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傷李鴻章,為清朝減少1億兩白銀賠款,那麼這個青年的結局如何?

2020-12-23 騰訊網

1895年,正在日本下關進行談判的李鴻章在回驛館時,遭到一名日本狂徒的刺殺。子彈射入他左臉臉頰,子彈嵌在他的顴骨之中,所幸並未傷及性命。因李鴻章年事已高,考慮到手術的風險性,這顆子彈留在骨頭裡並沒有取出,直至李鴻章壽終蓋棺。巧合的是,李鴻章後來訪歐期間,恰逢倫琴發現X光射線,李鴻章也拍了一張,骨頭中的子彈纖毫畢現。

《馬關條約》的籤訂過程很曲折,李鴻章以及他的團隊跟日本政府做了好一段時間的周旋,雙方就白銀賠款的數量展開了持久戰,日本由於是戰勝國,所以一直是趾高氣昂的,堅持要求清政府賠款三億兩白銀,可李鴻章卻一直不答應,從這點可以看到李鴻章,確實為了清政府和人民著想了,畢竟誰都不想喪權辱國,只是戰敗,一點都沒有話語權。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李鴻章在某一天跟日本政府斡旋之後,回到住處,在途中就遭到了一名日本憤青的暗殺。

小山豐太郎逃走之後,不久就被逮捕了。因為這件事影響重大,整個日本國的這種人大有人在,所以小山豐太郎並沒有判死刑。而是改判了無期徒刑,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國中類似於小山豐太郎的人太多了。從此也可以看出日本的軍國主義在當時也是十分嚴重的,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小山峰太郎在後面的日子裡由於大赦被改成了有期徒刑,而且他還活著出了監獄。

在小山豐太郎被釋放了27年之後,即1928年,日本人河本大作策劃和製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張作霖之後,河本被日本政府象徵性地監禁了一年之後,又再次來到了中國。所以,千萬別期待日本政府會因為日本人刺殺中國人而對他們進行應有的處罰。

相關焦點

  • 125年前,那個刺殺李鴻章,讓清朝少賠1億兩的日本人,結局如何?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如此評價過李鴻章: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甲午戰爭失敗之後,李鴻章在1895年3月遠赴日本談判,商量割地、賠款等一系列具體事宜。然而,不知是嘲諷還是怎樣,連續3輪談判下來,李鴻章沒有在伊藤博文手中佔到任何便宜,在伊藤博文提出要清廷賠償3億兩白銀的那一刻起,李鴻章的臉上就沒有綻放過笑容。
  • 甲午戰爭幕後贏家英國:不費一兵一卒,卻同樣獲得2億兩白銀賠款
    英國作為當時世界的霸主,被譽為「日不落帝國」,也是列強在遠東地區的直接利益人,英國既是當時大清的主要貿易夥伴,當時英國的貨物有57%出口到大清、進口中有87%的原材料來自大清;同樣也是日本的盟友,日本自從黑船事件之後,就一直從英國進口貨物,這個比重隨著三艘富士級的訂單的軍艦貿易的籤訂也越來越大。
  • 李鴻章:在日本遭槍擊負傷,馬關條約減了1億白銀
    清政府慌了手腳,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統治集團,只得向日本乞和,於是,就派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和談。 1895年3月13日,李鴻章以頭等全權大臣的名義,帶著美國前任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的100餘名隨員前往日本馬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進行談判。
  • 李鴻章的抉擇:這一生最難的,就是籤自己的名字!
    自從太平天國之後,清朝的國力開始漸漸空虛,之後又經歷了好幾次國內的叛亂,清朝已經搖搖欲墜。當清朝人好不容易將叛亂平定,列強又到來了。列強強大的實力抽走了清朝的主心骨,但在大廈將傾的時候,卻有四個漢臣站了出來,用自己的身軀背負起了清朝的江山,誰呢?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中興四臣」
  • 中一槍就能少三分之一的賠款?李鴻章揮淚表示:願意再挨一槍
    戰敗後的清政府不得不派李鴻章前往馬關進行談判。日本看著清政府好欺負,獅子大開口,開出了割地無數以及賠款三億兩白銀的無理要求。面對日本人的咄咄逼人再加上慈禧太后的主和要求,這條約是必籤不可了。就在李鴻章想破腦袋之時,機會來了。當時與日本政府有密切聯繫的浪人給了李鴻章一槍,一時成了國際上的大新聞。縱然當時的日本人再囂張,但是我國的大臣在日本被刺傷,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 慈禧對8國宣戰,咋冒出來14個「債主」,4.5億兩白銀又是如何確定的?
    求和就意味著賠款,可宣戰的時候只有8個國家,仗打完卻冒出來14個「債主」,都要從清政府的口袋裡掏銀子,這是咋回事?後來確定賠償4.5億兩白銀,又真如傳說的那樣,是每個中國人賠償一兩白銀嗎?(下圖:慈禧返回北京,看到有人拍照,揮舞手絹打招呼)
  • 《辛丑條約》賠款39年還清,而10年後清朝滅亡,剩餘錢財誰來還?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的談判代表奕劻、李鴻章二人在《辛丑條約》上簽了字。此後,中國百姓平白背負了4.5億兩白銀的債務。但4.5億兩僅僅是條約上寫明的,在39年的利滾利後,事實上最終需要賠款9.8億兩白銀。列強準備讓清王朝賠款賠到1940年,但清朝1912年便被推翻了。
  • 《辛丑條約》的賠款何去何從
    清朝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王朝,並且是恨意多於愛意。很多人都持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晚清誤我中華三百年!如果從清王朝前期來看,這個觀點還是有失公允的。但是從後面晚清向各國列強割地賠款,並且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還說出那句極其無恥的話。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 馬關條約籤訂前,刺殺李鴻章讓清廷少賠1億的日本青年,最後怎樣
    李鴻章心疼船也不願損失過大,丁汝昌便因此指揮失誤,最終的結果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個結果也不知翁同龢滿意與否,倘若他不因私人恩怨剋扣軍費,李鴻章也不會因心疼而採取保船制敵方針,北洋便未必會輸得這麼慘。
  • 1900年的庚子賠款,4億5千萬兩這個數目,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派朝廷重臣奕匡和李鴻章與11國代表籤訂了《辛丑條約》。其中第六款議定,清政府賠償俄、德、法、英、美、日、意、奧八國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國''的軍費、損失費4億5千萬兩白銀,賠款的期限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釐,本息合計為9億8千萬兩。
  • 李鴻章一件黃馬褂值一億白銀,黃馬褂到底是什麼?一般人能穿嗎?
    在很多清宮戲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御賜黃馬褂"的橋段,那麼黃馬褂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在很多犯人被斬首之時,只要露出自己的黃馬褂,劊子手以及監斬官就馬上不敢動他?然而他的結局是有目共睹的,在被抄家之後鬱鬱而終。而在他之前的和珅更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位極人臣的和中堂不知道被賜了多少件黃馬褂,然而還是用三尺白綾了斷了自己。
  • 《馬關條約》少賠了一億兩銀子,真的因為李鴻章挨了一顆子彈嗎?
    就這樣,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奔赴日本的馬關,開始了求和談判。正所謂弱國無外交,諒李鴻章再怎麼厲害,沒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也根本毫無迴旋的餘地。那麼,李鴻章又是憑藉什麼籌碼,砍下了約一億兩銀子的賠款,號稱世界上最昂貴的一顆子彈,又是怎麼回事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0期:《馬關條約》少賠了一億兩銀子,真的因為李鴻章挨了一顆子彈嗎?
  • 甲午戰爭後,那個刺殺李鴻章的日本憤青,後來結局如何?
    為了阻止中日停戰,小山豐太郎不惜通過刺殺李鴻章,促使中日談判破裂,進而使戰爭繼續。無獨有偶,19年後的1914年爆發了「塞拉耶佛事件」,直接導致第一次事件大戰的爆發,作為極端民族主義者,刺殺裴迪南大公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的目的達到了,第一次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塞爾維亞同其它民族組建起南斯拉夫聯盟國。
  • 辛丑條約約定賠償金額10億兩白銀,但實際賠了多少錢呢?
    1901年清廷與11國籤訂的《辛丑各國和約》,規定中國賠償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關平銀),分39年還清,本息總和10億兩,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西方人稱為"拳亂賠款"。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筆賠款。那麼這筆賠款中國最終賠付了多少?中間經歷了怎樣的坎坷?最終又是如何被廢止的呢?
  • 《庚子賠款》只給了十年清朝就滅亡了,那後面的賠款是怎麼付清的
    鎮壓義和團革命運動之後,帝國主義列強在《辛丑條約》裡又強迫清廷付出一筆數額達4.5億兩白銀的巨大賠款。這筆賠款按規定分39年還清,如果加上利息額,到全部償清時數額將達到9.82多億兩,再加上各省地方性的賠款近2000萬兩,庚子賠款的總數就超過了10億兩白銀。
  • 李鴻章死後,慈禧賜5000兩白銀作為安葬費,3個兒子都加官進爵
    這個人就是李鴻章,他一生不管是籤約還是財富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後人喜歡討論的,可是不管怎麼樣,在歷史面前,他是無能為力的,甚至連自己生命也無能為力,那麼李鴻章死後,作為他的頂頭上司慈禧太后以及清政府有沒有做出一些什麼舉動呢?對李鴻章的家人,清政府又是如何安排的呢?帶著這些疑惑,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一下。
  • 《馬關條約》籤約地:李鴻章挨子彈賠款少一億,圖7讓他備受屈辱
    【籤訂《馬關條約》期間的李鴻章】大家都知道,甲午中日戰爭以中國慘敗收場。1895年3月,清廷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並以美國前任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率領一百多人抵達日本馬關,開始了《馬關條約》的談判。李鴻章遇刺消息傳開後,日本大為震動,伊藤博文和外相陸奧宗光立即前來探望,並表示一定要嚴懲兇手。【伊藤博文和外相陸奧宗光塑像】子彈沒有擊中致命處,但是由於彈頭所在位置,最終彈頭就留在了李鴻章的頭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因為挨了一槍,使得李鴻章爭取了一點點主動,為清廷賠款減少了一億兩白銀。
  • 清朝滅亡後的債務如何處理了
    清朝滅亡後,留下了天量賠款爛帳,最後都如何處理了清朝從道光帝開始,進入敗家模式。等到鴉片戰爭的時候,又進入了快速敗家模式。在70多年裡,大清與西方列強籤訂了30多個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商埠。大清要向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俄皇俄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等十一個國家,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之所以定這個數字,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口有四億五千萬,人均一兩。因為一次性還不完,所以分期付款39年。最後本息合計高達白銀九億八千萬兩。
  • 民間一「邪教」 耍的統治者團團轉 害得每個中國人都賠了一兩白銀
    鴉片戰爭英國直接用炮火轟開清朝的大門,一次又一次的戰敗讓清朝逐漸意識到了自己正處於危機四伏的局勢之中。甲午戰爭讓清朝的一番試圖自救和自強的努力化為烏有,列強們也看清了清朝不堪一擊的實力,不再將其放在眼裡。深感受到侮辱的慈禧急切地想要找個法子,可以將那些趾高氣揚的洋人教訓一番,為大清列祖列宗贏回面子。
  • 能臣幹吏之李鴻章 驅虎吞狼日俄戰爭
    日本自知實力差距懸殊,不敢和三國正面衝突,要大清再掏5千萬兩白銀贖回。最後經過調停,大清付了3千萬兩白銀,贖回遼東半島。所以馬關條約大清一共賠償2億3千萬兩白銀。吃到嘴裡的肉被逼著吐出去,這事被日本上下看做是奇恥大辱。日本人定下10年雪恥計劃,要在10年內加速發展陸軍海軍,擊敗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