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原型人物桑珠(右一)、夏伯渝(中)等在上海與觀眾見面。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新華社上海10月1日電(許曉青、王婧媛)「能看到關於我們登山的電影,我的一個夢實現了。1975年登頂的隊員中,就有我一個。」原中國登山隊隊員桑珠在上海看完電影《攀登者》點映後感慨。
30日凌晨起,一部關於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大片,在中國內地公映,同步也在北美和英國等市場的部分院線公映。據統計,《攀登者》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預售票房已超過1億元人民幣。
桑珠是電影故事中的原型人物之一,他是1975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9名中國勇士之一。他是藏族人,生於日喀則。
《攀登者》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這是上影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禮物。」上影集團董事長、《攀登者》出品人任仲倫說。
國產電影之前很少有「極限攀登」題材,幾年前有一部《喜馬拉雅天梯》公映,當時收穫逾1100萬元人民幣票房。但那是一部紀錄片,不是故事片。
《攀登者》電影海報。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 ,針對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從珠峰北坡的登頂歷程,缺少一部電影全景式講述登山英雄的故事。
從籌拍到公映,《攀登者》劇組在短時間內集結起編劇阿來,導演李仁港,監製徐克、曾佩珊,演員吳京、章子怡等。著名電影人成龍也助力《攀登者》拍攝。
因為《攀登者》的拍攝和公映,桑珠和另外一名隊員——1975年參加登珠峰但未能登頂的夏伯渝,都更加受到中國百姓關注。夏伯渝和桑珠都參加了9月27日在上海舉辦的《攀登者》世界首映活動。
夏伯渝戴著義肢站在舞臺上,觀眾熱烈鼓掌、歡呼。「這部電影是鼓勵每一位登山者的,獻給那些有勇氣的人。我2018年登頂珠峰,且靠的是義肢,我為自己驕傲。」他說。
《攀登者》IMAX版電影海報。受訪者供圖
夏伯渝是中國首位佩戴雙腿義肢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1975年,身為中國登山隊隊員的他,在登珠峰時凍傷,後來接受截肢。但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身體恢復後先後多次嘗試攀登珠峰,直至2018年如願登頂。
他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開放讓他有機會不斷「觸碰」自己的夢想。「科技在發展,登山裝備在進步,天氣預報準確率非常高。對攀登者而言,客觀分析各類情況的可能性越大,衝頂成功機率也就越大。」
隨著電影公映,夏伯渝、桑珠這樣的攀登者成了「大明星」,越來越多的觀眾被他們的勇氣和毅力所打動。
在影片中扮演攀登者的演員也不例外。「電影可以實現你做不到的事情,拍電影,就是體驗攀登夢的過程。」參加演出的藏族演員拉旺羅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