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首義第一城——榮縣
提到辛亥革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首義,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發生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兵變,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
然而,辛亥革命首先起義,獨立於清朝的卻是四川地區的一個縣城——榮縣。今天,筆者就來聊聊辛亥革命榮縣獨立。
榮縣位於四川南部,屬自貢市管轄。東鄰自貢市貢井區,西接樂山市井研縣,南連宜賓市,北靠眉山市仁壽縣、內江市威遠縣,地處長江上遊、沱江、岷江水系之間的低山丘陵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煤、陶土、天然氣、巖鹽等礦產。工業以機械、建材、鹽化工、食品、能源為主,是國家商品糧,優質柑桔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是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文化先進縣和旅遊大縣。
1911年6月,四川保路運動風潮洶湧。榮縣人民積極響應,英勇地投入這一鬥爭。榮縣籍同盟會員王天傑、龍鳴劍等人,積極聯絡各地同盟會員和會黨首領,準備武裝起義,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在四川革命浪潮風起雲湧之際,吳玉章回到榮縣老家,積極支持這一行動,主動承擔籌集軍餉、宣傳和鞏固後方的工作。1911年9月25日,吳玉章、王天傑在榮縣學署衙門召集各界開會:宣布獨立,自理縣政,成立革命軍政府,脫離清王朝統治,同盟會員蒲洵任新生革命政權的縣知事。井研、仁壽、威遠等縣相繼宣告獨立。
榮縣首義比全國辛亥革命中心武昌起義早15天,是全國第一個武裝起義、宣布獨立脫離清朝統治、建立革命政權的縣。榮縣獨立後,在城南設立工廠,製造槍枝、劈山炮、短刀等武器。為保衛新生政權,擴展勢力,軍政府決定派兵向外進攻。10月7日,範燮率榮縣民軍千餘人攻佔井研。11月中旬,清廷鹽務巡防軍和端方帶領入川的鄂軍,準備共同圍剿榮縣軍政府,清軍敗走自流井,後退入成都。吳玉章11月23日趕往內江,率眾接收了團練局的槍枝,26日宣布內江獨立,並任行政部長,隨後又組建內江軍政府。在榮縣軍政府的援助下,井研、威遠、自貢、富順、內江、資州、簡州、宜賓、犍為、仁壽、南溪等地相繼獨立,影響及於全川。
武昌起義也被稱為「辛亥首義」。然而,孫中山先生卻把「辛亥首義」的桂冠給了四川的榮縣獨立。他盛讚榮縣獨立為「首義實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