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間」林健華:旋律是顏值 | 著調專訪

2021-12-21 著調

很多人都聽過莫文蔚的《忽然之間》,陳奕迅的《與我常在》《我的快樂時代》,杜德偉的《情人》,古巨基的《必殺技》,其中《忽然之間》更是已發行超過20年,還在不斷翻紅。

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都出自一個人,林健華。

很多人不知道,這位至今創作和製作歌曲350多首,專輯製作50多張,合作巨星超過100組的香港資深音樂人,紮根廣州已經8年,近年一直致力發掘及推廣有才華的年輕音樂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音樂文化融合。近日,林健華接受著調專訪,他說紮根廣州,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粵語歌的有效融合讓回歸樂壇的他更有信心。

採寫:老丁 實習生 楊曉鑫

聽過林健華寫的歌的人不計其數,知道他最初以Blackbox樂隊出道的人卻未必很多,從1995年到現在,林健華縱橫華語樂壇多年,但更多是以幕後創作者和製作人的身份。知道他從2013年開始就定居廣州的人就更少了。

著調:當年為何選擇在廣州定居?

林健華:我從2010年開始擔任金牌大風大中華區音樂及藝人發展顧問,經常來廣州,北京和上海,也算從那時開始來接觸內地市場。當時看到流行音樂在港臺地區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回報也越來越低,作為音樂人當然希望創作出的音樂能被更多樂迷聽到,就開始慢慢意識到要往內地發展,輾轉那幾年在內地和香港兩邊跑,機緣巧合下,最終我決定2013年在廣州定居。

著調:當年在香港還是有自己的公司的吧?

林健華對,我當年的音樂廠牌就是拾點音樂J10 Music,從2003年開始打造過周國賢和張繼聰,幫助他們開展了唱作歌手之路,也發掘了小克、梁柏堅、張家誠等這些創作人,直到2013年我把香港的公司音樂及演藝業務暫緩下來,並搬到廣州生活。

著調:那你為什麼突然想停下了不再做音樂?

林健華:我那時已經做了音樂十幾年,創作和製作了幾百首歌,經常日夜顛倒,每日睡三四小時,而且還同時兼顧著歌手的經紀人工作,那時候其實是一直透支著自己;所以,於大概2012年左右,剛剛有機會閒下來可以讓我休息一下,我就立心嘗試轉換新的生活方式。

 

著調:那麼你在廣州有否什麼新嘗試?

林健華:我嘗試了其他的行業,在廣州開了餐廳,開了四家連鎖,開過酒吧,Clubhouse,拓展了自己在這邊的社交圈。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轉變,到2016年才慢慢回到音樂演藝版塊,並代理了一個世界表演藝術錦標賽中國區賽事,帶領內地表演藝術人才走上國際舞臺;到了2020年的時候,在珠江琶醍開了J10音樂娛樂,一個700多平的獨棟單位,做我擅長的音樂製作和內容打造,我也成為琶醍的音樂及創意文化顧問,正式回歸音樂賽道,也開啟了J10 Music 2.0版本。

著調:很多港臺音樂人會選擇去北京或上海,你卻紮根在廣州,怎麼看自己當年這個決定?

林健華:我當年在金牌大風的老闆也要我留在北京,但我個人體質比較敏感,不太適應北京的氣候。廣州畢竟是粵語文化的發源地,語言和飲食都更貼近,當年還沒有大灣區的概念時候,我就覺得廣州應該是華南粵語文化的中心。我的歌曲作品有一半是粵語,有一半是國語,我在廣州可以舒適生活,努力做好粵語歌的同時也面向內地全國,一步一步輻射去其它省份和城市,我覺得這樣定位很合適。

 

林健華在古巨基演唱會上。他為古巨基創作過《必殺技》等金曲。

著調:有些香港音樂人也曾在廣州做過工作室,你應該是在廣州時間最長的一個了吧?

林健華:估計我的狀態不一樣,我選擇了在這裡紮根、生活,並決心面向內地音樂演藝市場,而且,要做文化產業,就必須好好生活,了解當地文化,經過時間沉澱,慢慢融合各省市大江南北不同的文化基因,才能全面發揮創作出好的歌曲作品。

著調:在廣州生活有什麼吸引的地方留住了你?

林健華:內地地方大,生活空間大,我曾經住過400多方的複式單位,住不會像香港這樣成為一個很沉重的負擔;而食在廣州,更是我愛上這裡的理由,食的選擇豐儉由人,可以去吃五星級酒店,也可以去順德吃農家菜,我開車到處去找吃的,很多味道在香港是找不到。

 

著調:算是放飛了自我?

林健華:也許我之前太專注在音樂製作,很少出去玩,經常在錄音室熬夜到早上七點,面容都是憔悴的。在內地生活後,習慣了吃飯都按飯點,整個人的健康都慢慢調整過來了,所以我覺得這個轉變挺好的。

林健華曾經和張佳添、陳偉剛三人組成樂隊Blackbox,1995年推出第一張唱片《這片悠然地方》,此後又推出《三個心願》《尋找黑盒》兩張唱片,取得香港樂壇的新人獎,1997年遠赴臺北加入了滾石唱片作為音樂製作人,華語樂壇有了金牌作曲人林健華,但樂隊發展卻並不順遂。

Blackbox在華星時代

著調:你是玩樂隊進入樂壇,這幾年大陸的樂隊文化風起雲湧,有沒有勾起哪些回憶?

林健華:在《樂隊的夏天》節目認識到大陸的樂隊,總會聯想到當年的自己;我從小玩音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喜歡Duran Duran,喜歡Tears For Fears,個人歌手喜歡George Michael,當年就想組一個帥氣的樂隊,那時候還沒有獨立樂隊的概念,Blackbox組建之後也有幫商業電臺的很多節目做伴奏,給很多歌手做樂手,然後被當時的一家獨立唱片廠牌的老闆Thomas Chung賞識,推出了Blackbox第一張專輯《這片悠然地方》入行。

著調:樂隊還一度去到臺灣發展對吧,籤約了滾石唱片?

林健華:Blackbox的第二年便籤約了臺灣滾石,並被安排去臺灣推出國語專輯。於1997年我去了臺北生活,也作為滾石的inhouse製作人,一邊努力幫很多歌手創作和製作歌曲,同時更重要的是默默製作Blackbox國語專輯,但基於很多原因,國語專輯最終沒有發行。在臺灣做音樂的時刻,絕對是我人生最開心的一段時光,而且,特別感恩遇到賈敏恕老師對我的音樂的肯定和支持,還記得他邀請我客串在順子《回家》MV拿著自己的Gibson 335電吉他拍攝,回想那時能夠進入滾石殿堂級音樂廠牌做音樂,實在是非常幸運的日子。

著調:走到過臺前,但還是覺得幕後更適合自己?

林健華:當時的我屬於很內斂,不太習慣被人關注,不想要出風頭,不想要炫耀自己;也不像今天這樣享受講話,當時我做採訪就只懂回答Yes Or No,上節目一開麥我就短路了,我就覺得自己不是幕前藝人的料。

從臺灣回到香港之後,我很自然就專注做幕後,開設了我的音樂廠牌拾點音樂 J10 Music,籤了周國賢和張繼聰,主力發展香港本地唱作歌手,和培養了很多幕後創作人;其實這也是當時我在臺灣滾石,有被魔巖啟發到,當年的魔巖已經做了很多有個性的創作歌手,好似陳綺貞、張震嶽這些等。

著調:當年樂隊籤約到滾石,也是不錯的機會,專輯為何沒有做出來?林健華:那會兒還是有些故事,你可知玩樂隊的人都挺有個性和執著,但是因為當時我們對於國語專輯的定位和調性,和公司都存在不同意見,所以,專輯的發行就這樣不知不覺擱置暫緩,我們之後在香港又做了幾首新歌交給公司 ,拖拖拉拉下,往後大家的熱度就冷卻下來了。

著調:現在回想會不會有遺憾?

林健華: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還是挺可惜的;其實Blackbox的作品可以讓我去創作和發揮更多音樂風格和創意,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還好在2010年,感謝陳輝虹先生邀請我們Blackbox加入金牌大風,還支持我們在九展做了一場Blackbox「My Wrold」演唱會,算是讓樂隊有了一個階段完滿的總結。

古巨基與Blackbox樂隊同臺。

著調:你提到臺灣有魔巖唱片,大陸這邊也有「中國火」做出很多搖滾樂隊,你怎麼看當時的樂壇?

林健華:我覺得我很幸運出道在樂壇很百花齊放的90時代,還能夠以獨立樂隊Blackbox走入主流樂壇的視線內,1997年的香港也正正是商業電臺在全力支持和推動本地原創,從而也給了很多機會給我這位當時的音樂新力軍。

著調:當年在香港做獨立樂隊會不會更難?

林健華:坦白說香港市場比較狹窄,做流行音樂已經空間不算很寬,做樂隊當然更不容易,一般玩樂隊的人都是為理想為情懷,如果真的要為生計,應該會挺艱苦。當時的我也是白天上班,晚上做音樂,假期做宣傳和訪問等工作,日以繼夜去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直至一天我做音樂的收入反超於我的白天正職,證明了音樂能養活自己,我才最終全面投入了音樂事業,跑到了臺北生活。

無論《忽然之間》還是《情人》,《必殺技》還是《眼睛不能沒有眼淚》,林健華的作品旋律線都是比較深情款款,尤其副歌部分更是優美流暢,能夠經受時間檢驗,在短視頻平臺有著大量傳播。

著調:你能夠寫出這麼多經典動人的流行曲,當中有什麼創作理念可以分享?

林健華:其實我認為動人優美的旋律,就值得一直流傳,也是每個音樂人的夢想。就好像Beatles的《Yesterday》,經典是沒有年代限制的,這些好的旋律,什麼年代聽都是動人。旋律就像人的顏值,好看的輪廓就好像奧黛麗·赫本這樣的美,永遠都這麼耐看好看;歌詞就像人的內涵,內涵就是你有沒有故事,講話是否得體有素質等,一個人的內涵也是觸動人感染人非常重要的魔力。我創作歌曲的習慣是詞曲並行,每首歌曲都有我當時的故事和感受,所以,我堅持我的歌曲是有靈魂,有顏值,有內涵。這樣才能成就我的一首好歌。

著調:有否發現自己的歌曲又被翻唱紅起來?

林健華:有的,很多電視綜藝節目裡都經常聽到不同版本的《忽然之間》,也看到杜德偉在央視春晚唱著《情人》等;我最近也經常翻短視頻看,看到一些00後的小朋友翻唱這《我的快樂時代》《必殺技》《與我常在》等這些歌曲,能夠繼續打動新樂迷,真的很開心;最近我還到了陝西、東北、廣東等的大學校園裡面擔當歌唱賽事活動評委工作,還被邀請上臺即興清唱《忽然之間》,很震撼的是全部00後大學生跟我一起大合唱,這首歌是1999年發行,那時他們還沒有出生,對我來說是特別開心的,也是推動我繼續做音樂的意義。

林健華與莫文蔚。發行超過20年的《忽然之間》,如今依然不斷翻紅。

著調:你的歌副歌部分總是那麼朗朗上口,有沒有人說過你非常擅長寫副歌?

林健華:哈哈,畢竟流行曲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獲得一定的傳唱度,重複重複的hookline旋律也是更深刻地打動人心,我覺得這些都是基本寫流行曲的公式。但始終能夠打動人,我覺得還是需要很用心,真誠地把故事用旋律訴說出來。

為陳奕迅創作的《與我常在》《我的快樂時代》,林健華說現在還聽到00後在唱,是讓他非常開心的事情。

著調:你經歷過唱片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又是短視頻火熱,載體的變遷對你的創作會不會有影響?

林健華:這是很包容的時代,也是沒有懷才不遇的時代,現在大家可以自主地把作品上傳到平臺分享,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可以沒有門檻地進入音樂圈子。但快餐式的歌曲創作,甚至有一些可能連吉他弦都沒有調好的歌曲製作,一下子就火到翻天,這種現象對於我來說,看似不合理,但確實又在野蠻生長實實在在發展中,所以,反觀大陸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光速發展,對於音樂創作人來說應該是充滿機遇的。

著調:你認為以前的傳統唱片行業,和現在內地新媒體時代的歌曲發行,有什麼區別?

林健華:傳統的唱片工業,一首歌的發布是經過重重關卡,從唱片公司A&R部門收取一大堆歌曲,到經過唱片公司高層挑選,再經過專業音樂製作人做出成品,再經過電臺或者電視臺媒體的高層開會評審,才會一起支持推動歌曲作為主打,才有強大的宣傳資源去推動,滿足了以上不同部門關鍵的人的審美和標準,才會走到聽眾和樂迷的耳朵裡。但現在的時代,決定你的歌曲受歡迎的是大眾口味,所以流量歌曲流量歌手就是在新媒體平臺裡獲得大眾支持點讚和分享的最實在數據王者,流量歌曲不一定是有專業演唱能力的歌手,也不一定是製作精良的歌曲,反正能打動大眾獲得流量就是市場勝出者,發行的流程和規則大大不同了。

經歷過香港樂壇的輝煌和失落,見證過臺灣樂壇的高速發展和緩下來,身在廣州也目睹了數位音樂平臺和短視頻平臺對流行音樂的衝擊和滲透。林健華還是回到音樂,推動粵港澳融合大灣區的文化工作,以流行音樂專業能力去促進融合。

著調:重新回到樂壇,看到你做了「粵潮制燥」,做了「灣區之夜·粵潮好生活」,是不是會做更多粵語歌的相關活動?

林健華:我從去年開始回歸到音樂的部分,我發現粵語歌的魅力還是非常強大,畢竟廣東地區一帶一直備受香港TVB電視劇影響,也受香港流行歌曲影響,所以,我在灣區這裡做粵語歌曲特別有共鳴和親切,大家的音樂影視娛樂文化其實一脈相承。去年也跟抖音美好生活城市節創作了一首《粵潮好生活》作為活動主題曲,特別邀請到梁漢文,朱主愛,詹瑞文和J10一眾歌手合唱;另外,講到「灣區之夜·粵潮好生活」,就是在海珠溼地音樂節裡,我安排了公司歌手重新演繹很多粵語歌經典,也有自己的歌曲串燒等,氣氛都非常好。接下來我們今年內會繼續舉辦多幾次這樣的粵語歌主題的活動或音樂節。

林健華與梁漢文、朱主愛、詹瑞文拍攝《粵潮好生活》MV。

著調:在你看來,粵語歌該怎樣好好去發揚?

林健華:我覺得有幾方面的推動,第一估計會有更多香港的歌手和音樂人像我這樣陸續到大灣區發展,一起創作和唱出更多好的新作品,二是我們繼續翻唱,傳承過往香港經典金曲,繼續燃點粵語歌情懷;第三應該有更多像我這樣身體力行,把音樂公司落戶灣區,加上政府的一些政策支持,全力培育新一代音樂人和歌手,創造新的粵語歌曲時代,開展灣區流行音樂新未來。

著調:你還想怎樣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音樂人之間的交流和聯動?

林健華:我這邊已經有幾十位來自香港的演藝界音樂界等臺前幕後的朋友,自去年疫情後,大家陸續到了灣區發展,也經常在我公司聚在一起商談項目合作。最近,我們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成立了一個粵港澳青年演藝創意聯盟,當中包含演藝行業各界別工作者,有音樂、影視、才藝教育、廣告業務相關等,我們希望能幫助更多在灣區發展的朋友能更有效地融合。五月份中旬,也即將有最新演藝項目發布會,當中包括一些電影計劃,和歌曲MV拍攝計劃等。我覺得當前是難得的機遇,灣區市場只是剛開始,還有很多很多發展空間,也得到政府開綠燈全力推動灣區發展,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時刻,以自己的專業和才華,在這裡作為新篇章的開始,希望更多港澳青年可以到灣區這邊了解,一起共創未來。

統籌:思敏

助理:餘昕

相關焦點

  • 抖音忽然之間天昏地暗是什麼歌曲 歌名忽然之間完整歌詞
    抖音忽然之間天昏地暗是什麼歌曲 歌名忽然之間完整歌詞  抖音忽然之間天昏地暗是什麼歌曲 ,這首歌曲歌名叫《忽然之間》,是歌手莫文蔚演唱的歌曲,由周耀輝、李卓雄填詞,林健華譜曲,收錄在莫文蔚1999年發行專輯《就是莫文蔚》裡。
  • 「忽然之間,天昏地暗」——《忽然之間》有沒有觸動到你
    忽然之間》是歌手莫文蔚演唱的歌曲,由周耀輝、李卓雄填詞,林健華譜曲,收錄在莫文蔚1999年發行專輯《就是莫文蔚》裡。這一首歌是為了紀念臺灣9·21大地震而特地創作的歌曲。《忽然之間》是莫文蔚在臺灣9·21大地震後的真實心聲。她邀來作詞人李焯雄、周耀輝共同填詞創作了《忽然之間》,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演唱,表達出地震受災者的真實心境。
  • 莫文蔚《忽然之間》——失去了你,才懂得生命的意義
    》是由周耀輝,李焯雄填詞,林健華譜曲的一首歌,收錄在莫文蔚1999年專輯《就是莫文蔚》裡。《忽然之間》是為紀念臺灣9·21大地震而創作的。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臺灣南投縣發生芮氏7.3級大地震。這次地震一共奪去了2378人的生命,受困人數超過12000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佔當時臺灣GDP的3.3%。 在災難面前,人總顯得太過無力。
  • 忽然之間-我便愛上了你
    《忽然之間》是歌手莫文蔚演唱的歌曲,由周耀輝,李卓雄填詞,林健華譜曲,收錄在莫文蔚1999年發行專輯《就是莫文蔚》裡。莫文蔚 (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香港歌手和演員。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關注。
  • 莫文蔚:《忽然之間》,是為紀念臺灣9·21大地震而創作的歌曲
    《忽然之間》是歌手莫文蔚演唱的歌曲,由周耀輝,李卓雄填詞,林健華譜曲,收錄在莫文蔚發行的專輯《就是莫文蔚》裡。 忽然之間是莫文蔚個人第4張過於專輯。以「就是莫文蔚」作為專輯主題。與臺灣六大最頂尖製作人合作,包括:賈敏恕、林暐哲、黃耀明、黃貫中、張佳添、林健華等從未合作過的人進行合作,擦出最耀眼的光芒。此張專輯中莫文蔚獨特的唱腔以及多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如Big Band,Jazz,Disco等曲風,都有所展現。這是一首感情細膩、耐聽的作品,其中三段吉他的獨奏,勾起大家濃濃的情感。歌曲的MTV構想是出自於莫文蔚的完整概念;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完成。
  • 莫文蔚《忽然之間》背後的故事---失去了你,才懂得生命的意義
    《忽然之間》是由周耀輝,李焯雄填詞,林健華譜曲的一首歌,收錄在莫文蔚1999年專輯《就是莫文蔚》裡。
  • 忽然之間,一切如夢初醒
    《忽然之間》- 莫文蔚這張1999年發行的《就是莫文蔚》,是一張非常特別的專輯,因為有黃耀明和「人山人海」參與製作。而這首《忽然之間》帶出了整張專輯的基調。《公轉自轉》是這張專輯裡的主打歌, 整首歌富有動感,讓你在好聽的旋律中輕鬆駕車。《我可以》- 蔡旻佑這首歌曲是蔡旻佑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的旋律比較好聽,是轉角遇到愛電視劇中的插曲。
  • 教學 | 《忽然之間》吉他彈唱
    我猜測不少同學都會以為《忽然之間》是一首情歌作品,其實不然,它實際上是為紀念臺灣9·21大地震而創作的賑災歌曲。
  • 林健華率J10音樂娛樂新人歐靜娜和陳俊宇出席抖in廣州前哨站活動
    啟動儀式上邀請了廣東廣播電視臺音樂之聲總監麥偉平、萬科集團廣州萬溪副總經理周超、萬科集團廣州萬溪招商總監及花地灣生活館館長趙葉、巨量引擎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徐嘉年、以及J10音樂娛樂創始人及著名音樂製作人林健華點亮啟動裝置
  • 不會樂器也能編曲,大神教你用garageband伴奏《忽然之間》
    YOYO課堂不知不覺就到了第六期,這是第一季的最後一期啦,這一期在鋼琴和吉他之外,yoyo老師還會教你如何加入鼓點,用《忽然之間
  • 新人吳青峰 | 著調專訪
    加入「著調邨」,收穫一群愛音樂的朋友添加微信marcopololo,撩著調君進「著調邨」聽歌
  • 忽然之間,又想起了你
    撩撥一縷陽光,灑在著充滿暖意的街角,明媚如初,忽然之間,天昏地暗,又下起了雨,又颳起了風,又想起了你。總是覺得我們之間還沒有結束,可是我們之間為什麼卻斷了聯繫,我依稀的記得當初給你說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我們有緣,我們一定會再次相遇,可是到了現在,我在這個十字路口等了又等,為什麼卻還是沒有遇見你。
  • 程璧:寫歌那個瞬間,不為任何人 | 著調專訪
    加入「著調邨」,收穫一群愛音樂的朋友添加微信marcopololo,撩著調君進「著調邨」聽歌
  • 95後情歌聖手周興哲,想做新世代的周杰倫 | 著調專訪
    加入「著調邨」,收穫一群愛音樂的朋友添加微信marcopololo,撩著調君進「著調邨」聽歌 · 看show
  • 忽然之間我的世界不一樣了
    忽然之間,別人突然對你說,我覺得你變了,然後自己開始百感交集。 忽然之間,在自己脆弱的時候,想一個人躲起來,不願別人看到自己的傷口。 忽然之間,就很想哭,卻難過的哭不出來。 忽然之間,走過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就想起一個人的臉。
  • 《忽然之間》| 原創歌詞
    《忽然之間》作詞:橙子擱淺了沉睡了的誓言遺忘了逝去了是變遷風雨呼喚著雷鳴閃電漫漫黑夜下繁星點點忽然想起往日的笑臉期盼下次最美的遇見千百次回眸搖身一變仿佛故事又回到起點就像風中飄過的落葉摻雜著太多過往一切紛紛擾擾的塵世間歲月忘卻青春容顏這些年仿佛過眼雲煙遮擋了缺陷看淡了時間場景消失在人前如果時間讓我們相遇同一天
  • 科普 吉他轉調,調與調之間的關係
    調與調之間的關係        在半音階中,共有十二個不同高度的音。以這些音中的任何一個音來當作某調的主音(即l音)都可以構成十二個不同高度的調。以基本調(即C調)為基準,按照純五度向上和向下連續擴展開來,便形成了調的五度循環關係圈。即: 從上面這個五度循環圈中可以看到一個特點。
  • 《忽然之間》歌曲背後的故事
    莫文蔚《忽然之間》是一首感情細膩、耐聽的作品,其中三段吉他的獨奏,  勾起大家濃濃的情感。
  • 蔡依林:我都走過來了,你也可以 | 著調專訪
    發布會結束後,蔡依林接受了著調專訪,這是她當天的最後一個訪問,在此之前她已經連軸接受了5個多小時的訪問,唱片公司索尼音樂特別安排了兩個採訪間交替進行,以縮短布場時間。等候蔡依林的過程中,她爽朗的笑聲穿透牆壁傳到耳中。有網友評價如今的蔡依林「活開了」,她深以為然。
  • 動物兇猛版《忽然之間》
    此視頻錄製於 南京李先生2009年的「動物兇猛」巡演 煙臺站最近整理硬碟 發現了當時錄製的這場視頻把這首翻唱的《忽然之間忽然之間 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忽然什麼都沒有我想起了你 再想到自己我為什麼總在非常脆弱的時候 懷念你我明白太放不開你的愛 太熟悉你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