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想宣告母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黑龍江大慶法院首例依照《民法典...
因母親意識長期處於朦朧狀態為報答母親養育之恩兒子想宣告母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於是向法院提出申請……《民法典》正式實施後黑龍江大慶法院首例判決來了!2021年1月12日,伊先生向大慶高新區法院申請依法宣告其母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審理情況案件受理後,大慶市高新區法院開通綠色通道,為伊先生優先立案。鑑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主審法官魏彤決定運用「雲間」網上庭審系統遠程審理此案。經法院訴前委託鑑定,確定被申請人張老太太為器質性精神障礙(智能損害症候群),目前無民事行為能力。
-
父親長期臥病在床,兒子想要宣告父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父親長期臥病在床,兒子想要宣告父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父親長期臥病在床兒子想要宣告父親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2021年1月8日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完成了兒子的心願
-
今日說「典」系列答題(5) |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什麼形式?
今日說「典」系列答題(5) |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什麼形式?獎品:《民法典》一本(32開)每日從留言區的正確答案中抽取一人。獲獎人員請將姓名、手機號、地址發送到「法網觀懷」公眾號後臺。
-
民法典學習之12:公民在民事活動中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的民事責任
一、什麼是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三、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
-
《民法總則大眾讀本》有聲讀物 | 哪些部門有權認定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附漫畫】
根據法律規定,只有法院才能在利害關係人的申請下,認定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他部門或個人無權作出上訴認定。《民法總則》第24條第1款規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係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
什麼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什麼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新頒布的民法總則規定:在我國,年齡滿8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這是什麼意思呢?不滿8周歲的人,法律上又是什麼意思呢?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法律上又是怎麼規定的呢?我國刑法中,有14周歲以下的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這又是什麼意思?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又是什麼意思?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是什麼意思?
-
以案說法·女性維權課堂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被配偶虐待,可以提...
以案說法·女性維權課堂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被配偶虐待,可以提離婚嗎?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係
-
繆宇:論未成年人的民事責任能力|中德私法
民事責任能力肯定說論者則是從體系效應來指明民事責任能力制度的價值[7],但是這種解釋實際上抹殺了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兩者在判斷標準上的區別[8],民事責任能力似乎失去了獨立的意義。對此,立法者解釋到,「過錯的前提是行為人有意思能力,如果行為人喪失了意識,就無過錯可言。」[81]換言之,在《侵權責任法》框架下,就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礙者而言,不存在討論其是否具有民事責任能力的空間,我們充其量能得出這一結論:僅在加害人是成年人時,才有討論民事責任能力的餘地。
-
每日一「典」:什麼是非法人組織?
每日一「典」:什麼是非法人組織?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零二條。非法人組織如何從事民事活動?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
-
【每日一「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 學習民法典之76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4. 13歲的小剛在媽媽網購時偶爾看到付款密碼,他用媽媽的手機看直播,一時衝動私自給主播打賞8萬元,媽媽事後發現,能追回打賞嗎?答: 要求退回打賞有法律依據。
-
(民事行為能力)
小強年方十二,顯然在8-17的區間內,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十二歲的孩子花五千塊錢買了一個手辦,顯然不屬於和他「年齡、智力相符合」的事情,小強這是被賣了還在幫著數錢呢,多實誠一娃呀。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年齡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0-7歲的兒童,他們沒有任何獨立作出法律行為的能力,一切法律行為都需要代理人進行代理。
-
你知道《民法典》對民事主體——法人,有哪些規定嗎?
民法典規定了法人的定義、成立原則和條件、住所等一般規定,並對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特別法人三類法人分別作了具體規定(《民法典》第一編第三章)。《民法典》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
每日一「典」:不可抗力情形下免責
每日一「典」:不可抗力情形下免責 2020-12-24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讀一「典」】(朗讀者:王軍)
【每日讀一「典」】(朗讀者:王軍) 2020-11-13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讀一「典」】(朗讀者:周敏)
【每日讀一「典」】(朗讀者:周敏) 2020-10-11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讀一「典」】(朗讀者:周正鵬)
【每日讀一「典」】(朗讀者:周正鵬) 2020-10-22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每日一《典》誠信原則填補合同漏洞、彌補法律空白,實現公平正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再有20多天就要施行了。這部法典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可謂民生百科全書。「每日一《典》」,帶你共同學習《民法典》的亮點法條。【條文】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理解與適用】本條規定了民法的誠信原則。一、誠信原則在民法中的法律地位。
-
每日一「典」:關於懸賞廣告的規定
【審判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一、關於懸賞人與應徵人將發出聲明之人稱之為懸賞人當無爭議,為交流的便利,亦應賦予「完成特定行為之人」一個較為簡潔的稱呼。陳衛佐先生在其譯註《德國民法典》中,將其翻譯為「應募人」。
-
一起學習《民法典》|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起學習《民法典》|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 2020-08-18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民事行為能力年齡與刑事責任年齡的區
公務員考試中法律部分的考查比重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民法與刑法的考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民法與刑法中的易考易混點——民事行為能力與刑事責任能力的區分。這兩部分有相似的地方,但分屬於不同的法律。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年滿18周歲精神正常的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