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掌握最新微納機器人技術,不再受腫瘤困擾,這一技術領先世界

2020-12-27 燕觀環宇

科技的發展會帶動相關領域共同進步,在科技進步越來越快的今天,一項技術的進步往往會同時打開好幾個領域的技術難關,產生連鎖反應,科技的邊界也逐漸模糊,比方說新材料石墨烯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那麼我們在通信、半導體、能源等各個領域都會跨入一個新階段,鋰電池成為過去式。

以上只是以石墨烯為例,而微納機器人技術的進展,同樣會對醫學產生重大影響。這是醫學界關注已久的項目,很久以前人們就想像過這一情景:將一個機器人放到我們體內,機器人就可以鑽到患處,進行上藥治療,真正字面意義上的直達病灶,可惜當時技術水平達不到,機器人想在穿過我們的生物屏障後還進行精確治療基本做不到。

中國掌握最新微納機器人技術,不再受腫瘤困擾,這一技術領先世界。近日,中國科學研究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傳來好消息。中國在微納機器人的醫學應用方面取得了最新突破,實現了對腫瘤治療的新方案,目前該技術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利用微納機器人治療腫瘤,原理是這樣的:將一個微納級智慧機器人送入人體內部,利用磁性和缺氧集成靶向,就能操控機器人攜帶光敏劑到腫瘤細胞內部,這就完成了微納級別的精準定位,然後就可以進行腫瘤穿透和光熱消融。

物理消滅腫瘤細胞,不會有任何副作用。跟手術切除大致原理相同,但精確度可以說天差地別,畢竟,醫生的手就算再穩,切除腫瘤時也很難保證完全切除,一旦有腫瘤細胞遺留,就會造成復發,所以一般的處理是額外切除一些,務必保證切除乾淨。

這樣一來,微納機器人切除腫瘤的優勢就顯現了,最小的創口,最完美的切除,不會破壞正常細胞,對人體損傷控制在最小範圍。目前這項技術的相關論文被發表在權威期刊上,中國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各位讀者對此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留言。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蔡林濤,與集成所副研究員徐天添、研究員吳新宇等合作,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微納生物機器人是微納尺度的類生命機器人,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機器人屬性,能夠到達現有醫療器械難以企及的微觀區域,有望革新傳統醫學實現疾病的精準診療。
  • 【曙光·新聞】最新一代達文西機器人聯合單孔微創技術,精準解決...
    得知我院新引進的泌尿中心主任徐東亮教授在泌尿系統腫瘤尤其是膀胱癌手術領域有很深造詣,曾完成上海市首例「完全腹腔鏡下膀胱癌根治+原位迴腸新膀胱術」和首例「達文西機器人Si輔助的純單孔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等一系列泌尿系統超高難度微創手術,已成功救治數百名膀胱腫瘤患者。他慕名來到我院泌尿中心向徐東亮主任求救。
  • 俄羅斯機器人在世界技術市場前景如何?
    指數還相當遜色,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20倍,與世界領先的新加坡相比要差160倍。對此差距如何解釋呢?新西伯利亞的企業家米哈伊爾·格裡戈利耶夫認為,目前,實現大規模機器人化,俄羅斯市場還未成熟。米哈伊爾擁有一家名為格裡尼克機器人(Grinik Robotics)的公司,為中小企業生產獨一無二的機械手機器人。
  • 一文讀懂紅外熱像儀龍頭睿創微納:科創板「業績王」測溫暴增545倍
    2019年睿創微納紅外探測器晶片產銷量15萬隻,超越美國Seek Thermal,基本與法國Ulis持平,進入世界前三梯隊。值得一提的是,與Ulis中低端出貨量較大不同,睿創微納出貨以QVGA中高端晶片為主。
  • 機器人「主刀」,五大頂尖技術聯合摘下氣管腫瘤
    繼成功開展機器人「無管」氣管重建手術、次級隆突重建手術之後,7月15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免疫治療,由機器人「主刀」,在裸眼3D輔助下,利用最先進的「無管」技術,在「微微創」技術加持下順利完成氣管腫瘤領域最難的主氣管隆突重建術,據文獻查證,全球尚無此類報導。
  • 微納米機器人鼻祖福田敏男將出席機器人大講堂協辦中國機器人峰會
    福田敏男教授福田敏男,1948年12月出生於日本,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微納操作機器人和仿生機器人研究,是世界公認的生物醫學微納操作機器人領域的開拓者和引領者,2012年入選「2014年福田敏男教授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福田敏男教授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開創了碳納米管的微納操縱技術,並開展納米傳感器和納米驅動器的研究,為微納操作機器人系統研究奠定了基礎。
  • 建龍微納醫用制氧分子篩營收增162%新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
    值得一提的是,建龍微納研發和生產的新型分子篩專利產品多次填補國內分子篩吸附劑應用領域的技術空白,並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19年,公司成型分子篩產品正式進入普萊克斯的產品供應商體系,並以「自有品牌」直接應用於國際市場的制氧制氫裝置領域,拉開了公司與國際大型分子篩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的序幕。
  • 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美國院士:這是劃時代的成果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01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在過去十年裡,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從「一窮二白」到各項技術遙遙領先,生活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無比慶幸。誰能想到十年前還在用諾基亞的時代,十年後中國的科技進步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一直以來,美國都是世界科技大國的標榜,很多行業頂尖的企業都來自美國,比如統領移動端和通訊的高通,壟斷PC端作業系統的微軟,電腦CPU霸主英特爾等等,各項技術都是他們掌握話語權。但是如今傳來好消息,中國又一項技術再次領先全球。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
    及3款華大基因最新腫瘤檢測技術。技術2:探基因組瘢痕奧秘——同源重組缺陷(HRD)檢測技術(GSA)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2019最新癌症統計數據表明,中國每年卵巢癌新發病例約為5.21萬例,每年因卵巢癌死亡約
  • 掌握核心技術掃地機器人品牌推薦由利和石頭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
    【掃地機器人有哪些品牌】由利Uoni掃地機器人在全球市場競爭下,日本由利Uoni掃地機器人憑藉其頂尖技術團隊定製研發世界最先進的ASAR-V9動態路徑規劃系統,成為了室內清潔領域的行業標杆。該系統配合由利第四代全新雷射導航系統,實現合理規劃清掃和智能選擇清掃模式的功能。另外,由利Uoni掃地機器人還採取掃拖一體的設計,仿人工跪式拖地比人工清潔更乾淨。
  • 前沿技術|青大附院海扶刀走在國內前列 實現腫瘤無創治療
    前沿技術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們已見證了外科手術創口一步步縮小的歷程。從開腹手術,到腹腔鏡、胸腔鏡微創手術,再到更為精準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每一次技術和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都聚焦於讓患者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恢復更快。
  • 中國機器人技術發展正處於機遇期
    一、產量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於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製造功能。在機器人研究方面歐美國家以及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功地研製出了各種機器人並投入實際的生產使用中,甚至在一些行業出口銷售。隨著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新型智慧機器人也得到了開發與應用,成為國家間競爭的又一個方向。 中國的機器人技術發展正處於機遇期。
  • 千絲纖黛的補發技術讓你不再受「禿髮危機」的困擾
    要知道如今很多80後、90後不僅需要面對工作壓力,還背負著房貸、車貸,所以這都間接導致了大家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被頭髮稀少和禿頂困擾著。禿髮對一個人的形象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有的人因為禿頂變得不敢照鏡子、不敢出門、不敢正視自己。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植髮和戴假髮是現在普遍採集的應對措施。
  • 國產芯也能突破5nm技術:但要掌握3項技術
    就在近日,一位清華教授在在2020年中國(上海)集成電路創新峰會上表示:「國產晶片也可以突破5nm技術,但前提是這三項關鍵技術要取得突破;」 根據清華教授魏少軍發表的《關於集成電路創新的一些思考》講話,未來國產晶片想要全面進軍高端晶片領域,則需要在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微納系統集成、晶片架構創新三大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確實隨著摩爾定律逐漸走到盡頭,目前矽電晶體密度已經無法再取得更大的技術突破
  • 醫科達最新放療技術將再造腫瘤治療未來
    醫科達創建於1972年,是首個向市場推出全數位化直線加速器的公司,也是首個將影像技術完全整合到治療系統的公司。醫科達是市場領先的腫瘤放射治療和神經科學解決方案開拓者,其成果包括世界級的直線加速器系列、專用的放射外科設備、近距離放射治療系統、腫瘤信息管理系統和治療計劃軟體解決方案。
  • 中國哪些尖端高科技領先全世界?美國有無被中國「卡脖子」的技術?
    最近幾十年我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發展都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開始有人害怕我們變得更強,於是才有了各個方面的「制約」。不可否認,即便是如今的中國,依然很多科技領域缺乏關鍵技術,正如沒了晶片的華為也只能靠存貨供應。但是,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真能掌握所有尖端高科技技術?
  • 醫療機器人行業的七大關鍵技術
    現在這件事不僅僅存在於電影裡面了,《2016-2020年中國醫療機器人300024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醫療機器人已經開始慢慢進入我們的生活了!帶你看看一臺價值一百八十萬美元的醫療機器人內部    那麼醫療機器人的最新強大的技術支持有哪些呢?
  • 中國機器人競賽20年:技術、教育與未來工程師
    同時,中國15~64歲勞動力人口在2013年達到頂峰後逐年下降,勞動力短缺、人工成本提高,推動了中國製造業向「機器換人」轉變。另外,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機器人應用密集的製造業規模飛速擴張,最終讓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銷售量超過了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
  • 新理念、新技術、新戰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發布一年...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 坐落於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迎來「一周歲生日」了!這一年,浦東院區主動對接國家和上海健康發展戰略,著力推行疑難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及新技術落地見效,以臨床研究為戰略支點,積極開展腫瘤診治新技術,在這篇新的沃土形成巨大溢出效應,賦能醫院創建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 掌握自主可控技術,這家寧企打造世界頂級生物企業
    諾唯贊打造世界頂級生物企業掌握自主可控技術 大步走向國際市場   下個月,位於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楓科技園的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啟用一處新的生產辦公大樓。 公司董事長曹林兩次提到「民族」,「振興民族產業,做屬於中國人的世界頂級生物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展現民族IVD(體外診斷產品)企業新冠病毒檢測診斷產品技術研發實力和社會責任擔當。」 諾唯贊專注於打造高品質基因測序、分子診斷、臨床免疫診斷產品,在分子試劑市場上份額國內排名第一,產品品質達到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