時報》問了同樣的問題,他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這是一個登山愛好者的執著,只為心中的理想。
  • 2020珠峰測高:我們為什麼一次次攀登珠峰?
    我們為什麼一次次攀登珠峰? 我們從小就會學到關於珠峰的那些知識: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環境極端險惡,每一次登頂珠峰都是一次生死大冒險。 除開這些知識之外,我們還會被告知:1960年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是一件充滿愛國情懷的一件事。
  • 攀登者:從中國人為什麼登珠峰說起
    上世紀50年代,尼泊爾屢次向中方挑釁,認為珠峰屬於尼泊爾,與中國無關,何況中國人根本就沒登上過珠峰,何以與他們競爭。尼泊爾的囂張態度源於他們率先登頂珠峰的底氣。1953年,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與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搭檔,從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成功登頂。這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登頂的隊伍。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英雄在珠峰折戟沉沙。
  • 主權之戰:60年前,中國人為什麼要登珠峰?
    上世紀50年代,尼泊爾屢次向中方挑釁,認為珠峰屬於尼泊爾,與中國無關,何況中國人根本就沒登上過珠峰,何以與他們競爭。尼泊爾的囂張態度源於他們率先登頂珠峰的底氣。1953年,紐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蕊與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搭檔,從尼泊爾境內的珠峰南坡成功登頂。這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登頂的隊伍。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英雄在珠峰折戟沉沙。
  • 「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在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登頂之前有人質疑,很多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要花這麼大代價登珠峰?當時中國提議以山為界,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但尼泊爾和它背後的印度想獨吞珠峰,他們嘲諷道:「你們中國人都沒登上過珠峰頂端,憑什麼說珠峰是你們的?」
  • 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登上珠峰,回來帶下九塊石頭送給偉人
    人生是一段華麗的冒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曾經想要到達的遠方。年少的目光無畏而堅定,它們或許被人輕視與嘲笑,卻始終保持著鮮豔。那隨風飄揚的紅旗,是人們心中的指向標。 1960年,帶著中國的希望,在世界人們的注視之下,一群中國人首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回來的時候,他們還帶下珠峰的九塊石頭送給了偉人。
  • 《攀登者》:中國人連飯都吃不飽,為什麼還要去攀登珠峰?
    早在電影上映之前,就有人提出質疑:「中國人當時連飯都吃不飽,攀登珠峰到底有什麼意義?」所以,中國如果能夠獨立登頂珠穆朗瑪峰,也是在向外界透露一個信號——中國有獨立自主決心和能力。3.穩定某地局勢這個不方便多講,但1959年-1961年期間,某地發生了什麼事,珠峰對當地同胞具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登頂珠峰對當地人心的影響,了解的人應該能懂。
  • 1960年,郭超人不顧安危,成為首個徵服珠峰的中國記者
    1960年,中國登山運動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而郭超人就是那個跟隨他們登山的記者。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社會百廢待興,所有的領域都處在摸索階段。彼時的世界形勢十分複雜,各個國家都在為了提高綜合能力而暗自努力。在科學與自然領域,珠穆朗瑪峰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存在。
  • 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
    > 60年前的今天, 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 1960年5月25日, 凌晨4點20分,
  • 《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首發
    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   珠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東段,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登頂珠峰,創造了人類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歷史。1960年10月1日,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具有正式編制、人員、裝備的專門登山機構--中國西藏登山隊前身西藏登山營成立。
  • 圖集丨中國登山隊60年來登頂珠峰瞬間
    這是1960年6月7日,人們在拉薩用鮮花歡迎登頂凱旋的王富洲(右)、貢布(中)和屈銀華。新華社發登山勇士們不畏險阻、一往無前的精神鼓舞著一代代登山人向著珠穆朗瑪峰前進今天,我們一起重溫過去60年人們向珠峰發起挑戰的一組珍貴歷史照片1960年5月,中國登山隊隊員們向珠穆朗瑪峰進發
  •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為登山隊員們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登山精神喝彩,更為登山運動和我國高程測量科考工作的緊密結合而驕傲。
  • 1975年珠峰登山隊成員桑珠 分享當年成功登頂的真實史實
    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索南羅布、潘多、桑珠、羅則、侯生福、貢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阿布欽9人成功登頂珠峰北坡,並對珠峰海拔進行了測量,給出了8848.13米的標準「身高」。這一壯舉,讓他們獲贊「九勇士」。  這是繼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以來,中國人再次成功登頂珠峰。
  • 珠峰大本營舉行紀念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系列活動 - 國家體育總局
    5月11日,由中國登山協會、西藏自治區體育局主辦的紀念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慶祝西藏登山隊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舉行。   探索登山環保新道路  2020年春季登山垃圾清理回收儀式拉開了系列活動的帷幕。
  • 福特攀登者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攜手挑戰再次登頂精神圖騰珠峰
    福特攀登者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攜手挑戰再次登頂精神圖騰珠峰時間:2020-04-09 15:2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特攀登者與中國國家登山隊攜手挑戰再次登頂精神圖騰珠峰 電影《攀登者》以1960年、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登頂珠峰,測量珠峰的中國高度為題材,成功塑造了為國登頂永不放棄的方五洲
  • 為什麼中國人要登珠峰,這部電影告訴你
    珠穆朗瑪峰的天氣瞬息萬變,在登山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最強風暴,直接可以將人吹到幾公裡外。只可仰望,不可褻玩。1960年,我國登山隊向珠穆朗瑪峰發起了攀登計劃。在此之前,這座世界最高峰曾被別國登頂數次,而我國卻沒有先例。這支被給予厚望的登山隊不幸在攀登過程中遭遇雪崩,隊員僥倖躲在巖石後才躲過一劫,可是隊員死的死,傷的傷。
  • 紀錄片《登珠峰的人》
    2020中國珠峰高程測量全程紀錄  首次5G傳輸、4K VR拍攝珠峰登頂過程  講述登頂珠峰背後的故事與時間賽跑,與壓力抗爭,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拼搏,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測量,標誌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取得關鍵性勝利。  一群頑強、樂觀、奉獻的勇士,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到底的勇氣,戰高寒、克缺氧、鬥風雪,不登頂,誓不休。
  • 珠峰高程重測,多個中國品牌攜手登頂,除了華為,還有誰?
    12月8日,中尼共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一位女網友對測量珠峰的「攀登者」表達敬意。充滿自豪背後,珠峰測量走過了一條坎坷長路。少有人知的是,早在1714年,即清朝康熙年間,中國人就開始測量珠峰。
  • 珠峰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推薦幾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體育題材電影
    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這次登頂不僅是給珠峰測身高,根據專家介紹還要採集的各項數據用於科學研究,包括地球板塊運動,生態保護等方面,因此對數據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珠峰高度,精確度達到釐米級別,而遙感衛星技術的誤差普遍在兩米左右,這是一次綜合的科學研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