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德軍NH90直升機艙門機槍實彈射擊 這個武器系統並不簡單

2020-11-17 騰訊網

近日,德國陸軍航空兵進行NH90 TTH直升機艙門機槍的實彈射擊訓練。

NH90是北約直升機工業公司(NATO Helicopter Industries)1986年開始研製的10噸級中型直升機,分為兩種基本構型:海軍型(NFH)和陸軍型(TTH),2000年6月30日開始批量生產,目前已有十多個國家裝備了NH90。

這是一段視頻NH90直升機M3M艙門機槍系統的測試視頻,希望能夠讓大家更直觀理解本文所述的一些細節。

NH90直升機早期的艙門機槍為7.62×51mm口徑的加特林機槍,由於射程和彈藥威力存在不足,因此逐步更換為比利時FN Herstal公司的M3M航空機槍,該槍口徑12.7×99mm,射速1025發/分鐘,槍身重量36.5千克。配備穿甲燃燒爆炸彈藥(APEI)之後,M3M的多用途能力得到提升。由於是航空機槍,所以採用輕型槍管,外部有帶孔的隔熱套,隔熱套前方是有五條狹長開槽的消焰器。

FN Herstal極力向潛在用戶推薦M3M航空機槍,就連美軍都採購M3M作為正式裝備,編號為GAU-21。GAU-21這個編號代表「槍(Gun)」,「飛機(Aircraft)」,「單位(Unit)」-21。FN Herstal推出了中型旋轉槍座(MPM),與M3M航空機槍搭配。採用柔性槍架,吸收後坐力的同時,並不會將後坐力傳遞到機槍手的握把上,保證了射擊的精度。

不過,在NH90直升機上,並不能直接使用FN Herstal推出的機槍座。新的機槍座既要獲得較大的射界,又能夠在飛行時縮回機艙內部關閉艙門,因此需要研製新的機槍座。

目前,德軍NH90 TTH直升機上使用的艙門機槍座上部設計沿用了FN Herstal MPM概念,而下部進行了改進,更符合德軍的需要。槍架上方有皮卡汀尼導軌,能夠方便安裝各種瞄準鏡和附件。

這種槍座標配300發彈鏈箱供彈,通過柔性輸彈槽將彈鏈輸送到機槍受彈機一側。注意這張照片的細節,彈鏈並沒有裝入機槍,而是用一個鐵片卡住第一枚彈藥。這樣在裝彈時就不需要在飛行過程中將彈鏈穿過輸彈槽,同時又可以讓機槍內沒有彈藥,確保絕對安全。從這樣的角度可以看出全可散彈鏈具有空間利用率高的優點,如果採用不擴散或半可散彈鏈,彈箱體積要大20~30%。

打開機身側面的艙門,就可以露出M3M機槍,外表溫順的NH90突然變成了露出獠牙的猛虎。

正在進行夜間射擊訓練的NH90,能夠看到飛行中的曳光彈。由於主旋翼下洗氣流的影響,槍口發出的火藥燃氣被向下吹動,類似一個煙柱。從這個角度看,射速1025發/分鐘的M3M機槍的煙霧真是不少。

艙門機槍通過平坦的槍座底板安裝到NH90機艙內,這樣不需要對機艙地板進行改裝,只需要通過直升機製造時預留的通用接口進行固定。可以看到機槍通過一個可旋轉的垂直槍架固定在一個擺臂裝置上,這個擺臂裝置安裝在槍座底板上,這樣機槍就能夠完成伸出和收回的動作。

兩側的艙門各有一挺M3M,考慮到方便操作的原因,兩側的槍座設置正好是鏡像的,機槍的供彈方向正好相反。不過,M3M槍身在設計時就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只需要對受彈機進行調整即可完成轉換供彈方向的工作。射擊後彈殼直接拋掉,槍身一側較窄的是彈鏈節回收槽,彈鏈節最終會落入槍座一側的金屬網箱中。有經驗的機槍手可以通過觀察網箱中彈鏈節的多少,來判斷自己還有多少剩餘彈藥。

這是荷蘭陸軍航空兵正在進行訓練的照片,可以看出他們採用的M3M艙門機槍系統與德軍完全相同。這樣的槍架與美軍「黑鷹」直升機的有所不同,「黑鷹」將艙門機槍固定在駕駛員身後的專用艙口外側,儘管不佔用機艙內空間,但是無法在飛行過程中補充彈藥。

M3M機槍的槍身通過插銷固定在槍架上,檢查和清潔維護時,可以單獨將槍身拆下。槍座許多連接部分都採用插銷固定方式,這樣方便進行分解和維護。

槍座擺臂裝置有限位器,既可以保證移動機槍時的可靠性,又提高了反應速度。由於彈鏈箱固定在槍架垂直部分,所以機槍手在操作機槍射擊操作時,不會受到彈鏈箱重量的影響,因此比較省力。

由於M3M艙門機槍系統是通過機艙地板上預留接口固定的,因此可以輕鬆完成安裝和拆卸工作,也可以像這架直升機一樣,只安裝一挺機槍。機槍座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對機艙內空間的影響,儘可能減小外形尺寸。總之,艙門機槍系統的設計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簡單。也許簡單將就一下也能做出來,但實際使用效果就差遠了。

目前,中國軍隊現役還沒有大口徑高射速航空機槍,因此這方面存在短板,艙門機槍架也正在經歷從無到有的階段。只能說以往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近些年才出現這樣的需求,落後的現實難以避免,只能博採眾長奮力追趕,畢竟已經有現成的成功產品可以做參考。

相關焦點

  • 魔鬼永遠藏在細節之中:美軍直升機艙門機槍的進階之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軍只能使用「雛菊切刀」這樣的炸彈擴大機降地點、殺死潛在的敵人,這樣才能保證直升機的快速機降。艙門機槍系統雖然有「雛菊切刀」這樣的炸彈開路,但這並不意味著直升機的機降作業就絕對安全,直升機還是得有自己的自衛武器,何況直升機有時還需要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 美軍開始為魚鷹安裝先進機槍轉塔,中國的直升機機槍緣何剛剛起步
    電影中美軍的UH-1休伊直升機艙門處都安裝有兩挺M-60機槍,在起降時士兵們操作機槍不斷向密林中的越軍掃射。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未來的主力機降載具,MV-22魚鷹一直缺乏自衛武器。近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V-22就被拍攝到在夏威夷瓦胡島測試新的防禦武器系統。
  • 二戰德軍機槍發展及戰術運用
    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軍不能裝備重機槍,二戰中德軍步兵分隊的機槍主要是MG 34、MG 42和MG 26(t)(即捷克生產的ZB-26)這三種中型機槍,其中,MG 34與MG 42機槍具備了通用機槍的特性,在德軍步兵分隊中使用最為廣泛。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德軍步兵班的編制和武器裝備也在不斷變化。
  • 高射機槍和重機槍哪個火力更強?答案出乎意外
    但一戰結束之後,飛機的研製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而且出現航空機槍、航空炸彈這兩種對地面步兵威脅很大的機載武器,這個時候各國軍隊才意識到了防空的重要性,紛紛將重機槍加以適當的改造增強其防空能力,圖片上就是蘇聯將四挺M1930型馬克沁重機槍並聯,再安裝整體支架和防空瞄準具,就成了一挺簡易的高射機槍,可以4挺一起使用增加火力密度。
  • 中國公開12.7毫米新型轉管機槍,國產加特林,1500米內難有倖存者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轉管機槍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有多根槍管,而且這些槍管還能一起轉動的機槍。這種機槍和一般常見的轉膛機槍不同,機槍的每根槍管都是獨立的,各自有各自的槍機。由集束槍管尾部迴旋帶動各自射擊的進彈、閉鎖、擊發、開鎖、抽殼、拋殼等循環動作完成。
  • 二戰武器:德軍MP38/40衝鋒鎗
    一位名叫胡蒂爾的德軍將領首創了步兵滲透戰術,利用12人左右的小分隊,從敵軍防線薄弱處滲透,避開堅固要塞,向縱深迅猛穿插,直搗敵軍大本營。這種新戰術要求突擊隊員要有良好的機動性和猛烈的火力,但當時輕型機槍的技術並不成熟,馬克沁這樣的重機槍又很笨重,最終一種可以在近距離猛烈射擊的單兵武器問世,這就是曾經被稱為「手提機關槍」的衝鋒鎗。
  • 二戰經典武器,德軍MP38/40衝鋒鎗
    與喜歡鑽牛角尖的豬隊友小日本不同,德國人對武器的選擇一向比較理性,MP38/40衝鋒鎗裝備量如此大不是沒有道理——在納粹的閃電戰中,天上的斯圖卡,地上的坦克,和步兵手裡的MP38,共同構成了有機的震撼力,對摧毀對方的抵抗起了極大的作用。不過關於MP38/40的故事也還得從一戰說起。▲德軍士兵MP40射擊訓練
  • 美國槍迷活動再添花樣 二戰轟炸機球形炮塔實彈射擊表演
    本人曾在8月30日《訪問:美國最大的機槍射擊場 重火力槍迷心目的「聖地」》一文中介紹過名為「大沙漠(The Big Sandy)」的槍迷盛會。在10月剛剛結束的年底活動中,他們成功搞出個大新聞。斯託克頓航空博物館(Stockton Aviation Field Museum)轟炸機修復計劃的組織者用一個斯佩裡(Sperry)球形炮塔在現場進行射擊,這種球形炮塔是二戰中美軍B-17、B-24重型轟炸機的自衛武器。在這個讓「金錢變成煙霧」的射擊活動中,沒有任何武器可以與其媲美。
  • 「蘭博機槍」究竟好不好用?-你所不知道的M60(一)丨火器
    (二戰時期德軍的MG42和FG42機槍對後來M60機槍的開發影響很大。畢竟當年美國大兵曾經被它們打到自閉)早在二戰期間,美國人就對德軍的通用機槍充滿了興趣。所以他們也開展了研發工作,之後首款美國通用機槍-T44問世,然後又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T52機槍。
  • 將馬克沁機槍口抬高會怎樣?德軍試了試,結果200萬姑娘成了剩女
    眾所周知,在戰場上,機槍的壓制力是非常強大的。在影視中我們可以知道,機槍火力充足,具有超高的密集性,射速快,唯一不足的就是機槍在射擊時無法進行移動,這也是機槍的短板,同時也將機槍變成了活靶子,故而機槍手也是戰場上要優先狙殺的目標。
  • 掘壕據守,詳解二戰德軍挖坑神技之機槍陣地
    通常這種二人班用機槍陣地是一種略帶弧度的戰壕,一般寬60~80釐米,深在1.4米,上寬80下面是60,長度在1.4~1.6米之間,它這個跟雙人散兵坑的倒凹形陣地有點類似的,看下圖。關於雙人散兵坑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能打又能防,細看二戰德軍散兵防禦陣地。在這個弧形戰壕的兩端後面各挖有一個1.8~2米深的防護壕,下圖黑色粗斜線處。
  • 能當機槍使用的步槍,德國傘兵的專屬武器——FG-42傘兵步槍
    一、生於亂世的FG-42二戰時期,傘兵是德國的精銳部隊,隸屬於空軍,但使用的輕武器是與陸軍基本相同的,1941年入侵希臘克裡特島的戰役是德軍傘兵的惡夢,在開闊地帶的激戰中,德軍傘兵的武器無法與英國、澳新部隊的李恩斯菲爾德步槍及布倫輕機槍抗衡,雖然德軍最終佔領了克裡特島,但傷亡率極大。
  • 「蘭博機槍」究竟好不好用?-你所不知道的M60(二)丨火器
    (M60機槍的射速確實稍顯不足)(M60機槍射擊慢鏡頭)且M60的戰鬥射速比很多機槍都低(美國的越戰老兵團體車貼。大家要是對越戰時期的魔改武器感興趣,歡迎評論區留言,要是感興趣的人多小編就專門做一期)這是一種安裝在直升機艙門、艦艇或車輛支架上的艙門機槍。需要把標準的M60更換成雙持握把組件)
  • 美洲際彈道飛彈部隊配備休伊直升機,保衛核武器發射井絕對安全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非常簡單,美國空軍的主力武器是轟炸機、戰鬥機、運輸機、加油機和預警機,直升機的大部分作戰任務由美國陸軍航空兵負責,所以空軍只裝備2種不到200架直升機並不奇怪。下面,我們來看看美國空軍這2種直升機的主要技術戰術指標。
  • 新兵首次實彈射擊,誰成了「神槍手」?
    新兵首次實彈射擊,誰成了「神槍手」?射擊前,新訓幹部骨幹講解了基本構造、射擊安全知識、射擊原理及武器操作等射擊知識要點。緊接著,教練員輪番登場,通過等比例縮小靶、四點瞄準及據槍瞄準擊發綜合練習等訓練方法,幫助新戰友們進一步熟練掌握射擊要領及操作流程。
  • 齊齊哈爾艦開展實彈射擊訓練
    12月中旬,海軍齊齊哈爾艦連續開展實彈射擊訓練,針對短板弱項加鋼淬火,在炮火硝煙中錘鍊過硬本領。出海即出徵,開訓即開戰。抵達黃海某訓練海域後,高速靶機隨即從艦飛行甲板上起飛,模擬低空巡航飛彈向艦艇突襲,全艦官兵迅速進入戰鬥狀態。
  • 跑馬嶺國際實彈射擊中心正式開業 可體驗實彈射擊
    2020年10月1日跑馬嶺國際實彈射擊中心開業儀式舉行,該中心是濟南首家實彈射擊體驗場館,於2019年8月28日正式進入試營業,在經過一年的基礎設施改造、技術服務提升後迎來了正式開業。跑馬嶺國際實彈射擊中心由濟南文旅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攜手山東領域國際旅行社共同打造,是集實彈射擊體驗、國防教育、康養民宿、餐飲娛樂、會議接待、休閒度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休閒娛樂度假中心。  據悉,此次正式開業,跑馬嶺國際實彈射擊中心對園區進行了重新的規劃改造,如餐廳的包間和大廳的布置、民宿樓整體改造為觀山主題民宿,同時增加了親子模擬狩獵、射箭等娛樂項目。
  • 班長「成人禮」:走上實彈射擊指揮戰位
    這樣的實彈射擊戰術行動,指揮並不簡單。劉俊偉需要帶領6名戰士,與戰車密切協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1500米武裝越野,其間穿插5個戰術課目,而後迅速佔領射擊位置、完成區域分配,對不同性質、不同距離的30個隱顯靶標展開射擊。整個過程銜接緊密,涉及戰場管理、戰場心理等多種因素,需要紮實的指揮功底、精準的觀察能力,更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及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
  • 世界通用機槍之祖,德國的「死亡收割機」,MG42通用機槍
    主要零部件非常容易拆卸,操作也簡單,方便士兵帶著它轉移陣地。 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在戰場上,如果轉移緩慢,機槍陣地可是要被炮轟的。 所以德軍一直要求武器研製部門對MG34機槍進行改造,希望得到MG34的升級版本。
  • 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
    今天跟大家談一下【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按照百度百科給出的廣義定義,「機槍」可以用來泛指可連發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