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讓大陸朋友認為,臺灣人都是『臺獨』吧?」

2021-01-18 京彩臺灣

他說,在別人的墓冢上插上自己的墓碑,很可惡。

留著黑白相間鬍鬚的藍博洲頗有北國俠士之風,而他社交媒體的頭像背景是魯迅先生。「那時,魯迅作品在臺灣是禁書。我讀的第一本是香港盜印的《吶喊》,大學同學晚上偷偷給我,我連夜邊讀邊抄。」他說,魯迅是他的精神導師。

藍博洲定義自己是「自由撰稿人」,做的是臺灣民眾史研究。準確地說,他關注的,是臺灣近代史中最諱莫如深、最被刻意遺忘的那段——上世紀50年代的臺灣歷史。

「臺灣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你怎麼會關注這段歷史?

藍博洲:我是臺灣的客家人,臺胞六代,1960年出生在中部一個小鎮。在臺北讀輔仁大學時候,我開始接觸「二·二八」事件與上世紀50年代的臺灣白色恐怖。對於這段歷史,長輩們都勸我們莫談「國」事,但我不知道他們的恐懼與焦慮來自哪裡。

1987年,我加入作家陳映真先生領導的《人間》雜誌社。那年正好是「二·二八」事件40年,「臺獨」派希望將此定性為「外省政權迫害本省人」,陳先生想通過田野調查與寫作,告訴民眾「二·二八」事件真相。

我被編入了這個專題小組。在此過程中,我走近那批死於白色恐怖之下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名門、受過良好教育,為了社會、為了理想、為了祖國不惜生命。我想,臺灣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我要儘可能把他們的故事寫出來,展現歷史真相,對抗「臺獨」思想。

你的第二部報告文學《幌馬車之歌》,寫的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

藍博洲:1949年秋天發生基隆中學「光明報案」,是臺灣白色恐怖的開端。(1949年7月,臺灣地下黨將進步刊物《光明報》寄到臺灣省主席陳誠官邸,引發島內情治機關追查,鍾浩東因涉事被捕遇害。)我想了解這段歷史。

於是在1988年秋冬之交的午後,我來到臺北寧夏路一棟老洋房的二樓,就著桌前一盞昏黃的檯燈,對鍾校長的遺孀、蔣渭水先生的女兒蔣碧玉女士進行訪談。我還清楚地記得,講到鍾校長犧牲那段時,為了轉移內心悲痛,蔣碧玉女士站起身來,從隔壁房間中拿來一本封面泛黃的相冊,封底夾著兩頁信紙。這是鍾校長在10月2日寫的遺書。

蒙她允許,我仔細讀了一遍,遺書思緒通暢,中間只有一段出現幾個字塗改,似乎是在考慮如何向愛人陳述即將面臨死亡。

我想知道,在軍法處押房偷偷寫遺書的鍾浩東,內心是什麼感受?我也想知道,是什麼樣的覺悟,讓一個正值壯年的生命勇敢地面對原本可以逃避的死亡?1950年10月14日清晨,鍾浩東唱著最喜歡的《幌馬車之歌》,從容走向刑場。

寫這部作品的那時候,我在臺北近郊租了一間簡單的寮舍,沒有電話,沒有人打擾。我整理出歷史見證者的各個口述片段,最終寫出這篇紀實文學。1989年,侯孝賢導演根據其中部分情節,拍攝出贏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電影《悲情城市》,1994年,他再度改編《幌馬車之歌》,拍成電影《好男好女》。

之後我還寫了《臺共黨人的悲歌》《尋找祖國三千裡》等紀實文學,都在大陸公開出版。

將深不見底的歷史重新照亮

你筆下人物最讓你敬佩的是哪點?

藍博洲:他們的理想主義,為自己的信仰而獻身。

我常常問自己,我能做得到嗎?他們是當時臺灣社會的精英分子,擁有愛國主義情懷,卻遇上那犧牲最慘烈的年代。

這樣的精英斷層,才會有今天「臺獨」的土壤——流了愛國人士的血,「臺獨」分子卻收割了臺灣人的悲情。

在別人的墓冢上插上自己的墓碑,很可惡。

像你這樣的作家,臺灣還多不多?

藍博洲:不多,或許就我一個吧。但孤獨不是問題。

你總不能讓大陸朋友認為,臺灣人都是「臺獨」吧?

我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當然要寫臺灣人自己的故事。

我針對的是那段被埋沒的、被汙染的歷史,我們要直面那段被湮滅卻攸關臺灣未來的歷史。歷史不能任其失落,我們要去拾回,並且把被掩蓋的那部分挖掘出來,把被扭曲顛倒的真相導正過來。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在這些年寫作過程中,你的生活狀況如何?

藍博洲:我的書在臺灣被「冷處理」,沒什麼人願意出版發行。這樣我就沒什麼稿費收入,只好到處「打遊擊」:當過駐校作家、做演講、上節目。過去,我小孩住院需要一筆錢,只好去時報出版社上班。對方說,每個月給你一筆錢,條件是我每年編4本書,算是給我一份兼差。我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需求壓到最低。有時候住在臺北鄉下,有時住在受難者後人家中。

老人說,只要我人還在,房子你就可以一直住下去。

在他筆下,有臺灣青年的理想與信仰,也有那代人的家國苦難。作品《幌馬車之歌》中,記錄下臺灣鄉土作家鍾理和的話「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尋找祖國三千裡》中,放棄東京帝大學業輾轉來重慶的臺灣青年吳思漢說:「祖國啊,請你看我一眼,你的臺灣兒子回來了。」這些身披歷史塵埃的先賢遺願,衝破厚重屏障,如今聽來依然振聾發聵。歷史在這裡沉思。藍博洲希望,自己像他所敬重的魯迅先生那樣,說真話,當真的猛士。而許多人說,寫這樣的作品,需要自身如良醫,能體會罹患絕症者最深的傷痛,並用這樣的傷痛來警示當下。

相關焦點

  • 「臺獨」政客批評「大陸妖魔化臺灣」 網友:說反了吧?
    各種怪論相繼出爐,其中就有「臺獨」政客說出「大陸在妖魔化臺灣」的話語來,讓人傻眼,有網友就直斥「說反了吧」?      臺灣知名歌手黃安對此專門發文反駁:「臺獨」政權買通了(島內)99%媒體,專門製造輿論來醜化大陸,對抗大陸,大陸卻仍堅持繼續「惠臺」,這還不夠意思嗎?
  • 「臺獨」政客說,大陸越來越依賴臺灣了
    臺灣依賴大陸此前,「藍委」曾銘宗質詢時表示,民進黨當局聲稱要降低對大陸的經貿依賴,並且打出了名號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麼現在民進黨當局做到了嗎?事實證明,民進黨當局沒有做到也做不到。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的逆風增長世界有目共睹,中國成為了今年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都因為疫情的緣故呈負增長。中國經濟復甦有力,吸引的是全球投資商的目光,中國市場表現依舊強勁,吸引的也是來自全世界的商戶。曾銘宗表示,今年11月底,臺灣地區對大陸的出口額佔總出口總額的43.8%。
  • 黃智賢:大陸仁至義盡,「臺獨」把臺灣推向戰爭
    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後表示,「臺獨」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是在把臺灣推向戰爭,大陸一直在仁至義盡、步步退讓了
  • 對「臺獨」的最後警告!|蔡英文|港獨|臺灣|北京|臺獨|大陸
    針對大陸大規模報導「臺諜案」,島內外普遍認為這是對「臺獨」的嚴重警告。臺灣《聯合報》12日稱,蔡英文的「雙十講話」,大陸顯然不接受,除了國臺辦立即嚴詞回應外,11日更披露「臺諜案」、釋出福建軍演等強硬信息18歲的小哲在2011年被許莉婷「色誘」向其提供涉及我國防科工的近百份情報收到各種報酬折合人民幣45000元間諜的
  • 臺獨藝人在大陸瘋狂撈金 大陸若抵制將重創臺獨
    九把刀的新電影《等一個人咖啡》今天在大陸上映,他最擔心的是電影被抵制,那麼他在大陸謀取巨利的計劃全然泡湯。「臺灣競爭力論壇」曾經公布一項民調,其中有一個題目是「如果有人在臺灣宣揚『臺獨』或者支持『臺獨』,到大陸為利益考慮卻避談『臺獨』,你可以接受這種不一致的行為嗎?」令人意外的是,竟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這是現實考慮,可以被諒解」,只有三成多民眾認為「這種人投機,應該被譴責」。
  • 黃智賢遭「臺獨」攻擊 大陸網友:14億人支持你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尹豔輝】臺灣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16日出席第11屆海峽論壇開幕大會,在發表演說時公開表態「支持兩岸統一」,「一國兩制是對臺灣最大的尊重與體貼」。但她的表述遭到「臺獨」攻擊,黃智賢17日晚間在微博和臉書發文回懟。有大陸網友也留言表示:「14億人是你後盾」。
  • 為「臺獨」張目,國民黨內當權派遭批|臺灣|民進黨|大陸|立法院|...
    10月6日,以林為洲為總召的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無預警情況下提出「臺美恢復邦交」「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兩件提案,在臺「立法院」順利成案。這是自臺美斷交以來,由國民黨人提出的「臺獨」主張。提案自然震驚臺灣朝野,也引發兩岸各界撻伐。
  • 重大信號:叫停臺灣自由行,「臺獨」末日臨近
    民進黨的「臺獨」政策是實質獨立與名義獨立兩個都要;國民黨的「獨臺」,是不要獨立之名,只要獨立之實。這自然不能說明國民黨稍微良善,其只是要把不切實際的名義獨立,換成來自大陸的很多實質經濟利益。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要旨即在於此。 韓國瑜領銜的國民黨馬英九時代的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跟民進黨之間越來越趨同,更多一點赤裸裸,更少一點迷惑性。
  • 打擊「臺獨」囂張氣焰,大陸敏感時刻公布臺灣間諜案詳情
    11日,大陸首先披露了一起「臺獨」分子幹預香港事務的典型案例。島內媒體注意到,案件公布正值臺灣「雙十節」剛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年的「雙十講話」雖然表面上語氣「變軟」,但實則謀「獨」本質未改。民進黨當局不斷推動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正是眼下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
  • 重磅,臺灣金馬獎現「臺獨」言論?大陸藝人集體打響祖國統一之戰!
    在中國的電影人當中不都是馮小剛這樣的,還有很多愛國守法的藝人導演,他們在用行動捍衛著電影人的尊嚴。昨日,第55屆臺灣金馬獎在臺灣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演員們齊聚一堂,但是,就在頒獎環節上頒出了么蛾子,不但把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了臺獨題材的電影,獲獎的臺毒藝人上臺之後,還做了一次露骨的臺獨發言。
  • 臺獨大佬範光棣公開信:統一是對臺灣人民最好的 !
    首先談談綠的立場,其實我很懂臺獨的立場,我可能是最早提倡臺獨的人之一。60多年前,我就在我的日記裡寫著,假如外省人平等對待臺灣人,我就主張統一。假如外省人不平等對待臺灣人,就主張獨立。我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朋友,一位最老、最好的朋友叫劉福增,他不但主張臺灣要獨立,他還希望臺灣變成美國的一州。
  • 臺灣要「罷免」譚德賽?聯署要他下臺,唐湘龍:「臺獨」失心瘋了
    譚德賽肯定中國「防疫」,臺灣要「罷免」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中國在「防疫」上的投入和努力,以及得到了結果都給出了高度評價,這就讓一些「反中」的力量對譚德賽感到不滿,因此譚德賽成為這些人批判的對象。其中折騰最厲害的就屬 「臺獨」勢力了,臺灣島內傳出各種對譚德賽的酸言酸語,尤其是一些綠營媒體,更是大肆抹黑譚德賽,甚至還罵一些難聽的話。「臺獨」勢力認為,譚德賽是大陸的「傀儡」,他能夠當上世衛組織總幹事都是因為中國的支持,他是中國養在世衛組織的「看門狗」。而這些行為都是臺灣在自嗨,辱罵的聲音只有在島內出現,也不管譚德賽能不能聽見。
  • 大陸愛國青年、中老年「臺獨」分子及其他
    在奧林匹克博物館前的這一幕,看上去只是幾秒鐘的小插曲,是一個愛國中國青年和幾個中老年「臺獨」的一場誤會加對峙,其實反映的卻是現實中兩岸對對方的認知:幾乎所有大陸人都認為臺灣人是中國人,儘管他們知道,臺灣有大批「臺獨」分子;但是
  • 終於,大陸要制定「臺獨」清單了
    編輯:拾遺 眾所周知,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總有一些外來勢力或者是「臺獨」分子企圖祖國。近期,根據香港《大公報》透露,中央有關方面或將制定一個清單專門羅列「臺獨」分子。
  • 「臺獨」支持率下降,臺灣年輕人並不是「臺獨」世代
    「川粉」攻入國會大廈事件,引起和「太陽花學運」對比的討論,民進黨稱兩者「不能模擬」,認為「太陽花」是「抵抗外來勢力」、是「抗中保臺」。這種說法正暴露了民進黨納粹主義的本質,而且20至39歲年齡層並不是民進黨所界定的「抗中保臺」世代,民進黨的辯解邏輯錯誤、漏洞百出。
  • 臺灣導演急了:我不是「臺獨」!原來他的新劇今晚就在大陸播!
    他說,「臺灣演員在工酬上面,其實比大陸演員來的相對低一點」「大概每個禮拜都可以接到大陸的邀約,價碼是臺灣五倍以上,儘管讓人很難不心動,但我不傾向用一種低價傾銷的方式去中國大陸工作他還強調自己對臺灣有感情,不會為了賺錢自砍身價,不願意淪為大陸片商眼中的「臺勞」。不料他的這些話才放出一年,他就被自己打臉⬇️2017年,由其擔任劇本總策劃的大陸電視劇《特化師》在深圳衛視首播。之前明明表示不願自砍身價來大陸拍戲,怎麼又變卦了?
  • 專訪臺灣統派姑娘:戴立忍就是投機的「臺獨」分子
    聽其言,還要觀其行,我們不能為違心之論買單。戴立忍在臺灣積極參與「反中」的「臺獨」活動,卻在大陸躲躲閃閃,甚至以一篇假裝「不善辭辯」的聲明製造煙幕,這根本就是投機。戴立忍說他「從小被教導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但其言偽而辯卻顯示了他既不「堂堂正正」,也不是「中國人」,甚至於還不願裝作是「堂堂正正的臺獨分子」。
  • 害苦臺灣!臺網友給「臺獨」列出5大「罪狀」
    來源:中國臺灣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3月20日接受中天《新聞深喉嚨》專訪表示,若賴清德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把臺灣的定位一下拉到「臺獨」,「我想我送他一句話,『臺獨』比梅毒還可怕」,梅毒害老婆孩子,「臺獨」則害了2300萬人。為何說「臺獨」會害苦2300萬臺灣人?
  • 怎樣理解外省人臺獨
    後來,把外省人在臺灣結婚生下的後代都叫做外省人,外省二代、三代,四代……這些所謂的外省人中許多甚至從未到過大陸。2、即便同樣的「臺獨」內涵,有的人會自認為是臺獨,而有的人不認為是臺獨;3、如果把臺獨理解為主張「臺灣自決」,那麼臺灣人基本全都是「臺獨」;4、因為非政治人物無需政治表態,所以其他領域有多少「外省人臺獨」不得而知。
  • 大陸封殺「臺獨」藝人柯宇綸有理
    近期公布的兩項民調都顯示,約3成到5成民眾肯定「31條」是大陸對臺灣的善意,40%民眾願赴大陸就業,38%的人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都是8年來的新高。更有意義的是,愈年輕愈肯定大陸對臺灣的開放,18~29歲年輕人中高達61.6%會考慮到大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