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能射死人嗎?醫官:中箭生不如死,大部分死於箭傷復發

2021-02-07 目說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古代弓箭能射死人嗎?醫官:中箭生不如死,大部分死於箭傷復發

弓弩作為冷兵器時代遠距離殺傷的主要武器,歷來被古代軍隊所重視。在古裝戰爭片中,我們經常看到兩軍交戰時的漫天箭雨,鋪天蓋地,非常壯觀,頓時很多人命葬黃泉,我們不禁要問,古代弓箭有那麼大威力嗎?

甚至能夠射透護甲,致人於死地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古代弓箭不僅威力巨大,如果不穿戰甲,可輕鬆射穿人的身體。

根據史實資料來看,古代弓箭的平均有效射程在100米左右,如果弓箭手臂力超人,加上弓箭製作精良的話,最遠甚至可以達到300米。比較典型的如嶽飛,史載嶽飛力量驚人,能開三百斤弓,並且左右手都能開弓。

近代專家根據古代弓箭模型和製作工藝,仿製出複合弓箭,普通人隨手射出的弓箭就能達到40米/秒的速度,100米左右的古代普通將士的皮、棉、藤製的盔甲等,是能夠射穿的,當然如果是玄甲、光明鎧等重型鎧甲就另當別論了。

聊完弓箭的射程和攻擊力,那我們再看看它的戰場殺傷力如何?

首先,古代戰場衝擊力、機動性最強的是騎兵,殺傷面最大的是弓兵,於是就誕生最厲害的兵種——弓騎兵。這種戰術運用最好的就屬蒙古騎兵了,當年遠徵歐洲,全殲歐洲引以為傲的重甲騎士兵團,採用的就是這種戰術,輕型遊騎兵機動靈活,配合雁形陣、長蛇陣等陣型,可輪番遠攻,同時採用包抄、夾擊等策略,讓敵人疲於奔命,大量消磨敵人有生力量。

其次,古代大規模作戰,漫天箭雨不僅會帶來戰士身體上的傷害,更讓人心裡感到恐懼。在有效射程內,隨時鬥處於死亡邊緣,儘管也會依靠盾牌抵擋箭雨,但軍隊士氣很快會消磨大半,這為隨後的騎兵衝擊搶得先機。這方面秦國的箭陣就很出名,兩軍尚未短兵交接,鋪天蓋地的箭雨就覆蓋整個戰場,未戰而先屈人之兵!

再次,大型弩車作為遠程武器,一直是古代性價比最高的殺傷武器。在中國古代的弓弩中,射程達到500米以上就有很多,如戰國的連弩車、秦弩、漢代的大黃弩、唐朝的伏遠弩、擘張弩、八牛弩及北宋的神臂弩等等。為增強殺傷力,在弓的力度上不斷強化,這就好比現在的飛彈射程,誰射的遠,誰就搶得戰場先機。

最後,古人在弓箭的箭頭上大費周章,不光箭頭殺傷驚人,而且箭頭還會抹各種毒藥。古代醫療條件有限,沒有青黴素等抗生素藥品,受了箭傷很容易得破傷風感染而死,更何況為增加死亡機率,古代箭上很多是塗毒的,當然不是鶴頂紅、斷腸草、砒霜等之類的劇毒,而是名叫「金汁」的一種毒物,據說是從人類的糞水中提煉出來的,被毒箭射中,就算是擦傷都有致死的可能。

古代中箭後,要想活命要麼砍胳膊斷腿,要麼就學關公刮骨療傷,相當於大型外科手術,成活概率很低,古代很多著名將軍都是箭傷復發而亡。


對此,網友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小編為八年老兵,致力於分享有趣的軍事、歷史資訊,撰寫、收集相關內容不易,如果感興趣的軍迷可以點擊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留言一起談古論今。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箭後還活蹦亂跳?古代弓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弓箭的地位毋庸置疑,「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歷史上總流傳著一些神箭手的傳說,養由基一箭能穿透七層鎧甲,三箭平叛的故事更是傳奇。李廣射虎,呂布轅門射戟,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似乎弓箭是無所不能的。那麼問題來了,傳說有多少可信度?古代戰場上的弓箭威力到底有幾何?為什麼有人中箭立死,有人卻還活蹦亂跳?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小院試著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 歷史上的四大神射手,卻都死於箭下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在中國古代戰爭非常頻繁,如果要贏得戰爭,高超的兵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訓練有素的士兵,還有精良的裝備,古代戰場是有步兵、騎兵、弓箭手,其中弓箭手作為遠程攻擊是非常重要的,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出名的神箭手,其中有四位神箭手在當世無敵,卻都死於箭下,就像是命運的安排。
  • 古代弓箭沒有太大殺傷力,為何能一箭射死人?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古代弓箭並沒有太大殺傷力,為何能一箭射死人?原來我們都被騙了引言:及大比六鄉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眾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周禮·地官·小司徒》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曾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戰爭,而在戰爭中,兵器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軍事器械裝置,而值得一說的是,在火藥,火槍未發明之前,古代的兵器都被稱為「冷兵器」,而在眾多冷兵器當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是弓箭了,從影視劇中不難發現,弓箭不僅射程遠,
  •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要放箭?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拼命放箭?古代很多武器的發明,其實最初都不是為了打仗,比如弓箭,最初的發明其實是為了狩獵。當時的人們經常需要外出狩獵,為了防禦野獸,人類學會了用石頭等利器來進行自衛。後來,為了射程更遠,弓箭就誕生了。而後,火藥等兵器也隨之發明,盔甲也出現了。
  • 在古代,被這三種弓箭射中比中槍還難受,非常恐怖!
    箭是古代的一種遠射兵器,在冷兵器時代,箭算是戰爭中最常用的武器,能百米之外取人性命,不用短兵交接,那麼箭跟子彈相比哪個殺傷力更大呢?箭的殺傷力更大。子彈的殺傷力在於洞穿,如果沒有擊中要害,只是穿了一個窟窿,治好之後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但箭對人的傷害是永久性的,只要中箭,痛苦會伴隨著一生,介紹古代幾種常用的箭,你就明白為什麼箭傷是永久性的。
  • 古代打仗「射人先射馬」真是謠傳嗎?
    其結果往往是野豬中箭後跑了很遠很久才死,甚至野豬的致死區中箭,而且是被打了對穿,也沒有立刻死掉,而是狂奔豬突了非常久。第一,馬跑起來速度很快,不好射中;第二,馬的生命力很強,中箭後即使真的受了致命傷,仍然可以帶著騎士前衝很遠,留給騎士的反應時間很充足。第三,給馬上防護很容易。人是直立行走,對護甲的防護面積十分敏感。而馬是四足行走,很容易把全身都罩在防具裡。如果目的是防箭的話,披塊厚毛氈都可以有效防禦那些動能不充足的箭矢。再退一步,即使戰馬什麼也不穿。箭矢對戰馬的威脅程度如何呢?
  • 古代的弓箭有多厲害?射一箭真的就能殺死一個人嗎?
    電影中,那個白人農夫遭到4個邦尼族印第安強盜的攻擊。農夫在毫無抵抗能力下,被弓箭連連射中。除了膝蓋以外,有4箭都射中胸口,但農夫並沒有很快死去,開始還能掙扎逃走,最後也是被割了頭皮以後很久才死掉。另外,大家看過電影《投名狀》吧。最後劉德華被龐青雲派弓箭手暗算,前後被射中六七箭,最終被射中心臟這才死去。
  • 很多古裝劇裡,人挨了一箭就死了,箭真有這麼厲害嗎?
    我們在看一些歷史的影視劇,經常能看到很多的戰爭場面,這些戰爭場面經常是萬箭齊發,氣勢恢宏,當萬箭齊發射到對方的士兵身上的時候,往往有些士兵身上只中了一箭就死了,甚至有的人還會因為一箭而墜入馬下,從而斃命,這種強大的擊殺效果,不得不讓人驚奇,在驚奇的同時,也會產生疑問,箭的擊殺效果是否真的這麼強?一箭真的就能殺死人嗎?
  • 弓箭手能否射穿中世紀護甲?實驗給你證明
    之前看了一個國外的節目,內容是測試中世紀歐洲護甲能否被弓箭手穿透,要知道,很多歐美中世紀戰爭片中都有護甲被弓箭穿透而死的情節,甚至一些國產戰爭片裡士兵穿了鎧甲像沒穿一樣,因此一個外國的團隊為此做了測試,大家一起來看看。
  • 古代打仗的影視劇中,有的人身上中了一箭就死了,一箭真的就能殺死人?
    ,有的人身上中了一箭就死了,一箭真的就能殺死人?春秋戰國時,中國的箭支,主要還都是青銅箭簇,卻已經對箭支的長度比例重要,有了嚴格的工藝規定。以《中國歷代軍事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的話說充分體現了「人類最早的空氣動力學知識」。從漢代起,中國的箭支逐漸換成了鐵箭簇,兩晉南北朝起更全部換成了鋼簇,以《晉書》的形容說,當時優質的箭簇,已經能做到「鐵厚一寸,射而洞之」。衝擊力十分強大。
  • 假如拿一把現代反曲弓到古代,會成為神兵利器嗎?
    還有一個問題,射速,也就是發箭的速度。就好比狙擊槍雖然又準又射程遠又威力大,但是普通士兵還是裝備突擊步槍,為啥,因為突擊步槍射速快!現代競技反曲弓,射速相對還算正常,如果打的急,十秒一箭還是沒問題的。當然,這個技術不是所有人都能學到的,射的快必然影響精度,像王舜臣這樣又快又準的沒幾個。但是對於一般的士兵來說,五秒一箭綽綽有餘。這個射速,已經和栓動步槍不相上下了。可能有人會說,競技反曲和複合精度高,複合弓威力大,可以裝備一些類似今天狙擊手的精銳弓箭手,犧牲射速也沒什麼。然而,古人有弩,宋代還有神臂弓,都是易瞄準,威力大但是射速慢的傢伙。
  • 古代軍隊中的弓箭手是怎樣射箭的?其實東亞和歐洲的方法不一樣
    在古代,射箭是很重要的技能,連儒家都把射箭當作「六藝」之一,冷兵器時代,弓箭是軍隊中最重用的兵器之一,很長時間裡也是遠程攻擊的幾乎唯一手段,17世紀後,隨著熱兵器崛起,弓箭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一直到現在,在體育運動項目中,弓箭仍然是一個重要項目,人類還在以這種方式來紀念先輩這項重要技能。
  • 「驚弓之鳥」拉動弓弦不放箭,真的能把鳥射下來?我們都誤解了
    《戰國策》卷十七的楚策四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魏國的更嬴,是戰國期間有名的神射手,為此十分受到魏王的重用,,而在一天,魏王和更嬴在看臺上,看見了一隻大雁,更嬴便對楚王說,我就算不用箭也能幫助大王射下這隻鳥,魏王並不相信,但更嬴很快拿出弓來,並不搭箭,而是對著天空拉動弓弦,大雁竟然按照更嬴所說
  • 中土世界考:黑箭能射死四毛哥嗎?
    除非你能在直瞄射程(譯註:射程中能夠近似為直線,進行三點一線的瞄準的部分)內擊中,屠龍是永遠不可能的。現實中的箭呢?只是為了分析的完整性,我們來看看現實中的箭。從這張圖我們能看出,箭的發射速度(還是從一個簡易的弓發出的——別說弩機,連個牛逼弓都不算)是30 m/s。這大概是視頻裡弩機射出的黑箭的兩倍。當然,我不覺得這支箭就殺死惡龍了——尤其它還有個橡膠箭頭。說真的,一個質量更好的弓(和一個更好的弓箭手)估計能將箭以兩倍於此的速度射出。矮人該怎麼屠龍?你現在可能在想:好吧,黑箭是慢一點。但是!
  • 弓箭是古代冷兵器之一,好用但難製造,他一招辦法解決10萬難題
    相對來對弓箭製造更加能長遠使用,射程遠、批量大,如果有上萬弓箭手齊射箭,那場面效果可相當於現代的集束炸彈呀!密密麻麻的從天而降的感覺,真的很難複製。 當然最早出現的弓箭並不像現在看到的樣子,最早時期的箭是很簡單的,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杆,把一端削尖就可以作為箭了。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箭,箭身為細木或者竹製有一定長度的直杆,其頭部是一種具有殺傷性的尖銳物體,古代製作的多為鐵器部件將其外邊開刃,雖說不能穿透盾牌,但是在古代用來擊殺敵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曹魏喋血沙場的六大頂級名將:一人被斬殺,其餘五人死於箭下
    吳蜀魏三國之中曹魏名將眾多,演義又是明顯的尊劉抑曹,所以曹魏名將被黑和死於非命的也相對較多,今天就來盤點下三國喋血沙場的曹魏六大頂級名將:一人被斬殺,其餘五人死於箭下,我們一一來看一下。張遼、張郃、徐晃五子良將中張遼、張郃、徐晃三人不僅是降將,而且在演義中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喋血沙場死於箭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巧合。
  • 古代打仗,守城士兵的箭用完了怎麼辦?別慫,古人套路多著呢
    而在戰爭中,對敵的雙方除了士兵人數的比拼之外,還有在武器上的比拼。而人類所使用的兵器也在不斷進步中,從石器到後來的鐵器,造成的傷亡也更加巨大。而古人攻城略地最常使用的武器就是弓箭,弓箭射程遠,只要射箭的人臂力夠大的話,足以射穿敵人。
  • 小鹿被射傷後還願貼近人撒嬌,這份信任讓人百感交集!
    人類文明快速發展,但無形中也破壞不少動物原本的棲息地,進而衍生出各種的兩難與憾事。近日,頗具聖誕節氣息的鹿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出沒,但過程中卻被弓箭射穿,導致頭部受傷。即便如此,小鹿依舊相當親近當地居民,讓人看了好不舍。
  • 可這弓箭射盜賊的「聰明布局」,難道不違法嗎
    在網上,你可以在其微博中看到,這位曾經的3D美術師,亦曾多年習學傳統武術,特別是他主要研習「古武技」,顯得頗為冷門。比如,在其視頻中,他常是一襲黑衣、黑巾蒙面的古代夜行人之裝扮——只見其在技擊中,不是摳眼,就是踢襠;或者是,兩指間一枚冷冷的冰魄銀針,倏忽間,已飛向特定目標;或者,力開百磅之弓,日射千竿之箭,箭箭命中物件……
  • 臺北女中學生被射箭隊弓箭擊中 送醫後無生命危險
    臺北女中學生被射箭隊弓箭擊中 送醫後無生命危險 2015年10月26日 21:1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