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背後家庭悲劇:相愛容易相處難,媽媽的不幸會傳染兒子

2020-10-05 讀書頻道

凌晨三點,看完了《囧媽》。雖然我比較喜歡徐崢的以前的大多數電影,但是客觀來說,這部電影幸虧沒在影院上映,不然票房成績會很慘澹。


因為在這一部片子中,導演和主演想說的觀點不止一個,最終哪個都沒有講好。

在過去的《囧》系列電影中,最突出的主題是「囧途」:驚險、狼狽、搞笑。這樣製造出的喜劇效果,在春節放鬆娛樂期間,毫無障礙地受到了普遍歡迎。

但是反觀這部《囧媽》,狼狽搞笑場面最多三個,其中還有兩個場面是重複的:扒火車。

而影片中花力氣最多的,是這些年人們討論較多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問題。

而這種話題,對於相當多的人來說還是一個過於專業的話題,註定市場是小眾的;而春節期間人們更願意放鬆娛樂,這種深刻問題,放到以後再說吧。


一、原生家庭的悲劇循環


與之前的「囧」系列電影不同,這部《囧媽》的核心在母子互動關係。而母子互動關係,其實是夫妻關係的反映。

電影最讓人揪心的是,主角徐伊萬和他的媽媽盧小花從來不肯好好說話:盧小花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徐伊萬都表現得極不耐煩;而徐伊萬一說話,盧小花要麼大驚失色,要麼勃然大怒。即使兩人吵架,都不聽不管對方說什麼——不去反駁,不去質疑,只顧自說自話。

後來母子二人鬧到不可開交,半路上下了火車,在一路的波折中,盧小花說起從前,終於讓我們得以一窺內中根源:

徐伊萬的父親徐翔年輕時是個流動電影放映員,有一次盧小花看電影遲到,沒能看上完整的電影。結束後,徐翔專門又替盧小花放了一遍。

在只有兩個人的露天電影場上,「銀幕影影綽綽,你爸爸的小眼閃閃發光」——那一刻,盧小花被打動了。

但是,因為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沒過多久兩人就無法互相忍受。在徐伊萬七歲那年,兩人就爆發過一場戰爭,把家裡砸得亂七八糟,碎的碎,倒的倒;盧小花也受了傷。

那時候徐伊萬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媽媽告訴他是家裡進了賊。但三十多年後,盧小花終於承認:我們倆過得確實不幸福。

盧小花很多次想一走了之,但是,看著還未成年的兒子,她一次次地忍下來了。

電影裡沒有說,但隨著徐伊萬的逐漸長大,他一定知道發生了什麼。而盧小花一次次受傷之後,一定會對兒子說: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都走了。因為徐伊萬曾經對母親說,他長大了會保護母親。

有一位心理學家描述過這種原生家庭的悲劇循環:

1、由於家庭暴力中女性處於弱勢的一方,妻子被丈夫毒打之後,往往會在兒子那裡尋找安慰與藉口。她們會反反覆覆地對兒子說,如果不是為了你,我早就擺脫這種苦難的生活了。


2、兒子在這種道德壓力之下,會不斷地給自己灌輸「一定要對媽媽好,絕不允許任何人欺負媽媽」的念頭。

3、兒子結婚之後,兒媳婦和婆婆的衝突在所難免,每次衝突時以及衝突之後,兒子因為童年時就給自己灌輸的念頭影響,每次都站在自己的媽媽一邊,令自己的媳婦處於弱勢一方。

4、有一天兒子有了兒子,處於弱勢、甚至可能再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兒媳婦,會像自己的婆婆一樣,向自己的兒子哭訴與尋求安慰。

原生家庭的悲劇,夫妻之間的互相傷害,就這樣一代一代地被傳下去,直到有一天丈夫沒來得及打老婆時就死掉,或者幸運地,出現一個大智慧之人,才能終結這悲劇。

徐伊萬是永遠站在母親這一方嗎?未必。潛意識裡他其實是糾結的(他對著媽媽大喊:我爸爸其實是你逼死的!),但是,道德又讓他不得不在清醒時站在弱勢的母親一方。


二、相愛容易相處難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家庭關係的核心是親子關係,親子關係的源頭是夫妻關係。

因此,夫妻關係是否健康,直接影響到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進而影響到孩子的夫妻關係……所以,夫妻關係是否和諧、夫妻之間是否有愛,是家庭幸福的根本。

徐翔和盧小花之間有愛情嗎?也許是有的:初初相識,徐翔的細心溫柔打動了盧小花,盧小花的文藝或許還有敏感令徐翔欣賞。

但是,在初相識或者共同面對困境的極端時期,人往往只有一面被展示出來,或者某一面被無限放大,而其他方面被光環淹沒。


男女之間某一方面被對方欣賞、仰慕,算是愛情嗎?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對人的某一方面品格的欣賞能稱之為愛情的話,那麼愛情一定是一種偏見。

偏見導致的激情過後,如何保持愛一直在天際飛翔,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

西方文學理論說,浪漫之愛的幻想總以為,灰姑娘和她的白馬王子在夕陽下策馬遠去,從此享有無窮無盡的幸福與高CHAO。


可是,人不是只有一面,人是立體的動物。

結婚之後,盧小花和徐翔的矛盾暴露出來,徐伊萬和他媽媽吵架時說出了他心底另一個聲音:

我知道爸爸為什麼要喝酒了,就是因為你什麼事情都要管著他;

你管他吃管他喝,管他調工作的事情,管他怎麼穿衣服;

管他怎麼交朋友,管他要不要喝酒;

盧小花甚至衝到徐翔的單位,對著喇叭喊:你們所有的人,不要和徐翔交朋友,不要到我們家來,不要和徐翔喝酒。

盧小花不再是徐翔初識的文藝善感的女青年,她成了一個看起來控制欲極強的女管家。


盧小花的問題是太過強勢,處處對丈夫做出要求與限制。徐翔有沒有問題呢?恐怕也是有的。

但是,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樣,溫柔的人,往往同時還是有些軟弱的人,甚至是看起來不思進取的人。

從母子二人的對話來看,徐伊萬的爸爸可能就是個軟弱或者不思進取的人:也許有某一個機會,可以獲得更好的工作,但是,他也許是拉不下臉來跟人爭奪,也許是覺得當下的工作能夠滿足吃喝也就夠了,因此,他無意去爭取。於是,盧小花要「管他調工作的事情」。


而在盧小花的處處管制之下,徐翔軟弱的另一面表現出來:自卑。他不敢正面和盧小花衝突,於是他就喝酒,常常把自己灌醉,以此來逃避。

民間有句話,叫做「酒壯慫人膽」。現實中的慫人,在醉酒之後,動不動會指天罵地,以為做了一回自己。而自卑的徐翔,常常在酒後打老婆。

大概二十年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名為《相愛容易相處難》。男女青年的相愛,或許只需要荷爾蒙的瞬間爆發,或者形象或者性格的瞬間吸引;但是,長期和諧的相處,需要相似的人生觀、世界觀。


盧小花自己承認,她和徐翔的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相差太遠,因此有些事情註定無法調和。

徐翔所處的階層,讓他看不到世界更多的可能。對他來說,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只要勞動就有飯吃的日子,可能比他童年時的生活要好得多,他很滿足;但是盧小花不滿足,她想要更好的生活,她也一定很多次想要逃離。

男方覺得女方沒事找事,女方覺得男方懶散墮落;男方覺得讀詩旅行是裝,女的覺得喝酒抽菸是惡習——這種世界觀的差距,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身教,絕大多數人無法掙脫。


三、和解沒有那麼容易


《囧媽》觸及到了原生家庭悲劇循環的驚心動魄的事實,但是,並沒有深入探討下去(當然,這不是心理劇,似乎也沒有必要進行更深刻的探討),而是像多數國產片一樣,安上了一個光明的尾巴:

在一個人靜靜反思之後,媽媽向兒子承認,自己過得並不幸福;兒子長大了,她應該放手,不應該控制兒子的生活。

兒子也終於承認媽媽的夢想,哪怕是花了20000塊的夢想,於是他背起媽媽,奔向火車站;他乘上熱氣球,奔向莫斯科;他奔上奔下,一定要完成媽媽在紅星大劇院演唱的夢想。

然而殘酷的是,真正的和解,沒有那麼容易。

更多的人,像《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的那個媽媽一樣,一定會鬧得雞飛狗跳、家無寧日,直到所有的對手要麼讓步,要麼死掉。

能實現和解的,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像《愛情劊子手》中的潘妮一樣,僥倖遇到了世界最頂級的心理學大師。

用了整整半年的時間,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歐文·耶樂姆先生抽絲剝繭,發現她媽媽的夫妻關係真相,發現他外婆的夫妻關係真相,甚至令她回憶起自己十五歲時生過的兩個女兒。終於,在一次談話過後她失聲痛哭,為自己那些年雖生猶死的歲月——她終於明白,她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要逃離外婆和媽媽的宿命的悲劇,但最後卻無可奈何地發現又回到了悲劇循環的老路上。


另外一種,是經歷足夠多的苦難。當然,僅僅是生活的苦難遠遠不夠,一定要有足夠多的情感折磨——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絕望;踏上彼岸,即將觸摸到幸福,卻發現天際之門轟然關上;從苦海中泅渡,卻僥倖不被湮沒……

僅僅有足夠多的情感折磨也不夠,還需要有磨難過後的反思。蘇格拉底說過,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生活中有不少人,經歷過苦難與折磨,卻只會哭號,只會撒潑打滾。這樣的人,最終結局就是被苦難與折磨毀滅。



盧小花一輩子想要控制丈夫,想要控制兒子,卻突然醒悟、突然放棄,與兒子和解,顯然過於牽強。

徐伊萬被他的父母塑造成了一個撕裂的人,他可以放棄與母親的爭執,卻無法實現與自己的和解。

幸運的是,張璐是清醒的,她替他做出了最終決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囧媽》:莫斯科囧途之旅的背後,探討的是中國式家庭相處之道
    電影《囧媽》自開播至今已將近1個月,但是圍繞在它身上的討論和爭議卻始終沒有停歇。由於製作方一些不常規的操作,導致影片還未開播就引發熱議。隨後又由於不可控因素撤檔,並被字節跳動公司以6.3億的巨款購買版權,成為了一部春節期間大眾可闔家共享的免費電影。製作方相關的種種操作導致大眾對《囧媽》產生了不一致的看法。
  • 電影《囧媽》不是一部喜劇,而是延續千年的悲劇!
    囧媽的角色似乎是中國媽媽們的集中縮影。電影緊緊圍繞親子關係中愛的界限來展開的,囧媽對孩子的愛是無微不至的,也是毫無界限的,以致於成年孩子一直在逃避媽媽的視線。媽媽一直以自己所期待的眼光來關心和管理兒子,而兒子明明表達了自己的需要和想法時,媽媽仍然因為愛子心切,無法調整自己的視角,用自己的愛去傷害自己的孩子。
  • 《囧媽》囧媽的窘迫
    《囧媽》是今年賀歲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主人公伊萬的媽媽在前往莫斯科列車上對兒子伊萬的種種控制,以及危難來臨的時候捨生忘死保護兒子的偉大舉動。 1整個影片都圍繞母子倆相處的細節來展開。
  • 從徐崢《囧媽》看家庭關係
    囧媽 海報徐崢電影《囧媽》講述了電影主角徐伊萬的家庭囧事——夫妻關係、母子關係。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關係的問題,歷來是不可避免又較難克服的問題。家和萬事興,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克服的問題。家庭關係,如此大的「課題」,如果要求徐崢用一部電影兩小時就完全講透,這有點強人所難了。但觀影后,看得出來,徐崢試圖以喜劇的方式表達家庭關係中的「悲傷、深刻」的道理。
  • 最不囧、卻最樂極生悲,有閱歷的人才會懂《囧媽》
    囧媽》就不同了。媽媽每一個人都有,而且中國媽媽甚至天下間所有媽媽都有著共通之處,電影裡面盧小花與兒子徐伊萬在K3國際火車旅途中相處的過程,相當生活化,餵徐伊萬喝粥吃飯,提醒徐伊萬排水,乃至關心他的夫妻生活,這難道不是所有媽媽都會做的事情嗎?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這部影片所講的一個個故事存在於許多中國式家庭,盧小花是典型的中國式母親。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
  • 為何我們相愛容易相處難,是因為誤會了愛情
    剛剛看到一則娛樂新聞,一對神仙眷侶組合離婚了,不禁為他們感到惋惜,這也引起網友們的紛紛猜測,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無論是何種原因,最為關鍵的是兩顆相愛的心必定是不在同一條跑道上,幸福的目標指向了不同處。這時開始質疑為何我們相愛容易相處難?難道是我們越發愛得不夠深沉,還是婚姻生活本來就是這麼多的麻煩?
  • 《囧媽》不囧,特殊時期的無限溫情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相應國家號召,不再出門走親訪友,我們全家一起看了這部飽含溫情的電影——《囧媽》講述了小老闆伊萬(徐崢 飾 )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黃梅英 飾 )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六天六夜的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並面對家庭生活中一直所逃避的問題。
  • 囧媽的囧途
    然而就在春節檔電影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爆發,大有席捲全國的趨勢,為了抗擊肺炎,避免傳染,所有的人員聚集場所都關閉了,不得已所有的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就在人們以為期盼已久的春節檔徹底泡湯之時,徐崢《囧媽》又給了大家一個驚喜,那就是在大年初一頭條系所有的App免費首播。
  • 《囧媽》囧媽不囧
    今年春節《囧媽》不囧時事背景:春節檔各大電影紛紛排上檔,作為春節常客徐崢導演攜新作《囧媽》報到,臨近春節1月20日宣布提檔至大年三十上映,又在隨後兩天宣布在抖音西瓜視頻等網絡平臺免費上映。《囧媽》在春節與其他幾檔勁敵電影實現了突圍。
  • 《囧媽》背後的中國式家庭關係
    本著&34;和&34;,我與妻子在昨晚又刷了一遍電影《囧媽》。自2010年《人在囧途》後,&34;電影成為徐崢較為成功且引人關注的&34;,而作為封山之作,《囧媽》在中國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下首次選擇免費網播,不僅引發了傳統電影行業不小的震動,而且其內容折射出當代中國較為紛繁複雜的家庭矛盾與社會倫理關係,因此電影在延續&34;經典喜劇風格、逗人哈哈一樂的同時
  • 電影《囧媽》:揭示了哪些有毒的原生家庭運行模式?
    原本抱著試試看,快進模式的心理打開了徐崢導演的《囧媽》,但是看著看著,我屏住了呼吸,原生家庭這個詞繃緊了我的神經,影片中的情景總讓人能產生共鳴,我想很多人在影片中也總能彷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這是一部關於當代原生家庭情感碰撞的問題,徐崢導演把它刻畫得深刻,淋漓盡致,原生家庭這些有毒模式或許還在很多人身上正在上演著
  • 電影《囧媽》脫口秀笑談媽媽 徐崢拍「囧式合家歡」亮相金雞
    導演兼主演徐崢,聯合脫口秀演員思文、呼蘭、梁海源、王穎悉數亮相,化身「媽學」專家,契合《囧媽》電影主題,熱絡分享自己與媽媽相處心得與媽媽的故事千人皆有,千人不同,但每個人都有一個囧媽。時隔四年,「囧途喜劇」再度升級,一段與媽同行的俄羅斯列車囧途,是浪漫驚奇,亦或針鋒相對?如何用電影展現最普世的親情?《我不是藥神》後,徐崢《囧媽》將演繹一段歡脫溫暖的旅程,大年初一,全家圍笑。
  • 諷刺不?徐崢的《囧媽》,唯一讓觀眾笑的是個小品演員!
    《泰囧》讓觀眾笑的有黃渤和王寶強,《泰囧》讓觀眾笑的有包貝爾,可到了最後一部囧電影《囧媽》呢?唯一讓觀眾笑的是一個小角色賈冰!還是中途就要殺青的那一個,毫不誇張地說,單純站在喜劇片的角度而言,這部《囧媽》是失敗的!
  • 電影《囧媽》破天荒播出後,我看到大多數母親的「囧」境
    我們一邊笑那些存在於這兩種關係裡的荒誕細節,一邊深入地思考各自的家庭現狀。《囧媽》給我們呈現的,主要以親情關係為主,婚姻關係為輔,讓一對母子在火車上的狹小空間相處,性格與生活習慣中存在的摩擦引發出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從這些問題裡,我看到了大多數中國母親所面臨的「囧」境。
  • 《囧媽》:成年人的世界,逃不過一個「囧」字
    大年三十,頭條請大家免費觀看了電影《囧媽》,徐崢四十不惑的年齡,一路從《人在囧途》的主演,再到《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囧媽》中任導演兼主演,他的事業生涯,似乎和「囧」字逃不開關係《囧媽》講述的是深陷婚姻矛盾中的徐伊萬,在無奈之下和媽媽盧小花一起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K3列車,共同相處了六天六夜,因為代溝和生活方式的差異,經歷了多次爭吵和冷戰,途中又遇見了一系列的囧事。在最後的時刻,徐伊萬幫助媽媽登上了莫斯科紅星劇場,圓了媽媽的夢。
  • 徐伊萬:囧媽?其實最囧的只是自己|電影《囧媽》解析
    但是有了愛情卻不一定會擁有美滿的婚姻。電影裡沒有交代盧小花的婚姻是怎麼走到那一步的,我想除了文化、家庭背景差異外,應該與她的性格也有一定關係。盧小花為了兒子伊萬,隱忍了大半輩子。盧小花對伊萬說: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她沒有逃離那個不幸福的家,把所有的精力和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所以她也像中國的大多數父母那樣,理所當然的變成了控制欲極強的母親。
  • 《囧媽》的選擇:為他人而活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幸福
    《人在囧途》,《人在囧途之泰囧》,《港囧》以及目前在西瓜視頻,抖音等平臺上映的《囧媽》,徐崢可謂是將「囧」拍成了一個系列。而本計劃在春節檔上映的《囧媽》因與字節跳動的合作,將其版權出售給字節跳動,而導致被多家影視公司和其它導演譴責,稱其違反了行業規則。
  • 《囧媽》:你不需要做個完美媽媽,60分,就足夠好了
    電影《囧媽》海報大年初一,《囧媽《囧媽》講的是旅途中一對母子自我接納和解的故事:中年男人徐伊萬與妻子糾纏於商業糾紛中,卻在陰差陽錯中坐上與母親一起前往莫斯科的火車。在火車上的6天旅途中,母親的不停歇式問答、間歇式催生、不間斷投喂,逼得兒子伊萬忍不住反抗,從而矛盾爆發,發生大爭吵。後來母親出走,在雪地遇到熊,母子倆捨命互救,最終敞開心扉,坦誠交流。
  • 電影《囧媽》:那個控制欲滿滿的「囧媽」,你究竟了解多少?
    前言 《囧媽》是一部很值得回味的電影。 大年初四和家人一起看了《囧媽》。 《囧媽》中的母子倆讓人很有代入感,很容易聯想到日常和父母的相處。這正好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喚醒和梳理過往的點點滴滴,去試著更深刻地了解父母。只有了解,方能理解。下面,我從一個中年人的角度,談談這部影片帶給我的四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