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獨」支持率下降,臺灣年輕人並不是「臺獨」世代

2021-01-17 騰訊網

臺灣旺報13日社評說,民進黨一向重視青年工作,積極培育青年政治人才,近幾次選舉,帶領年輕族群衝撞國民黨體制,對臺灣政治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自「太陽花學運」後,青年世代的投票意向更成為誰得天下的決定性因素。「川粉」攻入國會大廈事件,引起和「太陽花學運」對比的討論,民進黨稱兩者「不能模擬」,認為「太陽花」是「抵抗外來勢力」、是「抗中保臺」。這種說法正暴露了民進黨納粹主義的本質,而且20至39歲年齡層並不是民進黨所界定的「抗中保臺」世代,民進黨的辯解邏輯錯誤、漏洞百出。

「太陽花學運」頭目如林飛帆、賴品妤等,的確是「抗中保臺」倡議者,但即使如此,他們當年仍然以「反黑箱」為主要訴求,將服貿包裝成不符「程序正義』的協議,主打」人民對政府的制衡」,可見他們很清楚,」抗中保臺」並不是臺灣「主流價值」。根據政大選研中心調查資料,蔡英文第一任期的前兩年,「臺獨」支持率呈現下降。經過2019到2020年年輕人支持「臺獨」的高峰期,臺灣仍然不是一個「抗中保臺」的共識體,臺青「西進」交流、求學、就業、創業熱潮始終未斷。

誤把臺灣年輕人視作「抗中世代」、「臺獨世代」,是陷入民進黨的論述陷阱。2019至2020年「大選」競選活動,民進黨主打「抗中保臺」,在年輕族群中,成功打造出民粹主義浪潮,但同一時間,另外一批青年卻做出不同的選擇,他們默默展現自己的態度,安靜走上不同的道路。

誤入民進黨論述陷阱

從「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委託政大選研中心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青年世代「統獨立場」變換的傾向趨勢。在2014到2015年,傾向「臺獨」者成長,2015年12月時,大致在4成左右;但在2016至2018民進黨執政時,卻出現下降趨向。2018年12月的數據顯示,20至29歲和30至39歲族群,分別僅有3成和2成左右的人傾向「臺獨」;然而到2020「大選」後, 3月的數據卻指出,20至29歲與30至39歲青年世代的「臺獨」支持率,分別高達6成與5成之間,與2018時的氛圍迥然不同。

從這3個時期來看,臺灣年輕人在政治與「統獨立場」上的搖擺性確實相當劇烈,絕非鐵板一塊、不可動搖,如果認為青年世代或是「太陽花世代」就是「反中、抗中」世代,那要如何解釋2016到2018年,年輕族群「臺獨」支持率的下降?即使歷經2020「大選」「抗中保臺」的狂潮,臺灣年輕人「傾獨」比例突破高點,但「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今年9月最新的數據卻顯示,年輕世代的「臺獨」支持率大幅下降,目前在4成左右,雖仍高於2018年,但已經很明確地呈現臺灣青年族群的變化性,以及「臺獨」在青年世代並不過半。任何將年輕世代視作是鐵板,或是定性的論述,是誤解臺灣年輕人。

年輕族群討厭民進黨

就目前來說,臺灣年輕人除了「統獨立場」逐漸回歸平穩外,在政黨傾向上也出現變化。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的調查,20到39歲族群對國民黨仍是反感度大於好感度,但對民進黨的感受卻已然發生變化,從去年2月的正面高於負面評價3成,到如今反感度大於好感度,成為主要的反感族群。就整體結構來看,則呈現藍升綠降,下次選舉,中間選民可能重新選邊。

宏觀來看,青年世代不再迷戀民進黨,討厭藍綠成為主流,但臺灣年輕人的政治傾向是「維持現狀」,抑或是回歸到2016至2018的政治光譜,仍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民進黨的表現,及大陸對臺的作為。如果民進黨繼續操作意識形態、貪婪權力、恣意妄為,年輕世代對綠營的支持率與好感度自然會繼續下滑。然而這並不意味與此同時,青年族群對大陸的好感度就會上升,而必須看兩岸社會是否能擴大深化交流,大陸是否能提出讓年輕人有感、有利兩岸走向的對臺政策。

在民進黨聲勢下跌的今天,改善兩岸民情結構、年輕人對兩岸態度的實質關鍵,其實在大陸,而不在臺灣。

臺灣年輕人並不是「臺獨」世代,兩岸關係也沒有打不開的結,將臺灣青年世代定性,正是中了民進黨的下懷。臺灣可以張開手,擁抱大陸年輕人;大陸也可以敞開胸懷,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人。透過交流,增加互信;透過交往,維繫情誼,才是兩岸關係的解方。

來源:臺海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最新民調出爐!蔡英文支持率不斷下降,侯友宜出人意外
    他們為了給自己「造勢」,還邀請美國官員「訪問」臺灣地區,並稱要購買美國的武器。除了這些手段,他們對大陸的企業開始打壓,愛奇藝等企業也受到「傷害」,民進黨當局此舉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的支持率,只是結果不理想,面臨支持率下滑的局面。
  • 臺灣新聞晚播報:蔡當局執政「臺獨」支持率持續下跌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9月18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島內最新「統獨」民調顯示支持未來「兩岸統一」的比例已超過「維持現狀」。前民進黨民代林濁水表示,照以往觀察,兩岸接觸越頻繁,「臺獨」支持度就越高,但在陳水扁與蔡英文執政下,「臺獨」支持者卻下降,這是因為施政不良,民進黨又被認為是「臺獨黨」,施政不好得到負面評價,讓臺灣意識光榮感因此下降。
  • 臺灣獨派大老彭明敏等組「臺獨」新政黨
    ,決定籌組「臺灣獨立行動黨」,並揚言將投入2016「立委」選舉。  媒體報導,金恆煒在4月時就曾以《是成立「臺獨」政黨的時候了》為題投書,已經透露組織「臺獨」政黨的想法,他在文中痛批民進黨內許信良、洪奇昌、趙天麟等人,也抨擊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說,坐視「去臺獨化」橫行。  《自由時報》及《民報》2日同時刊登金恆煒的專訪,宣布組黨的消息。
  • 「臺獨」大佬史明在絕望中死了
    臺灣深綠媒體曾報導,史明曾炮製所謂「臺灣人四百年史」,是所謂「臺獨理論」主要頭目之一。島內媒體人孫明禮曾介紹,史明曾偷渡日本,其後醉心於所謂「臺獨理論的創造」及「臺獨史觀的撰寫」,為「臺獨」組織炮製「臺獨理論及歷史基礎。史明最後一次為「臺獨」公開站臺,是在6月30日,他妄言要「防範」大陸,稱這樣不只是「保護臺灣」,也是在「保護日本跟全世界」,還說「我快要走了,以後靠大家打拼。」
  • 臺獨藝人在大陸瘋狂撈金 大陸若抵制將重創臺獨
    「臺灣競爭力論壇」曾經公布一項民調,其中有一個題目是「如果有人在臺灣宣揚『臺獨』或者支持『臺獨』,到大陸為利益考慮卻避談『臺獨』,你可以接受這種不一致的行為嗎?」令人意外的是,竟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這是現實考慮,可以被諒解」,只有三成多民眾認為「這種人投機,應該被譴責」。臺灣人民向來剛正耿直,為何會接受「投機臺獨」的卑劣行徑呢?
  • 歷史 謝雪紅同鄉舊部:謝雪紅不是「臺獨先驅」是「反臺獨的革命志士」
    系列之二       謝雪紅同鄉舊部:謝雪紅不是「臺獨先驅」是「反臺獨的革命志士」 臺灣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謝雪紅近日,推動「臺灣神信仰」的獨派組織「臺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在南投縣草屯鎮舉辦了一場「護臺革命英雄謝雪紅紀念碑揭碑典禮暨追思活動」。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臺灣一周
    雖然美國官員跑到臺灣來非常不合適,違背了此前中美兩國之間的約定與默契,但在疫情期間,美國衛生部長以相互交流防疫的名義到臺灣,也算是打打擦邊球。美國在臺協會配合民進黨當局鼓吹,說阿扎在美國總統繼任順序中排行第十二,是「美國最高層級訪臺官員」,以此彰顯阿扎的重要性。但說到底阿扎也只是一個部長而已,過去也不是沒有類似的部長來過臺灣。
  • 鄭又平:蔡英文連任後,將推動「文化臺獨」,徹底「綠化」年輕人
    鄭又平:蔡英文連任後,將推動"文化臺獨",徹底"綠化"年輕人蔡英文在連任之後將會對兩岸的關係進一步進行破壞,鄭又平教授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他認為蔡英文在連任之後將會從多方面進行"臺獨"政策,推行"文化臺獨",徹底"綠化"年輕人。
  • 蔡英文算哪種「臺獨」?| 臺灣一周
    他們說,要找願意與製藥業的貪婪作鬥爭、降低處方藥價格的衛生部長,而不是從中牟利的人。顯然阿扎代表著「貪婪」的美國製藥業,以他的意思,未來疫苗還是按市場機制推出,即使面對臺灣記者,阿扎提也沒有提到臺灣。真是一句客套話也不肯說。美國人為什麼來?國民黨公開說,不過是把臺灣當作刺激大陸的工具而已。
  • 新黨副主席呼籲:臺灣要面對現實,「臺獨」是個假議題
    對此,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對外表示稱,其解決關鍵就在於,臺灣必須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臺灣「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而且就算是想要維持現狀,那也必須要考慮,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可以維持住現狀。所以李勝峰呼籲稱,「臺灣必須要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 "臺獨剋星"被指"臺獨" 黃安微博氣憤回擊
    反「臺獨」立場鮮明的臺灣資深藝人黃安,近來因檢舉「臺獨」受盡矚目。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曾任柯文哲競選網絡文宣的音樂自由工作者楊緬因在《想想論壇》發表文章,反指黃安其實才是最早的「臺獨」分子,並以他的名曲《新鴛鴦蝴蝶夢》佐證。楊緬因稱,該曲有一定程度向1988年new age日本樂團S.E.N.S的配樂作品《Happy Arabia》致敬,而「在臺親日分子與『臺獨』勢力向來關係密切」,因此將這項推論視為黃安身為「臺獨」分子的證據。
  • 石之瑜:自願慰安 是臺獨主體精神
    中評社臺北8月8日電(特約作者 石之瑜)臺獨學者主導的歷史教科書爭議正如太陽花運動一般燎原,其中特別強調,日本在臺灣不是「殖民」統治,而是政府「治理」,更重要的,是否認慰安婦是受迫,堅持有人是自願。
  • 專訪臺灣統派姑娘:戴立忍就是投機的「臺獨」分子
    此次專訪中,張瑋珊再談戴立忍事件,在她看來,『戴立忍就是個投機的「臺獨」分子』。因為是不是「臺獨」分子,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戴立忍參與、聲援的團體及活動,每一個都帶有濃厚的「臺獨」、「反中」色彩,為什麼這些活動永遠不會找上我們?也不會找上其他藝人?
  • 這「恐怖老太太」是「臺獨」請來的救兵?靠她能「反制大陸」?
    臺灣前「立委」邱毅24日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馬英九執政時期,最後決定是否讓熱比婭之流「入境」的是「國安會」。他表示,「臺獨」「疆獨」「港獨」等有合流跡象,由於「臺獨」政黨執政,因此集中地在臺灣,這些分裂勢力整合背後有日本右翼的身影,比如「日本李登輝之友會」。
  • 戴立忍到底是不是「臺獨」.支持「一個中國」的臺灣藝人是什麼樣的?
    ,文中宣揚戴立忍「無關政黨」、「關心弱勢群體」、「關心不公不義」,來提高戴立忍的形象,轉移、淡化或者遮蔽戴立忍臺獨話題,成為第二種解釋。即:戴立忍只是碰巧在關心底層、弱勢群體的時候,與臺獨勢力民進黨的一系列政治行動相契合了,戴是出於底層情懷,而不是臺獨心理。  那戴立忍到底是不是「臺獨」?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吧。
  • 記住這份「臺獨」名單,就是他們在搞「臺獨」
    文丨小一 審丨安瀾 日前,由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蔡適應、陳歐珀、餘天等人提出的「臺獨」提案,正式進入民眾視野。其言辭表意為,「顯示『正常國家』、務實『修憲』、『臺灣優先』」等理念。且「正國會立委」陳亭妃堂而皇之表示,該理念不僅厚植民意基礎,且在「立法院」也有高度期待。
  • 臺獨分子說明書 (論臺獨為何都是智障)
    你也知道,優越感這東西,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吃慣了美國漢堡和英國炸魚薯的臺灣民眾和香港民眾就在當時養成了鄙夷我們內地民眾的習慣。只是他們哪裡知道,他們的在當時鄙夷內地的資本並不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純是因為他們當時恰巧有被利用的價值。
  • 關鍵時刻,大陸給「臺獨」當頭一棒
    導讀:「臺獨」分子挾洋自重,在臺灣本土大肆宣揚「謀獨」事宜,甚至在公開場合宣揚不當言論,已經對祖國大業的統一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香港媒體近日報導,為了打擊日漸猖獗的「臺獨」,維護國家統一,大陸方面正在制定不同類型的懲戒措施,勢必要在關鍵時刻,給「臺獨」分子當頭一棒。
  • 遭「臺獨」圍剿後 黃智賢再發聲:臺灣不是一個國家
    ▲黃智賢(圖源:臺媒)臺灣知名作家、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近日因為支持兩岸統一,遭到「臺獨」分子的圍剿。20日,她再次在社交媒體表示,臺灣不是一個國家。據臺灣「東森新聞雲」20日報導,面對「臺獨」份子的圍剿,黃智賢再次在社交媒體發聲。她提到,因為在廈門演講時支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臺獨」份子就揚言要吊銷她的臺灣「護照」,還要趕她出臺灣。她認為,回應這種人,實在是浪費人生。黃智賢還嗆聲,臺灣沒有「護照」,因為臺灣不是一個國家。而面對臺當局陸委會的刁難,黃智賢則調侃稱「好害怕呀」。
  • 周子瑜——「臺獨」犧牲者
    之後,『臺獨』電視臺三立卻拼命的將她打造成『臺獨藝人』驕傲,『為國爭光』。最近這個有一位『臺獨』、三位小日本的韓國組合將上安徽衛視春晚,反對的轉起來。」   ★ 1月14日     JYP公司再次發布聲明,表示周子瑜本人堅決支持(韓國媒體譯為「理解」)和尊重一個中國的原則,臺灣是周子瑜的故鄉,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但臺灣人並不代表就是臺獨,周子瑜從未發表過任何「臺獨」言論,網絡上流傳的所謂「周子瑜支持『臺獨』」的言論並不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