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是古代冷兵器之一,好用但難製造,他一招辦法解決10萬難題

2020-12-24 騰訊網

在沒有火藥的時代,人們只能依靠冷兵器來守家衛國,在這些冷兵器當中「弓箭」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一種最為可怕的致命武器,如果是人工以長矛作為遠程武器,那也不過最遠只能扔出個100來米,而弓箭卻不同。

「弓箭」由:弓、弦、箭這三個部分組成,弓為柄器,弦作張拉帶韌性的線,箭為主要武器。相對來對弓箭製造更加能長遠使用,射程遠、批量大,如果有上萬弓箭手齊射箭,那場面效果可相當於現代的集束炸彈呀!密密麻麻的從天而降的感覺,真的很難複製。

據考古記載,遠在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在中國境內的人類就開始使用弓箭了。當然最早出現的弓箭並不像現在看到的樣子,最早時期的箭是很簡單的,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杆,把一端削尖就可以作為箭了。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箭,箭身為細木或者竹製有一定長度的直杆,其頭部是一種具有殺傷性的尖銳物體,古代製作的多為鐵器部件將其外邊開刃,雖說不能穿透盾牌,但是在古代用來擊殺敵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現代的弓箭頭部箭鏃則更多的使用合金,極大地增加了箭頭的強度,曾有一些弓箭愛好者做過實驗,使用現代弓弩射擊盾牌,結果出乎意料,弓箭居然直接穿透了盾牌,可想而知現代弓箭的威力是巨大的。雖說箭的組成包括箭頭、箭杆和箭羽,現代的箭也是一樣的製作方式,但是經過現代工藝的改造和鍛造,則可以將弓箭的強度大大提升到更加恐怖的境界。

一個關於弓箭的歷史典故

在古代有關於弓箭的典故,相信國人們都能夠熟悉,是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草船借箭」。

赤壁之戰之諸葛亮「草船借箭」。當時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和周瑜兩軍對峙,為了增強軍力,周瑜提出一個特別的要求,限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來。但是在工業製造技術落後的古代,想要完成如此巨大的生產量談何容易,不過也幸虧是由諸葛亮接手,諸葛亮可是號稱足智多謀的奇才,既然造不成,那何不直接找敵人借來呢?於是諸葛亮一眼就識破這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完成十萬支弓箭。

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確信三天後必定會有霧天,有了霧天的幫助就可以輕鬆幫助自己「取」到這十萬支箭了。加上他也相信曹操對此肯定會心生懷疑,諸葛便以此讓周瑜調了幾條草船,諸葛就命孫權從濡須口乘船進入曹操軍水寨前,雖說曹操一眼就知道是孫權過來查看軍營陣勢,但是在霧天的情況下,曹軍當然無法看清孫權船隻,只能看到點點火燭燈光。說時巧那時妙,諸葛亮果然料事如神,曹操還真的下令萬箭齊發射向孫權的船隻,然而讓曹軍沒想到的是,諸葛亮竟是來「借箭」的,孫權等人將船向一邊傾斜,那射向孫權船隻的萬支箭不但沒擊殺到敵人,還被諸葛的巧妙之法給全部接住了射過來的箭,三天後諸葛便齊數奉上萬支箭。

據史料記載,本來乘船借箭的人是孫權,但是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就變成了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草船借箭」。

這就是我國古代一個關於弓箭的有趣典故,因為弓箭確實是戰場上的有力殺傷性武器,只有足夠多武器和智謀的一方才有更大的戰勝機會。

關於弓箭的還有這幾個成語和典故:

左支右絀: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西周》。

胡服騎射:戰國時期的趙國,趙武靈王向北方胡人部落學習射箭的故事。郭沫若的詩中說到「騎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的史績。

百步穿楊:本義指春秋時代,楚國的養由基善射,能百步內能射中柳葉。

紀昌學射:講的是紀昌向衛飛拜師學射箭的故事。衛飛讓紀昌先練眼力,後來紀昌回到家,在一根牛尾毛捆住一個蝨子,掛在窗口,每天都盯著它看練眼力,幾年後紀昌拿來一張弓,搭上箭,向蝨子射去,箭正好從蝨子正中間穿過去,而掛蝨子的牛毛沒有斷,飛衛高興地說你真正學到了射箭的真本領。

還有射穿七札,射石飲羽,杯弓蛇影,李廣射虎,驚弓之鳥,一箭雙鵰、后羿射日等等有關弓箭的故事,這些都是我國的歷史瑰寶,每一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故事。

雖然弓箭是戰場上的冷兵器,但它可以用來擊殺敵人保家衛國,同時還產生了很多的感人故事和寓言典故,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依舊被我們歌頌和學習。

好了本篇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您有不同的見解也歡迎評論下方留言評論。

(本文由Xz攝影小集2020年12月14日著,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要放箭?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拼命放箭?古代很多武器的發明,其實最初都不是為了打仗,比如弓箭,最初的發明其實是為了狩獵。當時的人們經常需要外出狩獵,為了防禦野獸,人類學會了用石頭等利器來進行自衛。後來,為了射程更遠,弓箭就誕生了。而後,火藥等兵器也隨之發明,盔甲也出現了。
  • 冷兵器時代的弓箭有多大威力?圖解中國古代之八大名弓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堪稱是最可怕最致命的武器。后羿射九曜的傳說,就從側面證明了在古代時,弓箭在人們心裡的威力之大。弓做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考此法之由來最古,相傳黃帝大戰蚩尤於涿鹿,純用弓矢以制勝,此為有弓矢之最早者。
  • 古代歷史上冷兵器排行榜,第一名被稱為冷兵器之王,你知道嗎?
    通過對古代遺蹟的考古發現,冷兵器最早出現在了距今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此也拉開了冷兵器在戰場上的應用。那麼古代冷兵器最厲害的五個你都知道是什麼嗎?但是長矛比長槍還要長,一般平均長度在五米左右,是步兵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武器,一般一隻手拿盾一隻手拿矛,在冷兵器時代他絕對是除了盾牌以外弓箭最大的剋星。
  • 古代弓箭都會「塗毒」,為何現代子彈不採用?專家:效果不大
    導語:古代弓箭都會「塗毒」,為何現代子彈不採用?專家:效果不大古代戰場上,弓箭是主要的武器之一,中遠程打擊敵人都少不了它,秦朝時期著名的「箭雨」讓敵人聞風喪膽,秦軍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例行射箭,用最有效率的辦法削弱敵人的實力。
  • 古代弓箭沒有太大殺傷力,為何能一箭射死人?原來我們都被騙了
    原來我們都被騙了引言:及大比六鄉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眾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周禮·地官·小司徒》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曾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戰爭,而在戰爭中,兵器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軍事器械裝置,而值得一說的是,在火藥,火槍未發明之前,古代的兵器都被稱為「冷兵器」,而在眾多冷兵器當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是弓箭了,從影視劇中不難發現,弓箭不僅射程遠,
  • 古代士兵作戰時,如何解決生理需求?勾踐想一辦法,太缺德
    因為當時是處在一個落後的時期中,所以說古代是處在一個冷兵器的時代,因此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是特別殘酷的,但是為了能夠保住國家和家園,面臨著民族危難的時候,人們都選擇了勇往直前。在我國古代的戰場上,因為交通工具發展的是比較落後的,所以說在行軍的時候,要麼就靠走路,要麼就靠騎馬。
  • 軍中最實用的三款冷兵器,最後一款超乎想像,堪比狙擊步槍!
    在現代軍隊的日常訓練中,冷兵器依然是士兵們非常信賴的武器之一,雖然如今熱武器漫天飛,但是依舊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在作戰中的作用。現代的火力武器即便非常的先進,活力十足,威力很猛,但是現代戰場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了,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先進的武器並不能夠發揮什麼威力,反而一款冷兵器卻更能夠發揮作用。
  • 冷兵器戰鬥的經典之作,十部古代戰爭電影,看真男人的對決。
    今天龍叔,就給大家介紹10部經典的古代戰爭大片,看看古代戰士的勇武。10.《最終兵器:弓》上映於2011年8月10日豆瓣評分7.2片如其名,本片以弓箭為主題,故事情節也都是圍繞著弓箭而展開的。《亞歷山大大帝》上映於2004年11月24日豆瓣評分7.5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貫穿了大帝的一生,把他從小到大的生平,用短短三個小時,全部都展現了出來。
  • 冷兵器時代,古代將軍用什麼武器打仗?
    古代將軍打仗,最常用的兵器又是什麼呢?圖片來源於網絡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又有了新的表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頭
  • 古代軍隊中的弓箭手是怎樣射箭的?其實東亞和歐洲的方法不一樣
    冷兵器時代,人類所使用的很多武器都是由生產生活工具所演化的,比如標槍,斧頭等,當然,最著名的就是弓箭了,早在人類還沒有創造出文明之前,原始人就學會了使用弓箭來狩獵,世界各民族的先祖均有過使用弓箭的記錄。
  • 近距離可能比槍械還好用!五種易於隱藏的防身冷兵器鑑賞
    曾有學者認為,歐洲比其他地區發展得更好的一個原因在於其在槍炮等火器上的使用,將原始的弓箭、矛等其他冷兵器遠遠甩在身後。但其實在現代社會,要說近距離防身,大多數槍枝都有個受管制的問題。而由於「冷兵器」往往很容易製造,也不存在嚴格的非法管制,所有有時候冷兵器更適合防身。
  • 「驚弓之鳥」的故事只是無稽之談,古代弓箭真有這麼嬌貴?
    「驚弓之鳥」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很多人也都知道這個「用空弓嚇死大雁」的故事。但事實上,這個成語裡包含著一個十分明顯的誤區,那就是一把正常使用的弓其實是不能這麼做的,這麼做是對弓的極大傷害。▲驚弓之鳥的故事其實誤導了很多人弓箭雖然在今天已經徹底退出了各國軍隊的武備序列,但是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可以說是古代世界各大強國的重要武器,尤其是打下古代世界最大疆域的蒙古帝國,弓箭更是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弓箭的重要意義決定了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軍人,都會力求能讓弓箭在戰場上保持最好的狀態,發揮最大的作用。
  • 古代的皇子為爭皇位自相殘殺,此人用一招從此解決千古難題
    大家都知道,關於古代帝王傳位都是不盡相同的。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歷史當中,皇帝的繼承人都是自動為嫡長子。從而,嫡長子長期都處於高危環境當中,很容易中途殺出一個程咬金。在九子奪嫡期間,胤礽這個太子被廢黜,並被圈禁,而康熙的20多個孩子中,成年者半數都沒有好下場。也正是因為康熙背離的祖宗的傳統,提前公布了繼承人,從而造成了皇子們後來進行兄弟殘殺。在九子奪嫡之中,四阿哥胤禛笑到了最後,登基成為了清朝最勤勞的皇帝——雍正帝。
  • 古代的冷兵器有哪些?
    千百年來,無論是保家衛國還是開疆擴土,我國古代士兵使用的都是一刀一劍、一槍一戟這樣的冷兵器。直到宋朝,火藥廣泛使用於武器製作,才出現了火器,但火器並未完全取代冷兵器,到清末冷兵器還是武器中的主角。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指的是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音同「書」)、鞭、鐧、錘、叉、鈀、戈這十八種不同種類的冷兵器。今主要介紹矛、鉞、戟等幾種不常見的武器,淺窺這些冷兵器的精巧構造和鏖戰時的使用技法。
  • 「兵者之王,劍者稱一」——聊一聊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演變
    兵器在古代戰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兵器發展史上,兵器可以劃分為兩個主要階段,一是冷兵器,二是熱兵器。中國古代冷兵器的演變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從冷兵器的起源到火藥開始用於軍事上為第一階段,也稱為完全冷兵器時期;從熱兵器起源到冷兵器基本退出軍事舞臺,即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為第二階段,稱為不完全冷兵器時期。
  • 我國古代幾款成雙成對的冷兵器:「八斬刀」詠春門派獨有
    在二戰中,我們見識到了德國的重炮之利,空軍的致命打擊後,有人會不會對古代冷兵器產生好奇?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悠久,在漫長的歷史迴廊中,就誕生了形形色色的冷兵器,每一把冷兵器都敘說著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今天就來盤點一些「成雙成對」的冷兵器。
  • 中西方冷兵器大比拼,刀槍劍戟對戰長矛彎刀,誰更勝一籌?
    中國古代早期的冷兵器發展與應用最廣泛的時期,應該是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時期。同一時期的西方屬於古希臘(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時期,所以我們就從春秋戰國開始說起,看看中西方有哪些主要的冷兵器,我們來對比一下,看誰的兵器更勝一籌! 戈 在春秋戰國時期,戈是戰場上運用最多的冷兵器之一。
  • 古代弓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弓箭的地位毋庸置疑,「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歷史上總流傳著一些神箭手的傳說,養由基一箭能穿透七層鎧甲,三箭平叛的故事更是傳奇。李廣射虎,呂布轅門射戟,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似乎弓箭是無所不能的。那麼問題來了,傳說有多少可信度?古代戰場上的弓箭威力到底有幾何?為什麼有人中箭立死,有人卻還活蹦亂跳?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小院試著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 獼猴桃怎麼吃好?用好這5招,輕鬆解決
    獼猴桃中的水分、電解質、礦物質、維生素和抗氧化劑都很豐富,使其成為了所有人喜愛的日常水果之一。那麼獼猴桃應該怎麼吃呢?下面這招輕鬆解決。最簡單的辦法用刀或勺子方式剝皮。確保獼猴桃沒有太成熟,因為肉越軟,去皮過程就越混亂。
  • 古代戰場,當一個弓箭手是不是很輕鬆很安全?有請馬弓手關羽同學
    一、首先,古代戰爭中,能當上弓箭手的不是一般士卒,一定是體格過人,膂力超群。古人說「強弓勁弩」,別給電影裡的美女和小白臉神箭手給騙了,在古代,能開得了「強弓勁弩」的弓弩手,百分之百是虎背熊腰的猛男。    什麼,要風哥舉例?好吧,有請馬弓手關羽同學和步弓手張飛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