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的夏天
文/王有職
又是一年夏天,幾場雨後,河中的青蛙也擂響了戰鼓,蕩漾在村落間,給人一種豐年的念想。爽朗的笑聲,疾走的腳步聲,夾雜著清脆的蛙鳴,催生了股股麥香飄蕩。每次聽到蛙鳴,就像聽到盤旋在村頭的鄉音,就會想到轟隆隆收麥聲。等著我,等著我,聞聞麥香。
六一前,我回老家一趟,要幫年邁多病的母親收麥子。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將近八十歲的二伯。
二伯 依然如此,還是那樣強健、爽朗,似乎說不完的話。見了我,又說起今年收成如何好。像他這麼大歲數的人,在城裡,一定賦閒在家。想到如此,不免心疼起二伯,就問:「二伯,今年種了幾畝麥子,是否能幹起這麼重的農活?」說話間,河塘中的青蛙「哇、哇」叫個不停,似乎在說「好啊!好啊!」這讓聽力不是很好的二伯,聽著更加費力。他指著河塘中青蛙,嘴裡笑著,又指著自己的耳朵,表示自己沒有聽清。想到二十多年前 ,二伯聽到蛙鳴,總是唉聲嘆氣,撿起土坷垃,扔進池塘,池塘立馬變得平靜。如今二伯是不是讀到了「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裡說豐年」詩句呢?不再恨這位預言家了。
二伯告訴我,如今政策好了,有糧食補貼,又是機器收割,也買了農用電動三輪車,可以種好幾畝地。二伯又說自己只要幹得動,就不能拖累孩子,也可以活動一下筋骨。二伯還說,「家裡有糧,
心裡不慌」,「家裡有三屯糧,頂蓋三間房」。二伯拉著我,笑著讓我看看他今年打多少麥子,笑呵呵說:「我還可以種幾年地,吃的穿的不用你堂哥發愁,我身體硬朗著呢,平時也花不了多少錢。」
二伯的樂觀,讓我讀出了豐收是農民獲得幸福的良藥,也是農民戰勝一起困難的動力。
豐收是農民的希望,又何嘗不是各行各業的希望。
轉眼已是六月二十了,街道上,再現車水馬龍。有抑揚頓挫的叫買聲,有來來往往的鳴笛聲,有轟隆隆的機器聲,雖說沒有蛙鳴演奏,但足以唱衰疫情,讓人們感受到一份希冀。
歸來的路上,腦子裡再現家鄉的麥田金燦燦,二伯正在揚起金黃黃的麥子,在夕陽下微笑著,臉上像鍍上一層金色。
耳邊響起蛙聲一片,這鼓手一定擂起夏天的精彩,讓二伯一樣的人聽出美妙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