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開學,尤其是新生報到的那種,總要買很多東西,比如學習資料、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等。這對於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對於學生父母來說,大部分人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所以每年都有各種吐槽,有各種奇葩事情發生。今年也不例外,一個「小升初學生被要求自帶床板」就引起了熱議,讓我有點意外。
評論說得也挺有道理的,說什麼床板要自帶,乾脆床都自帶好了,更有人開玩笑說連學校、老師都自帶吧,要你學校何用?有人說學校門口有一家專門賣床板的,尺寸也剛好。床板太長太寬,一般人都很難從家裡帶到學校,於是就只能選擇在學校門口買了。哎,只能怪商家沒有眼光,沒有抓住這個商機哈。
說笑了。對於這樣的事情,我也覺得奇葩。但是回頭再仔細想想,這又有什麼奇葩的呢?類似的事情不是有很多嗎?只是說我們被溫水煮青蛙,被這樣的行為一點一點的蠶食著,改變著,對這樣的事情也早已見慣不怪習以為常而已。不是嗎?我們來看看類似的事情吧。
但是,如果是因為沒錢買桌子,因為是物質匱乏的原因,是不是應該是「自由」的帶桌子呢?可是有誰聽說過自己把自己家的四方桌什麼的帶回學校的嗎?沒有吧?還不是都是自己掏錢去買指定款式的桌子?這跟校門口買床板有什麼兩樣嗎?而且,我們小學都能夠有木板凳,中學怎麼就買不起了呢?
說床板不好帶,應該學校準備好,那蓆子呢?蚊帳被褥等生活用品呢?是不是也應該學校買呢?因為這些生活用品還真不少,電動車不好帶,小汽車要人貨分離,都帶不了呢。怎麼辦?很多人還不是就近在學校裡面的小賣部或者門口的士多店裡購買?誰管哪家店鋪是誰家小舅子開的呢?
有些高校,宿舍分幾種等級,相應的,住宿費也分幾個級別。有錢人就住豪華一點的宿舍,各種設施、環境肯定會配套得好一點;普通的宿舍,住的人會多一點,床鋪會普通一點,甚至破舊一點。套用這個思維邏輯,如果這所初中的住宿費低一點,不含床板,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再吐槽一下學校校服。有些學校統一訂購校服,有些是學生家長自由購買。但是,無論是在學校附近的店鋪購買,還是網上購買,只要形式是固定的,尤其是要有學校的校徽的話,無論哪裡購買,還不都是同一個廠家的產品?而如果說所有廠家都可以生產,那也可以想像,大家的校服肯定也就大同小異,千差萬別了。
當然了,這件事能讓人們熱議,也說明人的意識覺醒了,是好事。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我認為還是要有相應的規定,然後按規章辦事吧。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