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張麗 李語曦)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這個小細胞平安了,社會也就安定了。出現由家庭矛盾引發的糾紛,簡單地就案審案、一審了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該如何處置和化解?榮縣法院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三個整合 建立專項審判模式
為推進家事審判工作,榮縣法院在2019年5月就成立了「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審判庭」,構建起家事與涉未成年人案件專業化審理機構。該院整合審判人員,配備起一支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團隊,集中審理、專項審判家事案件與涉未成年人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走出了一條家事和涉未成年人案件審理的類型化、精細化道路。
走進榮縣法院的特色家事調解室,和諧的家庭主題背景牆,兒童玩具、溫馨的布藝沙發等元素,凸顯著「家」的溫暖,營造出人性化、有親和力的寬鬆調解氛圍,促進了家事糾紛的緩和與化解。該院法官通過走進社區、村委會、當事人家中等地開展巡迴審判,適時邀請社區居民、農村村民旁聽家事案件審理,將庭審轉化成法治宣傳的手段和渠道。
發布《榮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工作白皮書》,組建專業審判團隊,召開專業法官會議,開展家事案件研討……通過這些舉措,榮縣法院的家事案件專業化審判水平有了顯著提升。近4年來,該院家事案件數量總體趨於穩定,平均每年審結667.75件,調撤率達60%。2019年10月28日,該院首次向當事人發放了離婚證明書。
三個機制 推進案件訴源治理
榮縣法院主動對接縣委政法委、縣關工委、縣教體局、團縣委、縣婦聯等相關部門,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的法治宣傳活動,促進各方在婚姻家庭保護領域建立長期、快捷、有效的溝通和聯絡機制,初步建立起涵蓋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的司法保護大格局。
該院在蔡家堰•無訟新村、梧桐街道辦事處•望景樓無訟社區等訴源治理點位,開展訴源治理法治講座、發放宣傳單、接受群眾法律諮詢,與社區、村委會攜手將家事糾紛化解在家門口,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在榮縣第一中學建立的法治副校長——年級法治隊長——班級法治委員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著力打造「無訟校園」。
通過與縣婦聯、各學校在化解家事糾紛、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方面密切配合,建立起保護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合法權益、提升家事糾紛預防化解水平的長效機制。
三種宣傳 提升守法維權意識
榮縣法院利用重要節點開展宣傳,在「三八」婦女節、重陽節、兒童節、「6•26」國際禁毒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到各社區、鄉鎮、首義廣場等地,開展法治課堂、慰問留守老年人和留守兒童、接受群眾法律諮詢等活動。
今年「6•26」國際禁毒日前夕,榮縣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榮縣檢察院檢察長擔任公訴人,通過遠程視頻方式審理了一起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庭審過程向榮縣中小學學生及家長進行了網絡直播。榮縣法院還通過情景劇、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拍攝法治宣傳視頻、「青春集結號」電臺普法欄目、組建網絡直播間等多種形式,對未成年人進行普法宣傳,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使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了解了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起遵紀守法和防範違法犯罪的意識。
除利用電臺、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外,榮縣法院還發揮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新媒體的作用,將動漫、情景模擬、法官釋法等內容融入到「梧桐花開、司法護航」品牌法治欄目中,使法律知識與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深入融合,提升了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的守法維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