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囧媽》:揭示了哪些有毒的原生家庭運行模式?

2020-08-28 雲彩教養筆記


原本抱著試試看,快進模式的心理打開了徐崢導演的《囧媽》,但是看著看著,我屏住了呼吸,原生家庭這個詞繃緊了我的神經,影片中的情景總讓人能產生共鳴,我想很多人在影片中也總能彷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這是一部關於當代原生家庭情感碰撞的問題,徐崢導演把它刻畫得深刻,淋漓盡致,原生家庭這些有毒模式或許還在很多人身上正在上演著。


關於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他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對我們的一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影響:

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對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們的整個世界觀,都是由原生家庭的環境塑造的

即使離開了自己原生家庭,組建 新的家庭裡,那些在原生家庭就存在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或者被看到,在新的家庭裡,仍然會重複原生家庭的各種機制和規則,這種影響無形地伴隨著我們一生。



電影《囧媽》中,表面是媽寶男的徐伊萬,與母親前面說不上兩句話就開始吵嘴,他對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認為是自己的母親總是太想控制父親,才導致了父親的不幸福,到最後悲劇的發生,而現在又來控制自己,伊萬一直都在逃離母親的這種控制欲,很難與母親保持親密的關係,而伊萬的母親卻感到無比的冤屈,無論對兒子還是丈夫,她總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改造對方,卻永遠也無法讓他們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從未成功,自己同時陷入痛苦中。



伊萬因為一直都在逃離母親這種控制欲,從他找的伴侶就可以看出,一個很講道理的張璐,與媽媽完全相反的性格,可在自己的這段婚姻裡,伊萬卻活成了母親的樣子,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另一半,明明很愛卻不會表達,用錯了方式,最終走到了離婚的地步。



我們越討厭某人,最後卻發現我們越來越像他/她,活成了他/她的樣子.... 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這種影響深入骨髓。

有人說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心理和感情上拜託早期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再重複原生家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一個成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不能覺察並處理原生家庭的運行模式。

那麼電影《囧媽》向我們揭示了哪些有毒的原生家庭運行模式呢?

.家庭中處理問題的求同排異模式

大多數人走進婚姻都是以為與自己的另一半在日常生活中是相似的,而且在生活上追求是一致的,總是認為我想要的也是他想要的,無論做什麼,都應該保持一致的意見。

但現實生活中,兩個人小到誰洗碗,誰做家務這種小事,大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就鬧得不可開交,這些反差會讓戀愛時的美好當然無存,而讓人無比的懷念戀愛那時的美好,就像電影中伊娃的媽媽,對丈夫那麼多怨恨,甚至丈夫離去了那麼多年,她始終無法忘懷那時相遇的美好。



其實,不是選錯了人,不愛了,而是兩個人在一起,可能發生的分歧實在太多,夫妻的理想關係不是一種持久的和諧,雙方都會在同一時間想要同一樣東西,我們沒有認識到不是你比我好,只是我們不同而也。

成為夫妻前,首先,彼此是兩個不一樣的獨立個體,每個人都會受著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會有著不同的習慣,不同的做事風格,不同的價值觀。其次,才是所扮演的角色丈夫/妻子,有問題,有分歧的存在是必然的,這才是常態。


認識不到分歧,差異的存在,一遇到差異,我們就會焦慮,就會竭力地促使對方與自己保持一致,想辦法的去改變對方。常常想自己的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人&34;是怎樣的,常說&34;,或者&34;,但我們真正的用意是&34;.......

這是我們最大的錯誤認識,它讓我們走向會婚姻的失敗,這個世界上哪有兩個相同的人,能讓人發生衝突事情太多。


羅納德•理查森在《超越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如果不能及時發現雙方之間的重大的差異,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認識到這點的關鍵是,面對分歧,人們都希望對方發生改變,順從自己,而另一方的回應就決定了這個家庭是如何處理分歧的。


羅納德博士在《超越原生家庭》一書中把基本的回應分為四種:

1)順從

2)反叛

3)攻擊

4)斷絕關係。

1)順從模式的基本要求是&34;,因為害怕衝突,所以乾脆否認差異的存在。


這種看似融洽的關係,其實是虛假的,這樣的夫妻也是非常缺乏親密感的,這就是影片中徐伊萬的婚姻,開始他被張璐所吸引,張璐是個很講道理的人,那是跟他母親完全不一樣的人,所以他被吸引,可婚姻中,他很難擺脫自己原有的樣子,他認識不到與張璐的不同,所有的問題和爭吵,他都想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和平,否認彼此差異的存在,表面上裝作無事,其實,他內心無比的痛苦。


2)跟順從模式相反的,是反叛模式。

反叛模式中的反叛者,對叛逆行為非常痴迷,專門跟別人對著幹。家庭中,夫妻中的一方是&34;,另一方是&34;,而權威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反叛人物就專門跟權威作對,這就是所謂的&34;。


3)攻擊模式。

攻擊就是家庭中永遠有一個&34;和&34;。&34;把自己的失落和挫折,都歸因於另一方,並且千方百計地改變對方,而對方則拒絕任何改變,還要進行&34;,可以說,這樣的家庭每天都在上演著戰爭。

除了永不停息的攻擊和反擊外,還有另一種更極端的回應方式,就是直接斷絕關係。羅納德博士說,婚姻關係中的一方與家庭斷絕關係,主要是因為自己感到十分無力。這些人看似獨立,其實這只是假象。可以說,直接斷絕關係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回應方式。

現實中,有很少人有足夠的自我意識能阻擋被這幾種模式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會對以上一種或幾種模式做出反應。在電影《囧媽》中,在伊萬的父母婚姻關係中,伊萬媽媽的強勢攻擊,爸爸的反叛,最後喝酒來麻醉自己,伊萬的順從,想逃離,維護和平,就是這四種模式典型的體現。



一個健康、運行良好的家庭是能夠容成員之間的許多差異,尊重彼此獨立個體的存在,讓彼此都能成為完整的自己,這樣才能共同成長,在電影結束部分,當每個人都看到了彼此的不同,做回完整的自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功能過度和功能不足模式。


所謂功能過度,就是過度負責、超過了限度,而功能不足呢,就是滿足不了基本需求、不能負責。

&34;覺得,自己必須擔起重任,別無選擇,比如伊萬的媽媽,不管伊娃多大了,總覺得妖照顧他的一切是他的責任,甚至還幹涉到孩子家庭.

而伊萬就成立&34;,就喜歡找各種藉口,證明自己不能擔此重任,連護照這麼重要的東西,都不知道在哪裡,總是有很多事總是想著還是留給媽媽做吧。



羅納德博士說,如果一段關係中,&34;和&34;的角色是固定的,那這個關係就是不健康的,他們實際上都在互相依賴,維持現狀,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只會加深這種過度和不足的程度。就是人們說的,一個太懶的孩子背後總會站著一個勤快的媽媽。



&34;和&34;都是在原生家庭裡&34;不成功造成的,即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責任的人。

要想在感情上變得成熟起來,我們就要學會如何在類似情景下做出恰當的行為,並在合適的時候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影片的結局是好的,伊萬在與媽媽在相處的6天中,重新認識到了彼此,與自己和解,從而也成全了對方,愛是尊重彼此成為獨立的個體,愛是接納,接納對方與自己的不同,而不是把是把對方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應對方式。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成長負責,超越原生家庭,活出自我,實現真正的成長,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問題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見問題,遇見成長!嗨!我是時光小兜,在職幼兒教師一枚,多年養娃實踐,歡迎你來關注噢!

科學育兒,讓我們與愛❤與問題共成長!


相關焦點

  • 《囧媽》:淺析原生家庭對婚姻家庭的影響,及如何成為健康的父母
    文:霖筱筱 圖:網絡一個段失敗的婚姻背後,是不健康親子關係的痛原以為《囧媽》是徐崢囧系列又一部爆笑喜劇,不曾想偶爾的幾個笑點,根本不足以緩解家庭關係的沉重。電影的開頭,妻子張璐的一段話,讓我們好奇徐伊萬的性格形成源頭。
  • 《囧媽》影評:原生家庭裡藏著你的婚姻關係
    今年的春節不同以往,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只能在家觀看電影。看到許多人對徐崢《囧媽》這部電影評論不高,說太多親子關係和婚姻問題只是一帶而過,不夠深刻,並且沒有顯示怎樣處理親子和婚姻關係。但是我想說的是:電影只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揭露社會家庭問題,至於怎樣解決問題,那不是電影的任務!我覺得《囧媽》是一部笑中有淚的親子電影,拍得很好。這部電影不僅為我們揭示了母子兩人由相互擰巴到和解的過程,同時,讓我們看到原生家庭對孩子以後婚姻關係的影響。
  • 《囧媽》:原生家庭矛盾的還原勝過喜劇形式,更值得肯定
    首先先感謝一下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能夠免費讓觀眾在大年初一看到一部新的賀歲檔電影,讓我等影迷在春節檔不至於太無聊,非常感謝。熬夜看完了《囧媽》,只想說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兩部影片都是非常自我而忽略家庭的主角,在一個老是搗亂的驢友的陪伴下,在旅程中實現成長和救贖的故事。雖然兩者在模式上是一樣的,但個人認為兩者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老實說,我覺得《囧媽》要比票房大賣的《泰囧》,要好。
  • 《囧媽》背後的中國式家庭關係
    本著&34;和&34;,我與妻子在昨晚又刷了一遍電影《囧媽》。自2010年《人在囧途》後,&34;電影成為徐崢較為成功且引人關注的&34;,而作為封山之作,《囧媽》在中國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下首次選擇免費網播,不僅引發了傳統電影行業不小的震動,而且其內容折射出當代中國較為紛繁複雜的家庭矛盾與社會倫理關係,因此電影在延續&34;經典喜劇風格、逗人哈哈一樂的同時
  • 酗酒型父親加操控型母親,從原生家庭看《囧媽》
    這便是《囧媽》的設定:六天六夜,相對密封的空間,彼此控制權的爭奪,成年兒子與母親的旅行,逃無可逃,頓時有種美夢變「噩夢」的破滅感。《囧媽》保持了徐崢囧系列電影一貫的特色,以公路旅行為主打底色,外加奇葩意外遭遇為佐料笑點。
  • 徐崢和《囧媽》說走就走的俄羅斯之旅,走出原生家庭要靠自己
    第一時間看完了《囧媽》之後,我給了四星的好評,故事相對套路,猜到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局,喜劇效果是合格的,而讓人感動的則母子親情的隔閡及最終的和解,可以說兩人都從原生家庭的痛中走出來了,各自的性格不可能一次性改變,不過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之後,一切都能夠克服和解決。
  • 《囧媽》:成年後,你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與原生家庭劃清界限
    囧媽《囧媽》裡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日常的相愛相殺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父母及原生家庭的影響,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和處理。所謂的結構家庭諮詢指的是從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模式,來理解和調整家庭內個體成員的行為。家庭界限的本質是用一種成熟的心態來愛護所愛的人,這裡的界限既包括親密關係中的界限也包括和父母的界限。那麼,什麼是所謂的合理家庭界限呢?
  • 以《囧媽》為例,解析魔幻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價值及其魅力所在
    本文將從電影主題、影片隱喻、鏡頭語言,三方面剖析《囧媽》這部中國式家庭關係喜劇影視作品,在文末我會就《囧媽》對超魔幻現實主義給出自己的獨特見解。:親情與姻情的囧態是當下國人的尷尬境地,找到一個舒服的平衡點,妥善處理好原生家庭和婚姻家庭的關係徐崢採訪時,表示電影《
  • 電影《囧媽》涉及哪些家事法律問題?
    贍養老人、離婚析產,影片《囧媽》中涉及的兩個家事法律問題表明,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不僅是法定義務,也是道德要求;離婚析產,不但涉及個人權利,而且要法治、德治相得益彰。     己亥年倒數第二天,武漢「封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受疫情影響,2020春節檔7部影片集體宣布撤檔。
  • 《囧媽》搞笑的背後,卻折射出對家庭和愛反思
    —《囧媽》愛不是控制和束縛,道理大家都懂,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少人總會在不知不覺中便逆其道而行之,愣是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團糟。正如電影《囧媽》的主人公徐伊萬一樣,他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但在感情上卻屢屢受挫。他跟他母親的關係鬧得很僵,兩人一見面就吵架;他跟他妻子的婚姻狀態也貌合心離,由於伊萬遲遲不肯籤署離婚協議書,為此他還捲入一場商業糾紛中。
  • 《囧媽》道盡原生家庭中的心酸事,賀歲檔免費看,淚點與笑點齊飛
    今年賀歲檔影片《囧媽》,徐崢作為導演,為了票房可謂是熬盡了心血,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考慮到《唐人街探案3》預售火爆的情況,徐崢不得不兵行險著,提檔上映。這下全國影院的工作人員都吐槽徐崢的做法不厚道,年三十還不讓影院人員回家吃口團圓飯。連《唐人街探案3》的導演陳思誠也隔岸吐槽徐崢道:「別乾折損同行的事」。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這部影片所講的一個個故事存在於許多中國式家庭,盧小花是典型的中國式母親。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
  • 新春賀歲電影囧媽觀後感
    春節期間,陪家人看了電影《囧媽》後,只想感嘆:「全世界的媽,都一樣!」囧媽綠皮火車《囧媽》講述了事業有成的小老闆徐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中,但家庭生活並不順利,影片一開始,就和妻子鬧離婚母子之間的冰山,卻在不斷消融……囧媽控制欲太強,幹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什麼時候生娃」,小到「申時排尿」、「一頓吃幾塊紅燒肉」等等。有個片段,母親上火車時,帶了紅燒肉,兒子吃得心滿意足。母親卻在剩最後一塊肉時,蓋上蓋子,抱怨兒子:你看看你,臉上的肉橫著長,肚子大的像個孕婦。難看死了,身材都管不好,怎麼管得好家裡。
  • 電影《柔情史》和《囧媽》:母愛的邊界
    俄狄浦斯情結是弗洛伊德努力在生物學上尋找家庭——孩子關係的癥結,但是他忽略了社會因素的影響,或者說他故意忽略而固執地在生物學上尋找實證科學的證據。這種社會因素影響通常體現在家庭父母的婚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上。《囧媽》和《柔情史》中的故事裡孩子的父親都是缺席的,這樣電影敘事就迅速聚焦到了孩子與母親的關係上,二者都試圖展現成年的孩子被迫與母親同處一起時的激烈的矛盾與點滴的溫情。
  • 備受爭議的《囧媽》,是好電影還是好商品?
    《囧媽》是徐崢導演的"囧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是探索中國式家庭關係的又一嘗試。母子倆一起踏上開往莫斯科的火車,同時也開啟了一段與家庭和解的心靈旅程。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所有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
  • 徐崢導演電影《囧媽》火了:從喜劇看家庭,孩子長大後的「秘密」都在這!| 分享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不斷發展,今年春節檔的電影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前幾天被一則消息刷屏了:徐崢導演電影《囧媽》大年初一上線免費播出
  • 《囧媽》提前上線,徐崢的得與失?
    到底該怎麼評價《囧媽》這部電影以及徐崢的這次商業運作?恰好,我在線上觀摩了這部電影後,又補看了之前落下的《十三邀》最新一期的徐崢訪談。對徐崢,對這部電影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故有此文。其中「囧」系列對應了前一種,而開心麻花的一系列電影則對應後一種。
  • 解讀囧媽:人到中年的情感危機
    其實這個模式在之前徐崢參加的《人在囧途》中就已經得到了初步體現,徐崢同樣是扮演一位事業有成的奸商李成功,表面上他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女兒聰明,妻子賢惠,但背地裡他早已經對妻子厭倦,並且有了一個情人,享受著情人的溫柔和妻子無私的付出,只是一次不順利的春節回家之旅,徹底將他的光鮮生活撕開了一個裂口
  • 從電影《囧媽》來看,明明對母親的不滿,為何卻遷怒於無辜的妻子
    電影《囧媽》裡有這樣一幕:控制欲強的媽媽和兒子在火車上相遇,即使兒子已經是年近40的中年人,媽媽待他卻依然像小孩子一樣。當兒子不聽她的話時,媽媽竟然對他說,「你不乖了!」就這樣,原生家庭裡的女人控制欲強,傷害了自己的丈夫,又影響了孩子以及他們的婚姻。在心理學上,將這種壓抑自我的憤怒情緒,發洩到其他沒有相關的身上的行為,定義為遷怒。本文主要從電影《囧媽》引入,來探討遷怒的心理機制產生的原理和化解憤怒的方法。一、憤怒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 《囧媽》戳痛中國婚姻真相:失敗的親子關係皆因不幸福的夫妻關係
    2020年的春節檔電影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到來,紛紛在大年二十九撤檔。字節跳動公司以6.3億價格購買徐崢導演的《囧媽》版權,並於大年初一在該平臺的APP免費播放,讓《囧媽》成為2020年春節期間,唯一一部「上映」的賀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