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人有九個人都嘗過胃難受的滋味,輕者胃脹泛酸,噯氣打嗝,重者疼到懷疑人生,起不來床。都說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養的關鍵更是要多加防範胃病的發生,日常生活中許多行為甚至飲食習慣都或許在默默的傷害著你的胃,而我們卻還不自知。
日常生活中「傷胃」的壞習慣:
1、邊吃飯邊看電視
吃飯看電視這個習慣,經常發生在一些獨居者宅男宅女或者是上班族,學生黨身上,一是吃飯時候覺得看電視可以「下飯」,二是一個人吃飯時候也不會覺得孤獨,但是你可知道這一行為深深的傷害了我們的胃,當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後,消化器官需要血液供應,以便順利地完成消化任務,但是如果你邊吃飯邊看電視就會使大腦活動,搶走了胃部的血液供應,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1、常吃重口味食物
重口味食物,吃起來很爽,能讓我們的胃口大開,但是經常吃一些高鹽食物就會使我們的胃黏膜造成損傷,一些鹹菜,醃製食物,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常吃會增加患胃部腫瘤的風險,日積月累,還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2、長期酗酒
經常酗酒會使高濃度的乙醇停留在胃部,導致胃黏膜變薄,容易引發胃潰瘍,嚴重還會誘發胃出血,一些高度數的酒精飲品,比如20°,每小時飲用超過100毫升,就會對胃造成損害了。
4、飲食不注意衛生
飲食不注意衛生,碗筷餐具不及時消毒,經常在公共場合吃飯,或者吃一些路邊攤,都會使胃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寄居在胃部裡的一種細菌,具有傳染性,感染上此類細菌,會使胃部發炎,潰瘍,嚴重者還會誘發胃部腫瘤,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日常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就會非常的傷胃,所以,我們在平時儘量不要去一些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店面吃飯,也不要喝生水,不吃生食。
5、三餐不規律
三餐不規律經常發生在一些司機,銷售,自由職業者身上,飢一頓,飽一頓,都會影響胃部的「作息時間」。胃酸和胃蛋白酶不能很好地中和,就會影響消化功能。
6、小病小痛不當回事
其實很多人都對胃部疾病抱著一個忍一忍的態度,忍好了就算是好了,忍不了就吃一些止疼藥,吃到不痛為止,然而,事實上,止痛藥真的不能隨便吃,身體發生任何不適,都是對你發出警告信號,請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能把小病拖成大病。
那麼生活中哪些行為可以保護我們的胃部?
1、細嚼慢咽
吃飯時儘量不要看電視,不要交談,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真相就是你吃飯時候說話交談,除了咽下去的食物還有很多氣體,日積月累就會出現噯氣,打嗝消化不良的表現。細嚼慢咽可以使食物在口腔中得到充分的研磨後,進入胃部可以減輕胃部消化負擔。
2、戒菸酒
尼古丁與酒精都會對我們的胃部造成負擔,尼古丁從肺部進入以後就會加入血液循環,會導致胃黏膜下血管收縮、痙攣,使胃黏膜出現缺血的情況。酒精會損傷胃黏膜,長期喝酒還會造成胃部出血,嚴重時還會危害生命。所以胃部不好的朋友,最好是能夠戒菸戒酒,保護胃黏膜,增強胃部消化功能。
3、吃飯吃八分飽
要想養胃不增加胃部負擔,每餐最好七八分飽,尤其是晚餐。如果吃得太飽就會使胃部負擔加重,導致胃內壓力升高,導致消化不良,食物就會反流到食管。所謂七八分飽的概念就是「可吃可不吃」不吃也覺得飽了的時候,就不要在吃了。
4、不要貪吃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會刺激脾胃功能,導致脾胃運化不周,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會導致腹痛,腹瀉。容易發生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