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謝雪紅同鄉舊部:謝雪紅不是「臺獨先驅」是「反臺獨的革命志士」

2021-03-04 海峽之聲

《往事如何成煙?》系列之二

       謝雪紅同鄉舊部:謝雪紅不是「臺獨先驅」是「反臺獨的革命志士」 


臺灣共產黨創始人之一謝雪紅

近日,推動「臺灣神信仰」的獨派組織「臺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在南投縣草屯鎮舉辦了一場「護臺革命英雄謝雪紅紀念碑揭碑典禮暨追思活動」。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這樣一場紀念活動當中,這位女革命家不是因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氣節被紀念,也不是因為謀求臺灣人民的幸福被突顯,反而是被塑造成為了要將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的「臺獨」先驅。對此,現年87歲的老臺胞,謝雪紅的彰化同鄉、臺盟舊部,後為臺盟常委的林東海先生(原名陳昭德)在接受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採訪時憤怒地澄清:「說謝雪紅搞『臺獨』簡直是顛倒黑白!她不僅不是『臺獨先驅』,還是堅決反『臺獨』的革命志士,這個立場她至死都沒有改變過。


毛澤東左側就是參加開國大典的謝雪紅


1949年,謝雪紅代表臺盟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

林東海先生對記者說,他對謝雪紅的了解是在與她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如果不是謝雪紅,他不會走上這樣一條追隨共產黨、堅決反對「臺獨」的道路。大家知道,謝雪紅窮苦出身,很早就投身於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曾遭受過日本人的殘酷刑囚和迫害,是中國民主黨派之一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創始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也是臺灣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二二八事件」的領導者之一。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70年11月因病在北京逝世,骨灰至今仍保存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年輕時的謝雪紅

謝雪紅口述的個人傳記

近七十前的往事今天回憶起來還是歷歷在目。林東海先生清楚地記得他第一次見到謝雪紅的情景:「那是1947年3月2日,『二.二八事件』爆發了,我還在臺中第一中學讀高中二年級。當時,我叫陳昭德。臺中召開市民大會聲援臺北的起義。我去了,看到臺上有很多社會人士在演講,我聽了以後很受啟發,其中有一個女士講得特別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很感動,後來才知道她叫謝雪紅。他們講了很多,但只是要求在承認中央政府的基礎上實行自治,沒有人說『臺獨』。當時,會還沒有開完,警察就來幹涉了,大家就開始遊行,謝雪紅等社會人士都走在最前面,我就一直跟著,跟著他們包圍警察局。」


當時謝雪紅遭到通緝

「當時雖然只有17歲,但是我參加了奪取槍枝彈藥、攻打臺二中這些事。後來,當局開始鎮壓。在白色恐怖之下,我是惶惶不可終日。36計走為上計,我母親就託親戚,辜振甫是我的表叔,通過他的弟弟辜偉甫把我送到香港,當時的想法是補習英語到美國留學去。因為我對當時的香港也很失望,嚮往美國的民主、自由。」


中年謝雪紅

 初到香港的陳昭德最初接觸的臺灣老鄉是廖文毅。他說原本以為廖文毅也只是反國民黨,沒有想到他是主張「將臺灣交給聯合國託管」。「臺灣人的事為什麼要交給外國人管?這麼沒有志氣?」道不同不相為謀,陳昭德與廖文毅疏遠了。當時,謝雪紅等人已經先期到達了香港:「謝雪紅也是這樣的觀點,她說,將臺灣交給聯合國託管下一步就會導致臺灣獨立。她堅決反對。」

「他們知道有臺灣青年來,就派人來走訪,最初來看我的是比較年輕的蘇新和周明,接觸了一兩個禮拜之後,周明有一天約我去香港維多利亞灣的山頂公園。我們剛到不久,正在亭子裡說話,一位戴著墨鏡的三四十歲的女士走了過來,周明說:『這位是陳女士。』她很親切,說:『我們是同鄉啊。』她微笑著。可是,她一微笑,我就看到了她的金牙了,再看她的行為舉止,我很天真地就問:『你是不是謝雪紅?』,她笑了:『不要大聲,我就是謝雪紅。

真可謂「異地見同鄉,迷途遇真知」,陳昭德見到了一直十分景仰的謝雪紅非常高興。當謝雪紅問他為什麼到香港,有什麼打算的時候,他一古腦地全部照實說了。「我說我對祖國很失望,我要到美國去。她問我為什麼對祖國很失望。我告訴她,清朝出賣臺灣,日本殖民統治那麼長時間,臺灣人受了多少苦?好容易光復,我真的是非常非常高興,覺得我們臺灣人又有祖國了,沒有想到國民黨政權接管我們是這樣的,還鎮壓我們。香港也是,一面是窮人在饑寒交迫,度日如年;一面是富人在燈紅酒綠,揮金如土,天下烏鴉一般黑。她說,你不知道,那只是國民黨,祖國還有很多人是關心同情我們臺灣同胞的,二.二八事件,中國共產黨還聲援我們,社會上還有那麼多團體、學生都在同情支持我們,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應該團結起來。你在香港的時候,可以多看看多了解一下,事情不是你想的。」


謝雪紅成立臺盟

謝雪紅的出現從此改變了陳昭德的一生。謝雪紅讓周明他們帶來了許多資料書籍--《華商報》《世界知識》《群眾》等等,開拓了眼界的陳昭德逐漸改變了想法,決定留在香港。後來,在謝雪紅的引介下,他到了香港達德學院學習,期間閱讀學習了《大眾哲學》《社會發展史》和毛主席《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等著作,並在謝雪紅、周明的介紹下,於1948年1月加入了剛剛組建兩個月的臺盟。

 「我搬過來和謝雪紅他們同吃同住,我說,我可以邊學習邊幫你們做一些工作。我們朝夕相處了有八個月的時間,天天看到她,天天聽她講話,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要『臺獨』的話。你看我們在香港出的《新臺灣》,裡面有我們臺盟所有的主張,哪裡有一句話說要『臺獨』?如果有,也是『反臺獨』。這些書,現在都還有影本保留在臺盟,可以查的。那時,他們的生活很艱苦,一個月就只有幾十元錢的生活費。每天吃飯都只有一個菜,既是湯也是菜。我看他們那麼苦,就主動提出交一半房費。而他們,即使那麼苦,工作熱情還是一直很高。我們那時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我們的主張和中國共產黨是一致的。」


紀念牆上第一位銅像即為謝雪紅

 記者知道,由於謝雪紅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過不公正待遇,成為島內「臺獨」分子大做文章的把柄。林東海先生認為那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他告訴記者:「文化大革命結束,謝雪紅就平反了,她的骨灰移入八寶山革命公墓時,那份悼文對謝雪紅的一生做了很公正的評價。後來,臺海出版社出版的《臺灣同胞抗日叢書》把她列入了人物集的第一位。」


柳亞子先生於1949年3月22日為臺盟總部主席謝雪紅賦七律二首(圖左),5月13日致信謝雪紅(圖右)

那麼,那段經歷是否影響了謝雪紅之後的認同之路,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是否有所改變呢?對此,林東海先生非常肯定地說:「沒有。我只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就會知道她的立場是否發生了改變。謝雪紅曾被開除過黨籍,按理,她也就不用交黨費了,可是,她一直堅持交黨費,一直交到她去世。你說,她改變了嗎?」


謝雪紅髮表的《告臺灣同胞書》

 「臺灣某些『臺獨』分子這樣處心積慮地要把堅決反『臺獨』的謝雪紅說成是『臺獨』先驅,把紅旗打成黑旗,根本是往謝雪紅臉上抹黑!他們就是想利用謝雪紅在臺灣民眾心目中的影響力來煽動一些不了解謝雪紅的人。」林東海先生悲憤地說:「他們想,反正謝雪紅已經過世了,他們怎麼說都可以。可是,我是見證者,我必須在這裡鄭重地澄清:謝雪紅不是什麼『臺獨』先驅,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祖國的進步繁榮、臺灣和大陸的統一!」

©海峽之聲

情牽兩岸·聲傳四海

微信號:voshxzs

相關焦點

  • 謝雪紅與二二八起義
    1947年7月,謝雪紅、楊克煌、蘇新等人經廈門、上海輾轉抵達香港。抵達香港後,地下黨聯絡員萬景光為他們在筲箕灣道東端一座臨街的二層樓上租了一個房間,面積僅30平方米,樓下是房東開的茶館。每月黨組織發給他們30元港幣做生活費,其餘活動經費需要自籌。他們不得不勒緊腰帶,省吃儉用。到港後的第一件事是聯絡進步人士成立臺灣研究會。7月中旬,蘇新也到香港同謝雪紅、楊克煌見了面。
  • 「臺獨」組織為她立碑,甚至想將她包裝為「臺獨先鋒」
    ,然而,在臺灣,她被一些「臺獨」分子包裝成有「臺獨」色彩的所謂「護臺革命英雄」。據臺灣媒體報導,推動「臺灣神信仰」的獨派組織「臺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在9月24日在南投縣草屯鎮臺灣聖山舉辦「護臺革命英雄謝雪紅紀念碑揭碑典禮暨追思活動」,紀念她「堅毅不屈為臺灣前途奮戰」的精神,紀念碑呈三角造型,象徵女性撐起一片天。謝雪紅的追思典禮,由「臺獨」大佬史明、和民視榮譽董事長田再庭,擔任主祭。現場還演唱臺灣名曲《雨夜花》,來詮釋謝雪紅的一生。
  • 228臺灣首名女性革命家:臺共創始人謝雪紅
    1948年於北京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謝雪紅。(資料圖片)星島環球網消息: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屆滿70周年的228事件,至今仍是臺灣社會的一道「歷史傷疤」,在這場大時代的漩渦中,捲入了不少重要人物,其中被視為「臺灣首名女性革命家」的謝雪紅,不僅是日佔時期臺灣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最後更因228事件遠走對岸,最終客死異鄉而未能歸葬故裡。
  • 228講成823、謝雪紅說成王雪紅,韓國瑜為口誤道歉
    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在任內首次參加二二八事件追思紀念會,致詞時誤將「二二八」追思紀念會,講成「八二三」追思紀念會,「謝雪紅」講成「王雪紅」,引來綠營「立委」、議員不滿。韓國瑜承認是口誤,因為專心在致辭的內容,感到非常抱歉,呼籲大家遠離傷痛,記取教訓,讓臺灣社會充滿愛、包容與關懷。
  • 蘭斌強:大陸高調紀念228事件,臺獨勢力要瘋掉了
    民進黨及臺獨勢力對此表現出氣急敗壞,暴跳如雷,簡直要瘋掉了。原因何在?微博截圖:民進黨及臺獨勢力對大陸要舉行紀念「2.28」更是暴跳如雷,簡直要瘋掉了。因為,在他們看來「2.28事件」是其「專利」,是操弄臺獨最順手、最能激發臺灣民眾仇恨大陸、分裂國家的一張王牌。現在大陸也要紀念,讓他們「情何以堪」?
  • 反「臺獨義士」—— 張安樂
    張安樂一生跌宕起伏,一人牽扯臺灣數十年歷史糾葛,不只飽受爭議,也評價兩極。東南衛視《臺灣新聞臉》在臺北專訪年逾古稀的張安樂先生,看到的是從來不忘讀書的他,感受到的是一直在臺灣島內與「臺獨」不惜性命相搏的他。這樣的張安樂,我們更願意稱之為——「儒俠」。
  • 兩蔣時期國民黨反「臺獨」活動綜述(上)
    回顧兩蔣時期國民黨的反「臺獨」立場,對於兩岸共同遏制「臺獨」、共謀統一大業有所裨益。     一、 對島內外「臺獨」分子及其活動嚴懲不貸     「臺獨」分子是在西方反華勢力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分裂勢力,以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作為基本目標。
  • 陳映真:論「文學臺獨」
    :30:07        華夏經緯網 文化、思想、意識形態的鬥爭,是政治和社會革命的先驅。在這樣一個反民族逆流下,臺獨派以雄厚資源擁有好幾家日報、一家全島性的電視臺,幾家周刊新聞雜誌。「臺獨勢力」並且以鄉土教育之名,減少對中國歷史、地理甚至語文課程,加強母語(實為漢語閩南系及客家系方言以及少數民族語)的教學。政府以各種「基金」和預算,支持各種「鄉土文史調研工作」和「社區重建」,其中就頗有人用來強化社區意識和地方意識。
  • 【潘朝陽】「去中」臺獨歷史教育的圖謀及未來
    他以日文撰述了其臺獨史觀的《臺灣:苦悶的歷史》,後經臺獨分子譯成中文,在臺灣流行暢銷。臺獨史學者──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被獨派視為臺獨「聖經」。它以黑白雙元二分的分離主義史觀論述臺灣史。其說法是:在臺的中國統治,包括明鄭、清朝、中華民國都是負面的;日本的殖民治理,在他看來不是殖民,而是現代化,則是正面的。
  • 專訪臺灣85歲老榮民:反「臺獨」,我們上前線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13日採訪了一位85歲高齡的老榮民,聽他講反「臺獨」的切身感受。  繼續做「反臺獨」的第一線戰士  辱罵老榮民的洪素珠已不敢露面。看到事情鬧大,洪素珠狡辯稱,「是老榮民先罵我,找老伯伯出來,我願意道歉」,結果又被臺灣民眾找出更多她過去發到網上辱罵老榮民的視頻。為表達對老榮民的支持,許多民眾自發到由「退輔會」設置的16處「榮民之家」看望老榮民。
  • 《反分裂國家法》阻止臺獨的躁動
    對於這樣一部針對臺灣的法律,其名稱的確定也經過了長時間的斟酌,最早時提出的名稱是統一法,此後又有臺灣基本法、反國家分裂法等,法律的名稱最後定案為《反分裂國家法》,主要是為了反應北京政府對兩岸現狀的看法,即兩岸目前處於分治即 「治權的不統一」,但並不是分裂即「主權的不統一」的狀態,而新法的目的是在於避免出現中國分裂的狀態。
  • 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在《反分裂國家法...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在《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慄戰書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對於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 國內拍攝首部當代反「臺獨」間諜電視劇
    中新網北京2月5日消息:國內首部當代反間諜題材電視劇《諜影》(暫定名)眼下正在北京拍攝。這部20集連續劇以當前反對臺獨為大背景,從一個全新的視角講述了我國家安全部門維護國家統一,反分裂、反臺獨鬥爭的故事。
  • "臺獨剋星"被指"臺獨" 黃安微博氣憤回擊
    反「臺獨」立場鮮明的臺灣資深藝人黃安,近來因檢舉「臺獨」受盡矚目。新生代明星王大陸、盧廣仲都先後中槍,他點名歌手盧廣仲「臺獨」傾向,讓他12月的演唱會被迫取消,被媒體封為「臺獨剋星」。不過黃安的成名曲《新鴛鴦蝴蝶夢》卻被音樂人楊緬因質疑他是「臺獨」分子,氣得黃安今在微博連發6篇文章,稱「我的『罪名』要成立,他也跑不掉,同時我也要告蔡英文是『臺獨』!大家一起被關吧。」
  • 「臺獨」支持率下降,臺灣年輕人並不是「臺獨」世代
    這種說法正暴露了民進黨納粹主義的本質,而且20至39歲年齡層並不是民進黨所界定的「抗中保臺」世代,民進黨的辯解邏輯錯誤、漏洞百出。「太陽花學運」頭目如林飛帆、賴品妤等,的確是「抗中保臺」倡議者,但即使如此,他們當年仍然以「反黑箱」為主要訴求,將服貿包裝成不符「程序正義』的協議,主打」人民對政府的制衡」,可見他們很清楚,」抗中保臺」並不是臺灣「主流價值」。
  • 志士先驅盡顯匠人本色——《逃離普利托利亞》
    志士先驅盡顯匠人本色——《逃離普利托利亞》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兩名白人反種族歧視鬥士越獄過程。越獄僅僅是暗流湧動時泛起的一點點小浪花,真正要他們命的革命還在後面…… >志士先驅盡顯匠人本色,方寸之地滿是驚險刺激。
  • 臺獨藝人在大陸瘋狂撈金 大陸若抵制將重創臺獨
    九把刀在臺灣長期持「仇中」、「反中」的「臺獨」言論,在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時,更全力相挺林飛帆、陳為廷等「臺獨」學生,他的電影及出版物在大陸獲取暴利,自己卻公開支持反服貿活動,真正原因便是反服貿本質上就是「臺獨」。後來反服貿領導人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在美國與「疆獨」熱比婭「相見歡」,並積極介入香港「佔中」活動,將「臺獨」與「疆獨」「港獨」串聯合謀。
  • 反臺獨,知名作家李敖去世,遺書曝光!
    反臺獨,知名作家李敖去世,遺書曝光!李敖親筆信全文 致我的家人、友人、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