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去了,又到了總結的時候了。
這一年充滿了魔幻的色彩,各種新奇的詞語層出不窮,年輕人也被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籤,從「小丑」、「後浪」、「打工人」,到最近熱度不減的「乾飯人」,在讓大家熱鬧一下的同時,也反應了當下年輕人的真實狀態:太難了。
01.美好的後浪,迷惑的自己
2020年,年輕人被迫成為了別人家的「後浪」。
在五月份的時候,B站的一則宣傳片《後浪》引爆了網絡。在這則3分鐘52秒的視頻中,何冰老師用充沛的情感,講述了當下年輕人的世界。完成度高、拍攝精良、打動人心,一切言詞都不足以評價這則視頻的牛×。
唯一的問題是,年輕人看完以後,大都是一臉的迷茫:這視頻講的是我們麼?
從奢華舞臺上的演出,到極地裡的旅行,從高大上的品質生活,到刺激美好的跳傘衝浪,《後浪》本意是要激勵年輕人,宣傳正能量,但是卻讓年輕人更看清了自己卑微的生活。
視頻中展示的那些生活方式,很多年輕人想也沒有想過,恰恰相反,他們的磨難不比自己的父母輩少幾分。
在北京疫情流調中,一名34歲的大齡考研人讓人淚目。這是一名順義的病例,有了老婆孩子,卻也有了更重的生活負擔。
每天過著工作、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從來沒有什麼閒暇時光,更不用想什麼小酒了,上班、超市、帶娃,等到老婆孩子休息了,強忍著最後的精神複習考研,一直到凌晨兩三點。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作為網際網路主要用戶的年輕人,大多數人的月收入,還停留在5000元以下。這只是基本滿足單人生活水平的數字。
生活太難了,大多數的「後浪「根本」浪不起「。
山東的一位年輕的男孩,為了生活不得已背井離鄉,回頭看到來送自己的父母,看著他們花白的頭髮,忍不住愧疚,轉身跪地磕頭,揮淚告別。
帶著孩子送外賣的小哥,在城市中小心翼翼地穿梭,怕速度太快凍著孩子,也怕速度太慢耽誤了訂單,在他後座上,無論是外賣箱還是孩子,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廣州天河路上,一位年輕的母親懷裡緊緊抱著孩子,邊走邊跪,絲毫不顧及路人的目光。她的孩子得了眼病,沒錢治療。一位網友讓她抱著孩子邊走邊跪到體育中心,能做到就給她2萬元錢,走投無路的母親不得不信以為真……
你說得未來有多遠,這樣的後浪有多「浪」,同樣都是年輕人,在別人去選擇了高端消費的時候,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了進入生活,不是想選擇,只是沒得選擇。
在那些視頻拍不到的角落,還有一群年輕人搬著磚、送著外賣、敲打著程序,背負著從沒有輕鬆過的生活,艱難地活著,而這才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真正日常。
我們在感慨人均收入被平均的同時,其實生活也在被平均了,美好的生活永遠都被擺在表面,掀開一角,大多數人的生活滿是灰塵。
02.是打工人,更是乾飯人
2020年,年輕人經歷了一個從「打工人」到「乾飯人」的轉變。
上一次聽到「打工」這個詞語,還是在「打工文學」的時代,而2020年流行的「打工人」,不再是文學,只是段子和表情包。
「打工人」原本只是一個網紅自拍視頻的段子,最終卻得到了全民的「認證」。從此以後,各式各樣的打工人段子,紅遍整個網絡。
在這些段子中,既有正能量的雞湯,也有揭露生活不易的無奈心聲,就像一鍋大雜燴。將人間冷暖,「打工人」得悲歡離合,裝在了一起。
在中年人還在躊躇滿志的奮鬥時候,當代的年輕人卻已經悄悄地接納了「打工」這個詞,並將「打工人」作為了自己自嘲的代名詞。
然而,一句「我們都是打工人」的自嘲卻也道出了多少無奈,紅塵奔波,沒有事業,沒有歸屬,年輕的外表下,滿是麻木的靈魂。
幸好,下半年的一則「乾飯人」的轉變,讓年輕人的生活裡多了一束光。
「乾飯人」源自一個知名視頻博主的自拍,每一次吃飯前,總會來一句「乾飯了、乾飯了」,然後他家養的雞,往往在這個時候一把叼走飯上的青菜。
後來《乾飯之歌》在網絡紅人飯思思的翻唱下爆紅網絡(非原唱),「乾飯人乾飯魂,乾飯人乾飯得用盆」、 「幹啥啥不行,乾飯第一名」等詞語刷遍了各大論壇。
什麼是「乾飯」?乾飯就是狂野而又高效地吃飯,這項技能在學校和職場的年輕人之間被廣泛地學習,為了節約時間,走路靠跑,吃飯靠幹。
如果說「打工人」是年輕人的自嘲,那麼「乾飯人」就是一種面對艱難生活的正能量態度,「即便生活虐我千遍,依舊保證乾飯」、 「沒有難吃的食堂,只有堅強的乾飯人」,在一切的苦難面前,只要還能吃下去飯,就有了刺破黑暗的那束光。
打工之後,幹一頓飯,收拾一番心情,以全新的自己迎接明天的生活,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畢竟,不管生活如何苦,活著就要吃飯,都要繼續走下去。
03.人人都可以是小丑,也可以是你
2020年,小丑悄悄地摘下了面具,變成了年輕人的樣子。
一說到小丑,大家可能就會想到《蝙蝠俠》中那個經典的大反派,咧著似笑非笑的大嘴,眼神孤傲地看著你。但一切卻被一個叫做「小丑竟是我自己」的表情包給打破了。從表情包到自己變成小丑的自拍視頻,小丑的面具被人們揭下,終於變成了我們自己。
在年輕人逃避現實打擊的面具之後,是掩蓋不住的尷尬與悲傷,一切「天真無邪」的微笑的背後,都是一個撕心裂肺、拼命呼吸的自己。
在城市的一角,一名酒駕的年輕司機被交警查處後,泣不成聲:「警察同志,我太難了了」,明明是一名月收入過萬的白領,卻在還完車貸、房貸後拿不出錢請代駕,即便滿身酒氣,也擋不住對生活的哭訴。
帶上面具,那個年紀輕輕的面龐,變成了警察、白領、醫護工作者,但他們其實不過還是一個孩子,也需要人疼,也希望下雨有傘,天黑有燈。
即便心中再有不舍,在需要自己去奮鬥的時候,也要義無反顧,帶上面具離開自己的家,是為了讓這個家更好。
這是一場屬於青年人的狂歡,卻不僅僅屬於青年人,很多六零後、七零後也在一個個小丑變身中找到心酸的自己。
即便生活已經天塌地陷,也要裝出風輕雲淡的樣子。就如同《裝臺》中的大雀一樣,即便已經知道自己已經得了重病,但為了生活卻讓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繼續努力賺錢生活。
每一個人都扮演著小丑來討好著生活,但每個人不僅僅在扮演著小丑,因為小丑就是自己,卑微卻值得尊敬的自己。
04.凡塵心語
2020年遠了,2021年來了。雖然過去的一年很離譜,卻讓年輕人成長了許多,多了很多對生活的思考,畢竟受傷與自嘲,也是一種長大。
在今年,也許年輕人依舊成為不了「後浪」,依舊在「打工人」的自嘲與「乾飯人」的奮鬥中徘徊,依舊要帶上面具去做一個堅強的「小丑」。
人間苦難,歲月不傷。不管怎樣,這一屆年輕人都不會停下腳步,無論再怎麼難,他們的生活都會繼續走下去,我們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