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女權意淫片,爛爛爛

2021-02-25 慢慢遊

 當《大約在冬季》、《霹靂嬌娃》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看哪個?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都不看。

《大約在冬季》是實打實的流量電影,一是主演流量,雖然我不太清楚霍建華(老幹部)同志還能不能拉的起流量,但金馬影后加持的馬思純還是很可以。

二是歌曲流量與故事流量,齊秦的歌和饒雪漫的故事,加到一起還是非常彆扭,但好歹也是一大賣點。

結果當然也是大多數流量電影的應有的結局,那就是撲街。

至於我什麼沒有拉另外一部《長安道》來比較,也是因為它不太稱得上是流量電影,如果你肯說範偉和焦俊豔的組合可以拉動流量的話。

今天的主角是《霹靂嬌娃》,老版就是不折不扣的流量電影,雖然口碑一般,但收入頗豐。所以一連拍攝續集和開發電視劇版本。

新版也是看上了可以賺錢的IP效應,才決定讓「天使們」再次活躍在大銀幕。

天使沒咋看到,新時代的好萊塢的「女權現象」則溢滿銀幕。

看完只能說一句:心疼小k。

01.卡司流量

我為什麼要說20年前的老版《霹靂嬌娃》是流量電影,我為什麼要說如今的新版《霹靂嬌娃》也是流量電影?

隨著《致命女人》的大火,幾乎一天掛一個熱搜,劉玉玲的名字又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

而上一次大紅大紫,就是2000年的《霹靂嬌娃》。

在一眾男特工在子彈飛舞間飛天遁地而瘋狂迸射荷爾蒙時,《霹靂嬌娃》橫空出世,告訴觀眾,這是另一種打開方式。

卡梅倫·迪亞茲、巴裡摩爾、劉玉玲,他們代表著大長腿的模特身材、烈焰紅唇以及對功夫有著極致想像的東方面孔。

這三個女演員就是流量的保證,迪亞茲因為《我為瑪麗狂》讚譽無數;巴裡摩爾則有著《E·T》中經典角色的加持;劉玉玲的亞裔面孔與矯健身手(《霹靂嬌娃》之後的《殺死比爾》就是佐證)。

在三年後的系列第二部中,更是邀請到《人鬼情未了》的黛米·摩爾助陣來飾演反派「叛變天使」的角色,從演員卡司來看,比之第一部又登上了一層樓。

《人鬼情未了》

而來到2019年的重啟版,三位天使「暮光女」克裡斯丁·斯圖爾特、《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娜奧米·斯科特以及真格維密天使埃拉·巴林斯卡。

小K不用多說,多項「角色光環」頂到頭上,隨著近些年和一些文藝片大導的合作,演技也成熟了很多,而另外二者,一個有顏有身材,一個剛憑藉蓋·裡奇的《阿拉丁》火了一把。

「美女如雲」、「型男殺手」、「顏值條注滿」、「劇本莫名其妙」、「打鬥花拳繡腿」。

這不是流量電影是什麼?

02.女權風潮

說到劇情,這次重啟版更像是老版的延續而不是另開新章。

《霹靂嬌娃》就是「美女萬事屋」,由美女們組成「特工小隊」,在神秘人「查理」的指揮和每一代「博斯利」的幫助下,收人錢財替人消災順便拯救世界的故事。

在第一部時就偷師於同類型的老港片很多,雜耍性的打鬥,誇張的表演,吵鬧的節奏,擦邊球玩笑。

所以它更像賣大腿賣胸賣屁股的吵鬧小品。

新版對老版的致敬

而新版本的劇情銜接於老版,之前手持「落後裝備」只在小範圍的「小組作戰」,變成了「高科技裝備」於全球各地的「群體戰鬥」。

影片中有一段類似於《王牌特工》的展示自己黑科技的橋段,將這個變化放大且俗套的展現了出來,你拍的都是人家剩下的,並且還沒有更特別的裝備拿出來,2019年了還要用催眠槍嗎?

反派設置也幾乎沿襲老版第二部的設定,每一個做大做強的公司都必然出現內鬼搶戲。上一次是「天使」,這一次是「博斯利」。

槍戰是催眠槍,打鬥是花拳繡腿,所以我們只能來看顏值看大腿,所以電影在最一開始就將自己的定位擺到檯面上,但文戲的枯燥與劇本邏輯的失效還是讓整部電影連流水線作品都夠不上。

太老套了,還是愚蠢的反派,還是上世紀的打鬥動作,還是生硬的反轉,還是無趣的插科打諢。

另外新版最應該貼「流量」的地方是它將一部表面女特工實則是在像直男觀眾販賣軟色情的電影變成了「純女性為王」的電影。

極為貼合現在的電影市場創作主流趨勢,影片的最後一定要讓上一代博斯利說出那句讓人無比厭惡的臺詞:「你們是女人,所以天下應該是我們這些更強大的男人的。」

然後被眾天使三下五除二通通打趴下。

電影中的女權不應該是蠢化男人,那這和當初所反抗的蠢化女人的直男電影有什麼區別?

尾聲

影片一個很有趣的細節,也應該是片中最好笑的一個冷笑話,就是觀影時間梗:

沒人知道養鳥人嗎?(1962年影片《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

基頓的《鳥人》。

基頓不是蝙蝠俠嗎?

本·阿弗萊克不是蝙蝠俠嗎?

你看,其實電影創作者心知肚明:我們這部太老套了!

放一張絕美小k

相關焦點

  • 萌說新語丨偽女權
    然而因為孩子隨父姓,不少網友指責她「虛偽」「假裝獨立女性」「偽女權」等。萌說新語:在眾多辱罵papi醬的聲音中不乏一些極具侮辱意義的詞語,這顯然與正常的女權主義背道而馳。現在網絡上關於女權的討論很多,但大部分好像都偏離了女權主義的真正含義,陷入莫名的情緒化狀態。
  • 《傳聞中的陳芊芊》吸引女性觀眾,真女權,還是偽女權
    在這種男女權利對調的獨特背景下,性別衝突導致「女權」一詞成為該劇的熱議點。根據百度數據,將近90%的受眾為女性群體,其中20-29歲的人群對此劇最為喜愛。我們不難由此得出結論:以00後女性為主力軍的觀眾群眾,似乎對「女權」主義思想的接受度格外高。「偽」女權主義其實是利己主義。
  • 偽女權:女人在婚姻中就是一頭驢
    02偽女權:仇男說起偽女權,就要提起韓國。金希澈作為公眾人物將偽女權撕開,那真實的韓國偽女權是怎樣?鼓勵殺男嬰,對著被打胎掉的男嬰屍體說又殺掉一個公畜牲並宣傳。發虐待男性和男童的殘忍照片。發動輿論攻擊一個想要上女子大學的變性人,不承認男變女的變性人是女性。
  • 拍了露胸照的「赫敏」是偽女權?持這種觀念的才是假女權
    正是這張寫真招來了一波猛烈的抨擊,說她是「偽女權「。 艾瑪沃森2014年在聯合國發表主題演講「性別平等也是你的議題」 《名利場》寫真 那麼問題來了,女權標籤和性感標籤到底能不能共存呀?在瀏覽了幾乎所有自媒體和知乎上關於這件事的文章之後,我感覺這個話題還是有很大空間再談一談的。
  • 《我是餘歡水》被差評的背後,其實戳中了很多偽女權的心
    1.什麼是偽女權真正的女權是崇尚男女平等,大家都是一樣的,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享受一樣的待遇。而偽女權,恰恰是在明面上說著支持女權男女平等。而到了私下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就把男女平等拋一邊,以弱勢方示人,要求謀取更大的利益。
  • 「偽女權」只是要求孩子隨母姓這麼簡單嗎?
    因為papi醬的孩子隨父姓,引發一些極端網友的嘲笑,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看到這個事件,我想聊聊「女權」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已經摘掉了「男性附庸」的這個標籤,越來越受社會的尊重,也越來越多的優秀女性從業者創造了驕人的成績,乃至成為一些領域的中堅人物
  • 《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偽女權包裝下的歧視
    為什麼說是偽女權?導演還是亞裔,影片槽點滿滿,以小錯掩蓋大錯,用男權女權鬥爭來掩蓋膚色種族歧視還有一些人不肯睜開眼直視這事實,提男權女權怎麼怎麼樣陷入顱內高潮。呵,那些縱容,肆意引導撐腰者,總有一天歧視來到你的或者你的後代身上,左右環顧,無人會幫。
  • 不要被偽女權騙了
    二、微博裡的田園女權是偽女權?papi醬的事情,只是田園女權的冰山一角。她們還去碰瓷警察和消防員,說他們招錄女性比例才15%,甚至更少。但田園女權不管,似乎她們完全沒有常識?並不是這樣的,看她們的頭像,彩虹背景就是標誌,她們背後是有組織的,她們是拿了錢的偽女權!很多人覺得,田園女權很有中國特色。其實她們和全世界的女權組織都是一路貨色。
  • papi醬孩子隨父姓 偽女權別上綱上線
    偽女權:「女性圍剿女性」這些人打著「女權」的幌子,實際上是對個人權利的不尊重。「隨父姓」是中國多年來約定俗稱的一個傳統,雖說追溯源頭是在「男權」的背景之下誕生,但在當下,「隨父姓」早已沒有「男權」的色彩,更多的是出於習慣而為之。
  • 如何分辨偽女權:為什么女人不能做 VS 憑什麼都讓女人做
    女權話題最近屢屢成為熱點,從辛芷蕾微博「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再到張偉麗不懼質疑,成為第一個衛冕UFC的亞洲人。正應了一句話:「不是中國足球不行,是男足不行。不是中國排球不行,是男排不行。」用實力打破性別歧視,打破刻板印象,贏得別人尊重,這樣的女權我雙手支持。但是越來越多夾雜其中的偽女權、田園女權只會讓人氣憤,演繹了一顆老鼠屎壞一鍋湯的戲碼。比如2019年警校男女錄取20:1的問題,受到偽女權者們的群嘲。
  • 唐若昀秀恩愛發糖,偽女權:這是出軌後發的道歉微博
    呆呆是一位女性,也是女權主義擁護者,咱們女孩子也能頂半邊天。不過現在社會中出現很多「偽女權主義」,說到權利時女孩子要更多,談到義務時我們女孩子柔弱就是要去逃避。在很多偽女權眼裡男人大多都是醜陋的,是惡臭直男。隨便做個什麼事情,都會想到他不愛老婆,侮辱女性。過度保護自我,充滿了攻擊性。
  • 因為孩子的姓氏被罵,papi是不是偽女權,她會不會涼呢?
    還別說,就因為一個小嬰兒的姓氏問題,掀起了微博女權主義的新浪潮!一個姓氏,值得這麼大動幹戈嗎?papi醬自從成為網紅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因為一件事兒被這麼罵過,她所標榜的女權主義,雖然有些過度化,但也一直都能被大家接受。
  • 說金莎隨母姓尷尬,張紹剛就被偽女權攻擊,話都不給說了嗎?
    結果就因為這一件小事,一些偽女權網友就開始上綱上線,紛紛對張紹剛進行了攻擊只是一些偽女權主義覺得:如果不加隨父姓,會不會尷尬?這種就是屬於抬槓的了,現在主流社會來講,大多是隨父姓,那金莎父親介紹之後發現他們兩個不同姓,如果不強調是隨母姓,是不是會給人一種誤解,這是一個繼父?所以說,張紹剛老師說的(如果不加隨母姓)要不這個介紹很尷尬。我覺得合情合理。
  • 張雨綺:中國女權的悲哀,別再把她當女人的榜樣了
    3其實從理性上來分析,很容易看出來偽女權的不妥之處很多女生看到偽女權後,第一反應是腦補出它能帶給自己的好處。一想這樣還不錯,甚至充滿了爽感,便會站隊支持。隨後,這個女生把這個觀點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她的閨蜜看見了會產生同樣的反應。就這麼擴散下去,直至偽女權形成了一股風尚。由此可見,偽女權是利用人性中的惰性,拉幫結派,排除異己。但是,這種看起來能給女生們帶來諸多好處的思想,最終真的對她們有益麼?
  • 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批女權主義危險
    【環球時報記者 黃萍萍】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就女權主義的危險性發出警告,認為女權主義倡導的女性應承擔家務和養育子女以外的責任是一種偽自由。據法新社4月10日報導,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9日在演講中說:「我認為,所謂的女權主義現象很危險。女權主義組織宣揚的是一種偽自由。男性應該更重視家庭以外的事務,他必須工作賺錢。但女性通常負責養育子女、照顧家庭。
  • 羅莎·盧森堡:一個令偽女權者蒙羞的非凡女性,與列寧齊名
    在打著各種名號的偽女權大行其道的今天,羅莎·盧森堡的婦女解放思想更顯示出其價值。1912年,她明確表示:每一天、每一步的工業進步,都在給婦女平等的政治權利奠定新的基礎……無產階級婦女缺乏政治權利的現象是卑鄙的、不公正的……當下,成千上萬的無產階級婦女已經意識到,她們政治權利的缺乏是一種令人不愉快的錯誤,這是一種絕對正確的跡象。
  • 中華田園女權:女性不付出任何代價,即可超越男性地位
    除此之外追求性別帶來的天生優勢,並不是女權的追求。同樣,女權反對的,也包含女性這個性別,天生具有的,在權利主張方面的弱勢。即,我比你做的更好,但是我無法獲得我的表現對應的權利。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主張女權的人,你支持的是什麼樣子的女權,是我弱我有理麼?作為反對女權的人,你反對的是什麼樣子的女權,是不讓強者獲得強者應有的權利麼?
  • 我理解的《我是餘歡水》,或者說「女權」二三事。
    那怎麼一部12集的劇,就最後一集說了「女權」兩個字,就不行了?就不依不饒的?劇裡當時的情景是七個人能活一個,梁安妮說「我是女性,是弱勢啊」,徐二炮說「你們不是要女權嘛,我今天給你這個待遇」,這有問題嗎?如果你有,我想問問你追求的到底是「男女平等」還是「女性可以通過性別獲取特殊待遇」?我認為刷一星評價的,大部分都是「偽女權」。
  • 女權不是網絡上的毒雞湯,這才是女權應該爭取的
    我想大家都看懂了,這是一部呼喊女權的電影,什麼是女權,女權本質上說就是女人要跟男人一樣擁有平等的機會,而不是靠施捨和犧牲換取這些才是女權應該關注的,而不是那些毒雞湯,你愛我就要給我花錢,你愛所以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之類的「偽女權」。女權是機會均等,相信自己通過相同的機會可以不輸任何男人。女權爭取的也僅僅是尊重和機會。不是無限度的索取。
  • 文化|結合《末路狂花》,分辨何為真正的女權主義
    女權主義,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女性權利為主導的思想潮流。縱觀世界文明史,女性經歷的壓迫與歧視漫長而古老。這種僅僅因天生性別而產生的不平等對待激起了一部分婦女群體的不滿和反抗,之後發展為鬥爭行為與吶喊——最初的女權主義運動便由此誕生。一開始的女權運動是『婦女解放運動』,目的是將廣大女性從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乃至家庭這種私人領域的壓迫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