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的課程結束了,我琢磨著在讓孩子學樂器前,銜接個音樂啟蒙的課程,讓孩子時刻燻著,到學樂器的時候也不至於太突然。我的初衷是不管是早教機構的音樂課,還是現在的銜接課,和日後的樂器學習,都希望孩子培養一個愛好,如果這真的是他的愛好的話。
社區正好開了唱歌的興趣班,隸屬於ZF的公益組織,老師都是從上海音樂學院請來的,而且還是公益性質的,真的有一種便宜有好貨的感覺。
早上我們出去玩,中午吃了午飯,然後我帶著貝殼趕回家附近去試聽課程。還沒到教室,貝殼就一直叨咕不喜歡這個課,作為老母親我覺得我的任務是帶領他去嘗試,然後他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現在還沒嘗試就否定,那是不行的。我連拉帶拽帶著他來到教室,到了教室貝殼安靜了,似乎一下子好奇心被勾起來了,於是我倆決定試聽下去。
其實正式的試聽課上周就進行了,這一節已經是孩子們的正式課,只是我倆還是第一次來,就先旁聽下,再決定要不要繼續。
細心觀察下來,這個公益性的興趣班是採用混班的形式,雖然招生廣告上寫的是4-10歲,但在我看來,這裡的孩子很多應該已經上了小學,從他們的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正確率上看,應該是有一點基礎的。
課程開始老師首先教孩子們用各種口型開嗓子,貝殼很積極地和老師互動。然後就有了一個漫長的20分鐘的很嚴肅的樂理學習。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從貝殼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的懵,而且老師的教學方式是非常傳統的嚴肅的方式,這對於3歲的貝殼來說太挑戰了,從貝殼無神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的困意。
海龍王:你聽懂了嗎?
貝殼:沒有。
海龍王:我也沒有,你想繼續在這裡聽嗎?
貝殼:不想,我們回家吧。
然後我倆就灰溜溜從後門出來,在門口我跟助教進行了5分鐘的交流。
其實如果我不提,貝殼可能會繼續無聊地聽下去,結果可能就是下一次他可能再也不會走進類似的唱歌教堂了。我慶幸我及時叫停,停止了揠苗助長,停止了一個不合適的便宜的公益課,或許等他再大一些,可以再嘗試。興趣班的選擇上,只有合適孩子的才是最優的。
無獨有偶,這周我又一次答應了兒子的「無理」逃課要求。幾周前我們給貝殼試聽了幾家英文培訓機構,最終鎖定並報名了一年的課程,正式的課程會在明年3月開始,1月份他們給贈送了一些所謂「免費」的預熱課,讓家長有一種薅到了羊毛的快樂感。
這家機構的課程我是認可的,試聽完,貝殼也同意了之後,我們才籤購買合同的,可是在預熱課的階段出現問題啦。
正常的預熱課會在每周某一天4-5點開始,時間上我們沒有辦法趕上。於是機構第一次預熱課,讓貝殼直接插班進了一個正式班上課,而這就意味著難度估計是有點的,貝殼是從中加入,前面的課程也沒學的。雖然一節課堅持下來,老師反饋寶貝很不錯,但我心想這也不排除,孩子可能沒有成就感和掌控感。
第二次試聽課就更加一言難盡,依舊因為我們時間不可以,於是機構為了配合我們的時間臨時單獨加了一節試聽課,中午機構老師打電話問我傍晚是否可以帶孩子來上課,我沒有想太多就答應了,並安排貝殼爹去接娃送英語機構。據貝殼爹描述,到了機構門口,貝殼死活也不肯去上課。問他原因,他說他本來打算今天回家玩樂高的。在各種威逼利誘下,貝殼順利上完了英文課,老師評價他表現地很好。爺倆上完課又去堂吃了冰激凌甜點才慢悠悠回家。
貝殼爹問我,為什麼兒子今天在機構門口那麼強烈地拒絕就去上課呢?我檢討說:這事怪我,不該直接答應機構今天就補課,貝殼喜歡有掌控感,上次去上課我是提前幾天就給他打招呼的,他不喜歡臨時被安排,除非是他特別喜歡的事情。
第三次預熱課,我提前好幾天就給貝殼說了,上課前一天,貝殼爹又開始給兒子做思想工作,貝殼就是一副我不要去上英語課的態度。我們倆有了這樣的對話:
海龍王:聽說你不想明天上英語課,為什麼呀?
貝殼:我不喜歡這個課,很無聊。
海龍王:為什麼不喜歡呢?
貝殼:因為就我一個人上課,沒有小朋友一起,就很無聊。
上一次預熱課是機構臨時加給我們一對一的課程,一般這個時候家長可能都會暗自開心,孩子的說英語的時間會更多,可事實是孩子喜歡有人可以陪著一起上課,會更加有意思。這點可能遺傳我,就像我上瑜伽課,我不太喜歡直接請私教,而是更喜歡兩三個人的小班,且最好這人水平跟我差不多,或者稍微比我厲害點更好,這樣才有意思。
緊接著是貝殼爹跟貝殼的一系列交談,他繼續表示他不要去上課,我把貝殼爹叫進書房跟他討論了下我的想法,這個預熱課其實就是為了讓孩子們熟悉下機構的環境,並且產生興趣,課程的內容也都會在正式的課程中得到學習,但是如果因為預熱課老師的不確定,時間的不確定,以及同學的不確定性,讓他產生厭學和不想去的念頭,那我建議我們就不要薅機構的羊毛,等他調試好了,我們再去,而且下一次帶他去上課,要讓他喜歡上這個課,在細節上去吸引他,這才是最重要的。
全家人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帶著貝殼繼續逃課,直到正式的開學典禮,正式課開始我們再去學,這兩個月再讓他自由散漫玩一玩。
不著調的媽帶著貝殼一次又一次的「逃課」,這是貝殼爹給我的評價。不過調侃中我其實看到了他對我這種不著調的肯定。我一直認為孩子感興趣的,有內驅的自我學習,才有用。最重要的是孩子對這個事情有興趣,至少不反感,學習才會有效果。而且佛系的我一直還是認為,早一點習得,還是晚一點學會沒有本質區別,或許晚一點,孩子的理解力上去了,也許學得更輕鬆,花得精力更少。
海龍王說
公眾號改版,讓不少小夥伴和我們「走失」了,為了不會讓我們彼此越走越遠,請大家:
*多評論
*多在看
*點星標
*加海龍王微信Sea_shell_enjoy,進章魚王社群,我們公號的原創內容、免費福利、噹噹贈書、開團等都會先發群裡,不會錯過。
文 / 海龍王
圖片 / 部分來自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公號介紹
微信又改版嘍,親愛的你,現在還能找到我們麼?
歡迎加星標,
每周二、周四早上八點,我們不見不散!
章魚王的寶貝們
這裡有遍布全球的親子旅遊、有母嬰用品評測、STEM益智玩具評測,更多的是男娃養育的經驗分享。她們是三個職場媽媽,是海歸女、魔都女,她們最chic的身份是「男娃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