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職貢圖」看歷史上萬國來朝的盛世榮光
》局部6月18日,由乾隆帝欽定編撰的《職貢圖》(第四卷)於法國土魯斯上拍,一場「萬國來朝」的華麗大戲在人們面前再次上演。明代仇英《職貢圖》、陳洪綬《諸夷職貢圖》;清代《皇清職貢圖》、《萬國來朝圖》等。到了宋朝,從李公麟所作的《萬國職貢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朝貢盛況,畫面中分別繪製了吐蕃、賓童龍、暹羅、回鶻、女王、扶桑、滓泥、女送、三佛齊、韃旦國等十國使者的畫像,每幅畫像後都有一幅紙本隸書題記,第一行為進貢國名,後面則記述了該國的歷史地理風俗。另外,蘇漢臣的《職貢圖》也是這一時期職貢題材的代表作品。
-
《職貢圖》:可能改寫中國近代屈辱歷史卻只被乾隆當作「西洋景」
這張畫,便是故宮博物院之中的一件鎮館之寶——《職貢圖》所謂的《職貢圖》,便是「專門記錄來華朝貢外國人的圖畫」之意,許多強盛的朝代都有這種畫作流傳。左思右想,乾隆覺得還是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而且得以最高規格——乾隆皇帝史無前例地動用軍機處東遠地方來進行一手數據的手機,其第一卷完全是當年的外國人物。實事求是地講,如果沒有乾隆個人的雄心大志,恐怕很難完成這樣浩大的數據採集和分類工程。
-
《梁書》專題|王素:梁元帝《職貢圖》與《梁書·諸夷傳》
題記與圖像對照:前句適用於唐摹本:「衣袺錦」指穿著可以將襟子捲起來的寬大錦衣。「飾以金銀」因某種緣故未見。「貴者冠幘而無復(後)」,是說頭上戴著沒有後面襯巾的幘。「幘」是一種帽子,據圖,使者幘上有兩片類似雞冠的裝飾,即所謂「雞幘」。前蜀韋莊《雞公幘》詩:「石狀雖如幘,山形可類雞。」「以金銀為鹿耳羽,加之幘上」,是說幘上插有以金銀做的類似鹿耳的羽毛。
-
明代曠世奇作《十面靈璧圖卷》將亮相秋拍
30年前,明代宮廷畫家吳彬的《十面靈璧圖卷》首次在紐約蘇富比拍賣面世即已121萬美元的天價成交轟動一時;30年後,隱逸多年的《十面靈璧圖卷》悄然現身北京,將亮相保利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據悉,保利秋拍將於10月13日-15日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預展,10月16日-20日進行拍賣。
-
明代梁袠【印雋】全本四卷(高清稿本),摹刻徽派創始人何震印作
全書共四卷,每頁表裡二至六印,下有釋文,共約四百三十九鈕,所錄多為摹刻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震印作,是考證何氏作品的重要資料。此為明萬曆38年鈐印本,前有李維楨、祝世祿、俞安期序。《印雋》此譜所收,大多為梁袠摹刻何震印作,神情逼真,不爽毫髮。
-
成都新都區龍藏寺:隱藏9鋪珍貴明代壁畫
,依據先人留下的「粉本」繪製    國保尋蹤    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保留著明代時期珍貴壁畫,曾在抗戰時期接納進步師生,後又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傷殘軍人休養院……隱藏在成都新都區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裡的龍藏寺
-
明代晚期全國旅遊哪裡火?來看這份導遊指南
展出的《遺山先生詩集》二十卷 姚於 攝在展示的珍貴古籍中,除了市民耳熟能詳的唐寫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南宋刻本《名公增修標註隋書詳節》外,還有以下獨特珍品:1、現存最早且完整的2、鈐有明代皇后印章的《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此書開本闊大,行格疏朗,是明代皇家刻書的代表。序末及各卷卷端均鈐有皇后印章「厚載之記」大方朱印,是內府刻印皇后著述的典型標誌。3、仿宋字的來歷展覽在明代刻書的板塊中設有嘉靖刻本的專節,觀眾將從中了解到我們現在最常使用的印刷體——仿宋字的來歷。
-
明代畫家傳:劉珏,吳門畫派師祖級人物,書文畫三絕,影響深遠!
代表人物王履【明代畫家傳:醫學家、書畫家王履,傳世作品僅《華山圖》孤本】、方從義、戴進等等。第二階段:在傳承學習唐、宋、元兩代畫風之後的突破階段,而且是從院體畫開始發生了重大突破。代表人物呂紀【明畫家傳:明代花鳥畫第一家呂紀,全景寫意、工筆花鳥畫第一人】、林良【明代畫家傳:林良,影響到中國花鳥畫史重大轉折的重要人物】等等,劉珏也屬於這個階段。
-
明代魯王墓中書,揭秘古董局中局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場以考古為目的的古墓發掘顯得尤為珍貴。在那個年代,古墓作為「封建大地主」的葬身之地,有著原始之罪。因此,見墓挖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帶頭進行古墓破壞。1968年冬,位於山東鄒縣的戈妃墓(明代魯荒王之妃),被當地村民挖掘一空;1969年冬天開始,當地政府又組織居民對離戈妃墓不遠的明代魯荒王(朱元璋第十子)墓進行了破壞性挖掘。
-
來看看蘊藏在明代《十面靈璧圖卷》中的藝術密碼
10月18日晚,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現場,吳彬名作《十面靈璧圖卷》以4.46億元落槌於電話委託買家,加佣金共計5.129億元拍賣成交,刷新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世界紀錄。這件被譽為明代奇石的「奇作」為何能拍出天價?畫作背後還有哪些故事?
-
那些珍貴而溫柔的紙卷 | 《法老的寶藏》毛邊本首發
那些珍貴而溫柔的紙卷 | 《法老的寶藏》毛邊本首發 2020-05-21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