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璧:寫歌那個瞬間,不為任何人 | 著調專訪

2021-02-08 著調

加入「著調邨」,收穫一群愛音樂的朋友

添加微信marcopololo,撩著調君進「著調邨」

聽歌 · 看show · 交朋友

作為當代民謠的代表人物之一,程璧向來以清新的旋律、純淨的曲風,還有詩意的歌詞,打動萬千文藝青年。然而當民謠風潮漸漸降溫,諸多聽眾心生逆反的時候,如何繼續保有格調,抓住聽眾的心?

近日在北京為新專輯錄音時,程璧接受了著調的郵件專訪,分享新專輯的進展,以及她面對質疑的所思所感。

採寫:麻樂

著調:過去的一年都在忙什麼?

程璧:2018完成了「薄霧裡的晨鐘」全國十一場的劇場巡演,首次嘗試了古典室內樂隊編制;發行了五首單曲,分別是去到秦嶺漢水以及紫陽一帶得到靈感的《山之茶》、《久不唱歌忘了歌》、給長隆野生動物園寫了一首主題曲《萬物有靈》、翻唱東京獨立音樂人秋山羊子的《慢》,這個系列翻唱計劃也會繼續下去、與音樂人鍾立風合作演唱詩人張棗的作品《穿上最美麗的衣裳》;參加了中國駐日大使館舉辦的中國節,在東京代代木公園演出;紀念最新專輯《步履不停》的順利發行,在東京舉辦了一場錄製樂隊全陣容音樂會等。

著調:今年有什麼新的計劃?有什麼期待?

程璧:在著手製作新的一張專輯了,我想這是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也期待幾場新的音樂會,帶著新歌去跟不同城市的聽眾老朋友再會面。

著調:你在錄製新專輯,進展到了什麼進度?上一張專輯在東京錄製,這張主要在哪裡完成?

程璧:目前初步完成了幾首選曲,並且正在確定框架和編曲。預計到三月底先完成三首。這一張的錄製主要是在國內,部分樂器或者人聲也會在東京完成。

著調:新專輯會有怎樣的改變或對以往的延續?

程璧:經過了上一張偏冷色調的《步履不停》的更多內斂、理性的思考,這一張會再回歸感性,有更多暖意。為一些詩歌譜曲的老傳統會延續,因為這是我的音樂創作靈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也因為我偏愛詩歌。

著調:有什麼事情或場景,激發了你這張專輯的靈感嗎?創作動機有哪些?歌曲中會講一些什麼事?

程璧:這些歌曲都是平常生活中或者閱讀詩集過程中,出現的旋律靈感的積累。所以創作動機有比如對某件小事的觸動,比如對某個詩句的共鳴。也是對我的生活和情緒的一種記錄。

著調:音樂上會有什麼新的編排?

程璧:會有像以前一把古典吉他的簡單質樸回歸,就像《晴日共剪窗》那張專輯裡的感覺;也會有試著更多探索自己未曾嘗試過的一些全新的音樂元素。

著調:你的音樂極具個人特色,但堅持一種溫和的聽感會不會擔心聽眾聽膩?你自己在音樂創作構思上,有怎樣的取捨和考量?你自己是否曾關注過聽眾對你以往專輯的評論?無論是音樂app上或是豆瓣上,你看了後有什麼感觸?有人說你的音樂舒服、乾淨、清新,有人說你的音樂聽起來都是一個調。你覺得自己的受眾群體是一個怎樣的面貌?你期待你的音樂給聽眾帶去什麼?

程璧:相比較他人的評價,我更關心自己所寫下的歌是不是忠於內心,是否是當下真實的情感記錄。創作是記錄,或者對我來說,是這樣的。就像電影一樣,有商業、賀歲、動作等等,我的可能是屬於偏紀錄片的類型。但要說到紀錄片,我的也不是那種社會紀實類型的影片。總體上,偏個人多一些。都是些個人的生活體會,個人的詩歌理解。所以,我的音樂,不是社會紀實,是「內心寫實」。寫歌那個瞬間,不為任何人。

著調:你的歌總給人一種不為所動、情緒變化不激烈的從容,生活中你是喜怒哀樂比較明顯的人嗎?

程璧:是,生活裡有時候會情緒很直接,不太會藏住自己的情緒。

著調:你的生活是怎樣的?是否也是像歌聲一樣安逸恬靜?你如何應對生活中苦辣的部分?

程璧:梁啓超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之生也,與憂患俱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著調:你自己平時會聽什麼類型的音樂或者是誰的音樂?

程璧:喜歡聽一些獨立唱作人的作品。比如加拿大的Leonard Cohen;日本的湯川潮音、青葉市子、humbert humbert、羊毛和花;比如愛爾蘭的Lisa Hannigan;比如丹麥的Sebastian。

著調:作為一個唱作人,你平時是是否有刻意地積累?譬如五官全開去吸收什麼東西?

程璧:會再遇到一本好的詩集的時候,反覆閱讀;會在聽到一場好音樂會的時候,反覆看現場視頻。

著調:最近看了什麼書?

程璧:最近讀到兩本年輕詩人的詩集,一本是中國85後詩人絲絨隕《年輕人,請忍受一下》;一本是日本新一代詩歌新人最果夕日《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還有最近偏愛張棗的詩,所以也想要更多的了解這位已故的詩人,北島推薦一本宋琳、柏樺編寫的《親愛的張棗》,收穫很多。這本書是張棗的詩人朋友圍繞著他和他的作品而寫,讓我能從別人的視角來讀到對張棗詩歌的理解。

著調:舉出一個你自己覺得很自豪又值得推崇的習慣。

程璧:每當有了旋律的靈感,都會馬上打開手機備忘錄記錄下來。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有些東西是轉眼即逝的,就像火花一樣。要隨時的捕捉,並記錄。

著調:你目前內心的狀態是怎樣的?是彷徨的?還是安定的?

程璧:作為創作者,作為女性,目前是剛好從彷徨,步入安定、明確的狀態。

著調:原本在證券公司、設計公司工作,最後決定走上音樂這條路,在音樂這條路上,你自己是否有掙扎?

程璧:畢業後我到東京,用了兩年的時間,來驗證自己是否適合朝九晚五的工作,試著在不同領域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在這個期間不斷的創作音樂作品。等到時機成熟,有了一定的物質積累,可以承擔進棚錄製的成本了,就辭去工作,一心做我的正式第一張專《詩遇上歌》了。會有一點不安,但更多的是期待。

編輯:克裡安

相關焦點

  • 程璧 | 我把溫柔都寫進了歌裡
    聽她翻唱崔健的《花房姑娘》,會覺得那個花房姑娘就應像她這樣,有女兒態,無脂粉氣。聽她唱回憶童年的《晴日共剪窗》,會覺得她不像這個時代的人,倒更像是民國的佳人或者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青,純粹、溫潤如玉。 程璧的第一張專輯《晴日共剪窗》,只做了300張,作為對童年的回憶和紀念。兩年後,她發行第二張專輯:《詩遇上歌》。
  • 程璧:為民謠賦予詩意光芒
    如果你也喜歡民謠,必然會留意到一個美好的名字——程璧。程璧的歌聲被歌迷稱為「離詩歌最近的聲音」。清新、乾淨、自然,帶著一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她將詩與歌完美地糅合在一起,譜出一首首明亮溫暖的歌謠,不染風塵,讓人難以忘懷今天就跟著《女友》的獨家專訪,走近這位詩意滿滿的民謠女歌手。
  • 天黑之後聽程璧
    ☟|| 她把溫柔都寫進了歌裡 ||提起程璧,怕是繞不開「詩意「 「溫柔」這樣的字眼。她不僅外表長得好看,寫的歌溫柔動人,還能寫出帶有程璧個性的文字,以及拍出好看的照片。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理解裡,程璧是溫柔的,是靜默的,是平和的,是那種就算內心有些想法也會悄悄憋回去的。
  • 讓程璧入坑日語歌,她是熊木杏裡
    那個夜晚,兩個溫柔的女聲在劇院內編織出了一個美妙的夢境,將臺下的我深深引入其中。臺上的她們,一位是程璧,另一位是來自日本的唱作女歌手,熊木杏裡。程璧的現場看過幾次,但那還是第一次在現場聽到熊木杏裡的演唱。她一開口,便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輕柔卻有力地觸摸著你的心臟,那聲音,便再也無法忘記。
  • 程璧 此心安處
    這兩年程璧覺得自己回到相對平靜的心態。有真實妥帖的日常,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她不在意因此而流失一些聽眾,相信「一切都是作品說話」。她希望隨著年齡不斷豐富自己,而不是一時的被大家注意到。《然後,我擁抱你》是程璧新專輯發布的第一首歌,她邀請了莫西子詩與她一起譜曲,並擔任製作編曲,這是他們的第二次合作,四年前,莫西子詩曾為程璧的專輯《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擔綱製作人。
  • 程璧:與古典吉他有緣的民謠歌手
    在廣州演出的當晚,程璧唱了北島的《一切》,那是他在妹妹去世後所寫的一首詩,包含悲憤和激越之情。程璧將它選進《當詩遇上歌》,卻將詩中最後那個相對沉重的句子「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刪去了。在她的演繹下,已經聽不出原詩裡的悲觀和絕望,旋律中儘是歷經人生百態的豁達,和對世間百態的寬容。
  • The Royal Concept:不賺錢沒關係,巡演只為圖一樂!| 著調專訪
    這一系列綜合因素也激勵The Royal Concept闖出一片天:抓耳的旋律、靠音樂為生並不奇怪,前人已做大,為什麼我們不試試看?中國巡演廣州站演出前,The Royal Concept的主唱David Larson和鼓手Frans Povel接受了著調專訪,分享近年心路。
  • 她是讓程璧入坑日語歌的女歌手,她是治癒系中最動人的聲音
    那個夜晚,兩個溫柔的女聲在劇院內編織出了一個美妙的夢境,將臺下的我深深引入其中。臺上的她們,一位是程璧,另一位是來自日本的唱作女歌手,熊木杏裡。  程璧的現場看過幾次,但那還是第一次在現場聽到熊木杏裡的演唱。她一開口,便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輕柔卻有力地觸摸著你的心臟,那聲音,便再也無法忘記。
  • 程璧,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每首動聽的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那些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歌聲到底掩藏了怎樣的心情?歌詞簡單,作曲規範,簡單可以很枯燥,簡單也可以很深奧。這首歌有點不一樣,很有異國風情,它說的是在海島上一位姑娘去唱她的家鄉,她愛的人,但是卻融合了她再也見不到的那種悲傷感。這一首歌是一首很不一樣的歌。
  • 程璧:你還年輕,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這句話被程璧寫在了她的新歌《人生的意義》裡,聽著她輕柔恬靜的聲音,仿佛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眼前出現的一切也都被賦予了美好的意義。,程璧的聲音乾淨清透,不哀不怨,帶著一種靜悄悄的輕盈,仿佛能讓內心所有的不安與煩鬱都平靜下來。
  • 新人吳青峰 | 著調專訪
    · 看show · 交朋友這是「新人」吳青峰的第一個個人專訪,直到採訪前他都沒有看過採訪提綱,著調君不禁暗忖:吳青峰你真的蠻有種!在小學升初中的階段,1994年,王菲的專輯《天空》讓吳青峰察覺到流行歌的美好,那之後吳青峰向流行樂敞開了懷抱,「開始什麼都聽了,那個年代至今想起來還是一個音樂好美好的年代,就是1994年到2000年吧,現在對我來講那幾年的歌是最深刻的,可能跟自己的青春期有關係。那個年代好多的歌放到現在,都比現在的歌還新潮跟前衛,我覺得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 程璧經營之道:不籤公司,音樂人拿作品說話!
    像原研哉是藝術家,但他有一位非常高效有序的管理人員,不叫助理、不是秘書,叫他整個工作室的manager(經理)吧! 我會以自己的工作室為核心,不籤約做哪家公司的藝人。比如說,我想做專輯了,找出版方和發行方來幫助我出版發行就可以了,製作方面我完全可以自己做,因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一張什麼樣內容的專輯。
  • 畢書盡:被臉「耽誤」了的好聲音 | 著調專訪
    「這是蔡健雅前輩幫我寫的歌。之前一直都跟製作人討論說,為什麼我們拿不到蔡健雅前輩寫的歌。然後又齊就在Facebook上面問蔡健雅前輩能不能幫Bii寫個歌,她很快就答應了。沒過幾天就寄過來那個音檔,聽到她唱demo,也是哼歌而已,但是就是覺得很感動、很興奮。」在聊到當時邀歌的心情時,畢書盡臉上洋溢著藏不住的喜悅。
  • 程璧問答錄 | 關於2018新年演唱會(北京、深圳、上海)
    演唱會官方介紹寫「以古典吉他、倍大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三角鋼琴、黑管等原聲樂器為班底,一場小型室內音樂會編制。」程璧:這也是我躍躍欲試的地方。每年的演出,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而不是重複和機械性。同樣的一首歌,不同的演繹方式,呈現的面貌也會截然不同。這是我在音樂方面的嘗試。我請到音樂製作人李星宇來做整體現場重新編曲。
  • 「寶藏型唱將」家家:做勇敢的自己 | 著調專訪
    著調:《我想要的》有和很多男歌手合作,終於唱到方大同的歌,過程順利嗎?家家:我一直在許願,希望可以和方大同合作,終於等到這一張才有機會,他寫了三首歌給我,就覺得願望實現了。這次的邀歌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之前要不就趕上他也要發片,要不就趕上他有演唱會,所以一口氣寫了三首。
  • 芳草碧連天 | 程璧:姑娘在路上 Bridging | Cheng Bi: On the Road
    程璧,獨立音樂人,被稱為「離詩歌最近的聲音」,2018年「華語金曲獎」年度最佳民謠音樂人。畢業於北京大學外文系,曾工作於日本設計中心原研哉設計研究所。現居東京與北京。擅長以詩歌為素材進行創作,作品包含北島《一切》,西川《夜鳥》以及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春的臨終》等。
  • 「校草」李玉璽蛻變錄:從五音不全到歌影兩棲 | 著調專訪
    演出前,李玉璽與著調相約化妝間,講起了五音不全的童年軼事。「寫的歌唱不出來,很難受。」把寫出的第一首歌拿給製作人,只彈不唱,「我就覺得很不開心,沒辦法呈現我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和家裡人說我想學唱歌。」於是初三開始,家裡請來老師,系統糾正李玉璽的演唱。可學了一兩年,跟同學去KTV歡歌,還是唱不贏他們。李玉璽的聲線偏低沉,青春期發育時,許多男歌手的歌他都唱不上去,不會運用聲音。
  • 那個給汶川地震寫過歌的林俊傑,又和孫燕姿為武漢寫了首歌
    孫燕姿則說出了幕後故事:「幾天前收到JJ的來電,他想寫一首歌,致敬前線所有人員。Stay With You是我們一份心意。謝謝你們,辛苦了。」這不是林俊傑第一次為災區寫歌,2008年林俊傑用兩天一夜為汶川地震寫了一首《愛與希望》,後來一位當時就在震區的小哥上音樂綜藝唱起這首歌說,「當時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聽到廣播裡放了這首歌」,林俊傑與他合唱,聽哭了許多人。2009年中國臺灣風災和2015年塵爆,林俊傑又寫了《媽媽的娜魯娃》《I Pray For You》。
  • 鍍金之「後」 · 孫盛希:一直不變的是誠實的情緒 | 著調專訪
    一年後,借首個大陸售票個唱,孫盛希再度接受著調專訪,揭開巡演面紗,分享「鍍金」後的心路變遷。這次會多幾首歌,整體概念比較像Jazz Fussion的音樂會,一直以來很喜歡帶一點爵士的音樂,也是在我成為音樂人的路上給我很多影響的曲風,這次跟新的樂手朋友們合作,會有不一樣的節奏感。著調:演出曲目如何編排?排練中哪首歌最難唱?
  • 新品推薦 丨 謝春花《一棵》& 程璧《Sonnet and Song》
    「起名字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件頭疼的事,無論是過去寫完作文想不出題目,還是現在寫完歌想不出歌名,捉襟見肘的模樣,如出一轍。    但越是令人頭疼,就越充滿樂趣。    從平日一首又一首的創作,到選定曲目後想專輯名,這可能是最漫長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