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被公認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書中眾人的名字和住處與人物的性情與命運的契合更是達到了渾然一體的境界,吸引了無數人反覆品讀與回味。
近日再讀,想分析一下曹公是如何用心良苦地暗示林黛玉的性情和命運的。
(1)前世
林黛玉的前世是絳珠草。絳:紅色,絳珠也就是紅色的珠子,暗示著血淚,寓示著林黛玉愛哭的性格特點和她「淚盡而逝」的悲慘結局。也是對曹公關於《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這一評價的呼應。
(2)名字
之前逛貼吧,看到有這樣的疑問:林黛玉前世是絳珠草,住處是瀟湘館,也不喜愛金玉之器,名字裡為什麼有一個跟性格毫無關係的「玉」字?
林黛玉這個名字,大有深意。而曹公給女主角取這個名字,至少有以下幾層寓意:
第一,林黛玉的父親,是出生書香世家的林海,表字如海。學海文林,是林如海名字的來由。黛玉的前身是一株「絳珠草」,下凡為神瑛侍者「還淚」。絳珠草投生為林如海之女,故姓林。
而且絳珠仙子(黛玉)長在「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為什麼是「靈河岸」?為什麼寶玉的玉是「通靈寶玉」?林,其實是靈啊!暗示了林黛玉雖不像薛寶釵戴著金鎖而來,但與賈寶玉心靈相通,靈魂相縈。
第二,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黛玉,其實就是黛石。《紅樓夢》中有《終身誤》一詞: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第三,林黛玉,何嘗不是林待玉呢?她的一生,註定是等待和辜負的一生。正如《枉凝眉》所唱: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3)住處
林黛玉住瀟湘館,薛寶釵住蘅蕪苑,這兩個地名只要細細一品,便要拍手稱絕。
先說蘅蕪苑,即恆無緣,暗示了薛寶釵「金簪雪中埋」獨守空閨,受盡冷落的命運。她這一生的可嘆可憐,就在於「蘅蕪苑」三個字。她端莊典雅,堪稱第二個賈元春,偏就無緣選秀;她守禮大方,是公認的好兒媳,終是無緣嫁給寶玉,成了親也是孤身一人。
跑題了,回到林黛玉的瀟湘館。
瀟湘館,即消香館,暗示了林黛玉「玉殞香消」的結局。
其次,瀟湘,即翠竹。翠竹纖細修長,仿若林黛玉纖巧婀娜的身段和弱柳扶風的步態;翠竹不與群芳為伍,永遠清秀質樸,與林黛玉不事濃妝及清高孤傲的性格相契合。
再次,瀟湘即湖南的瀟水與湘江,泛指水,暗示黛玉愛哭。瀟湘也有哀傷、悲愁之意。
最後就是「湘妃」所代表的文化意境。湘妃就是瀟湘妃子——娥皇女英,傳說是舜帝的妃子。舜帝南巡死於蒼梧之野,二妃尋至瀟湘之地九嶷山,哭泣的淚水染紅了竹子。這種竹子就是文學界津津樂道的斑竹、淚竹,亦稱湘妃竹。
(37回)探春說:「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瀟湘館,她又愛哭,將來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她作瀟湘妃子就完了。」
「斑竹一枝千滴淚」,竹也映襯著「瀟湘妃子」對愛情的執著與以淚洗面的悲劇命運。劉禹錫有詩「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一句,更是林黛玉日常生活的真是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