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大觀園之七|瀟湘館(一)|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大觀園最精華的一個建築就是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林黛玉喜歡,賈元春也稱讚,賈政都對這處地方讚不絕口。林黛玉作為冠絕金陵十二釵的人物,她住到瀟湘館實至名歸。當然,與別人的住所一樣,瀟湘館同樣承載了林黛玉一生的秘密。瀟湘館真正內涵,賈政都羨慕非常。下面聊聊瀟湘館以及林黛玉的一生。
(第十七回)於是出亭過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於是大家進入,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曹雪芹對瀟湘館描寫的很細,作者用「忽抬頭看見」,表明瀟湘館所處之處是一稍高處,面積不大曲徑通幽,遊廊蜿蜒而上,修建的巧奪天工。
有人會奇怪,林黛玉的房子為什麼只有兩三間。其實這是誤會,所謂「一明兩暗,兩三間房舍」並不是兩三間房,而是一正房兩廂房的設計,最少也要九間房。何況後院還有兩間退步,也是小房舍。瀟湘館的小是小巧,並不是真的功能上有缺失。
瀟湘館之美,在於自然,室內陳設不拘泥定式,隨著自然而建築叫「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與稻香村單獨開闢一塊地方以作田園的造作比較,更顯美感。何況其所在遍植竹林,梨花和芭蕉,又在牆下開了一隙。有活水靈泉,堪稱巧奪天工。不怪賈政眾人一見就盛讚「好個所在」!
瀟湘館在「千百竿翠竹遮映」之中,仿佛林中之美人,與林黛玉孤高性格相得益彰。而「瀟湘」之名恰恰來自這千百竿翠竹。
但是,梅蘭竹菊為古人四君子,大觀園詩社梅和菊都專門題詩,大觀園蘭花不多也罷了,竹卻一次沒有歌詠過。唯有林黛玉在「題帕三絕」第三首題過瀟湘館之竹,卻大有物是人非,鬥轉星移之意。顯然,瀟湘館之竹僅只屬於林黛玉。
據百科記載:舜父頑,母嚚,弟劣,曾多次欲置舜於死地,終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脫險。舜繼堯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後舜至南方巡視,死於蒼梧。二妃往尋,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淚染青竹,淚盡而死,因稱「瀟湘竹」或「湘妃竹」。
湘妃淚灑青竹為斑,與林黛玉整日流淚相契合。瀟湘館多竹,當初賈元春省親對此處也讚不絕口,推為大觀園各處景色之首。並據「千竿翠竹」賜名「瀟湘館」,取的也是瀟湘妃子斑竹故事。嚴格來說故事是個悲劇並不吉利,取「瀟湘」之名,大有作者暗示林黛玉的結局之意。
林黛玉對瀟湘館情有獨鍾,一聽說能分到大觀園去住,他就選定了瀟湘館,依據也正是愛那「千百竿翠竹」。而瀟湘館本就是曹雪芹為林黛玉所設計,美則美矣,卻暗示了林黛玉最終的悲劇結局。下文將具體講一下曹雪芹借瀟湘館和瀟湘妃子對林黛玉一生的隱喻。
以上觀點基於《紅樓夢》前八十回為基礎,八十回後續書僅供參考,不作評論依據。文中觀點為君箋雅侃紅樓主觀理解。線索都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見仁見智,多歧為貴。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文/君箋雅侃紅樓」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都有新內容更新。歡迎收藏,歡迎轉發,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紅樓夢》程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