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江湖裡,他做成了200億的大生意

2021-02-25 百年學堂

作者丨李健華,新零售商業評論編輯

一場關係到愛回收命運的密談,是從京東亦莊總部一間會議室開始的。

與會者包括愛回收CEO陳雪峰,坐他對面的則是京東數位核心高層。雙方就京東旗下拍拍二手網站的最終歸屬進行談判。

事實上,陳雪峰內心是焦急的——此時的拍拍早已跟愛回收的競爭對手就合併達成共識,進入後續調查流程。

這是生死之戰,誰能搞定這次交易,誰就能取得競爭主動權。」陳雪峰迴憶——3月13日,他在上海收到拍拍將被合併的消息,他近乎本能地意識到,拍拍的歸屬對愛回收至關重要。

第二天下午,他跳上飛機直奔北京拜訪京東高層,才發生了上述這一幕。

7天之內,雙方展開多次會議,勝利的天平傾斜到愛回收這邊。

我主要跟京東講兩點。第一,二手行業的本質不是流量邏輯,是供應鏈和貨的邏輯,這是愛回收的長處;

第二,愛回收現在有600多家線下門店,未來,愛回收能夠跟京東一起打造更好的新零售模型。

6月3日,京東集團對外宣布愛回收與拍拍戰略合併。這意味著愛回收打通了二手電子產品回收領域C2B+B2B+B2C全產業的完整閉環。

事實上,早在2013年,這家估值超過25億美金的獨角獸就已經開始實踐新零售,構築自己的核心競爭壁壘,由此才贏得了合併拍拍的重要機會。

隨著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我們不禁要提問:新零售到底對企業運作能夠產生多大的機會和實際效用?在愛回收這隻超前實踐新零售的獨角獸身上,會有哪些成敗得失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時鐘指向下午5點。眼前的陳雪峰已經連續開了四五個會議,他身穿藍色高領休閒衫,頭髮略顯花白,看起來沒有絲毫疲憊。

今年39歲的他,採訪時的第一句話是「隨便聊」,但當問起新零售的思考時,他的回答可一點兒不隨便。

愛回收CEO陳雪峰

事實上,如果現在你翻開愛回收的最新介紹,會發現這家公司的定位是「國內首家『網際網路+環保』類型的新零售企業」。

在陳雪峰看來,關於新零售的理解有以下兩點:

一、線上與線下流量融合,線上往線下導流,線下打造品牌往線上導流;

二、運用數據、科技提高運營管理效率。那麼,愛回收是如何實踐這兩點新零售邏輯的?

時間回到2013年。這是愛回收創立的第二個年頭,作為一家二手電子產品回收公司,首先要解決的無疑是回收貨源、貨量的問題。

一開始,愛回收團隊選擇在百度做關鍵字推廣,但很快,當時150元的單筆交易推廣成本,讓陳雪峰意識到「這個事情不可持續」。

在無計可施之下,陳雪峰和其他聯合創始人甚至還跑到上海火車站派傳單,做調查。

對回收這項低頻非剛需的業務,買流量做廣告顯然並不奏效。陳雪峰開始把目光瞄準線上流量平臺——尤其是尋求與線上大型電商以及手機廠商合作,為對方提供以舊換新的服務獲取流量

採取這種策略是有原因的:無論學生還是老人,手機早已是一種普適性的需求,當回收商貿然提出回收二手機,轉化率必然是低的。但如果一個人去買新手機,這時回收商告訴對方有以舊換新抵扣的手機服務,轉化率就會明顯提高。

陳雪峰認為,回收手機必須要抓場景,而非像服裝品牌那樣,分析消費個體的性別、需求、特徵以迎合對方。「因為每個人都有手機,這樣是抓不到的。」

於是,愛回收開始同所有可能的線上線下購買手機的場景談合作:線上有京東、1號店;線下有迪信通、蘇寧以及電信營業廳等渠道。

當然,作為當時只是一家名不見傳的初創公司,愛回收只得一家一家反覆談,反覆磨。其中,與京東達成的合作,被陳雪峰視為公司成長為獨角獸的發展歷程中第一個關鍵時刻。

即便回收是一門聽起來並不吸引人的慢生意,但2013年時,不少玩家已經意識到,手機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入口,二手手機將成為一盤千億級的大生意。

愛回收作為最早期的玩家,當時已經面臨後來者追趕,大家都開始意識到必須要找到大流量平臺合作,才有機會發展起來

我們當時各方面的數據會比其他競爭對手稍微領先,但這並不是決定性因素,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第一個找到京東合作,是速度致勝。陳雪峰說。

通過與國內最大的3C電商平臺京東達成合作,愛回收的線上流量逐漸打開局面。如今的陳雪峰很難想像,假如不是在2014年7月份搶先與京東合作,今天的愛回收會怎麼樣?

「發展會比較慢。」

「但後面還是能起來?」

「不一定了。」

陳雪峰分析,愛回收與京東合作機會的意義是:雙方合作後,京東方面導入的流量、資源,讓愛回收與行業競爭對手的差距一下子拉大——

「這4、5年來,他們只能一直在後面追趕我們,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去年為止,我們的主要數據是競爭對手的8倍以上,預計今年是對方的15倍以上。」

截至去年底,愛回收交易規模已經達到70億,處置手機超過1000萬臺。

無可否認,多數人第一次認識愛回收,並非在線上,而是來自線下的大型商超或購物中心裡帶有醒目黃色LOGO的線下門店。

在高喊移動網際網路的2013年底,愛回收為什麼要做線下門店,這種當時看起來純屬作死的決定?

即使受到同事、投資人的一致質疑,陳雪峰仍然是線下門店的堅定執行者。在當時的陳雪峰眼中,用戶的需求並沒有所謂線上線下之分,有的只是因時制宜的策略取捨。

鋪設線下門店的出發點,除了獲取線下流量、抓住線下場景,更是為改變當時愛回收兩大服務——上門回收與郵寄回收的缺陷。

陳雪峰認為,從用戶需求出發,手機回收要求用戶必須在家,甚至需要工作人員進入用戶家裡至少20分鐘,才能完成回收工作。

「用戶會覺得麻煩,自己的隱私被打擾到。」陳雪峰解釋,「但是,如果用戶在逛街時,邊上正好有一家手機回收門店,周末放假或平時中午吃飯時,就可以完成回收。」而郵寄回收的體驗則相對較難培養用戶信任。

一般而言,現代人的活動無非在家裡、公司的時間最多,第三個經常活動的空間是大型商超、購物中心。

而且,「當你逛街時,能夠在shopping mall看到愛回收的門店,時間一長,愛回收的品牌就會植入用戶的心智。」陳雪峰說。

在早期,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門店是試點之一。雖說線下店模式比較重,但愛回收的做法十分取巧:門店佔地只有2平方米,配備1到2位店員,嚴格說只是回收服務點。

試點測試結果是,在沒有從線上往線下導流的情況下,這家店一天能做到上萬元的營業額,這超出了陳雪峰的預期。隨後,愛回收開始在上海,接著是北、廣、深、杭等城市複製線下店模式。

不過,由于堅持推行不符合投資人預期的線下門店計劃,直接導致愛回收的B輪融資受阻。

「2014年上半年,我們拿線下門店模型與投資人談融資,沒有一家新投資機構願意給錢,最後是世界銀行旗下的IFC救了我們一把。」陳雪峰感慨,「世界銀行IFC主動找到我們,是從社會價值和公益角度投資愛回收,我們是靠運氣挺過去的。」 

如今,愛回收的線上與線下流量融合的邏輯早已跑通:陳雪峰稱,目前愛回收線上與線下的總流量比例是4:6。

而一家線下門店的交易額中,40%的訂單是從線上官網、合作網站導流到線下;在線下門店交易過的用戶,有30%會轉到線上提交訂單。

然而,愛回收的新零售實踐並沒有就此止步。2018年6月,愛回收推出了自助回收機,用戶進行回收操作時,機器會現場預付部分回收款,在3天內完成質檢流程,為用戶轉帳尾款。

愛回收最初的構想是,既然新零售的本質是對「人貨場」的重構,自助回收機可以讓以往的「人」找「場」變為「場」找「人」

愛回收計劃把自助回收機投放在社區、寫字樓、地鐵、商超等場景,讓用戶不再需要滿地找愛回收線下門店,讓回收行為觸手可及。

但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通過半年時間在上海小範圍試投放數百臺自助回收機後,陳雪峰發現,自助回收機雖然能夠起到補充線下場景的作用,但目前在國內,人們進行二手回收時,仍需要有專人在旁邊服務,不然他們沒有動力去完成回收這件事。

比如,「當一臺手機的客單價比較高,在2000到4000元時,如果單靠機器,沒有人輔助操作的話,要建立人們對自助回收機的信任,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從愛回收這次新嘗試來看,目前自助回收機的數據表現,更加突顯出線下門店的重要性。

「自助回收機對線下門店還是能夠起到品牌作用。不過,從數據上看,目前線下門店客單價在1000元,自助回收機客單價則是500元,所以現在的自助回收機還不能夠取代有店員服務的線下門店。」陳雪峰說。

圖源愛回收官網

當愛回收線下門店達200家規模時,風險控制成為陳雪峰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坎。

愛回收的風控危機發生在2016年。在外,倒賣二手手機的黃牛,不斷截胡愛回收的回收資源;在內,有些線下店員由於貪心,私下交易謀利現象時有發生。

「我們會發現某家線下門店的生意挺好的,但是電腦系統錄入的回收、財務數據卻很一般。」陳雪峰說,「部分店員會覺得,我得到一臺好手機,可以拿去賣錢,也可以自己拿來使用,為什麼要上交給公司?」

在黃牛與違規員工等因素打擊下,導致愛回收開始產生了虧損。於是,愛回收花了大半年時間,研發出一套風控系統,企圖剎住這種即將失控的狀態。

這套風險系統以隱藏的方式安裝在線下門店——店內裝有3個以上的攝像頭、錄音器材,結合AI人臉識別系統,起到監控現場的作用。

風控系統的後臺是這樣工作的:商超或購物中心的線下門店,每天有多少人進入門店,停留多少分鐘,是男生還是女生,是老顧客還是新顧客,是高風險人群還是低風險人群,這套系統都能夠進行識別和統計。

在陳雪峰眼中,高風險人群非黃牛和違規店員莫屬。風控系統會自動識別這兩類人的特徵:如果某位用戶,一個月內連續放出好幾臺手機,系統就會自動建立資料庫監察對方是否為黃牛;

再比如,如果某位用戶,在線下門店停留5分鐘以上,但門店的電腦系統並沒有錄入回收訂單,風控系統會自動排查這段時間內的音頻和視頻,監察是否出現「飛單」,從而發現店員的不規範行為。

風控系統的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使愛回收從2016上半年的虧損,到2017年實現微利。

截至2018年,愛回收全年交易額達到70億元以上,處理手機1000萬臺。預計2019年交易額達到200億元。

當然,2017年後的急速發展,除了風控系統的因素,還得益於2018年6月,愛回收推出的B2B全球二手電子產品批發交易平臺拍機堂,這讓陳雪峰發現了一個前景更廣闊的國際回收市場。

加上前述合併B2C平臺拍拍二手,以及本身C2B回收主營業務,陳雪峰開始一步一步打造出一個二手電子產品回收全產業鏈王國。

陳雪峰形容,平時性格沉穩的他,在關鍵機會面前往往會變成一個「敢賭敢博」的人:快速找到京東合作、力排眾議做線下店、爭奪合併拍拍皆是典型例子。

無論你認為,陳雪峰和他的公司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他足夠聰明、堅持和努力,或者是因為幸運、得到資本相助,他總歸是做到了。

採訪結束時,我問陳雪峰創業以來受益最大的思考方法是什麼,他提出了3條法則:

1. 永遠保持危機感,不僅思考自己和行業的未來在哪,還要思考新的機會、模式、競爭者會如何挑戰和顛覆自己。

2. 辯證地看待一切事情:0和1、黑與白之間都有一個合適的度,一刀切的的處理手法不會得到最有效的結果。

3. 必須判斷何為重要的戰略:做了這事,對自己有重大得益,就是重要戰略,值得去做;如果這事你不做,競爭對手做了會對自己產生重大傷害,同樣是重要戰略,同樣值得去做。只要是重要戰略,都應該大膽嘗試,試著試著說不定就成了。

相關焦點

  • 二手奢侈品,冰山下的生意
    在這個有錢人的遊戲裡,她知道了玩家們如何掂量翡翠的瑕疵、鑽石的成色、一串項鍊如何拍到了上千萬的價格,也看到了這個巨大增量市場的機會。「奢侈品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大市場,這是毋庸置疑的。去年有近8000億的新品消費,在成熟的市場中有將近20%的流通率,也就是說有1000多億貨會流轉到二手市場上去。中國的滲透率正在迅速增長。」 納蘭正秀告訴投中網。
  • 瘋狂的盒子:16億的大生意與320萬人的小欲望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 2019 年,公司營收分別為1. 58 億、5. 14 億和16. 83 億元,連續兩年增幅超過200%,淨利潤更是從 156 萬元飆升至4. 51 億元, 2019 年淨利潤率高達30%以上。金髮碧眼、總是嘟著嘴的 14 歲小女孩Molly,是泡泡瑪特最大的搖錢樹。
  • 愛回收E+輪融1億美元,二手手機行業競爭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初愛回收先後獲得六輪融資,從最初獲晨興資本200萬美元A輪融資開始,幾乎每年都會有資本進入。其中不乏世界銀行旗下的投資機構IFC,甚至到後來的天圖資本、老虎環球基金、京東集團等機構和企業。
  • 臺灣,真的很擅長把生意做成文化
    無非就是糕餅、麵條和一些帶圖案的旅遊紀念品,細想想這些東西大陸都有,但人們樂此不疲地慷慨解囊,除了出門就要買點東西的旅遊心態,還有就是,這些東西真的不同,不同在於有故事,有文化,有氣氛,賣家賣給你的不僅僅是一件T恤一個布包,而是加了點驚喜、加了點新奇、加了點你認為很高級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文化,當產品融入了文化,這件產品就成了文創品。  臺灣,真的很擅長把生意做成文化。
  • 年營收21個億 他將看別人打遊戲做成了一門超級生意
    原標題:年營收21個億 他將看別人打遊戲做成了一門超級生意   雖然在歡聚的工號是0026,但董榮傑並不出名。至少在虎牙宣布赴美上市之前,外界少有人知道這個名字。   就在同一年,遊戲領域的猛人董榮傑,接手了虎牙直播,開始他的「第二次創業」。   清晰三步走,帶領虎牙佔領行業第一   ◇◆◇   董榮傑的第一步,「全軍出擊」。   2014年開始,網際網路大環境的變化,使得傳統網站媒體包括遊戲工具的變現能力,廣告+遊戲聯運的方式,都已經顯露頹勢。
  • 節儉型經濟盛行 Mercari撬動「千億」二手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6年前山田進太郎34歲,他對生活感到不盡如人意,於是進行了一次六個月的環球旅行。在這六個月裡,他遊覽了23個國家,足跡遍及玻利維亞、撒哈拉沙漠、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這次旅行使他看到,即使是世界上最貧窮的村莊都有手機,每個人都渴望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世界。
  • 爽妹子線上賣二手不被看好?但二手奢侈品卻是大牌兒奢侈品電商的新競技場
    除此之外,鄭爽還因在線上二手交易賣舊物而引起的不小議論,200元的巴黎世家衛衣,不到一萬的愛馬仕斜挎包,有人說是骨折價,有人卻說爽妹子缺錢了,這都要往外賣。說起來,雖然衣服不會像廚餘垃圾一樣會發出惡臭,但服飾製造卻是僅次於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物產產業。每一年,都會有環保「好事者」把這個事兒提出來,希望處於頭部的各大時尚奢侈品和快消品牌能做點兒什麼。大牌兒奢侈品電商的新競技場:二手和租賃市場疫情前,就有不少大牌和奢侈品平臺想要在二手和租賃市場上搶佔先機。
  • 如何盤活線下二手手機生意?轉轉CEO黃煒:需建穩定供應鏈
    二手手機,是一個目前已有千億的市場。在這個行業中,從業者則大致有幾百萬人。IDC發布的《2019-2023年全球二手智慧型手機預測》報告顯示,全球官方翻新機和二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 2019 年達到 2.067 億臺,比 2018 年增長 17%。
  • 掘金萬億二手市場
    因為是個人對個人,因此C2C模式更適合低客單價、非標準化程度高的二手商品交易,更適合擁有海量用戶的大流量平臺經營。相比之下,C2B2C的邏輯鏈條就更複雜,模式也更重一些。因為扮演的是對接供給和需求雙方的中間角色,因此,B端平臺必須重視企業的信譽和生意的可持續性,也就是必須嚴格把控供應鏈。
  • 水滴籌,把「公益」做成「生意」,年收入超180億
    據《半島晨報》介紹,對於醫院成為地推的重點,有水滴籌員工稱:「這份工作就是無利不起早,按照我們的話術來,一個月做成二十幾單不是問題,我身邊的同事,有很多都能拿到一萬以上,像北京這種綜合型城市,能拿到更多。」1987年,水滴籌的創始人沈鵬,出生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家屬院。他的父親,1985年加入了中國人民保險,一直從事保險業到退休。2006年,沈鵬考入中央財經大學。
  • 廢墟裡「撿」出4家店,卻人人打卡!他們如何把情懷做成生意?
    舊物改造,他自建了一套SOP 江浩梵告訴我,他大學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用廢料打造門店,他也給自己沉澱出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指南」。2007年開第一家店時,他剛大學畢業,資金有限,只能去拆遷工地撿廢料回來改造。 「撿」出第一家店後,每次長沙有廠房、學校拆遷,他就會去現場收集廢料。10多年積攢下來,他在長沙的郊區租了一個500平的倉庫,專門用來存放「廢料」,每次新開店能直接用。
  • 廢墟裡「撿」出4家店,卻人人打卡,他們如何把情懷做成生意?
    咖啡館的懷舊復古風是常見操作,二手老物件也隨處可見,只能被稱為「有情懷」。 為什麼時光之塵能憑藉情懷賺錢,還複製出4家店,成就品牌獨特的記憶點呢?我專程採訪了時光之塵創始人江浩梵。 舊物改造,他自建了一套SOP 江浩梵告訴我,他大學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用廢料打造門店,他也給自己沉澱出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指南」。
  • 他的江湖在他做的食物裡
    美食江湖裡人才輩出,門派眾多。加之日日三餐靠著煙火氣,看得見的是廚房裡的「刀「光劍影,看不見的是廚房外把酒言歡的俠骨柔情。仿似這裡的世界離人間至味更近,更接近想像中那個快意恩仇的武俠江湖。圖出自《舌尖上的中國2》2017年,在上海新地標興業太古匯的中西建築群裡,有一家藏在太古匯角落新餐廳未正式營業便備受「江湖」關注。
  • 1個月銷售破億,多燕瘦把「小食品」做成「大生意」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多燕瘦單月銷量突破70萬單,銷售額1.1億!很多人都說,今年生意不好做,效益非常受影響。可作為國內大健康產業新銳力量,多燕瘦卻明顯的逆勢走高,單月銷售額甚至突破1億大關。如此成績,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個主打健康形體管理食品的品牌,如何能把如同小零食一樣的「餅乾」、「果凍」賣到上億元呢?
  • 羅慧枰:小小聖誕球做成大生意
    小小聖誕球如何做成全球大生意?盈浩公司總經理羅慧枰接受了中國婦女報 ·中國女網記者的專訪。抓住入世契機成為業內黑馬羅慧枰畢業於全國四大外貿名院——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對外英語系,分配到廣東省工藝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工作。在此期間,她對國際市場、客戶需求以及供應鏈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認識。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民營資本被允許進入進出口領域。
  • 小包子大生意,2元一個,年收10億!創始人身家超70億
    小包子大生意,從2001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劉師傅大包」,到上市成為「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創始人劉會平用了近20年的時間,將2塊錢一個包子的「小生意」做成了年營收超10億、近3000家門店的「大買賣」。
  • 廣州二手書店地圖
    昨天,文津閣書店人氣明顯比往日要高漲。家住黃埔區的李先生就是看到南都報導後,匆匆請假趕來書店。「我從不上網買書,二手書一定要翻開看看,才知道買不買得過」。從8年前因為喜歡歷史而迷上淘二手書開始,李先生只要一有空就會遊走城內尋找二手書的蹤跡。對於文津閣的結業,他感到十分惋惜。昨天,他在文津閣裡收穫了三四本心頭好。
  • 景區輪椅緊俏滋生非法生意 商販出租二手輪椅獲利
    本來想在周末帶著姥姥到故宮裡轉轉,可看著姥姥齜牙咧嘴的疼痛表情,李先生不知所措。  地鐵口不遠處有幾臺輪椅,李先生經過詢問得知,租一臺需支付100元錢,交錢就能在景區隨意使用。李先生說,在這麼大的廣場上,能租到一臺輪椅,實在是解決了大問題。「只要老人少受點罪,花100塊錢還是很值的。假如租不到輪椅,估計我倆會直接坐地鐵回家。」
  • 33歲身價55億!他是如何把小成本的玩具店生意,做到市值千億?
    文/智庫優課在很多商場裡,都有看到擺放在角落裡的盲盒機器,看上去確實和寫字樓裡販賣飲料的售貨機沒啥區別。但就在前不久,港交所上市的泡泡瑪特(09992.HK),市值暴漲突破千億港元,再次證明了這是一門價值可以超過千億的生意。
  • 巷子裡的二手書店
    光是由店名林檎二手書室就不難猜出主人偏愛日系風格,店內到處可見日系動漫作品。對於喜愛二手書籍的人而言,這裡是個舒適的挑書空間。不僅有二手書,還有音樂CD、電影光碟。不少6、7年級生小時候的偶像專輯都能在這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