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秒,王建東3次轉向,都是為了避開居民區。
今年9月,他按計劃駕機升空執行訓練任務,飛機突然遭遇鳥擊引發空中特情,發動機失去動力。
生死關頭,王建東沉穩操作飛機,緊急避開城市村莊人口密集區,直到最後一刻,在戰機墜地前3秒超低空跳傘。
受傷醒來後,他第一時間關心的仍是有沒有百姓受傷。聞訊而來的當地村民,被他的壯舉深深感動,把他抬上救生筏,輕輕舉過頭頂,走過了那600多米的鄉間小路。
家屬為王建東獻花
12月8日,王建東獲頒一等功獎章,並被授予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在他眼裡,這條飛行路遠沒有結束,他最大的心願,就是駕駛最先進的戰機,繼續守衛人民的藍天。
王建東與戰機
3次轉向避開居民區
那是王建東人生中最漫長的37秒。
9月4日12時15分,王建東按計劃駕機升空,執行對抗空戰訓練任務。12時16分20秒,兩個黑影迎面飛速閃過,猛然「嘭」的一聲巨響隨之而來。
機腹部位傳來一陣震動,發動機轟鳴感驟然下降,座艙裡冒起了青煙。
「635要返航」「635撞鳥了」王建東心頭一緊,立即向指揮員報告。
遭遇鳥擊瞬間,飛行高度272.7米、速度545千米/小時。
這一高度的飛機,如果是自由落體,8秒之內就將墜地。要想儘量拖延下墜趨勢,速度是關鍵。
飛機黑匣子記錄了這一刻。幾乎沒有猶豫向右一壓坡度,再操控飛機慢慢減少仰角。
王建東檢查飛機
這是王建東第一次避開居民區。
這個關鍵性決斷,王建東只用了5秒。由於右轉及時,飛機第一時間避開了左側的人口密集區,也為後續處置爭取了更大的空間。
按照飛機特情處置手冊規定:高度2000米以下開車不成功,視情實施迫降或跳傘。此時飛機高度只有270多米,已不具備場內迫降條件。
座艙內各種告警聲不斷響起,飛機推力急劇下降。王建東再次推油門,飛機依舊沒有一點「抬頭」的意思。王建東努力保持飛機狀態盡遠滑翔,同時緊急搜索空地。
而右下方是一片居民區,感覺飛機沒有一點抬頭的意思衝著樓墜去,王建東壓了反坡度向左轉。
這是王建東第二次避開居民區。
16分25秒,飛機右前方出現一片山頭,王建東果斷操縱飛機對向山頭,準備撞過去。
就在此時,發動機「停車告警」聲急促響起,屏顯畫面隨即黑屏,5秒後,飛機由發電機供電轉換為機上應急電源供電,畫面恢復。
這意味著:發動機停車,飛機完全失去動力,飛不到小山頭了!
王建東突然覺得,眼前的畫面像一幀一幀般流逝,異常漫長。
王建東
此時,飛機高度正急速下降,任何一點慌亂或者操作失誤都可能導致飛機失速。左下方是連片的村莊,只有機頭前下方有幾塊水田。
12時16分51秒,隨著飛機的下墜,地物越來越清晰,王建東改平飛機,留了一個向左的坡度,怕飛機慣性衝向右側樓房。
飛機仍然抬不起頭,16分57秒,在連續6秒保持飛機下降方向不變後,王建東果斷拉下彈射手柄跳傘。
此刻,飛機距地面高度75.9米。據飛機狀態及下降率綜合計算,當時情況下最低安全跳傘高度是80米。
3秒後,飛機墜地。
這是王建東第三次避開居民區。
村民把他高高舉過頭頂
村民黃知發清晰地記得那天的場景。
當天中午,黃知發正在魚塘邊餵魚,聽到巨大聲響後抬頭一看,發現空中一架飛機尾部帶著火苗搖晃著飛過來。
「高度很低,擺來擺去的,他還在調整方向,往左邊水田飛去。」黃知發看著,直到高度很低了飛行員才彈出來,很快飛機墜落,開始著火。
此時,火箭彈射座椅瞬間產生強大載荷,讓王建東全身的血液驟然往下衝,突然出現黑視。由於跳傘高度太低,王建東意識恢復時已接近地面。
雖然避開了附近的高壓線,但傘具卻直衝著右下方一個廢棄的變壓器房落下。情急之下,王建東下意識地伸出右腳一蹬,身體橫著撞到了籬笆牆,然後落到地上。
熊君政在機場附近村子長大,對於頭頂不時呼嘯而過的飛機,早就習以為常。發現飛機墜地時,熊君政趕緊和同村的幾人趕到了現場,發現了仰面躺著的王建東。
王建東跳傘後落在一處果園裡,果園之間是鐵絲網,插著鋼管,鋼管和鋼管之間就一米。幸運的是,王建東落到鐵絲網上面了,沒有砸到鋼管。
王建東跳傘地
「當時他的口裡都是血,但意識還算清醒。」村民們一邊幫著王建東解脫傘具,一邊詢問他的傷勢。
但王建東最牽掛的還是飛機有沒有傷到地面群眾。
「飛機有沒有砸到樓房?有沒有傷到人?」強忍著劇痛,王建東開口第一句就問地面損傷情況。
得到「沒有」的回答後,王建東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果園中間的路只能容一個人過,那裡是很難走的地方。村民們知道車進不來,決定把王建東抬到村口。
王建東旁邊正好有一個隨身攜帶的救生筏,村民們就把他輕輕抬到救生筏上,為避免王建東被鐵絲網掛住,大家決定把他舉在頭頂上,走過了600多米田埂路。
「他們不敢拖著我,也不敢背著我,我當時吐血了,就仰躺著,怕內臟受傷會造成更大的損傷。」回憶起那時,王建東印象深刻。
出了田埂路,村民們把王建東放在村口樹蔭下,很快等來了交警和救護車,將王建東送往了醫院。
熊君政說,附近村莊密集,還有學校和工廠,飛行員要是早幾秒跳傘,說不定就會砸中房子。「所以知道他是那麼低高度才跳傘,我們都很感謝他。」熊君政說。
王建東說自己沒有選擇。「當你看見周圍的村子樓房很密集的時候,你不敢早跳,要是撞到一棟樓,得死多少人啊。你再想想,要是你有朋友有親人在那棟樓裡面,你後半輩子能睡得踏實嗎?」王建東反問道。
人民英雄接力傳承
對王建東而言,飛行早已經融進了血液裡,是生命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王建東
1999年,王建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軍校,4年後由於成績優秀、身體各項體能達標被空軍招錄,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這些年裡,王建東飛行經驗逐漸豐富,曾駕駛戰機上高原、出遠海、戰大漠,飛行時長超2100小時。
讓他念念不忘的,是翱翔藍天時那種自由的感覺。他想起自己在沙漠戈壁上飛低空時,看到下面的沙漠的沙丘戈壁,像海浪一樣;在雪域茫茫的無人區,看到總有一些點綴的湖泊,散布其間。
王建東在模擬駕駛
「猶如在空中跳舞,沒有拘束。」在王建東眼裡,這是獨屬於飛行員的天空浪漫,也是一種勇士的自我挑戰。
272.7米低空遇鳥擊特情處變不驚,22個操作動作零失誤,37秒內連續避開居民區後極限彈射將損失降至最低……事後復盤,大家驚訝地發現,王建東的處置過程仿佛事先演練過無數遍一樣準確果斷,被飛行專家稱為一次「教科書式的低空鳥擊特情處置案例」。
在同事眼裡,飛行上,王建東最大的特點就是「理論上不搞透不飛」。每次裝備研究,他都要把每個細節研究透,所有電路、油路、氣路都走通才肯罷休。
在該旅飛行表演三大隊教導員賀瀟瀟看來,飛新進科目,王建東多半不是掌握最快的,但一定是訓練中最認真的,一到飛行中表現非常穩定。
去年高原駐訓,大側風條件下起降成為攻關難點,處置原理人人都知道,到了空中,王建東總是少數幾個時機把握最好的人之一。
「這就是王建東!」結婚14年,在妻子陳婷婷眼裡,丈夫不僅工作中一絲不苟,生活中也十分細緻,而且心理素質極強。
陳婷婷說,王建東從來都是與人為善,遇到大事時自然而然就顯現出來。得知丈夫避開居民區,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跳傘的舉動,也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王建東與戰友
12月8日,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專門舉辦授獎大會,為王建東頒發一等功獎章,授予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現場發言時,王建東回顧了自己的飛行生涯,也深情感謝將自己救起的百姓。
王建東一直記得,昔日單位飛行員李峰在發動機空中停車情況下,用104秒創造空滑迫降奇蹟。他知道,一代代飛行員傳承,時刻做好準備,就是為的一旦祖國和人民需要,隨時挺身而出、向戰而行。
等待重返藍天的日子,王建東一直積極訓練,他堅信,自己的這條飛行路遠沒有結束,他最大的心願,就是駕駛最先進的戰機,繼續守衛人民的藍天。
【記者】曹嬡嬡
【拍攝/攝製】吳明
【剪輯】王俊濤
【通訊員】範以書 黃演莊 唐俊 王光辰
【實習生】劉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