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抱著試試看,快進模式的心理打開了徐崢導演的《囧媽》,但是看著看著,我屏住了呼吸,原生家庭這個詞繃緊了我的神經,影片中的情景總讓人能產生共鳴,我想很多人在影片中也總能彷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這是一部關於當代原生家庭情感碰撞的問題,徐崢導演把它刻畫得深刻,淋漓盡致,原生家庭這些有毒模式或許還在很多人身上正在上演著。
原生家庭是指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他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對我們的一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影響:
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對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們的整個世界觀,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環境塑造的。
即使離開了自己原生家庭,組建 新的家庭裡,那些在原生家庭就存在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或者被看到,在新的家庭裡,仍然會重複原生家庭的各種機制和規則,這種影響無形地伴隨著我們一生。
電影《囧媽》中,表面是媽寶男的徐伊萬,與母親前面說不上兩句話就開始吵嘴,他對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認為是自己的母親總是太想控制父親,才導致了父親的不幸福,到最後悲劇的發生,而現在又來控制自己,伊萬一直都在逃離母親的這種控制欲,很難與母親保持親密的關係,而伊萬的母親卻感到無比的冤屈,無論對兒子還是丈夫,她總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造對方,卻永遠也無法讓他們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從未成功,自己同時陷入痛苦中。
伊萬因為一直都在逃離母親這種控制欲,從他找的伴侶就可以看出,一個很講道理的張璐,與媽媽完全相反的性格,可在自己的這段婚姻裡,伊萬卻活成了母親的樣子,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另一半,明明很愛卻不會表達,用錯了方式,最終走到了離婚的地步。
我們越討厭某人,最後卻發現我們越來越像他/她,活成了他/她的樣子.... 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這種影響深入骨髓。
有人說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心理和感情上拜託早期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再重複原生家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一個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不能覺察並處理原生家庭的運行模式。
那麼電影《囧媽》向我們揭示了哪些有毒的原生家庭運行模式呢?
大多數人走進婚姻都是以為與自己的另一半在日常生活中是相似的,而且在生活上追求是一致的,總是認為我想要的也是他想要的,無論做什麼,都應該保持一致的意見。
但現實生活中,兩個人小到誰洗碗,誰做家務這種小事,大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就鬧得不可開交,這些反差會讓戀愛時的美好當然無存,而讓人無比的懷念戀愛那時的美好,就像電影中伊娃的媽媽,對丈夫那麼多怨恨,甚至丈夫離去了那麼多年,她始終無法忘懷那時相遇的美好。
其實,不是選錯了人,不愛了,而是兩個人在一起,可能發生的分歧實在太多,夫妻的理想關係不是一種持久的和諧,雙方都會在同一時間想要同一樣東西,我們沒有認識到不是你比我好,只是我們不同而也。
成為夫妻前,首先,彼此是兩個不一樣的獨立個體,每個人都會受著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會有著不同的習慣,不同的做事風格,不同的價值觀。其次,才是所扮演的角色丈夫/妻子,有問題,有分歧的存在是必然的,這才是常態。
認識不到分歧,差異的存在,一遇到差異,我們就會焦慮,就會竭力地促使對方與自己保持一致,想辦法的去改變對方。常常想自己的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人&34;是怎樣的,常說&34;,或者&34;,但我們真正的用意是&34;.......
這是我們最大的錯誤認識,它讓我們走向會婚姻的失敗,這個世界上哪有兩個相同的人,能讓人發生衝突事情太多。
羅納德•理查森在《超越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雙方之間的重大的差異,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羅納德博士在《超越原生家庭》一書中把基本的回應分為四種:
1)順從
2)反叛
3)攻擊
4)斷絕關係。
這種看似融洽的關係,其實是虛假的,這樣的夫妻也是非常缺乏親密感的,這就是影片中徐伊萬的婚姻,開始他被張璐所吸引,張璐是個很講道理的人,那是跟他母親完全不一樣的人,所以他被吸引,可婚姻中,他很難擺脫自己原有的樣子,他認識不到與張璐的不同,所有的問題和爭吵,他都想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和平,否認彼此差異的存在,表面上裝作無事,其實,他內心無比的痛苦。
反叛模式中的反叛者,對叛逆行為非常痴迷,專門跟別人對著幹。家庭中,夫妻中的一方是&34;,另一方是&34;,而權威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反叛人物就專門跟權威作對,這就是所謂的&34;。
攻擊就是家庭中永遠有一個&34;和&34;。&34;把自己的失落和挫折,都歸因於另一方,並且千方百計地改變對方,而對方則拒絕任何改變,還要進行&34;,可以說,這樣的家庭每天都在上演著戰爭。
除了永不停息的攻擊和反擊外,還有另一種更極端的回應方式,就是直接斷絕關係。羅納德博士說,婚姻關係中的一方與家庭斷絕關係,主要是因為自己感到十分無力。這些人看似獨立,其實這只是假象。可以說,直接斷絕關係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回應方式。
現實中,有很少人有足夠的自我意識能阻擋被這幾種模式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會對以上一種或幾種模式做出反應。在電影《囧媽》中,在伊萬的父母婚姻關係中,伊萬媽媽的強勢攻擊,爸爸的反叛,最後喝酒來麻醉自己,伊萬的順從,想逃離,維護和平,就是這四種模式典型的體現。
一個健康、運行良好的家庭是能夠容成員之間的許多差異,尊重彼此獨立個體的存在,讓彼此都能成為完整的自己,這樣才能共同成長,在電影結束部分,當每個人都看到了彼此的不同,做回完整的自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所謂功能過度,就是過度負責、超過了限度,而功能不足呢,就是滿足不了基本需求、不能負責。
&34;覺得,自己必須擔起重任,別無選擇,比如伊萬的媽媽,不管伊娃多大了,總覺得妖照顧他的一切是他的責任,甚至還幹涉到孩子家庭.
而伊萬就成立&34;,就喜歡找各種藉口,證明自己不能擔此重任,連護照這麼重要的東西,都不知道在哪裡,總是有很多事總是想著還是留給媽媽做吧。
羅納德博士說,如果一段關係中,&34;和&34;的角色是固定的,那這個關係就是不健康的,他們實際上都在互相依賴,維持現狀,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只會加深這種過度和不足的程度。就是人們說的,一個太懶的孩子背後總會站著一個勤快的媽媽。
&34;和&34;都是在原生家庭裡&34;不成功造成的,即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責任的人。
要想在感情上變得成熟起來,我們就要學會如何在類似情景下做出恰當的行為,並在合適的時候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影片的結局是好的,伊萬在與媽媽在相處的6天中,重新認識到了彼此,與自己和解,從而也成全了對方,愛是尊重彼此成為獨立的個體,愛是接納,接納對方與自己的不同,而不是把是把對方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應對方式。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成長負責,超越原生家庭,活出自我,實現真正的成長,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問題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見問題,遇見成長!嗨!我是時光小兜,在職幼兒教師一枚,多年養娃實踐,歡迎你來關注噢!
科學育兒,讓我們與愛❤與問題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