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設計師關注:香港霓虹正發出死亡訊號

2021-02-19 廣告人情報局


軒尼詩街道夜景 | Keith MacGregor上世紀的香港,軒詩尼街道旁:一幢幢高聳大廈間各色霓虹閃耀,轟鳴交錯的公車忘情行駛,將這片喧囂的 "曖昧" 甩在身後。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座城市有多繁榮性感,且看她入夜後有多少霓虹普照。霓虹燈傳達的視覺信息,在港片特有的鏡頭語言下尤其展現地淋漓盡致:《重慶森林》、《墮落天使》,王家衛電影中各色招牌勾勒出香港的街道和社區,散發著紙醉金迷的氣息。然而隨著 LED 燈的日漸流行普及以及香港建築條例的規則制定,這種夢幻天堂般的日子,漸漸畫上了休止符。森美餐廳巨型安格斯牛霓虹招牌在 2015 年被拆除
灣仔莊士敦道,1976 | Keith MacGregor那時的 "東方之珠",視覺符號無處不在,各類廣告標識滲透、植根於香港的每個角落。90 年代後期,港島 10 幾公裡的海岸邊,光是近百平米的巨型霓虹燈招牌就有 40 多塊,中小型的霓虹燈招牌更難以計數,蔚為奇觀。大量的商鋪招牌風格迥異,以不同材料製作、不同時髦方式展現,揭示了此地的繁華昌盛。這些符號代表了香港的身份和美學氣質,然而隨著千禧年政策清拆計劃實施,星羅棋布的氤氳氣息日漸暗淡,成了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Photo by James Walsh | Unsplash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譚智恆先生專注研究文體排版設計與信息設計,他在《溝通的建築:香港霓虹招牌的視覺語言中》一文中探討了香港霓虹招牌視覺特色。1977 年,建築師 Robert Venturi 等人發表了一篇題為 《Learning from Las Vegas》的建築論文。他們探討本土建築,並不是研究建築物的實體,而是空間裡的文字與視覺溝通元素。1970 拉斯維加斯霓虹燈牌 | WiKimedia
" Las Vegas 的建築風格與符號是反空間的,是溝通於凌駕空間之上的建築。" 對 70 年代以汽車作為移動工具的 Las Vegas 來說,人們的活動隱藏於千篇一律的建築中,所以需要更大、更誇張的招牌,以求引人注目,並增強地方特色屬性。相比 70 年代的 Las Vegas,香港的都市建築發展軌跡頗為不同。香港的人口密度比賭城高得多,而建築與都市規劃傾向以行人為中心。行人經常與車輛擦身而過,店鋪盤踞著地面及不時佔據以上幾層樓面,而基座以上則往往商住兩用。在這種情況下,層層疊疊的招牌、種種瑣碎的細節和與人溝通的裝置,讓乏味的街景變得統一而充滿樂趣。這種統一感並不是來自正兒八經的、以形式化重複建築元素來建構的建築方法。即興發揮的凌亂感帶來的發展與變化,大膽地顛覆了原有的建築架構。

《古惑仔》中幫派團體大合照需要霓虹加持

這種「附加」方式,表現在香港人大膽創新地運用招牌作招攬,寄生附著於樓宇上。雖然香港的招牌經常給人不拘一格的混亂感覺,但當仔細觀察下,招牌如何在城市中展現卻有一套基本的模式。譚智恆教授分析各類招牌與樓宇、行人和城市環境之間的互動,建立了一套分析架構:根據它們安裝在樓宇的三種位置,分為在建築物上伸延、在建築物外牆以及在店面這三大類。這些種類的招牌以不同的方式重複出現,遍及城市各處。通過此分析架構,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招牌的各種維度:包括視覺表現、字體、設計、美學價值、內容要求、建造模式、觀看距離、與城市的互動等。憑藉最簡單、明了的方式,用商店的名稱字號作為視覺 "承載",去描述產品或服務性質。霓虹招牌的空間局限性,使得字體的風格與信息的鋪陳同樣重要。以字體作為溝通媒介,為的不是將具象的圖畫融入字形中,而是要清晰地表達字面意思,並營造特定氛圍。

多謝惠顧 請再光臨 | Pinterest

不同的字體風格可引起不同的聯想:可靠、傳統、獨特等。字體並不是純粹的藝術表現形式,而是受制於技術因素,例如製作方式與物料,並顧及實際條件,包括文字的可讀性、比例、觀看距離。此外還要考慮當時的美學潮流以及視覺傳統如何得以傳承。整體來說,霓虹招牌除了營造視覺印象,還要能讓人快速理解內容,霓虹招牌設計的關鍵在於此:路上的行人和車上的乘客沒有充裕的時間去解讀複雜的視覺及語言訊息。好的霓虹招牌,用字與視覺形式大多十分簡潔,並予以適當的留白,從遠處觀看時,信息也不至於混雜不清。Photo by 黃子劍(@ chiugorrr )另外漢字非常適合用於霓虹燈這種媒介,尤其是書法字體。直到 90 年代後期,書法字體仍然常見於霓虹招牌。雖然某些字體的筆畫結構或潦草字體在製作上為工匠帶來巨大的困難,可是書法字體仍是商家展現  "個性" 的不二之選 。在霓虹招牌中,楷書向來是主要的中文字體選擇。楷書源於漢朝,盛於唐朝。歷代書法大師的模板經常有招牌工匠臨摹。楷書有不少類型,在香港北魏體一直是最流行的,常用在霓虹和其他類型的招牌北魏體能在招牌上大行其道,已故本地著名書法家區建公(1887–1971)功勞頗豐。跟正楷比,北魏楷書的筆觸重且筆畫的粗細對比少,收筆和轉折處較誇張,筆畫突出,令字形容易辨認。北魏楷書雖然不如唐代正楷秀麗,但卻豪邁奔放、古意盎然,同時又講究實際,因而廣泛用在各行各業,包括餐廳、藥房、當鋪等。近年來,數碼字體開始取代書法,效果卻不盡人意。大部份數碼字體是為小尺寸印刷品而設計,將之直接放大至如建築外牆般極大比例時,自然失去視覺震撼。香港招牌的中文字具備各門各派的書法風格,英文字的風格則較簡單。大楷字母用於建築物和招牌上的文字在西方有悠久的歷史,感覺莊重,有碑文的特質。用在中英混合的招牌裡,英文字大多用狹窄的無襯線體,跟中文書法有明顯對比。因中文店名通常比英文短,較小而壓縮的字體也能把兩種文字的尺寸拉近。另一種常見於霓虹招牌的英文字體是各式各樣的草寫字體。招牌的英文字以這些方式跟中文書法結合,或許視覺上不大協調,但卻充滿本土特色,代表著某個時代的風格。幾何結構的中西字形在 30 至 60 年代曾經風行一時,主要因為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在上海盛行。這種風格的文字較為容易以霓虹光管制造。但正如所有潮流一樣,這種風格的霓虹招牌在香港已經所餘無幾。筆畫處理辦法:單鉤、雙溝、雙溝加中線、雙溝加多中線、平行線
不論中文或英文,霓虹光管的字形皆以單鉤或雙鉤方法呈現。字體高度少於五十毫米時,雙鉤法並不可行。非常巨型的字體,可以在筆畫中間加上單線或多條線紋,或以平行線填充,以增強視覺效果。霓虹與其他種類的招牌塑造著香港的城市經驗:不單透過視覺語言,而且也與建築、城市肌理和人們的生活親密互動。Photo by Dan Gold | Unsplash霓虹是一種可塑性極高的媒體,在香港不但承傳了其北美故鄉的美學特質,還繼承了中文書法的豐富傳統,這些都歸功於本地一群大膽創新的霓虹工匠和設計師。凡此種種,為香港帶來獨一無二的本地視覺文化,創造出今天我們所認識的香港城市經驗,難忘且意義深遠。Photo by 黃子劍(@ chiugorrr )過去十多年,香港霓虹招牌的數目持續下降。霓虹招牌發放的柔和燈光,一度為街道營造了性感浪漫得近乎超現實的景觀。從前,五花八門的霓虹招牌,代表著獨立經營、風格迥異的個體小商戶,如今已漸漸被連鎖店與國際品牌取代。新的招牌往往是了無生氣的巨型噴繪海報,上面滿是超寫實的人像與消費品,覆蓋著建築物的整堵外牆。它們在鎂光燈照耀下,晝夜不分,卻絲毫沒有給過往的行人留下半點想像空間.

【自動排孔插件】CDR X4--X7插件LEDTOOL免費下載

公司形象牆前臺547款效果圖 【乾貨收藏】

【素材】掃黑除惡打擊犯罪海報展板分層psd廣告設計背景模板素材

相關焦點

  • 香港手作|霓虹招牌
    《香港年報1964》寫道:「成千上萬的霓虹招牌照亮了街道,以五光十色傳遞著各種訊息。」  其時本土創作的招牌滲透了1930至1940年代西方視覺文化的影響,低製作成本亦為設計師提供了無限嘗試與創作的空間。    1986年由高志森編導的《痴心的我》當中,霓虹為天台浪漫戲提供高高的紅色背景,充當野性慾望上演的城市舞檯燈光。知名導演王家衛的電影世界裡,總是刻意藉助霓虹捕捉香港的城市特色。
  • 從平民街區步入藝術殿堂──香港霓虹故事
    隨著時代變遷,市場上出現了LED等更平價的代替產品,香港的霓虹燈也從大型霓虹燈廠的大量出產,逐漸變成幾位霓虹燈師傅的手工製作。不過,在過去幾十年裡,多得王家衛、雷德利 • 斯科特(Ridley Scott)等著名導演通過鏡頭,將香港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帶到了全球觀眾眼前,這些經典的電影畫面也激發了新一代藝術家、設計師和歷史學家們,竭力保留城中的霓虹色彩。
  • 韓國瑜新北造勢爆場發出的訊號
    香港中評社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9月8日在新北市造勢大成功,主辦單位宣布現場湧進35萬人,在現場的人都一致認同「這場面非常震撼
  • 死亡遊戲「藍鯨」潛入香港,比死亡更可怕的竟是......
    >有香港網民更在「名校Secrets」描述了「藍鯨」遊戲一些細節,聲稱「玩家」一旦中途退出,「管理員會將你裸照公開」,形容這是個「無回頭路」的遊戲。可見,剛滿20的他心理發展也尚未健全,一個人完成了「任務」,他就更期待下一個、下下一個「玩家」去完成這些「任務「,來滿足自己變態的快感,拿他人的生命當兒戲。
  • 香港霓虹招牌的 視覺語言(上)
    到過香港的遊客,壯麗的夜景必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有人說要知某城市有多繁榮富庶,且看她入夜後有多光亮。到過香港的遊客,壯麗的夜景必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自五十年代起,「東方之珠」這稱謂就成為了香港的同義詞。生動活潑的霓虹招牌,令人聯想起種種浪漫情懷,是「東方之珠」稱號的代表符號。霓虹招牌勾勒出香港的街道和社區,為城市注入動力。
  • 中風前身體發出的七大「求救訊號」,你都知道嗎?
    但其實中風發生前,我們的身體就已經給我們發出「求救訊號」了,我們是否有接收到呢?今天阿輝就來跟大家說一下中風前身體所發出的「求救訊號」是什麼,讓大家可以做好預防工作。中風前身體發出的七個訊號中風是突然之間暈厥、有可能會引發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等這些表現其實都是腦血管疾病。
  • 為什麼人人都愛霓虹色?
    亮麗炫彩的霓虹色,是當時消費文化的一個註腳。如果要選取一個參照點,沒有什麼比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中城的54俱樂部(Studio 54)的崛起更具有代表性的了。《香港年報1964》曾寫道:成千上萬的霓虹招牌照亮了街道,以五光十色傳遞著各種訊息。到六、七十年代,霓虹燈在美國等西方城市全面衰落時,霓虹燈反而在香港形成一股熱潮。從邊緣的小飯館、曖昧的小旅館到大型百貨公司、高級夜場,一時間全都成為霓虹燈的擁躉。
  • 網傳「過勞死八大訊號」 醫生闢謠稱是「亞健康」
    溫州網訊 深圳36歲IT男坐馬桶上猝死、杭州26歲麻醉規培醫生猝死……日前,一份關於「過勞死八大訊號」的帖子進入網絡熱門話題榜,有人對號入座引發忐忑。然而,臨床心內科專家卻表示,年輕人猝死事件的主因並非過勞,而是心臟或血管方面的基礎性疾病所致,「過勞死八大訊號」是身體「亞健康」的表現,只說明身體疲勞了。
  • 不輸歐美的時尚設計,這3個香港設計師品牌絕對值得你留意!
    其實每季的時裝周,除了國際大牌系列值得大家關注外,天橋上的新星也是亮點之一。看過今年紐約時裝周的你,又有沒有注意到今年有三大香港品牌登上了國際時裝舞臺?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帶領下,HEAVEN PLEASE+、SUN=SEN及HARRISON WONG這3個風格截然不同的香港時裝品牌今季參與了「Fashion Hong Kong」紐約時裝匯演,向世界展示了香港設計師獨特的美學與創意。
  • 《心動訊號》戀愛套路靠不住
    不過,等我看完一集後,怎麼感覺更心塞了?為什麼喜歡的人,突然再也不回我的消息了?為什麼發展順利的對象,突然要和我分手?通過通訊軟體,真的可以將心意準確轉達給對方嗎?我又真的get到了對方話語之間的弦外之音嗎?開局五分鐘就拋出了戀愛關係裡的亙古難題,毫無意外地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
  • 香港五大知名街景!旅行者到訪都會駐足拍攝的霓虹燈光!
    在旅遊的路上,我們總會拿起相機或手機,隨時留下每個時刻的回憶,而說起中國香港,許多人都會對於街邊熱鬧非凡的霓虹燈光記憶猶新,夜幕降臨時亮起的繁華景色,也因為時常出現在香港電影中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回透過旅居香港的英籍攝影師 Keith Macgregor 在網路上分享的一系列街景相片,再一次引起熱烈討論
  • 你必須要懂得狗狗的安定訊號!
    立即關注即可免費訂閱狗狗知識大全,添加客服lingyun1949,進邊牧交流群狗狗不會說話但會通過肢體語言給我們準確傳遞信息。想要養好一隻邊牧伴侶犬,了解狗狗的行為,讀懂安定信號是必不可少的!狗兒在以下狀況可能會打呵欠:有人朝著牠彎下腰、發出生氣的聲音、家中有人破口大罵或爭吵、在獸醫院、有人直接衝著牠面前走近時、當牠開心期待處於興奮狀態時(例如快帶牠出門散步時)、當你要求牠做一件牠不想做的事時、當訓練時間過長令牠疲累時、當你不要牠去做某事而喊:「不可以!」時,還有其他很多狀況。
  • 為什麼要在霓虹消失前,再去一次香港?
    當我闖進九龍半島那些陰暗狹窄、霓虹閃爍的街道,科幻電影裡的賽博世界一下子湧進腦海——我覺得,我真枉費來了一趟。 世界上幾乎所有賽博朋克故事都有香港的影子,從吉布森和史蒂芬森的小說,到《銀翼殺手》,再到《攻殼機動隊》。為什麼那個賽博朋克的幽靈,唯獨寵愛這座東亞城市?如今被購物天堂的繁華所掩蓋的香港,那些科幻經典的靈感來源是否依然存在?
  • 世界著名設計師們推薦的香港餐廳
    除了購物,香港最值得關注的點,恐怕當屬美食。
  • 冬日|霓虹生活集錦
    大家好,這裡是不定期更新欄目《霓虹生活集錦》。《集錦》資訊全部整理自網際網路。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個欄目,了解日本人日常,搞笑的一面。
  • 《霓虹惡魔》——Love it or Hate it
    事實上,《霓虹惡魔》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與《小時代》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是刻板生硬的人物形象,還是莫名其妙的狗血劇情,甚至嬌柔做作的臺詞都像是出自一人之手。而說到臺詞,《霓虹惡魔》的臺詞水平之低,甚至可以讓人想到那部現象級爛片——託米·韋素的《房間》。
  • 港式懷舊:探索塵封的香港霓虹文化
    ‍‍‍‍‍‍‍        這幾天對於品嘗各類港式茶餐廳的興趣頗豐,本來想寫一些對香港老電影的記憶,但是回顧了一些老電影的照片,思緒都已經沉浸在對香港霓虹廣告牌文化的熱愛
  • 科學發現- 安定訊號真的是訊號?真的有安定作用?
    翻譯:黃薇菁(Vicki)譯文出處:動物的事‧響片訓練隨意窩部落格  安定訊號由挪威訓犬師吐蕊魯格斯(2005)提出,描述狗狗用來設法安定情勢的一些行為,對群居動物而言,擁有能夠解除潛在緊張情勢的溝通方式很重要,成員間持續衝突將弱化群體,因為它提高受傷的風險,也有礙未來合作。不過安定訊號真的是訊號嗎?真的具有安定作用嗎?
  • I'm not OK,Vast & Hazy發出求救訊號丨草臺福利
    ○ 2018年6月發行「求救訊號」專輯,依舊保持獨立精神,兩人一手包辦詞曲,並分別擔任專輯企劃與製作統籌。○ 7月臺北求救訊號專場演出擠爆樂團指標殿堂臺北Legacy,演出後佳評如潮,歌迷紛紛在社交軟體上分享自己在演出時被狠狠觸動,淚腺潰堤後靈魂仿佛被洗淨得徹底。
  • 印象深刻的賽博朋克香港要消失了?只有不到10個霓虹招牌能夠保留下來
    而在香港,霓虹招牌幾乎出現在每一部港產電影中。在本已擁擠的街道上,添上五光十色的廣告牌,是香港那麼多年來市井生活的寫照。不過,朋友們有沒有想過,這是香港正在消失的夜景呢?賽博朋克的港風夜景有人說,香港街道的夜景是最賽博朋克風的。從80、90年代的港產片到當代的科技電影,香港霓虹招牌似乎從未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