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製作人、內地流行樂教父張亞東,為何說從來都沒做過自己?

2020-09-05 好融藝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


這個周末《樂隊的夏天》即將迎來第九期節目,伴隨著夏天的落幕,節目也即將接近尾聲。在這個夏天,我們看到了許多令人驚豔的樂隊,包括&34;的馬賽克、優雅的木馬、溫暖的康姆士、輕和的椅子、魔性的旋轉保齡,以及爆火出圈的五條人



這些各具特色的樂隊,以其獨特的風格展現了音樂的多樣性和更多可能。更重要的是,一支支樂隊輪番表演,給這個夏天增添了許多活力,讓人沉醉於音樂的魅力。



不過,這一次我們要談的不是這一支支充滿個性的樂隊,而是要將目光聚集在一位超級樂迷上。對,就是就那個舉止優雅、話不多、總是說著&34;這句大家已經非常熟悉的口頭禪的音樂製作人——張亞東



特別好


這是張亞東在《樂隊的夏天》節目裡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以至於讓觀眾牢牢地記在心裡,並一度認為這是他的一句口頭禪。但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段,合起來應該是:特別好,但是......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裡,憑藉豐富的製作經驗、領域的專業度、以及音樂知識的廣度,張亞東在節目裡總能針對每支樂隊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一針見血地表明樂隊的優缺點,讓觀眾明白,他們的音樂好在哪裡。


這種評價總是以&34;作為開始,以非常溫和、舒服、得體的方式表達出來,既客觀又不傷及樂隊。因此,在第一季《樂隊的夏天》裡,觀眾都非常期待他的點評環節。



此外,張亞東對音樂的真摯、對音樂人的欣賞和包容也讓人非常感動。當初海龜先生表演結束後,為了讓觀眾了解雷鬼音樂的反拍律動,張亞東充滿熱情地為觀眾們科普打拍子的場景,現在想來依舊印象深刻。



不過,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節目裡,我們會發現,張亞東越來越少說出&34;這後半截話,並且在節目上越發顯得寡言少語了。



在最新一期的《十三邀》節目裡,張亞東在和許知遠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過解釋:


&34;



因此,在節目中,張亞東便越來越少地談及&34;後面的內容,而主要表達&34;的優點部分。加上每當張亞東準備開口的時候,臺下的觀眾已經幫他說出了&34;這句話,那他也就正好順勢收回後面的部分,不願打擾大家。


我一天都沒有做過自己


這是張亞東在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話題進行到後面,以非常真摯的態度說出的一句話。聽到這句話,作為張亞東多年好友的許知遠竟然也和大家一樣,感到非常詫異。



因為以張亞東在音樂行業的成就和口碑,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他都是非常成功的。所以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就不得不讓人感到意外了。


作為中國內地流行音樂教父、中國內地電子音樂的標杆,張亞東在音樂圈的成就和地位都非常高。曾為王菲、竇唯、鄭鈞、許巍、李健、樸樹、楊坤等許多大牌歌手製作歌曲和專輯。



似乎可以這麼說,不是張亞東為大牌歌手製作音樂,而是張亞東為其製作了音樂之後才稱得上大牌。


1998年,張亞東出了第一張個人同名專輯《Ya Tung》,其中包含12首歌曲,帶有令人沉醉的迷幻電子風格。



據說,這是張亞東在唱片公司的催促下,於二十天內完成的作品。但這張專輯的質量卻出奇的高,裡面的歌曲現在聽來也絲毫不過時。比如《只愛陌生人》《K.D》《春光》《胃口》《不明飛行》等,都值得反覆聆聽。


在談及&34;之前,兩人談到了高更,稱高更從一個&34;突然轉變,拋棄一切去追求自己所想所愛的做法實在令人羨慕。



在此契機下,張亞東表示這幾十年太過&34;、太照顧周圍人的感受、太在意成為一個&34;,以至於自己幾乎沒有真正表達過自己的情緒,真正做自己。


堅守還是流動


這是張亞東與許知遠在談及&34;這個話題時的延展。&34;這個話題,太適合如今這個信息高速膨脹、時間碎片化的時代了。


新一代的年輕人總是渴望著變得獨特,但與此同時,大家又常常用碎片化的知識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領域、用借鑑來的價值觀來知道自己的思考方式,最終用拼貼的方式塑造了一個自我,並以為實現了自我的獨特性。



但是,這種獨特性是極其脆弱且不穩定的,極容易在經歷過幾次事件之後便輕易崩塌,從而陷入一種虛無主義裡。


所以,到底是堅守自己的本心和特點,還是隨時代的變化保持流動性,成了青年人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內化的問題,我們在生活裡總會遇到各種矛盾和焦慮,這些矛盾和焦慮會讓人深感不安並努力與環境抗爭,以達到一個讓自己舒適的、自我成就的狀態。


但往往這種抗爭又是無結果的,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當下的狀態是否就是自己最滿足的狀態,所以還是得不停掙扎。當然,如果我們還能不斷掙扎,那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正如當許知遠回答張亞東關於&34;的問題一樣:


&34;



因此&34;也可以理解成&34;,這樣糾結態的生活其實也挺有趣的。


所以張亞東對生活的這種自省和對抗同樣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在懷疑的前提下肯定、在流動的狀態下堅守,我們都需要這種糾結來支撐自己前行。


EDIT&TEXT:小H

THANKS FOR WATCHING

相關焦點

  • 金牌製作人張亞東:比樸樹世俗,比竇唯多情,才華橫溢也風流一生
    要說內地的金牌製作人,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張亞東。他很少出現在臺前,但是他的能力沒有人會質疑。他和樸樹竇唯都是老相識,但是樸樹純粹至今,竇唯一生多情,如今也一直遵從本心地生活著,而他雖然比竇唯更多情,但是他比樸樹世俗一些,這就讓他一步步走到了如今內地音樂教父的地位。
  • 金牌製作人張亞東:比樸樹世俗,比竇唯多情,才華橫溢也風流一生
    要說內地的金牌製作人,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張亞東。他很少出現在臺前,但是他的能力沒有人會質疑。他和樸樹竇唯都是老相識,但是樸樹純粹至今,竇唯一生多情,如今也一直遵從本心地生活著,而他雖然比竇唯更多情,但是他比樸樹世俗一些,這就讓他一步步走到了如今內地音樂教父的地位。
  • 雙面張亞東:金牌音樂人依然無法做自己
    為王菲、竇唯、樸樹、許巍、汪峰等人擔當過製作人的張亞東早已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的權威。也許正如在最近的《十三邀》中,張亞東對許知遠所說的那樣,「我一天都沒有做過自己。」在張亞東的生命裡,從來就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情緒,每一刻的感悟都不一樣。」
  • 「內地音樂教父」張亞東的風流史
    這時,有不少女孩都對很「酷」的張亞東產生興趣,但他卻只對一位長得像山口百惠的小女生曹方(化名)有感覺。有才又有顏,他沒費多大勁,就和曹方談起了戀愛,還常替她到廠裡的食堂打飯。這一年,25歲的張亞東與同歲的竇唯在北京一家酒吧勝利會師,成為了朋友,隨後成了「黑夢」樂隊鍵盤手,兩人攜手做音樂。
  • 張亞東:內地音樂教父,用「都挺好」擺平「5」任女友,暖男不渣
    文丨文娛有料題丨張亞東:內地音樂教父,用「都挺好」擺平「5」任女友,成就暖男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張亞東的看法!於是乎,張亞東就經歷著一切北漂都會經歷的一切,每天拿著自己的小樣,前往各個音樂公司去應聘,介紹自己,推廣作品。一方面是日子過得十分清貧,甚至大冬天連個爐子都生不起;另一方面是夫妻兩常年的兩地分居,也是矛盾重重,最終X女士選擇了主動離婚,起訴張亞東。
  • 音樂教父張亞東情歷豐富,拋棄高圓圓出軌徐靜蕾,耽誤瞿穎11年
    提到張亞東對於許多不太關心音樂的人來說,對於張亞東是非常陌生的或者是認為他不怎麼出名,可是對於喜歡音樂的人,都是知道他的大名,可以說張亞東他是國內優秀的音樂製作人,引領了國內音樂潮流,張亞東他是中國內地流行音樂教父、中國內地電子音樂的標杆的人物,佔據了內地樂壇的半壁江山的人物。
  • 細數內地資深音樂製作人
    細數內地資深音樂製作人人們喜歡上一首歌,喜歡的不僅是唱歌的人,更是由於歌曲所引發的來自情感的共鳴。人們常說:「這歌真好聽。」一方面是說歌手唱的好,一方面是說這歌創作的好。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內地資深音樂製作人。
  • 張亞東:拋妻棄子,身陷三角戀,半生風流,51歲為何依舊受歡迎
    張亞東:拋妻棄子,身陷三角戀,半生風流,51歲為何依舊受歡迎?說起張亞東,都知道他在音樂圈上稱得上是頂級的音樂製作人,在樂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還被稱為內地音樂教父。也因為這樣,兩人順理成章的在一起,張亞東是幸運的,在自己談了對象沒多久,就可以踏進婚姻殿堂,不久還迎來自己的兒子。
  • 張亞東,老了仍是一位new boy
    節目剛開播的時候,質疑聲一片,網友們犀利吐槽馬東一臉尷尬,嫌棄喬杉只懂洗腳,但說到坐在樂迷席上,安安靜靜的亞東老師時,他們也只能口服又心服。而當節目漸入佳境,演出者和觀眾一同躁動,這位「中國流行樂教父」卻依然很冷靜。他戴細黑框眼鏡,幾絲姨父笑會時不時地從鏡片背後冒出來。他是節目的科普擔當,帶著全場的觀眾一起打節拍,教大家聽雷鬼的正確姿勢。
  • 張亞東丨讓高圓圓、徐靜蕾、瞿穎痴迷的「音樂教父」
    他是王菲的御用製作人,合作過劉若英、莫文蔚、張靚穎、趙薇、李宇春等眾多歌后,也合作過,樸樹、許巍,這樣的歌神。《新周刊》曾採訪過他,張亞東回想起那段時間的工作狀態,「工作壓力非常大,每份工作都要加倍努力,每天都像交作業一樣,期待對方滿意。」
  • 「音樂才子」張亞東的獵豔情史
    他覺得自己在創作上,沒有那種破壞,瘋狂的能力。但是無疑的是:他是內地流行樂壇「天王」級音樂製作人、中國內地流行音樂教父、中國內地電子音樂的標杆。儘管兩個人不歡而散,但並沒有讓張亞東和竇穎成為彼此憎惡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張亞東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不會和任何前任撕破臉皮,竇穎也好,高圓圓也好,還是徐靜蕾,莫文蔚,瞿穎等等都一樣,分手了從不說她們的不好。這或許也就是張亞東為何能夠獵豔半個娛樂圈的女星的原因。03張亞東和高圓圓在一起5年的時間。
  • 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光澤
    光澤,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索尼音樂娛樂旗下藝人,環球音樂版權專屬詞曲作者.本科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美聲專業,進修於中央音樂學院、美國MI音樂學院.2002年在校期間獲得上海亞洲音樂節 歌手大賽中國賽區金獎、亞洲賽區最具潛力獎。
  • 張亞東:我沒有一天做過我自己
    聽到張亞東說:「我沒有一天做過我自己,長這麼大為止。」作為一名知名音樂人,他有錢、有名、談過的女朋友個個是明星,他自己也是風度翩翩,有著很強烈的文藝氣質和文化底蘊。所以,如果依照大多數人的看法,張亞東無疑是世俗世界裡大家最想要活成的樣子。然而,他卻帶著痛苦和無奈說:「我沒有一天做過我自己。」
  • 世界九大著名音樂製作人
    羅大佑紅遍世界樂壇的教父級人物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臺北,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創作歌手、音樂人、作家。羅大佑作為一名紅遍世界樂壇的教父級人物,他創作的多首歌曲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如《童年》、《明天會更好》等歌曲,至今為人們所傳唱,也多次以歌手、嘉賓等身份出現在公眾場合。
  • 張亞東除了「特別好」,還會說什麼?
    作為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幫王菲打造過《浮躁》,樸樹的《生如夏花》,竇唯的《豔陽天》,汪峰的《花火》……張亞東從一個礦務局文工團職員到如今的金牌製作人,與音樂打了半生的交道。,都是秘密,忘了怎麼打開自己,年輕時的衝動沒有了。」
  • 《樂隊的夏天》中溫文爾雅的張亞東,依然那麼受到女神的喜歡
    他才華橫溢卻少言寡語,帥氣儒雅還謙和有禮,頭頂「華語音樂金牌製作人」的帽子,卻不論是誇獎還是建議都娓娓道來。如今卻成為了風度翩翩,有才華,也有有趣的靈魂,令無數女神競折腰,代表了華語樂壇一個時代的金牌製作人。
  • 「內地音樂教父」,非一般的風流人物
    這時,有不少女孩都對很「酷」的張亞東產生興趣,但他卻只對一位長得像山口百惠的小女生曹方(化名)有感覺。 有才又有顏,他沒費多大勁,就和曹方談起了戀愛,還常替她到廠裡的食堂打飯。
  • 「金牌製作人」張亞東:半個娛樂圈都是前任,為何51歲老無所依?
    張亞東情史:高圓圓為他浪費5年,瞿穎消耗11年感情,他憑啥?看看下面這個圖片,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很明顯,張亞東看了好幾眼。娛樂圈是個圈,劃重點,要考的。初中畢業之後,張亞東就開始了闖蕩江湖的時間,那個時候的他跑到了廣州、深圳等很多地方。目的就是追求自己的音樂夢,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臨走之前他是不被家人允許的,因為新婚妻子不咋同意。但是張亞東執意要走,為此還在不久之後和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
  • 他是臺灣流行樂教父,74歲的傳奇歌者,用一生演繹「真正的搖滾」 |【經緯低調分享】
    但是,他厭惡娛樂圈的種種虛偽和潛規則,在名氣極盛時選擇歸隱,在北京給竇唯、何勇等內地第一批搖滾人錄音,在廣州開餐館樂得逍遙……大師為何能成為大師?又為何從臺灣回到大陸?這30年來,陳彼得的坎坷經歷足以書寫一部傳記。1947年,陳彼得出生於成都。他的父親是廣東潮汕人,母親是成都人。3歲時的他尚還懵懂,便隨父母舉家遷到臺灣。
  • 內地流行樂的野蠻生長,永遠定格在1996年
    1996年之前,內地流行樂蓬勃發展,摸索出了自己的特有路數。1996年之後,香港回歸,港臺音樂大面積流入,內地流行樂逐漸流失了自己的獨特韻味。多年後,陳琳又以《愛就愛了》擊敗那英的《一笑而過》拿下了內地音樂多個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