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楚女曾說:"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人生是一段華麗的冒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自己曾經想要到達的遠方。年少的目光無畏而堅定,它們或許被人輕視與嘲笑,卻始終保持著鮮豔。那隨風飄揚的紅旗,是人們心中的指向標。
1960年,帶著中國的希望,在世界人們的注視之下,一群中國人首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回來的時候,他們還帶下珠峰的九塊石頭送給了偉人。
無法跨越的鴻溝
作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峰,珠穆朗瑪峰一直充滿極大的吸引力。珠穆朗瑪峰的頂峰有著太多的秘密,無數的地理學家與生物學家對其趨之若鶩。與此同時,珠穆朗瑪峰的自然環境惡劣,處處充滿危機,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說,珠穆朗瑪峰就是鍛鍊自己能力的天堂。
世界上的眾多國家都對登上珠穆朗瑪峰有著極大的興趣,有的國家甚至將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作為自己的一種榮譽。20世紀50年代,英國與瑞士等國家相繼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登頂成功,然而北坡環境十分複雜,就連極有膽量的人都望而卻步。
無數國家的無數登山隊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出發向著頂峰進發,卻不得不在中途折回。珠穆朗瑪峰北坡的自然環境的惡劣程度超乎人們想像,一些固執想要登頂的人將自己的生命永遠掩埋在了冰天雪地之中。
無數的人命喪於此,人們漸漸對珠穆朗瑪峰產生了恐懼的感覺,西方國家的人宣稱:珠穆朗瑪峰的北坡就連飛鳥也無法飛過。
彼時的人們不會想到,1960年,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並且成功登頂的奇蹟由一支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創造。
篳路藍縷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百廢待興,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彼時的世界各國在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問題上表現地十分積極,中國自然也不甘心屈居人後。在中央政府的要求之下,中國開始組建自己的登山隊。
一群心懷夢想的熱血青年為了相同的目的聚集到一起,他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如何,卻堅定地一步步走下去。
1955年,中國登山隊成員來到蘇聯學習先進的登山技術,學成歸來之後,成員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訓練。中國組建的登山隊並不是由專業的登山運動員組成的,大部分的成員都是探險愛好者,為了能夠達到先進的水平,他們只能付出比別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年的訓練與實地探索之後,中國的登山隊終於擁有了衝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能力,一個三年計劃被提上日程。按照原定的規劃,1958年,中國登山隊開始收集珠穆朗瑪峰的各種資料並且進行實地考察。
1959年嘗試攀登,1960年登頂珠峰。儘管這個計劃看起來並不艱難,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卻阻礙重重。
中國的登山運動員要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進行攀登,因此他們必須經過西藏的日喀則地區。彼時西藏的經濟並不發達,從日喀則到珠穆朗瑪峰有300千米,然而這300千米崇山峻岭,懸崖峭壁,十分兇險。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任務已經十分艱巨,中國不可能讓登山運動員冒著生命危險行走在懸崖的邊上。為了早日實現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目標,中央政府忍痛撥了幾百萬元的經費用於修路。
1959年,通向珠穆朗瑪峰的道路修建完成,中國卻遇到了另一個極大的困難。此前登山的所有計劃都由中國與蘇聯合作完成,然而在中蘇關係急劇惡化的背景之下,中國與蘇聯合作登山已經成為了一紙空談。
蘇聯臨時撤退讓中國陷入了短暫的迷茫期,沒有蘇聯的經濟與技術幫助,中國真的能夠完成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任務嗎?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1960年,中國花費了大量的錢財為登山運動員購買了高山帳篷、羽絨服等裝備,萬事俱備之後,中國登山隊來到了珠穆朗瑪峰的腳下。彼時的中國登山隊是一支由214人組成的年輕隊伍,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每一個人都有著超強的身體素質。
運動員、後勤、氣象工作人員……登山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了共同的目標而默默堅守。
5月17日,登山隊的4名精英接受中央的任務正式登山。在出發之前,他們將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和一尊主席的雕像放在自己的背包之中,他們帶著主席的期望,更肩負著整個國家的榮譽。
登山運動員做出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如果此次登頂珠峰失敗,他們也將永遠留在珠峰。
5月23日,登山隊按照計劃來到了海拔8500千米的營地,此時的他們已經與地面的大本營失去了聯繫,然而他們卻並未停止前進的腳步。次日,正當登山隊準備再次出發的時候,隊長許競因為過度消耗體力而倒下,運輸隊員屈銀華接替成為登山隊員。
再出發的登山運動員通過搭建人梯的方式翻過了高達4米的巖壁,在冰天雪地之中,四名登山運動員花費了3個小時的時間越過了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最後一道屏障。因為體力過度消耗,隊員劉連滿無法繼續前行,隊友們將他安置在安全地帶後再次出發。
一天之後,三個弱小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他們揮舞著手中的五星紅旗,向世界宣告了他們的成功。為了紀念登上頂峰的勝利,他們還揀了9塊巖石標本,準備帶下來獻給主席。他們想要大聲地告訴所有人:"我們做到了,我們沒有辜負主席和人民的重託。"
1960年,當五星紅旗在珠峰隨風飄揚的時候,中國完成了一個世界奇蹟。沒有人想到世界無法攻克的難題被一個平均年齡只有20幾歲的隊伍解決,中國登山運動員成為了無數登山愛好者的羨慕對象,這是中國的榮譽,更是中國不懈努力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