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嫡子的妾和庶子的正妻相比,誰的地位更高?

2021-02-13 如音聊歷史

在古代,嫡子的妾和庶子的正妻相比,誰的地位更高?

文丨蕭蕭論

在古代,嫡子與庶子之間確實有重大差距。就如《紅樓夢》中,賈寶玉身為嫡子,在家族中如眾星捧月一般,從上到下無不呵護。他的弟弟賈環,因為母親趙姨娘是妾,屬於庶子,於是被許多丫鬟僕婦看不起。按照古代禮法,家業基本要由嫡子繼承。同樣是嫡子中,嫡長子地位又具優勢。比如《紅樓夢》中,賈赦是嫡長子,他就繼承了榮國公的爵位。賈政也是嫡子,卻是嫡次子,因此沒有資格繼承爵位,只好自己去考科舉。同樣,在以後賈政分家產時,賈寶玉、賈環兄弟並非平分,極有可能十分之九歸賈寶玉,十分之一才歸賈環。

因為賈寶玉是嫡子,賈環是庶子。賈寶玉算是大宗,賈環算是小宗。大宗一脈的利益會被重點考慮。那麼,嫡子的妾與庶子的正妻相比,為何庶子的正妻地位更高呢?因為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在古代,妻子如果淪為妾,妾要升格成妻,丈夫都要受到國法懲戒。放在《紅樓夢》中,趙姨娘是嫡子賈政的妾,雖然她咋咋呼呼,經常跳出來作死,但是誰也看不起她。王熙鳳的丈夫是賈璉,賈璉是榮國府大老爺賈赦的庶子。可是,身為庶子的王熙鳳在賈家十分得勢。一來是因為她本身是王家姑娘,二來也是因為她正妻的身份。

再打一個比方,比如賈寶玉娶了襲人做小妾,賈環娶了某人做妻子,襲人在家中的地位無論如何不可能高過賈環的妻子。當然,在皇族中就不大一樣了。皇帝的妃嬪與皇弟的王妃誰更大呢?一般來說,應該是皇弟的王妃大,但是,皇帝的妃嬪與王妃都是有品級可以參照的。如果是皇貴妃、貴妃這個極品,即達到了一品貴婦級別,應該還是比王妃要大。中國古代的禮法制度,是很複雜的一套規定,不過,歷朝歷代,除了特殊情況外,妻永遠比妾大,所以,庶子的正妻通常情況下是要比嫡子的妾尊貴的,地位當然高於嫡子的妾室。

皇室和官員的妻妾有可能是有對應爵位俸祿的。有了爵位俸祿的妻妾,當然是按爵位來定地位的高低了。比如西漢的漢元帝時期,皇后當然是皇帝的正妻了,總管後宮事物,地位可比皇帝。而後宮的妃嬪們,就是皇帝的小妾,也都是有爵位的。比如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婕妤視上卿,比列侯;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視千石,比中更……元帝時總共分了十四級,就不一一列舉了。庶子如果被封諸侯王,他的正妻地位就和昭儀的地位類似了,但是要高於婕妤的地位了。清朝時也類似,親王會有福晉、側福晉,分別是正妻和平妻,都算是妻的地位。

皇帝的妃嬪數量也是有明確規定的,都是妻的編制。但是貴人及以下,就數量不限了,明顯是妾了。所以,親王福晉的地位應該是高於貴人的,但是要低於妃嬪的地位。皇室和官員的妻妾有可能是有對應爵位俸祿的。有了爵位俸祿的妻妾,當然是按爵位來定地位的高低了。比如西漢的漢元帝時期,皇后當然是皇帝的正妻了,總管後宮事物,地位可比皇帝。而後宮的妃嬪們,就是皇帝的小妾,也都是有爵位的。比如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婕妤視上卿,比列侯;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視千石,比中更……元帝時總共分了十四級,就不一一列舉了。

庶子如果被封諸侯王,他的正妻地位就和昭儀的地位類似了,但是要高於婕妤的地位了。清朝時也類似,親王會有福晉、側福晉,分別是正妻和平妻,都算是妻的地位。皇帝的妃嬪數量也是有明確規定的,都是妻的編制。但是貴人及以下,就數量不限了,明顯是妾了。所以,親王福晉的地位應該是高於貴人的,但是要低於妃嬪的地位。古代有母以子貴之說。如果小妾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特別的厲害,最終取代了嫡子的地位,不用多說了吧,皇室的特別明顯。皇太后怎麼也要比親王的正妻地位高呀,皇帝、皇后見了也要行禮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小妾生的兒子雖然沒有取代本族嫡子的地位,但是由於功績之類的特殊貢獻,被官府封賞了,他的母親同時也被封賞了,這時候的小妾肯定比沒有爵位的庶子正妻地位要高。但是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官府一般是不會加封妾室品級的。通常情況下,妾是很難升為妻的,但是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就成功逆襲了,可以嫁給另外一個人為妻。憑藉寵愛作威作福的。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但這是一種異常,這個時候,妾的實際地位還是沒有妻的地位高的,因為並不為禮法所認可。

但是,這時候的小妾倚仗寵愛,連嫡子的正妻都敢欺負,就不要說庶子的正妻了。看看那些宮鬥戲就知道了,不過呢,到了失寵的時候,那就是生不如死了,下場會很悽慘的。《甄嬛傳》中祺貴人就是典範呀。在正常情況下,妻肯定要比妾的地位高,即便是庶子的妻。而妾可以視作流通商品。鄭玄對《禮記·坊記》的箋注說:「妾言買者,以其賤同之於眾物也。」這句話就是把妾當做市場上流通的商品一樣了。所以妾的地位是非常低下。而妻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舉行從納採到親迎等一系列儀式,還要拜舅姑、祭家廟。這樣明媒正娶來的妻,當然在名分和待遇上都受到禮與法的保護。

鄭玄對《禮記·坊記》的箋注說:「妾言買者,以其賤同之於眾物也。」這句話就是把妾當做市場上流通的商品一樣了。所以妾的地位是非常低下。而妻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舉行從納採到親迎等一系列儀式,還要拜舅姑、祭家廟。這樣明媒正娶來的妻,當然在名分和待遇上都受到禮與法的保護。從名分上講庶子與生母尚且是主僕關係,更何況只是兄弟的妾。妾生子是「替妻生子」,所有子女無論嫡出與庶出都要認「正妻」為母,庶母可認可不認。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古代嫡子、庶子區別有多大?看看賈寶玉與賈環,你就明白了
    只不過,春秋戰國以後,雖然男子也可以娶多個女子,但是並不叫一夫多妻,而叫做一夫一妻多妾制。嫡子和庶子因為正妻和妾室身份地位的不同,她們生出來的孩子也是有身份差別的。正妻生出來的孩子是嫡子,而妾室生出來的孩子就叫做庶子。而嫡子和庶子雖然是同一個父親,但是因為母親的不同,嫡子、庶子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
  • 古代嫡女和庶子誰的地位高?
    雖然古代文化講究長兄如父,但是,如果長兄是庶出,那麼,長兄如父要讓位給嫡庶有別。那麼問題來了:因為古代有嫡庶有別的同時,也有男尊女卑的說法。那麼,古代嫡女和庶子,誰的地位更高?這就意味著,嫡女雖然地位比庶子高,但是,只要嫡女出嫁,那麼,嫡女和娘家之間就產生了一種隔閡。而庶子不論出身多麼卑微,都改變不掉庶子是自己家人的身份。
  • 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嫡子繼承一切,庶子一無所有
    古代是一個「拼媽」的時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會受到差別對待,差不多就跟咱們現在說的「親生」和「後娘養的」差不多。在古代,小妾再怎麼受寵,那是死也不敢踩在正妻的頭上往上爬的,因為要是敢這麼幹,絕對就是一個死。而且小妾無論生前多受寵,死後也不能和丈夫合葬。
  • 都是一個爹,難道除了嫡子,庶子永無出頭之日嗎?
    說到嫡子、庶子,我們會想到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或者可以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一個男子可以有多個女子,但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就只有一個。妻子生的第一個男孩子就是嫡子,不在乎是否有才華有能力,自出生就高人一等,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嫡長子繼承制。
  • 《知否》才是良心劇,古代嫡庶關係只有馮紹峰拎得清
    可是在真實的古代,別說是小妾和大房頂嘴了,就算啥也不做,只要惹到大房不開心,小妾分分鐘失掉性命!我們經常說的嫡長子,是古代當家作主男子最大的兒子,但是要求是這個兒子的母親要是當家主公的正妻,如果是妾生的話就另當別論的!那也只能稱為庶長子,地位和家譜上的位置都比不上嫡長子,在《知否》中我們也都知道,只有嫡子才能成為爵位的第一順位!在沒有嫡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將爵位順位給庶子。
  • 中國古代嫡庶之分是怎樣的
    1.古代皇帝乃至財閥家都會有嫡庶之分。①嫡子:正妻所生的所有兒子稱為「嫡子」。庶子:庶妻所生的兒子。即媵、妾、侍女、婢女、家妓、情婦所生之子。唐代李治皇帝嫡子出身2.庶子和嫡子地位之分。①庶子的地位,低於嫡子,不能承奉祖廟的祭祀和承襲父祖的地位。
  • 古代嫡庶區別有多大?一家人真的要說兩家話
    其中,僅有正妻所生的子女為嫡子嫡女,其地位要遠高於妾室所生的庶子庶女,無論是在繼承權、宗廟祭祀權、財產分配權等待遇上都相差甚遠。每當看到古代宅鬥劇時,大戶人家妻妾之間的紛爭,嫡子和庶子地位的懸殊,那麼到底什麼是「嫡出」?什麼又是「庶出」呢?
  • 古代地位高低是如何分辨?何為嫡庶之分?這之間又有何區別?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想來講究身份的高低貴賤,在他們的眼裡身份地位不可隨意逾越。就比如在古代時期,在任何一個家族,不管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人家,都是有嫡庶之分的。而這嫡庶是怎麼區分的呢?而這嫡庶之分是如何由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古代嫡出、庶出有多大區別?庶出之人是否一生無出頭之日?
    這句話是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度的高度濃縮,這個制度規定,繼承並不在於選取優秀的才能,而在於身份崇高,即嫡子,即使嫡子不是有才之士,即使他不是長子。古代大多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婢制,也就說一個男子可以擁有很多女子,但是明媒正娶的只有妻子,而妻子在家庭中擁有極高的、不可撼動的地位。和現代影視劇中展現的生活不同,妻子以及其所生育的嫡子享有的家族權利極高。
  • 古代什麼人才有資格娶很多媳婦?
    一說起古代,很多人都會想起三妻四妾,自認為穿越過去,就可以享盡齊人之福,然而,醒醒吧,想娶三妻,那是不可能的,除了元朝,其餘,從婚姻的發展史上看,主流還是講究一妻,即只能有一個正妻。很多說到這裡就有了點齊人之福的譜,但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是,古代什麼人才可以娶很多妾,另外,這個很多到底有多少。
  • 嫡庶有別:中國傳統文化中,為何要如此重視嫡子與庶子的區別?
    在世界歷史上,通過嫡子和庶子的區別,來確定繼承人位置的習慣,並不罕見,不管是歐洲還是中國古代,這種思想一直存在。而且實際上在歐洲非常講究「嫡庶有別」的年代,他們比我們更過分,庶子直接被當成是嫡子的奴隸。
  • 古代嫡庶之分有多嚴重?庶女可否嫁大戶嫡子?庶子可否娶嫡女?
    不管是和親,還是遠嫁,難道王妃的身份,會比不上一個「大戶嫡子」?別被宮鬥宅鬥戲誤導了。嫡庶之分,只在一定規範內有效。賈環是庶子,寶玉是嫡子,但是探春說「將來環兒收了外頭的,自然也是同襲人一樣」,明言賈環將享受與寶玉同樣的待遇、賈環的屋裡人也與寶玉的屋裡人平等,又有誰敢反駁她了?
  • 電視劇《知否》中盛竑的「寵妾滅妻」在古代可能嗎?
    嚴格地說盛竑不算是「寵妾滅妻」,只能說寵的有些過頭了,損害了正妻的尊嚴和臉面。但沒有撼動妻子的地位,大娘子還是掌管後院的主母,外出接待都是她出面。盛竑的父親盛懷中才算是真正的「寵妾滅妻」,寵妾竟然對嫡子嫡女下手,能力甩出大娘子幾條街的盛老太太連自己的孩子都沒能保住,可見她當時的困境是何等艱難,地位如何岌岌可危。幸虧盛老爺死得早,否則盛家還不知如何呢。
  • 古代的通房丫頭地位有多低?連小妾都不如,只是主人的洩慾工具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是一個男權社會,女子的地位非常低,一般都是作為男性的附屬品出現。在古代,男人不僅可以有三妻四妾,還可以在青樓這樣的煙花之地消遣。而女性在家裡不僅沒有什麼地位,還要遵循三從四德這樣苛刻的東西。古代男子除了妻妾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僕人,那就是通房丫頭。
  • 古代通房丫鬟和小妾的區別是什麼?她們晚上是怎麼伺候主任的?
    而古代的通房丫頭和小妾的命運其實更慘,她們沒有正妻的地位高,所以一輩子都會被別人看不起,大家是不是認為她們是同等地位的人?其實不是,通房丫頭和小妾還是有區別的,而且她們晚上伺候人的方式也不同,那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她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還有就是在晚上分別是怎麼服侍主人的。
  • 你若穿越古代沒準兒正妻都娶不到!
    女人們那時女人們依附男人,想方設法討得夫君開心,比起如今的地位,是不是覺得那時的男人太爽了呢?但是,真實情況真的這樣嗎?小編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男同胞們穿越回去,沒準兒還可能急著回來呢!首先,直男們總嫌棄如今的女生太現實,太物質。但是無論何時何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有保障。自古,中國就有門當戶對一說。若是穿越回古代,一樣作為平民,可能甚至吃不飽穿不暖。
  • 清代親王嫡福晉和皇帝的妃、嬪、貴人比較,誰的地位更高
    親王妃,清代親王正妻封號,也就是俗稱的親王嫡福晉。和皇帝正妻——皇后相比,親王嫡福晉和其有著「君臣之分」,地位影響自然遠遠不如。在皇貴妃位號創設之前,貴妃位居內命婦第一等,地位大致等同於外命婦的第一等——親王正妻或者長公主。
  • 古代的父親就只重視嫡出,而且嫡庶的差別很大,原因是什麼呢?
    在古代,等級制度是非常嚴重的,我們在宮廷劇裡面可以看到,只要正妻皇后生下的孩子是嫡子,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其他妃嬪所生下的都是庶出,這不只是在皇宮裡,就是在,大戶人家也是這樣的,就算是同一個父親嫡出和庶出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 愛情和親情誰更幸福?霍英東原配呂燕妮:兒孫滿堂相濡以沫到白頭
    除此之外,論名望和受尊敬程度,香港四大家族郭得勝家族、李兆基家族、李嘉誠家族、鄭裕彤家族都無法和霍英東家族相比可是按照古代后妃中誰生子多誰就更得寵這個理論來看,呂燕妮生了3子3女,二房、三房沒有比她更能生的,呂燕妮在霍英東心目中的地位也絕對不低。
  •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誰?
    可是,馬皇后是和朱元璋叫板了一輩子的人,會因為朱棣被打嗎?《大明風華》劇組安排的這一場景,說明對明史還是有深入研究的:朱棣的生母並非史冊記載的馬皇后。可如果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嫡子,那他的生母會是誰?朱棣稱帝後,他廢掉了建文帝的年號,這樣就表明他是正當繼承父親的皇位,並下令廢除建文帝當政時期的官制和法令,朱棣就成了明朝朱元璋之後的第二任皇帝。在中國古代,正妻生的兒子稱嫡子,非正妻生的兒子稱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