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裡各位姑娘們,各安一方,賈寶玉的怡紅院,林黛玉的瀟湘館,薛寶釵的蘅蕪苑,李紈的稻香村,還有探春的秋爽齋,迎春的紫菱洲和惜春的藕香榭。一方院落一種美人,一種環境一種性格,一幅牌匾一種命運,曹公在這大觀園裡用盡心思,為每一個美人都安置了所最合適的住所,與性格、命運「剪不斷,理還亂」。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林黛玉的住所——瀟湘館,瀟湘館題的匾額是「有鳳來儀」。
黛玉為何鍾情於瀟湘館呢?且看原文的描述,書中第十三回,寶玉問林妹妹「你住哪一處好?」林黛玉笑道:「我心裡想著瀟湘館好,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偏愛這一處的幽靜,更有兩邊的主子夾著小路,竟有一種「曲徑通幽處」的嫻靜與幽深,這也正是黛玉孤僻安靜的環境映照。
瀟湘館的匾額是「有鳳來儀」,曹公將林黛玉安置在這「有鳳來儀」之處,又有何居心呢?元春省親至大觀園對「有鳳來儀」讚不絕口,推它為大觀園之冠,並賜名「瀟湘館」。「瀟湘」二字可是大有講究,《山海經》中有: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帝之二女,特指帝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
在集海棠詩社時,探春又為林黛玉取名「湘瀟妃子」,也正是應了「瀟湘館」之名,和那「娥皇女英」之名。這「瀟湘妃子」的名號也就只有黛玉能配得上了。
探春曾這樣說:當日娥皇女英灑淚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瀟湘館,他又愛哭,將來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他作『瀟湘妃子』就完了。」大家聽說,都拍手叫妙。
心思縝密的曹公真是下筆如有神,只這一處瀟湘館就用了這麼多心思。探春所言極是,瀟湘館裡種滿了竹子,而黛玉又愛哭,這剛好暗合了娥皇女英的經典,這也正是黛玉淚盡夭亡的一種命運暗示。
瀟湘館的格局,在賈政觀覽大觀園時寫得非常詳細。書中寫到: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裡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道:「好個所在!」 於是大家進入,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從裡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縱觀瀟湘館的格局,翠竹,流泉,梨花、芭蕉,真是好不茂盛之處,又有曲折遊廊,小而精緻,花草樹木環繞,幽靜典雅,真是透著一股仙氣,想必瀟湘館也只有林妹妹能住得上。所以就連脂硯齋也說:此方可為顰兒之居。
瀟湘館暗合瀟湘妃子之意,瀟湘妃子是「寶黛之戀」的一條暗線,又有「有鳳來儀」之匾,有鳳來儀,顧名思義,究竟是什麼鳳呢?這恰好揭開林黛玉遠嫁做王妃的結局。書中第七十回賈母生日之際,賈探春被南安太妃選中而遠嫁和親,而探春作為趙姨娘的庶出女兒,卻被嫌棄身份太低,那麼能嫁作王妃就只能是林黛玉了。這正好就契合了「有鳳來儀」之意。
黛玉選瀟湘館,因這裡有竹子。黛玉愛竹,象徵了她的高貴品格,也暗示了她的命運。林黛玉的才情展露於十二金釵之中,正如這瀟湘館也是大觀園內那極好的一方院落,瀟湘館裡幽靜清雅,正如黛玉孤傲不群的性格,極清靜的竹林曲徑,迎合林妹妹體弱多病的身態,此處對於林妹妹來說,幽靜養心卻不養身,又有「瀟湘妃子」之說,這淚花兒也快要流盡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