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越來越像個透明人了;
真不知道戀愛還有什麼意思;
他真的沒有以前那麼在乎我了。
……
這些學員抱怨的問題,都讓我意識到,不僅僅是在婚姻裡男性會缺席,在戀愛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也已經陷入了疲憊的喪偶式戀愛。
沒有心跳加速的曖昧,也沒有了總是想膩在一起的甜蜜,對約會提不起任何興致,連吵架都覺得累。有一點點想換個對象,但又沒到不分不行的程度。
「牽手的時候覺得像左手握右手,我們之間,到底還算不算談戀愛?」
但是,對彼此過分熟悉,從來都不是分手的真正原因。
大家好,我是無月情感挽回導師炎炎,喪偶式戀愛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維持戀愛的成本也越來越大,似乎很多來求助的學員都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愛不起來了。他們沒有分手,但是在我看來,這樣的現象比分手還要讓人絕望。
我們究竟要怎麼樣才能經營好一段關係,讓彼此之間的甜蜜在感情即將破滅的那個階段回歸?為此,我觀察了幾對瀕臨分手的情侶之後,發現了親密關係中我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希望你也能知道自己的問題究竟在哪裡,尤其是異地戀人。
愛情這回事,真的有保質期嗎?
面對戀愛危機,要做些什麼才能挽回激情?
電影《那些愛人》裡,Mary 和 Michael 結婚多年,他們對婚姻有著同樣的失望,恨不得對方就是個透明人。但是顧忌到兒子,他們並沒有離婚。
只是他們都出軌了,有了各自的情人,找到了新的快樂。
新的刺激、新的愛人,這一切都讓他們懂得享受生活,加上情人的強烈要求,他們決定等兒子回家,攤牌離婚。
然而確定要離婚的那天晚上,Michael 竟然在半夢半醒中親了 Mary 一下,Mary 則給了他一個擁抱。清醒過來的時候兩個人都飛快彈了起來,背對背坐在床上懷疑人生。
明明是因為激情褪去才離婚的,為什麼此刻竟然又對伴侶重燃愛火?
他們突然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是不愛了,只是把愛當成了親情,把親情當成了習慣。在厭倦了和情人每天的相處和步步緊逼之後,他們開始背著情人,「出軌」自己的原配,和對方重新談起了戀愛。
對於 Mary 和 Michael 來說,出軌也許能給他們帶來暫時的刺激,但如果把情人變成老公老婆,生活久了之後,還是一樣會厭倦。
心理學博士 Markway 說:「當一段關係步入穩定期時,人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段關係出了什麼問題。但如果這只是長期關係中的正常減速呢?」
在很多人的概念裡,戀愛是有保質期的,到期感情不變淡、不分手的情侶一定有問題。
但如果不把對方的存在當成習慣,那麼愛情就不會有超出保質期的一天。
人們都說感情是需要經營的,戀愛和婚姻都一樣,但經營一段感情,恰恰是需要我們生活中最欠缺的新鮮感和激情。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認為,愛情中有三個重要因素:激情、親密和承諾。
當你習慣了一段感情,把對方當成親人時,戀愛危機就來了,因為激情消失了。
尤其是生活耗費了你大量的精力之後,可能再也不想在另一個人身上投入時間去做每天都一樣的事情了,女生想的是,逛街為什麼要帶上他?反正他又不會和我分手;男生想的是,打遊戲為什麼要回她電話?反正她最多只是說我兩句。
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極大幅度地減少「不必要」的精力支出,比如,減少與伴侶的聊天次數,不會再花耐心去聽對方講的故事,吃飯時各玩各的手機,甚至希望對方短時間內消失,好讓你專心把方案寫完。
正如《2018 中國職場青年感情狀態調查報告》中,提到的「精神異地戀」一樣:
目前,有 23.7% 的年輕人正處冷淡的精神異地戀中。
45% 的年輕人每周通話最多的人是快遞小哥;
73% 的人認為伴侶總說「多喝熱水」是一種冷暴力;
59% 的情侶因為住得太遠,工作日從不見面。
情侶就算同居,不是加班就是出差,基本見不到幾次面。
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正在逐漸失去愛的衝動。
為什麼只是異地戀的你們,卻活出了半個地球的時差,你們之間已經不會像熱戀的時候一樣隨心所欲地聯繫對方了,總想著ta可能在忙,等ta有空聯繫我吧,結果就是兩個人都在等對方空下來。
你不知道他最近在看什麼電影,會因為哪一首歌而感動。
再好吃的料理天天吃都會膩,更何況身邊每天都有新菜上市。有什麼八卦心事,也只想到找好朋友說,越來越抗拒和伴侶親近,更沒有X生活的心情。
到最後,兩個人的連接感就變得非常弱。
為什麼談得好好的戀愛,好像總有一天會過期?
那是因為,我們在戀愛的過程中,都會擁有適應能力。
就像你和男朋友第一次擁抱時會覺得心跳加速,很有安全感,但是當第十次,第一百次擁抱時,這個行為就變成了習慣,再也無法激起波瀾。
所以,當行為不變的時候,你的感覺會越來越麻木。
對伴侶過分熟悉,是一個很表面的原因。能不能在熟悉後還能找到新鮮感,才是一段感情能否持續的關鍵。
很多人談戀愛的誤區,就是兩個人戀愛得差不多就成了,結果分手了又把鍋推到了「七年之癢」身上。
當你覺得, 戀愛不如單身來地舒服時,也就是時候改變一下了。
首先,確定自己還愛不愛對方。是因為適應了覺得厭倦,還是已經到了連接觸都覺得噁心的地步?這一點直接決定了要談還是要分。
其次,不要害怕自我暴露,有什麼感覺都要好好說出來。
心理學上說,自我暴露是人際關係深度的標誌。但一般人們都只傾向於把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而另一面只會留給最親密的人。反之,如果你從來都沒有展示過真實的想法,把失落的感覺都藏起來繼續裝作沒事,對方也一樣會感受到「不被信任」的感覺。
有人可能覺得,親密關係應該是我什麼都不說,你就知道我在想什麼,那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認知。一旦產生這種感覺,就要立即打住,認真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再把要的東西說出口。
比如,「你根本都不懂我,算了,不和你聊了」,可以改成「我今天不舒服,你都沒有注意到,我覺得很失落」。
戀愛關係變淡,是從不再願意說出心聲開始的。
覺得他不夠以前吸引了,不想和他說話,安慰自己同居生活都是平淡如水相敬如賓,其實都是拒絕交流的表現。
最後,要在一起找新鮮感。
不要每個周末都是一成不變見面吃飯說再見,偶爾也抽點時間,去看一場音樂劇、去旅行、一起打一個新遊戲,給生活帶來新的變化。
羅家英和汪明荃相戀 30 年,60 歲時才決定結婚。但他們還是會像年輕時候那樣約會,去國外旅行自駕遊;情人節如果有戲拍不能在一起過,就會約定那天一起放假休息,隔空陪伴。
羅家英說,愛情保鮮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讓生活充滿新鮮感和期待感。
知乎上說,一個人最好對伴侶保有 30% 的神秘度。
神秘度不是讓你去隱瞞事實,而是在你和伴侶已經熟悉了對方的每一寸每一個角落後,再去提升自己。比如,去學做一個新的菜式煮給對方吃;去鍛鍊身體,等下一次見面時讓她 / 他眼前一亮。
這是逃離費希納定律,防止戀愛變成一潭死水的關鍵招數。
戀愛,是需要練習的。
當第一次的體驗都變成了重複的無聊,當一段關係走向平緩時,你可能會想快點分手找一個更好的。
但或者,「再愛一次」會有不同的可能。
體驗都變成了重複的無聊,當一段關係走向平緩時,你可能會想快點分手找一個更好的。
但或者,「再愛一次」會有不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