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中的弓箭手是怎樣射箭的?其實東亞和歐洲的方法不一樣

2021-01-10 國史拾遺

冷兵器時代,人類所使用的很多武器都是由生產生活工具所演化的,比如標槍,斧頭等,當然,最著名的就是弓箭了,早在人類還沒有創造出文明之前,原始人就學會了使用弓箭來狩獵,世界各民族的先祖均有過使用弓箭的記錄。

在古代,射箭是很重要的技能,連儒家都把射箭當作「六藝」之一,冷兵器時代,弓箭是軍隊中最重用的兵器之一,很長時間裡也是遠程攻擊的幾乎唯一手段,17世紀後,隨著熱兵器崛起,弓箭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一直到現在,在體育運動項目中,弓箭仍然是一個重要項目,人類還在以這種方式來紀念先輩這項重要技能。

但是,怎麼樣射箭,那還真有技巧,其實,儘管古代世界各個國家民族都有弓箭兵,但是,軍人所用的弓箭的射擊方法,大體也只有兩種——蒙古式射箭和地中海式射箭。

這兩種方法有什麼區別呢?先說蒙古式射箭,這種方法也稱為東亞式射箭,古代東亞地區的民族,包括中國中原王朝,朝鮮半島,日本以及蒙古等遊牧民族主要就是使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是這樣的:用右手大拇指扣住弓箭的弦,以拇指力量拉開弓弦,食指和中指則自然地扣在拇指上面,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

為什麼要這樣呢?其實這是很自然的一種方法,畢竟人大拇指的力量是最大的嘛,所以用這種方法射箭最省力氣,而且學習的話,學這種射法也是最省時間的,在實戰中,這種方法也很實用,射得快,培育新手簡單。

古代有很多飾品,其實就是弓箭手用的,比如說扳指是防止放箭時,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自然,中國古代的弓箭手大拇指戴扳指的比較多。

中國古代,一個合格的弓箭手一分鐘可以精準射擊十六箭,其實一直到早期的火器時代,弓箭的打擊能力都是強於火銃的,但弓箭有這些缺點:第一,長時間射擊弓箭手體力下降,戰鬥力大幅下滑;第二,弓箭手的培養比火銃手要麻煩很多;第三,弓箭的殺傷力不如火銃。

不過在明代,弓箭手仍然屬於軍隊中的「技術兵種」,待遇都要高一級的。

但是,這種射箭方法現在已經不流行了,現在只有東亞地區(中國,韓國,日本)等地一些弓箭愛好者還在傳承這種技巧,蒙古式射箭基本可以認為只是一種文化項目的。

對了,要說明的是蒙古式射箭不是蒙古人發明的,古達東亞地區的先民就是用這種方法射箭的,之所以叫蒙古式,那估計是蒙古入侵的時候,歐洲人對蒙古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後來把「黃種人」稱為「蒙古人種」也是同理。

那現在流行的是什麼呢?這是和蒙古式射箭相對應的另一種射箭方法——地中海式射箭。

這是種啥方法,這是古代東亞地區以外的歐洲地區的流行射箭方法,古代環地中海地區的國家普遍採用的這種射箭方法,所以後來歐洲人就流行用這種射箭方法。這種方法是什麼樣的呢?這是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根手指頭在發力,箭尾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

這種方法有什麼特點?你想想就知道這種方法訓練起來有些困難,剛剛咱們說的蒙古式射箭的一些優點,這種射箭方法自然都沒有。

地中海式射箭

但它有另外的好處,雖然這種射箭方法訓練起來很困難,很可能無法很好的發力,使一個壯漢連一張輕弓都拉不起來,但是它的好處是,一旦訓練出來了,這種射擊的精度就比較高(這是對於一般的弓箭手來說的,對於精銳的神箭手,那地中海式射箭也不一定比得過蒙古式射箭),當然,歐洲弓箭手保護皮膚自然用的不是扳指了,而是戴皮手套。之後,地中海式射箭方法還衍生出了只用兩根手指的射箭方法。

現在各種運動會上面的弓箭項目中,使用的射箭方式均是地中海式的,為什麼呢?精度高啊。

但是可能有人要想了,有沒有其它射箭的方法呢?也是有的,但屬於「非主流」,那是什麼?你想想,一個從來沒有用過的人,第一次射箭,一般習慣怎樣射擊?自然是習慣性地用食指和拇指捏著弓箭尾巴打出去啊,這種方法叫「捏箭拉法」也叫「原始撒拉法」。

這種方法有優點嗎?當然也有,它的優點就是射箭非常「乾淨利落」,當持續拉到某一個點時,摩擦力無法再留住箭,箭就自然射出,但缺點也非常明顯——你自己想一下這種方法能使出多大的力氣?所以對於硬弓來說,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射出的箭射程和殺傷力都非常有限,美洲的傳統射藝有時候會用這種。但是在亞歐大陸的戰場上,這種實戰性能不高的射箭方法早就被淘汰了,因為這種方法連力道稍微重一點的工都很難拉開(當然,如果弓箭手天賦異稟,那自然另說)。

相關焦點

  • 玩過弓箭你就知道,全身板甲真不適合射箭,西歐騎士近戰也是沒招
    歐洲的盔甲種類是很多的,與板甲相關的就有全身板甲,四分之三甲,半身甲,和鎖子甲加四肢板甲,布面甲加四肢板甲,半布面甲半板甲等等。其中全身板甲是不適合射箭的,而這種不適合射箭的全身板甲,就是大眾普遍理解的板甲。其他類型都是要麼減少部分板甲結構,要麼是與其他種類的盔甲進行混裝,都不能算是純正板甲,只能算是不完整板甲或是混合鎧甲。
  • 為什麼遊戲中的弓箭手都是脆皮?真實情況什麼樣?
    如此一來,要強調弓箭手的攻擊定位,那麼必然要削弱其一定的生命值和防禦力。 因為,如果把現實中的弓箭手原封不動放到遊戲中,那大概率會由於過於強大,而被痛罵「開掛」。 遊戲中的弓箭手往往敏捷有餘、力量不足,體態纖長但不壯碩。
  • 【射箭知識】弓箭中的「巨人」!日本和弓與英格蘭長弓!
    標準的和弓長度大概有2.2米。古代的和弓稱為「大弓」,泛指總長度超過兩米的所有長弓。使用者執弓的位置主要是弓的下弧部份,長度比例是全弓的三分之一。和弓本來是由竹與木再以鰾(膠原料的一種)組裝而成,現在組制竹弓多數使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 弓箭手能否射穿中世紀護甲?實驗給你證明
    之前看了一個國外的節目,內容是測試中世紀歐洲護甲能否被弓箭手穿透,要知道,很多歐美中世紀戰爭片中都有護甲被弓箭穿透而死的情節,甚至一些國產戰爭片裡士兵穿了鎧甲像沒穿一樣,因此一個外國的團隊為此做了測試,大家一起來看看。
  • 冷兵器時代的弓箭有多大威力?圖解中國古代之八大名弓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堪稱是最可怕最致命的武器。后羿射九曜的傳說,就從側面證明了在古代時,弓箭在人們心裡的威力之大。弓做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考此法之由來最古,相傳黃帝大戰蚩尤於涿鹿,純用弓矢以制勝,此為有弓矢之最早者。
  • 「驚弓之鳥」的故事只是無稽之談,古代弓箭真有這麼嬌貴?
    但事實上,這個成語裡包含著一個十分明顯的誤區,那就是一把正常使用的弓其實是不能這麼做的,這麼做是對弓的極大傷害。▲驚弓之鳥的故事其實誤導了很多人弓箭雖然在今天已經徹底退出了各國軍隊的武備序列,但是在冷兵器時代,弓箭可以說是古代世界各大強國的重要武器,尤其是打下古代世界最大疆域的蒙古帝國,弓箭更是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晚清老照片: 官員坐在椅子上判案, 弓箭手射箭讓人忍俊不禁!
    晚清老照片:官員坐在椅子上判案,弓箭手射箭讓人忍俊不禁!此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已經上色畫,圖中有一名縣太爺坐在椅子上審案,而臺下則有兩名百姓跪在地上,等待縣太爺的審判,不過這個樣子和電視劇裡的場景沒有什麼區別啊。
  • 挽弓當挽強,弓箭在中國古代戰場上的實戰運用
    此外,武周長安二年(公元702 年)武則天創設了與文科科舉考試並列的武舉,九項考試科目中射箭類獨佔五項(馬射、步射、平射、筒射、長垛),唐代對箭術的重視由此可見。因此唐朝也湧現出許多射箭的行家裡手。「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詩句中所誇讚的「將軍」薛仁貴(公元614 年~公元683 年)便是個中典型。他是唐代出名的善射者,在唐高宗的測試中,曾以勁弓鋼鏃一箭洞穿五層鎧甲。
  • 古代弓箭能射死人嗎?醫官:中箭生不如死,大部分死於箭傷復發
    醫官:中箭生不如死,大部分死於箭傷復發弓弩作為冷兵器時代遠距離殺傷的主要武器,歷來被古代軍隊所重視。在古裝戰爭片中,我們經常看到兩軍交戰時的漫天箭雨,鋪天蓋地,非常壯觀,頓時很多人命葬黃泉,我們不禁要問,古代弓箭有那麼大威力嗎?甚至能夠射透護甲,致人於死地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古代弓箭不僅威力巨大,如果不穿戰甲,可輕鬆射穿人的身體。
  • 古代弓箭和現代弓箭的差距有多大?小夥做了實驗
    弓箭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常用的一種兵器,也是最強大的單兵遠程武器。秦朝時期的弓箭是最為強大的那個時候有很多重弩軍隊。在電影英雄裡面也有非常宏偉的場面,不過隨著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弓箭也被慢慢的淘汰,從而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現在所採用的基本都是步槍。鍋爐的使用只是在一些特種偵察部隊裡面保留。不過經過改良的弓駑其威力也不比槍差,並且由於其靜音性非常的出色,所以對於一些偵察部隊而言是非常喜歡的,今天我們要給大家看的就是古代反曲弓和現代弓駑的威力進行一個對比。
  • 銀幕上的弓箭手
    ,彎弓搭箭的樣子好美,「我在裡面就像個特種兵隊員,熟悉我的人一定會大吃一驚。在愛爾蘭拍攝了5個月後,我變得非常強壯,你們能在影片中看到我身上隆起的肌肉!裝備:歐洲4尺弓,單體。,我懷疑是裡面缺少精靈的原因,但第二部《史矛革荒漠》可沒這個問題,不但精靈王子萊格萊斯回歸,還帶來了他老爹和美麗的女精靈隊長Tauriel ,雖然這美豔動人的女精靈超喜歡綠色,衣服總是有點兒彼得潘風格,但當她披上鎧甲開弓瞄準時,卻有不輸給凱特布蘭切特的高貴氣勢。
  •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要放箭?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拼命放箭?古代很多武器的發明,其實最初都不是為了打仗,比如弓箭,最初的發明其實是為了狩獵。當時的人們經常需要外出狩獵,為了防禦野獸,人類學會了用石頭等利器來進行自衛。後來,為了射程更遠,弓箭就誕生了。而後,火藥等兵器也隨之發明,盔甲也出現了。
  • 弓箭手怕近戰?看看戰弓磅數,讓鄭成功鐵人軍告訴你啥叫弓兵近戰
    另外,西歐的文化中,對於弓箭手的地位也並不重視,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的主要內容「騎士七藝」分別為:騎馬、遊泳、投槍、擊劍、打獵、弈棋和吟詩。並沒有射箭這一條,遠程武器選擇使用投矛而非弓箭。雖然說並非西歐騎士都不會射箭,但確實相對來說,西歐騎士對於射箭來說並不重視。
  • 古代中國射箭對日本的影響(一)
    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民族史和中外關係史的研究和教學,斷代史研究上側重於元、明、清三朝。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射箭技能的國家之一,這已經被考古資料所證明。在古代的傳說中,也總是把弓箭視為中華文明起始的標誌之一。
  • 中箭後還活蹦亂跳?古代弓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作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弓箭的地位毋庸置疑,「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歷史上總流傳著一些神箭手的傳說,養由基一箭能穿透七層鎧甲,三箭平叛的故事更是傳奇。李廣射虎,呂布轅門射戟,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似乎弓箭是無所不能的。那麼問題來了,傳說有多少可信度?古代戰場上的弓箭威力到底有幾何?為什麼有人中箭立死,有人卻還活蹦亂跳?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小院試著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 古代戰場,當一個弓箭手是不是很輕鬆很安全?有請馬弓手關羽同學
    一、首先,古代戰爭中,能當上弓箭手的不是一般士卒,一定是體格過人,膂力超群。古人說「強弓勁弩」,別給電影裡的美女和小白臉神箭手給騙了,在古代,能開得了「強弓勁弩」的弓弩手,百分之百是虎背熊腰的猛男。    什麼,要風哥舉例?好吧,有請馬弓手關羽同學和步弓手張飛同學。
  • 軍事 | 射箭的正確姿勢:跟影視劇中的動作反著來就行了!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射病」,主要是源自錯誤的射箭姿勢和肌肉記憶。那麼,怎樣才能不得射病呢?最簡單的辦法是去看射箭相關的影視作品。當然,看的目的不是讓大家跟著影視作品裡學,而是要注意,有時候千萬不要跟影視作品學!在進入現代之前,東西方文明在射箭動作上,有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鐵律:箭與兩肩平。
  • 張耀教宋伊人射箭,調侃宋伊人還沒有弓箭高,小姐姐瞬間很尷尬呀
    青春勵志甜寵劇《全世界最好的你》已經迎來最後的大結局了,許放和林兮遲這對新晉搭檔除了甜蜜養眼的表現外,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兩人的組合堪稱最萌身高差,而這跟女主宋伊人嬌小玲瓏的身材是分不開的,在最新的一個花絮中更是非常形象地展現了這一點。
  • 連射箭方法都不一樣
    乃至於兩地的氣質大有不同,就連射箭的方法都各具特色。不同尋常的射法很多人看到運動會射箭比賽的時候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運動員的箭離弦而去之後,他們的弓往往會轉到和自己手臂水平的角度:是射箭中持續用力而產生的現象,而非刻意為之的手法。簡單來講,就是本來拉弓的時候前後手是持續用力繃著的,當後手鬆開之後,前手還繼續向前用力,就把上弓弰給壓下來了。因此按照綏德縣這幅畫像石中所示,該射手採取的應當就是「點弰」的射箭方法。
  • 女弓箭手究竟能有多強
    婦好墓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徵戰沙場。可以說是很厲害的一位女戰士。婦好墓中出土了不少製作精良的韘。扳指在古代名韘,射決也,是射箭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