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回家的路上,8歲的兒子突然問我:「媽媽,我為什麼要學英語?我長大以後不想出國,我也沒有外國的朋友要交流。」
「為什麼要學英語啊」我沉吟了一下說:「首先你不想出國,所以用不上英語,但是學英語並不僅僅是不為了出國,而且學了也不一定能出國,但是不學就一定不能出國。
那麼不出國是不是就可以不學了呢,那也不行,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上英語的,很多行業標準是美國制定的,還有日常生活中的商標,指示牌都用的英文字母。
而且學校開了英語課,考試必須都要考英語,不學英語上不了大學,不能接受更高的教育。」
「那學校為什麼要開設英語課呢?……」
我意識我囉裡囉嗦的還沒有把問題說清楚,就對他說,你提的問題很好,我也學了很多年的英語,但是我並沒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你也思考一下,晚上我們再交流。
我努力地整理思路,學英語肯定是為了交流,這個答案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學校開設英語課,接受義務教育的我們都要學習,哪有別的選擇。如果我思考的結果就是國家是這樣規定的,大家都在學,豈不是說了等於沒說?
我問兒子:「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言呢?」
兒子回答:「為了和別人交流」
「沒錯,學英語也是為了交流,和全世界的人交流,」我再問他:「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學英語,而不是學印度語或者其他語言呢?事實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在學習英語,是因為英語最好學嗎?」
兒子回答不上來,他還沒有形成世界觀。
我告訴他,首先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英語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和英國是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有關,它在殖民地推行同化教育讓英語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其次是因為工業革命以後美國發展起來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英語逐漸傳播到發達地區,成為全球性語言。誰實力最強大,誰就有話語權。
其次,如果不是為了應試與出國,也不從事英語相關的工作,語言障礙也可以被翻譯軟體解除,為什麼還要學英語?
是因為歷史我們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但是後來到了近代,因為腐敗的清政府閉關鎖國讓我們國家遭受了列強的侵略,但是我們中國人奮起抗爭建立了新中國,我們正在迎頭趕上世界的發展潮流。
我們要變得更強大,就要不斷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那麼首先得學習他們的語言。英語作為一種信息通道,能幫助你拓展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帶你看向最前沿的科技還有先進的思維方式。
為了交流和學習,也為了追趕和超越,這就是我們要學英語的原因。
最後我告訴他,學好英語很重要,但是畢竟是作為一門技能。最根本的是學好漢語,要熱愛我們自己的母語,它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祖國正在崛起,已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學習我們的語言。
兒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說:「我知道,媽媽,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